主禱文(傅格森)
所以我們看到前半部分的祈求都與上帝及祂的榮耀有關。這意味著祂有充足的能力回應後半部分的祈求,也就是第二段的祈求。由於祂的身份,我們知道祂有能力滿足我們的需求。因此我們開始為我們特定的需求禱告。例如,我們開始為每天所需用的供應禱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新約學者之間有很多關於“日用”這個詞的討論。它是否意味著給我們足夠的食物以便度過明天?或者僅僅給我們足夠的食物以便度過今天?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學者們可以繼續討論的次要問題。至於更關鍵的重點則是這個供我們參考的禱告模式也成為了我們生活的模式。
我們開始根據我們每一天對主的仰賴進行思考。我們意識到,無論我們擁有多少東西,天父都不希望我們仰賴我們所擁有的東西,而是要我們仰賴祂。然而,你每天需要的食物不是已經在超市裡了嗎?不是已經在冰箱裡了嗎?也許你的冰箱裡早就放了一大堆食物,或者你早就準備好一切用來製作麵包的材料了。所以這不是21世紀的禱告是這樣嗎?既然我們擁有如此豐盛的飲食,能吃到全世界的食物,坐擁一切美食,怎麼可能還真心禱告呢?我們這樣禱告難道不是敬虔過了頭,形同假冒為善嗎?當然,我們需要學習的是沒有我們對主的依賴和祂對我們需求的供應,我們就無法打開冰箱的門,也無法將奶油取出來,無法取出任何喜歡的醬料塗在早餐的吐司上。這個禱告實際上是向我們生命中所有的小細節傳遞一個訊息:我一點也無法靠自己去使用任何我認為屬於我自己的資源。你可以用許多不同的方式思考這一點,例如根據你目前服用的藥物來思考,藥物本身能夠在沒有上帝神聖工作的情況下治癒你嗎?例如,我想到有時候人們在某種藥物的幫助下奇跡般地得到了幫助,而有時候卻一點也無法得到幫助。為什麼會這樣?這樣的結果不也是上帝掌控的嗎?因此在我們生活的基本需求中,沒有任何細節是我們不用向主祈求的。我們要說:“主啊,日用的飲食就在那裡,但這對我沒有任何幫助,除非你是我日用飲食的供應者,否則這些飲食一點也無法激勵我為你而活”。當然,這對我們起到的效果之一就是引領我們活在上帝的面前並且不斷地活在信心的倚靠之中。
無論我們擁有多少東西,天父都不希望我們仰賴我們所擁有的東西,而是要我們仰賴祂。
完整影片:主禱文
主禱文是禱告的模式,也是生活的模式。在這堂課中,傅格森博士教導我們主禱文如何幫助我們活在上帝的面前,好讓我們尋求祂的榮耀,並在一切需要中信靠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