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愛鄰舍的方式之一就是介入政治,無論我們是否有共同的信仰。無倫是為要改善國家教育,推動司法系統的改革,保護困苦的貧窮者,還是要避免極端的種族歧視,都必須藉著參與政治。基督徒在歷史中曾經這樣做過,未來也將會持續這樣做。
Christians should be involved politically as a way of loving our neighbors, whether they believe as we do or not. To work for better public schools or for a justice system not weighted against the poor or to end racial segregation requires political engagement. Christians have done these things in the past and should continue to do so.
提摩太凱勒
紐約時報 2018.09.29
How Do Christians Fit Into the Two-Party System? They Don’t
約拿的故事是聖經中最廣為人知的比喻,也是最常被誤解的。許多人熟知這個故事,但是它箇中的涵義似乎遠超過我們多數人所理解的。在《出走的先知》一書中,紐約時報暢銷作家提摩太.凱勒牧師解析了在約拿書中所隱藏的深度,闡述約拿是整卷聖經中最不成材的其中一位先知。但是約拿這個逆子卻與耶穌之間有著甚為顯著的關聯,耶穌甚至是在約拿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這位在聖經中最桀驁不馴、最悖逆的先知,要如何與耶穌相比呢?在書中,作者對這個聖經比喻的離奇結論給一個答案──與我們分享位居約拿故事核心、令人震撼的基督教信息。
約拿是逃離上帝而非為這個他所鄙視的城市新求在屬靈上的益處。在政治和情感上,他是容讓自己過度地效忠於以色列的國安與利益。我們必須避免犯下相同的錯誤。但是在快速地看過上述列項之後,有些人會這樣回應:「若沒有基督徒參與在政治裡,那就會沒有效力於公眾利益的可能性。」的確如此,因此我們必須謹慎小心地達致平衡。
首先,我們絕對不能認為自己能夠超脫出政治、只要單單傳講福音就好。那些試圖避免討論政治或難免參與政治的基督徒,基本上就是把票投給了社會現狀。既然没有一個人類社會能完美地反映上帝的正義和公義,那麼「沒有自己政治主張」的基督徒實際上就是在支持許多能上帝不悅的事,因此,無政治主張也是一種政治主張。在美國十九世紀初,那些因為覺得這機做是在「走向政治化」,於是没有公開反對奴隸制度的教會,它的保持沉默實際上就是在支持著當時的常態奴隸制度。聖經裡也曾出現過幾位參與政治並且在異教徒政府中擔任重職的信徒,例如:約瑟和但以理。
個體基督徒可以、也應該參與政治,這是一種愛鄰舍的方式。要談一個貧困社區能有更好的公立學校或是想讓一個國家的種族隔離制度被瓦解,都需要參與政治,基督徒們有在這麼做、也應該要繼續這麼做。只是雖然個體基督徒必須如此,然而也得要注意:教會不能把某套公共政策、某政黨認同成這就是基督教的政策或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