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的萬事通

「歸正」於加爾文主義,這幫助我在學術上更加嚴謹,也代表著我人生第一次在知性層面上認真奮鬥(這是教育系統不曾要求的)。就這點而言,顯然我不是孤芳自賞,我知道宗教改革思想也啟迪了一些人,造成類似的轉變。也有其他已經具備嚴謹的知識或學術水平的人轉向加爾文主義。針對這些「大腦袋」型基督徒對加爾文主義的喜好,派博提供了一項有趣的觀察:

我滿心喜愛這個「恩典的教義」,它們會粉碎一個人的驕傲、使人謙卑、讓人產生愛心。但是,它們之所以對某些人富吸引力,我認為主要是因為這些教義在知性上的嚴謹度。它們是十分有力、前後一貫的教義,會吸引某一類人的頭腦,而這類的頭腦傾向於好爭辯。加爾文主義系統中的知性特質,會吸引一些特定的知識份子,而這類的人通常不是那種熱情、隨和、溫柔的人。因此,這類的人有一種更大的危險,會變成具有敵意、冷漠、魯莽、不敏感或理性至上的人。

知識叫人自高自大(林前八1),倘若沒有愛心和謙卑來調和我們的知識,一個在知性上很嚴謹的神學,例如加爾文主義,就會成為驕傲、自高的危險溫床。這裡有一個很簡單的益智問答。有時候重溫一些我們多年來所閱讀的經文,對我們會有新的影響——如果我們願意的話。請看以下的經文,猜猜看這是在描寫誰?

  • 所以,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裡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榮耀。(太六2)
  • 喜愛筵席上的首座,會堂裡的高位,又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他安,稱呼他拉比(拉比就是夫子)。(太廿三6-7)
  • 這是因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約十二43)

如果你的答案是「法利賽人」獎品就是你的。但是請再看一次這幾節經文,並自問它們是否也同樣適用於驕傲的加主義者?在那個小組裡,我常以當「神學智士」為樂——那個知道舊約中隱晦經文的意義,或在言談中冒出幾個拉丁文或聖經希臘文的傢伙。每想到此事,我就不寒而慄。我記得我甚至倒轉史普羅的錄影帶,好確定我可以和他一樣流利地說出「posse peccare, posse non peeccare」【譯按:是指able to sin, able not to sin;有能力犯罪,也有能力不犯罪。這是奧古斯丁對人在墮落前的光景的一種描述】。是的,加爾文主義者如果不謹慎的話,肯定會變成一個傲慢的萬事通。P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