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那一天,耶穌從房子裡出來,坐在海邊。有許多人到他那裡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眾人都站在岸上。他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長起來,把他擠住了;又有落在好土裡的,就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在他們身上,正應了以賽亞的預言,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我實在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見。所以,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裡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只因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撒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馬太福音十三章1~23節)
改革宗講道:牧者用心對神子民的心傳講聖道 (周畢克)
「頭腦」知識與「內心」認識有何差別?
第2章 從頭腦道內心的講道
這兩個詞並非學術詞彙,反倒是一般人都能理解的實際用語。「頭腦」知識是指純粹理性或理論的知識,而「內心」認識則是指深達靈魂、且能在生命中結出果子的認識。
聖經多處教導說,我們需要頭腦的知識。若沒有對福音的知識,我們就無法得救。保羅寫道:「然而,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未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十14、17)基督來到世上,是要使我們認識、明白真理(參約十八37;約壹五20)。我們不可能憑空有內心的認識,真正的內心認識是根植於頭腦的知識。
但頭腦知識本身並不足以救我們,也不足以使我們成聖,必須有聖靈將真理應用在人心裡。內心是我們做出一切抉擇和行動的源頭。箴言四章23節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所有的罪都源自內心(參可七21-23)。內心是得救信心的所在地:「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羅十10)。智慧存在於內心中,就如聖經的描述:「心中智慧的」、「心中有智慧」(箴十8,十一29,十六21)。
我們可以說,兩者的差則就在於深度和主導力。基督把講道比作撒種,(參太十三1-23),有些種子落在堅硬的路面上;真理落在人心的表面上,人心沒有加以領受。我們的主解釋說,這是指「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19節)。撒旦把這道理奪去,護它無法種入土裡。有的種子落在石地裡,起初長得很好;人心對這道有一些理解,甚至「歡喜」領受(20節)。但真理並「沒有根」(21節),表示真理的影響沒有達到靈魂深處。因此,苦難、逼迫會將這淺薄的影響連根除去。
耶穌講到第三種情況,就是有種子落在荊棘地裡,象徵著「世上的思慮」和「錢財的迷惑」(太十三22)。「思慮」在此是指有罪的情感,而「迷惑」是指錯誤的信念。這些雜草仍轄制人心,使真理結不出果子。種子落在好土裡,結出果子,就表示它深入且主導人心。我們的主說,這種認識(「就是人聽道明白了」,23節),是未得救之人所没有的(「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14節)。
在一方面,我們必須撒種,我們必須傳揚真理;若缺少傳講福音,人們就不能得救。我們不能期待,在不傳福音的情況下,神國能在世上擴展開來,正如農夫不能期待,不播種在土地裡,也能長出麥子來。人們需要頭腦的知識。
另一方面,光是撒種也不可能長出麥子來,還必須整地、清除石子、割除雜草、翻鬆土壤。耶利米書四章3節說:「耶和華對猶大和耶路撒冷人如此說:要開墾你們的荒地,不要撒種在荊棘中。」在種植的前後都必須拔除雜草。也必須有雨水的澆灌和太陽的光照。這些手段使種子的根能夠深入和主導人心,以致從內心結出有生命的果子。p41-43
改革宗講道:牧者用心對神子民的心傳講聖道 (約珥.畢克/周畢克)
約珥.畢克這位有經驗的嚮導,帶領讀者造訪改教以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講道巨人,幫助現今的傳道人按自己的恩賜、個性和經驗,將「經驗講道」的原則應用在自己的講道上,使自己更能勝任所蒙的恩召。一般的信徒也能進入各個不同的時空中學習,瞻仰古代神僕的生命典範,聆聽他們從心發出的呼聲 ,從他們身上得到教導與餵養。
這是一本獨特的書,因為它強調要以幾百年來的改教家及其後繼者為師,學習如何從事經驗講道。畢克令人信服地表明,改革宗諧道應當包含紮實的教義、深厚的信仰經驗和有力的實踐應用。——約翰•麥克阿瑟 (John MacArthur)
畢克溫暖地邀請我們進人他的講台、書房和私下的福告裡。即使是老練的講道者,也會從畢克及其前輩們學到許多寶貴的功課。——查德 •范德恩(Chad Van Dixhoorn)
畢克從過去的偉大講道者身上控掘动學和實踐方面的寶藏,他的研究必定能使現代和未來的牧者們蒙福和受到裝備。——馬克•強斯頓(Mark Johnston )
此刻就是教會最需要讀這本書的時候,拿起來讀吧!——史帝芬•勞森 (Steven Law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