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道?純粹講道的簡單教導(亞歷克.莫德)
第七章 正確分解:分析
宣講整卷書
把整卷書定作一次講道的「文本」,這樣作有特別的價值。這就如提供了一幅路線圖,叫旅客得知他們正前往哪裡去;宣講整卷書的講道可以設置一些指標,並推廣個人閱讀聖經——尤其是如果在講道之後,隨即建議一個星期的讀經計劃。而再一次,分析是整個活動的基礎。就以列王紀為例,這兩卷書是那一種描繪神子民國度的「國家肖像畫廊」;在這裡,我面對極大的誘惑想偏離主題,跟你分享在這縱橫五百年的期間,我們從那三段詳盡的個人描述和那三十八幅快拍照所發現的驚人事物。然而,我們必須嚴守紀律,專注於此書卷的「外形」,這是我們要在此書上建立講章不可少的出發點。當我們退後一步看列王紀上下,就看見像是這樣:

A. 失落的盼望:想像一下大衛面對這樣的境況!(王上一 1~二 46)所有閃耀的應許都以失敗告終!金童子淪為無牙老虎!靈性富足的大衛留下了這樣一份可怕的遺願和囑咐!
B. 缺陷重重的開始:所羅門獨攬天下,舉止卻愚昧失常(王上三1~十 43)
C. 搖擺的焦點(王上十二 1~王下二十四 16):在不才的—實際上,是一名傻瓜——羅波安統治之下,王國分裂成為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在北國,人們登上王位往往是靠本身的才能和野心,但只有極少數能建立起像樣的王朝。這裡是「強勢、天生領袖」執掌王權的地方。在南國,大衛家以世襲的方式有秩序地移交王權。但不論是在北國的優秀領袖的管治下,還是在南國根據大衛聖約(Davidic Covenant)有條理地由子繼承父位,都無法產生人民所需的那一位君王,去解決他們的問題:這位君王就是萬眾期待的彌賽亞。如此就解釋了列王紀上下的寫作手法,為何一時在南國,一時在北國:目的是要「尋找彌賽亞」。這一位強勢和雄心壯志的人,會否被證實是主的受膏者?下一位大衛寶座的繼承人,會否就是那位萬眾期待的君王
B1.無法避免的結果:北國和南國均遭亡國的厄運(王下二十四17~二十五26)
A1.星星的盼望之火(王下二十四27~30)

如此理解列王紀上下這長篇的書卷,視之為一連貫的寫作計劃的成品,不僅令人感到非常滿意,而且像這樣一個準確的分析,能夠把一些重要的意義帶出來,不然就可能會受到忽略。列王紀下結尾的幾節經文,很容易被說成是另一則歷史細節而已—即使未至於不受歡迎,仍是意想不到的。事實上,如果把這幾節經文獨立來看,我們可能會很容易被導入錯誤的理解方向。很自然地,我們的想像力會受到約雅斤長達三十七年的監禁所俘虜。可憐的小子!作了「三個月國王」,就在十八歲時被囚禁(王下二十四 8),到五十多歲才得釋放。這是個怎麼樣的人生!好,這個畫面很動人,但背後的真相卻很可怕:他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並為此付出了代價。

但鑑於這兩卷書的結構,約雅斤得釋放就跟老弱的大衛受到束縛遙相呼應;發出光芒的不是監禁,而是釋放,不是「他的行為得到應得的報應」這糟透的結局,而是神掌管一切的信實:祂不會忘記,從未爽約不守祂的承諾,即使是得寵蒙愛的大衛失敗跌倒,亦不能逼使神偏離祂的道路。

反之,就正如那個古怪的人物巴蘭所言的:「神非人,必不致說謊,也非人子,必不致後悔。祂說話豈不照著行呢?祂發言豈不要成就呢?」(民二十三 19)。大衛家在南國多年來的失敗,還加上在北面的以色列那些「強勢、天生的領袖」,都無法打消盼望;神的應許依然堅立,並要得到成全。列王紀上下的「信息」要義,藏於此書的結構之中,這點可以很容易就在一次講道內與會眾分享——之後,幾乎是順理成章地,他們將會受到鼓勵,帶著熱情和理解的心閱讀列王紀的故事。p.67-70
點我購買《講道?純粹講道的簡單教導》
本書簡介
就像生命中的許多事情一樣,良好的講道技巧有百分之九十五來自汗水,餘下的百分之五則源自靈感。作者告訴我們,在基本的層面上,預備一篇好講章就像烘焙蛋糕那樣,要烘焙哪一種蛋糕,就要使用那種蛋糕所需的正確材料。講道也是如此:要了解你的主題,再把所有的成分拼湊起來,組成那必勝的秘方。講道是一小群人獲賜的特權,又是眾人所歡迎的果實——讓莫德幫助你邁步向前,善用神所給予你的恩賜。
作者介绍

亞歷克‧莫德(J. Alec Motyer)
是英國的聖經學者。曾任克里夫頓神學院(Clifton Theological College )副院長,與聖路加堂(St. Luke’s, Hampstead)的教區牧師,後來擔任布里斯托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Bristol)的院長。朗文(Tremper Longman III )描寫他為「稱職且受歡迎的解經學者」。提摩太‧凱勒(Tim Keller)則將他與克羅尼(Edmund Clowney)並列為「我講道事奉的父親」。莫德為以賽亞書撰寫了數本註釋書,擔任「聖經信息系列」舊約部分的主編,也是該系列的主要作者之一。
學者推薦
- 「莫德深深地塑造並影響了我的講道。在本書中,他把自己幾十年來對於解經式講道所累積的智慧,置諸讀者的指尖之下。這本論講道的書,是你今天可以找得到的著作之中,既實用而又堅實地符合聖經的一本。」★提摩太‧凱勒(Tim Keller),紐約救贖主長老會(Redeemer Presbyterian Church)主任牧師(Southwestern Journal of Theology)
- 「莫德是個屬於聖經的人。他對聖經的愛和了解,打從他非常年輕時就已注入他的心裡,這一點從他的寫作流露出來,亦可見於他的近作《講道?—純粹講道的簡單教導》之中。莫德成功地示範了怎樣使講道如書名所指的一樣簡單。整卷書突顯出的主要論點就是:講道並不複雜,但需要作工,並辛勞地作工。所說的工不僅是指準備講章,還包括了講道者的行為和靈性。我喜歡他把準備講章比喻作烘焙蛋糕。他指出,正如我們不會把做蛋糕的材料放在客人面前,而是把材料有秩序、具時尚品味地放在一起,那麼我們就該同樣地看待講道。他有另一句話是說,準備講章是一分靈感,餘下九分卻是汗水。不管是對於新手或是講道老將,這本書都非常有幫助。我強烈推薦這本書。」★大衛‧撒督(David Zadok),以色列Hagefen出版社,「基督徒向以色列作見證」(Christian Witness to Israel)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