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章 雅各在伯特利的夢
10 雅各出了別是巴,向哈蘭走去; 11到了一個地方,因為太陽落了,就在那裏住宿,便拾起那地方的一塊石頭枕在頭下,在那裏躺臥睡了, 12夢見一個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頭頂着天,有上帝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來。 13耶和華站在梯子以上,說:「我是耶和華-你祖亞伯拉罕的上帝,也是以撒的上帝;我要將你現在所躺臥之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 14你的後裔必像地上的塵沙那樣多,必向東西南北開展;地上萬族必因你和你的後裔得福。 15我也與你同在。你無論往哪裏去,我必保佑你,領你歸回這地,總不離棄你,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所應許的。」 16雅各睡醒了,說:「耶和華真在這裏,我竟不知道!」 17就懼怕,說:「這地方何等可畏!這不是別的,乃是上帝的殿,也是天的門。」18 雅各清早起來,把所枕的石頭立作柱子,澆油在上面。 19他就給那地方起名叫伯特利;但那地方起先名叫路斯。 20雅各許願說:「上帝若與我同在,在我所行的路上保佑我,又給我食物吃,衣服穿, 21使我平平安安地回到我父親的家,我就必以耶和華為我的上帝。 22我所立為柱子的石頭也必作上帝的殿;凡你所賜給我的,我必將十分之一獻給你。」(創28:10-22)
救贖歷史進程
在救贖歷史的這階段,雅各準備離開應許之地,耶和華應許雅各,祂要與他同在。後來當耶和華命令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祂應許說:「我必與你同在」(出三12)。摩西繼而鼓勵以色列人攻佔迦南地:「你們當剛強壯膽,不要害怕,也不要畏懼他們,因為耶和華你的神和你同去。祂必不撇下你,也不丢棄你」(申三十一6)。耶和華也向約書亞保證:「我怎樣與摩西同在,也必照樣與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丢棄你」(書一5)。後來,當以色列被擄,耶和華再次安慰他的百姓,說祂要與他們同在:「你從水中經過,我必與你同在」(賽四十三2;參:四十一10)。在日子滿足的時候,神在祂兒子耶穌裏臨到祂的百姓。祂被稱為「以馬內利」意思就是「神與我們同在」(太一23;參:約十四9~10;西二9)。耶穌從死裏復活後應許門徒:「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未了」(太三十八20)。那穌升天時,祂將聖靈澆灌下來,住在祂的百姓中間(徒二33)。在最後那日,耶穌再來時,神娶與祂百姓同住:「他們要作祂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啟二十一3)。
應許—應驗
更直接通向新約聖經中耶穌的道路,就是應許一應驗。耶和華應許要與雅各同在,領他回到這地。雅各回到迦南地時,這應許就得到應驗。但這應許在以色列民的生命中得到進一步應驗:以色列民脫離埃及奴役回到這地,後來一群餘民從被擄巴比倫回到這地時。耶和華與祂百姓同在的應許,最終要在耶穌基督──這位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太一23)──裏得到終極應驗。這位以馬內利差遣聖靈住在神百姓中間(徒二33)。當耶穌再來時,神要與祂的子民同住,「他們要作祂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啟二十一3)。
預表
根據這段敘事傳講基督,也可以使用預表。雅各在夢中看見的梯子,是「神與我們同在」這主題的象徵。這梯子把天與地聯繫在一起,天使在上面上去下來。神並不從地球缺席(如自然神論所宣稱的);神與祂的創造界是聯繫的。這梯子是這種聯繫的象徵。這梯子是天與地之間的「中保」。在新約聖經中,耶穌暗示梯子預表中保的耶穌。拿但業遇見耶穌,驚呼:「拉比,你是神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耶穌回應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約一49、51)。耶穌引喻雅各的梯子,但沒有提到這梯子。要點就是耶穌自己就是這梯子。祂是天與地之間的聯緊,「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提前二5)。正如耶穌後來說的:「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十四6)。
類比
從這段敘事傳講基督的最直接方法,就是類比法。我們在確定類比時,可以從「用耶和華的應許安慰以色列,不論他們去哪裏,祂都要與他們同在」這個目標找到提示。這樣,這類比就形成為,神應許以色列,不論他們去哪裏,祂都要與他們同在,同樣,耶穌也應許教會,他們去哪裏,祂都要與他們同在。新約聖經支持這通向基督的橋樑,乃是耶穌對教會的應許:「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二十八20)。p.470-472
從創世記傳講基督(桂丹諾)
「基督的目的必須瀰漫在所有解經講章中;就這一點而言,在這一代的講道者和我個人身上,沒有一個人比桂丹諾的影響力更大。他廣大的作品集給基督的教會帶來極大的祝福。」
《從創世記傳講基督》具有很多特點,包括:
使用晚近的學術研究來分析創世記的二十三段敘事
提供每一段敘事的修辭結構與其他文學特性
披露作者的可能目的(目標),以及給以色列人的信息(主題)
探討從每一段敘事傳講基督的方式
為講章的形式、引言與應用提供恰當的建議
以口語的風格提供解經講章與註釋
附有極具價值的附錄,包括作者的三篇講章
作者介紹

桂丹諾(Sidney Greidanus),自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獲得神學博士學位(Th.D., Free University in Amsterdam),加爾文神學院(Calvin Theological Seminary, Grand Rapids, Michigan)講道學榮休教授。1990年起任加爾文神學院講道學教授,之前曾牧養基督徒改革宗教會(Christian Reformed Church),並任教於加爾文學院(Calvin College )與君王學院(King’s College),被形容為「在基於聖經講道方面,現今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學者之一」。除本書外,著有《從釋經到講道》、《從舊約傳講基督》、《從傳道書傳講基督》、與《從但以理書傳講基督》,都由美國麥種傳道會翻譯出版。
學者推薦
「在他超過三十年前的作品中,桂丹諾指出,創世記三章15節如何揭示出傳講聖經開頭篇章的主題,幫助改革福音派教會的講道者。……現在,在他一生志業的逐漸攀登頂峰的譯本作品中,桂丹諾不僅指出創世記三章15節定下了聖經的主題,也指出整卷創世記如果構建神的工作,以及我們對基督救贖工作的理解。這是一本重要的作品,出自一位在講道學上影響深遠之思想家與作家的手筆。」
■ 柴培爾(Bryan Chapell),著有《以基督為中心的敬拜》、《以基督為中心的講章》等
「桂丹諾一直是『救贖歷史』講道最有恩賜的倡導者,他在本書中提供另一個重要資源,使這個觀點能以影響教會的生活與宣教。在我們的時代,對於何謂忠於聖經的講道,有諸多的混淆;我們非常需要他在本書中提供我們的功課。」
■ 毛瑞祺(Richard J.Mouw),美國加州富勒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院長
目錄
第1章 從創世記傳講基督的議題
Issues in Preaching Christ from Genesis
第2章 神創造宇宙
God Creates the Universe
創世記一1~二3
第3章 失樂園
Paradise Lost
創世記二4~三24
第4章 該隱與亞伯
Cain and Abel
創世記四1~26
第5章 挪亞與洪水
Noah and the Flood
創世記六9~九17
第6章 巴別塔
Noah and the Flood
創世記十一1~9
第7章 呼召亞伯蘭
The Call of Abram
創世記十一27~十二9
第8章 神與亞伯拉罕立約
God’s Covenant with Abraham
創世記十七1~27
第9章 以撒出生
The Birth of Isaac
創世記二十一1~7
第10章 呼召獻以撒為祭
The Call to Sacrifice Isaac
創世記二十二1~19
第11章 埋葬撒拉
The Burial of Sarah
創世記二十三1~20
第12章 為以撒尋找新娘
A Bride for Isaac
創世記二十四1~67
第13章 雅各與以掃
Jacob and Esau
創世記二十五19~34
第14章 雅各欺騙以撒
Jacob’s Deception of Isaac
創世記二十七1~45
第15章 雅各在伯特利的夢
Jacob’s Dream at Bethel
創世記二十八10~22
第16章 雅各娶利亞和拉結
Jacob’s Marriage to Leah and Rachel
創世記二十九1~35
第17章 雅各在毗努伊勒與神摔跤
Jacob’s Wrestling with God at Peniel
創世記二十九1~35
第18章 約瑟被賣為奴
Joseph’s Sale into Slavery
創世記三十七2~36
第19章 猶大和他瑪
Judah and Tamar
創世記三十八1~30
第20章 約瑟在波提乏家中
Joseph in Potiphar’s House
創世記三十九1~23
第21章 約瑟在埃及高升掌權
Joseph’s Rise to Power in Egypt
創世記四十一1~57
第22章 約瑟試驗他的哥哥們
Joseph’s Testing of His Brothers
創世記四十三1~四十五28
第23章 雅各前往埃及
Jacob’s Move to Egypt
創世記四十六1~四十七31
第24章 雅各的死與埋葬
Jacob’s Death and Burial
創世記四十八1~五十26
附錄
附錄一 由經文到講章的步驟
附錄二 一篇解經講章的模型
附錄三 宇宙的君王
創世記一1~二3的一篇講章
附錄四 大戰開始
創世記四1~26的一篇講章
附錄五 為耶和華築壇
創世記十一27~十二9的一篇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