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工作沒有意義
工作魅力(凱勒)
我所以恨惡生命;因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為煩惱,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傳道書2:17)
工作沒有意義
為了驅除無意義感,這位哲人採取的是透過勞碌工作來追求成就(傳道書 2:17-26)。試過了為學業和享樂而活之後,現在他試圖把活著的目的定為達成某些具體目標,積累財富和影響力,但最後他的結論是,純粹就工作本身而言,不可能產生有意義的生活。「我所以恨惡生命;因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為煩惱,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傳道書2:17)為什麼他會得出這個結論呢?當我們工作的時候,我們都想要產生影響力。這可能意味著我們的工作得到了具體認可,或者在我們的領域裡發生了改變,或是做了一些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事情。如果我們透過工作取得某種持久的成就,那就再沒有比意識到這一點更能令人滿足的了。但這位哲人讓我們大吃一驚的是,他如此論證:即使你是屬於取得突破、實現了自己所有盼望的少數人,還是無濟於事,因為話說到最後,並沒有所謂持久的成就。「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那人是智慧是愚味,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故此,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絕望。」(傳道書2:18-20)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28-30)
或快或慢,我們勞碌的所有果效都會被歷史抹除,在你之後繼續你工作的人、在你之後繼承你事業或機構的人,可能會使你所做的一切都化為烏有,當然,有些歷史締造者會有一些發明創造,在人類歷史中延續很長的時間,但這種人很稀少,而且顯然最終的時候,甚至連最著名的人也會「永遠無人紀念」(傳道書2:16),因為日光之下的一切事物、一切成就,最後都會歸於塵土,甚至連文明本身也一樣。一切工作,甚至最有歷史意義的工作,最終都會被遺忘,影響完全歸零(傳道書1:3-11)。簡言之,如果在「日光之下」的生活就是全部的話,就算是你的工作不是毫無成效,最終也會是毫無意義。…那麼,對於我們如何選擇工作,聖經提供了什麼樣的智慧呢?首先,如果選項很多的話,我們應該選擇自己所擅長的,這會與我們的恩賜和能力相配合。選擇擅長的工作,就像把自己當成充滿隱藏潛能的花園來培養一樣,這為有能力的服務提供了最大的空間。其次,因為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服務世界,所以我們會想要選擇有益於別人的工作。我們必須要問:我們的工作或機構或工業使人變得更好,還是在訴求人們品性中最糟糕的一面?答案並非總是黑白分明;事實上,答案可能對每個人來說都會不同。…新約啟示我們,我們所追求的最終極安寧來源是耶穌基督──因著祂在十字架上為我們勞碌,可以為我們的靈魂提供真正的安息(馬太福音11:28-30)。沒有耶穌的福音,我們所勞碌的就不是服務別人的喜樂,或做好工作的滿足,而是為我們自己揚名。p.112-114.120.124
工作魅力(提摩太凱勒)
簡要介紹:
麥克在紐約城裡作保全……他現在已經六十多歲了……他在這棟公寓裡作了保全二十年,對待工作的態度非常與眾不同,對麥克來說,這並非只是一份工作,他關心公寓裡的住戶,很驕傲地幫助他們卸貨、找停車位、歡迎客人等等。當人們問他……為什麼他能記住每個小孩的名字呢?……為什麼你在這份工作上那麼盡心竭力呢?……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只是我需要在每天早上看著鏡中理直氣壯的自己,如果我每天沒有盡力的話,就無法面對自己。」
沒有任何任務是小到無法承載上帝賦予在工作中的巨大尊嚴。因為我們看見上帝在《創世記》中,作了園丁;而在新約中,祂成了木匠。
本書總結了一些基本的思考方式,用來說明我們如何認識上帝、耶穌和聖靈,並按照我們和那三一神的關係來認識自己是誰,以及這一切將如何影響我們被造來要從事的工作。我們都身在歷史、生涯和社會中的特定文化和時代處境,而如何在這種處境中工作,則是每個人都要在自己社群中思考清楚的問題。然而,所有答案的關鍵都在於以下的神學核心:認識上帝是誰、祂和人的關係、祂對世界的計畫,以及基督的好消息或福音如何顛覆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