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壓傷的蘆葦?(壓傷的蘆葦)(薛伯斯)COVER

誰是壓傷的蘆葦?(薛伯斯)

知罪孕育痛悔,痛悔才懂謙卑(壓傷的蘆葦)(薛伯斯)

壓傷的蘆葦

2. 壓傷的蘆葦,基督不折斷

    誰是壓傷的蘆葦?

    但我們怎麼知道,我們就是那能尋見憐憫的人?

    回答:

    (1)這裡所說被壓傷的人,並不單單指因背負不同的「十字架」所帶來重壓的人,也包括因這些「十字架」而看見自己罪孽的人;罪才是導致壓傷的主要根源。一旦良心受罪疚所轄制,每回審判臨到,都為靈魂捎來神忿怒的信息,而所有細微的困擾都碰觸到良心因罪而生的深重愁煩。正如所有敗壞的體液都流到身體患病或壓傷的部分去,又如債務人被逮到時,每個債權人都去找他算帳;當良心醒悟過來,切過去的罪和當下的十字架都聯合起來,使他壓傷的患處更加痛苦。現在,凡是這樣被壓傷的人,除了壓傷他的那一位所賜的憐憫,再沒有任何事物能令他滿足。「祂打傷我們,也必纏裹」(何六)。那因我的罪孽,以壓傷報應我的主,必要再次治好我的心。

    (2)真正被壓傷的人,再一次看罪為最邪惡的事,又將神的愛看為最美善的。

    (3)他寧願聽到憐憫,甚於得到一個王國。

    (4)他看自己極其卑微,甚至配不上腳下踩著的泥土。

    (5)他不再任意對別人品頭論足,卻對那些落在神手中的人充滿同情與憐憫。

    (6)他認為,那些得蒙神的靈安慰的人,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7)他因神的話而戰競(賽六十六2),又敬重每一個帶給他平安信息的蒙福器皿(羅十15)。

    (8)他更專注於心靈破碎的內在操練,甚於外在的形式,然而,他仍然謹慎運用分別為聖的媒介,來傳遞的安慰。

    但我們如何能達到這種思想狀態?

    回答:

    首先,我們必須認定壓傷是神定意要帶我們進入的狀態,或是我們必須履行的責任,事實上,兩種情況都是。我們必須與神同工,把自己壓傷。當神把我們降卑,我們便要謙卑自己,不敵擋神,否則祂會加重擊打我們。

    我們明白,基督對我們施加的一切管教都是正確的,是為要叫我們反省己心。祂壓傷我們,為要叫我們壓傷自己。讓我們為自己的乖謬哀傷,並說:「主啊,我擁有如此的惡心,需要這一切的壓傷,缺一不可。」我們一定要盡力圍剿心中的剛硬,並盡我們所能地去惹怒罪惡。

    我們必須仰望那為我們而被壓傷的基督,仰望我們用自己的罪刺扎的基督。但是,所有的指引對我們都沒有效,除非神藉著聖靈使我們深深信服,把我們的罪惡擺在我們面前,驅使我們停下腳步。然後,我們才會向祂呼求憐憫。知罪孕育痛悔,痛悔才懂謙卑。

    因此,要切切盼望神以明亮燦爛的光,照耀我們靈魂的每一個角落,又以大能的嚴使我們的心降卑。p29-31

    壓傷的蘆葦 (理查・薛伯斯)

    閱讀理查˙薛伯斯的著作是認識清教徒的最好入門。他在多方面都是典型的清教徒,司布真(C. H. Spurgeon)曾寫道:「薛伯斯從不虛耗學生的時間,他的教導猶如兩手撒下珍珠與鑽石。」著名的孟頓(Manton)博士如此論及薛伯斯:「提及這一點,是因為這位可敬可佩的作者出色而獨特的恩賜,他以甜美悅耳的方式,揭露並應用福音的偉大奧祕,因此,聽他講道的人經常稱他為『滴下甜蜜的人』——甘甜的屬天精華經常從他滴下,是如此純真優雅,是不容易模仿的。」艾瑟˙華爾頓(Izaak Walton)如此描述他:「這位蒙福的人配得這樣的稱讚:『在他進入天堂以前,天堂已在他裡面。』」華爾頓自己甚至在遺囑中寫著:「我把薛伯斯博士的《靈魂的衝突》留給兒子艾瑟,《壓傷的蘆葦》留給女兒,希望他們閱讀這兩本書,並且熟悉它們。 」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扶持、所揀選、心裡所喜悅的!我已將我的靈賜給祂;祂必將公理傳給外邦。 祂不喧嚷,不揚聲,也不使街上聽見祂的聲音。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祂憑真實將公理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