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上的十大更新:奧古斯丁帶來的更新 6
唐崇榮牧師
奧古斯丁的恩典論──上帝主動施恩
奧古斯丁把恩典的真理講得相當清楚:「我們蒙恩是因為上帝主動感動我們,我們才回到上帝面前,向祂祈求。」這告訴我們不是人會自己回到上帝面前,而是上帝自己的恩典臨到我們、改變我們,我們才產生對上帝的回應。當人對上帝回應時,顯明是上帝先向人施恩;人禱告時,顯明是上帝先施恩賜下叫人懇求的靈。不是因為我們禱告,上帝才施恩。如果是因為我們禱告,上帝才施恩,這個上帝是被動的上帝,是不做工的上帝,是我們催祂施恩的上帝。聖經說上帝是主動的上帝,是獨行奇事的上帝,不需與人商量、靠人幫助。「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上帝的恩才成的」(林前15:10),我能對上帝產生正確的回應,是上帝先施恩給我才有這樣的成效。很多基督徒以為:「是我熱心主動」,無形之中在教會建立自己的功勞的錯誤靈性。當你真的歸正,你知道自己所有的事奉與犧牲是「上帝推動我這個被動、懶惰的人的結果」。對這樣的真理的了解是從改教時期才開始的嗎?不,是從奧古斯丁開始的。奧古斯丁告訴我們:是上帝先主動改變我們,我們才被動事奉上帝。「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約一4:19)
奧古斯丁的揀選論──上帝主動揀選
這了解經過一千五百年之後,逐漸變成教會歸正運動的興起。在一、兩百年以前,司布真講得最清楚:「我今天事奉上帝,是因為上帝先感動我、施恩給我。我為什麼能揀選上帝?因為上帝先揀選我。我揀選上帝,就是上帝先揀選我的一個結果」。奧古斯丁的書引發這樣的思想:「主啊!是我先禱告,祢才施恩與我嗎?如果祢沒有施恩與我,我又怎能向祢祈求?我向祢祈求,就表明是祢先找到我,又把尋求祢的恩典放在我的心裡。我尋求祢,是祢找到我的證據;我向祢求,是因為祢把向祢祈求的恩典放在我裡面。」這些話再清楚也不過了。真正的基督徒知道唯獨恩典,都是因為恩典,「因為祢先施恩,我才蒙恩;因為祢先尋找,我才求祢;因為祢先吸引我,我才歸向祢」。因為上帝愛的激勵,我們由被動變成主動,這是為什麼我們沒有可誇的功勞,因為我們是不配的,我們之所以蒙恩,完全不是憑著自己有什麼條件。明白上帝恩典的人,不居功,不誇己,不提自己的條件,「我今天之所以事奉主,是因為主的慈愛、主的恩典、主的感動、主的安排」。甚至你能生在基督徒的家裡,都不是你的意志能決定的。如果你有好的父母,都是上帝主動施恩與你。你說:「這樣的教義不是使我們產生人完全沒有責任的錯誤思想嗎?」請注意,恩典與責任是不能分開的。上帝施恩給你,上帝要求你盡責回應上帝所給你的恩典,恩典出於上帝,恩典要求責任。人盡責,是回應上帝的恩典。當人明白恩典的道理,便把榮耀歸上帝;唯獨恩典,產生唯獨榮耀歸給上帝。
改教時期的五大唯獨
到了改教運動的時候,也就是奧古斯丁以後一千年,馬丁路德提到五大唯獨的原則。恩典是全本聖經的主題。人的責任是什麼?你要信上帝。你信上帝,這就成為你的義。「因信稱義」是很重要的教義。「主啊!我信祢,因為唯有祢是我的依靠。真理是出於祢主動的啟示,我以順從來相信祢所啟示的真理」,就變成唯獨信心。唯獨聖經隱藏唯獨恩典,唯獨恩典帶來唯獨信心。我信誰?一切真理都隱藏在基督裡,我信的就是基督,唯獨基督。所有的宗教信的是教條,他們是信「什麼」。基督教不是信「什麼」,基督教是信「誰」。我相信誰?我相信一位主。孔教所有的教條、規矩你都可以知道,你不與孔子發生關係也可以成為信奉孔教的人;你可以接受佛教所有的教規,與佛沒有關係也可以是佛教徒;印度教、猶太教、拜火教、神道教等宗教皆是如此。但基督教不是如此。你信一大堆基督教的真理,不可以不與基督發生關係。宗教是信「什麼」,我們是信「基督」。五大唯獨的第四個唯獨,就是「唯獨基督」──我在基督裡蒙揀選、蒙赦罪,領受聖靈,得著救恩,建立與神之間的關係。這些都清楚之後,你說:「主啊!我把榮耀都歸給祢,因為都是出於祢的恩典、作為」,最後產生唯獨榮耀歸給上帝。你看改教運動的五大題目:唯獨聖經、唯獨信心、唯獨恩典、唯獨基督、唯獨榮耀歸給上帝」。我們教會屋頂所寫的就是這五個唯獨。有一個目前在美國的中國著名傳道人遠志明,他說:「為什麼歸正運動這樣糊塗?唯獨就是一個,為什麼歸正教會說有五個唯獨?這五個唯獨就是違背常識。」我求主赦免他,因為他講的唯獨是數目中的唯獨,我們講的唯獨是在五件事上各只有一個答案。簡單來說,比如:我只有一個妻子是聖經的教訓,但聖經沒有說我只可以有一個孩子,所以我唯獨有一個妻子,但這與我有五個孩子是沒有衝突的。當你的思想進到更多層面的了解時,你會明白:在恩典的事上,除了上帝施恩,沒有別條路。唯獨聖經與唯獨恩典沒有衝突,唯獨恩典與唯獨信心沒有衝突,唯獨信心與唯獨基督沒有衝突,唯獨基督與唯獨榮耀歸神沒有衝突,五個唯獨乃是把基督信仰全盤介紹出來給人認識。這些都隱藏在奧古斯丁的恩典論。很多人透過奧古斯丁的思想更新自己的思想與靈性。一千五百年前他奠定這些基礎,也逐漸影響歷世歷代的教會,產生歸正信仰的運動、歸正信仰的教會。
上帝之城
《上帝之城》是奧古斯丁所寫的最重要的三本書之一。上帝的城與世界的城不一樣。天主教的思想認為:「世界的城逐漸變成上帝的城。上帝的道進入歷史後,逐漸產生影響;福音的廣傳逐漸使很多人相信耶穌;這些人信耶穌後信仰歸正了,歸正的影響越來越大,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小,上帝的道的影響越來越大,世界過去的思想逐漸衰微,上帝的道在世上越來越發展,所以上帝的國就取代了世上的國。基督教越來越擴展,非基督徒越來越減少,別的宗教勢力越來越小,全世界都歸耶穌,變成上帝的國,基督最終得勝。」很多人到現在還是這樣相信,特別是靈恩派。靈恩派認為:「因為福音正在廣傳,上帝的國度正在擴張,所以有一天世界的國必將成為上帝的國。」每件事要深入思想,才能做上帝忠心的兒女。《啟示錄》十一章告訴我們:「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11:15),這句話在彌賽亞神劇也用詩歌唱出來。很多基督徒就天天盼望「上帝啊!快快成就祢的預言,我們都在等待祢的國降臨。」主禱文不是這樣講嗎?「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基督徒日夜禱告,盼望上帝的國來臨。什麼時候來臨?根據聖經,有一天地上的國要成為上帝的國。問題是,什麼時候地上的國變成上帝的國?我們要等到什麼時候?有很多基督徒等耶穌再來,等到死,耶穌還沒有來。六十年前,我在一間學校教書,這間學校有三位創辦人,那時她們已經六十五歲,我才二十一歲,我跟她們同事。老人家很嚴肅,她們聽宋尚節講道:「我們要傳福音,因為主耶穌快再來」,她們聽了,真正祈求,真正過聖潔的生活,成為很好的基督徒,以為幾年內基督就要再來了。她們一九三九年聽宋尚節講道,等、等、等,預備耶穌再來;過了十年,宋博士死了,耶穌還沒有來;再過十年,差不多一九六〇年的時候,我在那邊教書,她們說:「宋博士說耶穌快要再來。為什麼耶穌到現在還沒有來?」這些老人家很難挨過那段時間。她們三人活到七十多歲,一個個退休,耶穌還沒有來;到了八十多歲,耶穌還沒有來。她們問我:「耶穌說他必快來,到底多快來?我們沒有感到快,我們感到慢,因為等了三十年了還沒有來。」一九七〇年耶穌還沒有來,二〇〇〇耶穌還沒有來,二〇二三年耶穌還沒有來。基督徒受騙嗎?耶穌的話是謊言嗎?基督徒怎樣了解這件事,怎樣更新信仰?宋博士說耶穌快要再來,人的印象就是幾年內就來了。從宋博士講,至今已差不多八十多年了,一九四〇年到二〇二二年,八十多年耶穌還沒有來。
你要從奧古斯丁的思想來明白這件事情:「上帝的城來到的時候,表示世界的城逐漸褪色。上帝的城來臨前,世界的城好似很興旺;上帝的城降臨時,從小開始。」針對上帝的城幾時來到,有兩種思想:第一種思想,上帝的城突然來到,世界變化了;第二種思想,上帝的城來到之後,逐漸發展成為宇宙的城。有一派認為上帝的國度正在慢慢擴展,擴展到最後,世界的國被上帝的國替代,世界的國不存在,上帝的國擴展到全世界,因為世界在變化,上帝逐漸得勝,世界逐漸消退,上帝的國逐漸具體了。從當時的情況來看,世界的城就是羅馬帝國,上帝的城就是耶穌的教會。當羅馬帝國興盛的時候,耶穌降生了。耶穌降生於馬槽,連床都沒有,連衣服都沒有,用一塊白布包著,東方博士來朝拜他。羅馬帝國很興盛的時候,基督教小得不得了,而且三十三年後,這由嬰孩長大成人的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上帝的國消滅了嗎?教會失敗了嗎?羅馬帝國的權勢極盛,教會受逼迫,信徒被殺、流亡,苦苦奮鬥三百二十年後,忽然,君士坦丁宣布全羅馬帝國停止逼迫基督徒,全羅馬帝國的百姓可以自由信耶穌。這改變太大了,該怎麼解釋呢?上帝的國來臨了。這樣解釋嗎?如果是的話,我們為什麼受奧古斯丁影響呢?奧古斯丁離開世界時是第五世紀,也就是君士坦丁把基督教改成國教的一百多年後。當奧古斯丁離開世界前,基督教又衰敗了。作為時代的見證人,奧古斯丁非常難過。但奧古斯丁讀聖經所產生的果效與我們不同,不是世代完美,就感謝上帝,教會遭遇患難,就埋怨上帝。奧古斯丁研究聖經看到一個道理,上帝的國與地上的國同時存在,教會勝過世界的時候不要驕傲,當世界侵吞教會的時候不要失望,因為地上的國與上帝的國共同存在。到什麼時候?之間的關係是什麼?什麼時候地上的國成為我主基督的國?很多基督徒不管這些,只要信耶穌能賺大錢就很滿意。不可以的。我們在地上,乃是要遵行天上的旨意,過敬虔的生活,順服天上的引導,一面做基督徒聽上帝的道,一面察看上帝對教會的引導是什麼。保羅、彼得、奧古斯丁、馬丁路德、加爾文死了,地上的國還沒有成為上帝的國。我們在地上的國與上帝的國之間怎樣過生活?我們在地上仰望天上,在暫時的世界倚靠永遠的應許,不管耶穌什麼時候來,也不管祂來的時候我是否還在世界上。奧古斯丁的話隱藏這個意思:「無論祢什麼時候來,我盡我的責任預備,天天做我份內應當做的工作。」因為耶穌快要再來,我就不盡責任嗎?因為耶穌快要再來,我不到田裡撒種嗎?我不知道耶穌何時來,但我今天照樣到田裡撒種,因為我今天的責任是撒種。基督徒不要因為主要來了,什麼都不做,撇除所有的責任。奧古斯丁說:「我不知道祂何時來,但現在是撒種的時節,我要撒種子,其他的事我交託祂。」親愛的弟兄姊妹,如果你有這樣的信念,你就盡心竭力負起你的責任。我傳福音已經六十六年,我第一天怎樣認知聖經──我應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到今天仍是如此,我傳福音的時候是撒種的日子,每天撒種是我的責任,什麼時候收成是上帝的恩典,我要順服上帝。
世上有兩種理論:第一種,努力做工,因為快要收成了;努力傳福音,因為耶穌快來了。相信第一種理論的人的努力與上帝快要收成有關。如果沒有這樣的盼望,他們會這樣努力嗎?不會有這樣的努力。靈恩派走這條路,「快快傳福音,全世界都會信主」。真的嗎?聖經這樣講嗎?完全不是。靈恩派用非常樂觀的盼望等候耶穌再來,快快努力撒種,以為快快就要收成。除了這種樂觀、以為一下子就要收成而大發熱心容易失望的人以外,另一種人就是穩扎穩打,在上帝面前盡責做工,不奢望、也不希求成功,「只盡我的責任,神的旨意、神的時候不是我決定的,我就順服上帝」,這種基督徒是穩定的。這三十多年來,歸正福音教會走了一條最穩定的道路,我們非常穩定,順服上帝,所以我們不跟他們繃繃跳跳,也不跟他們一樣虛假樂觀,「上帝啊,祢的時候是祢訂的。上帝啊,我只要盡心忍耐等候祢,什麼時候祢的時間到了,我都順服祢」。幾年前,印尼一個靈恩派的領袖說:「我斥責新冠病毒,新冠就會停止」。他講這句話的隔週,我就回應了。為什麼我敢回應?因為他不照著聖經的原則,以為自己有權叫新冠停止就停止。這個人五十年前是我的學生,他高一的時候在台下聽我講課,後來他做了靈恩派的牧師,說自己要像耶穌一樣,斥責新冠病毒。但他斥責之後,新冠沒有停止,還延長兩年,他的話沒有成就,會眾逐漸減少。奧古斯丁說:「上帝的時間什麼時候到,我不知道。雖然我今天看不到收成的日子,但我依然撒種、仰望上帝。上帝的國要用什麼辦法、要在什麼時候來臨,我不知道,但我順服祂。」歸正的人相信有一天基督降臨,地上的國要成為上帝的國。靈恩派曲解聖經,以為努力傳福音,世界一下子就變成上帝的國,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奧古斯丁死前,羅馬帝國衰敗,背叛基督教的人很多。奧古斯丁沒有失望,也沒有代替上帝隨便動作。他乃是逐漸剖析、逐步教導上帝的道。奧古斯丁未死以先,他做了偉大的工作是什麼?是護教學,護衛福音的真理,勇敢在世上保護有真正信仰的人。奧古斯丁是很偉大的,他不像亞歷山大與君士坦丁是在文化界與政治界帶來影響,他是在教會裡保守教會的神學家。這是奧古斯丁的貢獻。
內文:編自印尼歸正福音教會主日信息20230319,未經講員過目。
📡《世界歷史上的十大更新》- 唐崇榮牧師主講
直播與重播網址
www.youtube.com/ReformedInjili
直播:雅加達上午 07:30 / 中港台新馬 08:30
重播:雅加達下午 16:00 / 中港台新馬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