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以利沙繼承以利亞
新約多處指出耶穌與以利亞生平的相似之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耶穌升天的記載。「就像以利亞一樣,耶穌被雲彩接去(參徒一9),天使提醒門徒耶穌所教導他們的事,「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見祂怎樣往天上去,祂還要怎樣來」(徒一11)。有像以利亞的地方、也有不像以利亞的地方,因耶穌會再來。人子(參但七13-14)「要顯在天上,地上的萬族都要哀哭。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著天上的雲降臨」(太二十四30;另參二十六64;可十三26,十四62;路二十—27)。
宗教藝術往往用柔軟、蓬鬆的波浪狀白雲來描繪耶穌第二次降臨。遺憾的是,這種描繪錯失了重點。當耶穌駕雲再來時,祂乃是以神聖戰士之姿,以風為戰車率領天軍而來。雲是幽暗的,滿載火焰和疾風,因為祂來要審判全地,要向祂的仇敵施行報應,並要建立祂的國度。使徒約翰寫道:
看哪,祂駕雲降臨!眾目要看見祂,連刺祂的人也要看見衪;地上的萬族都要因衪哀哭。這話是真實的。阿們!(啟1:7)
由於先知是為以色列爭戰的神聖戰士的使者,所以他們經常現身在戰場上、或是向以色列君王傳達有關戰事的神諭。許多先知書中都有針對外邦人的神諭,這是一種對抗以色列仇敵的口頭聖戰。當戰車載著以利亞離開時,以利沙呼叫說,「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戰車馬兵啊!」(參王下二12)大部分識者對這句話的理解是「以利亞!以利亞!看哪,以色列的戰車馬兵來了!」雖然從前後文來看,這種對以利沙呼叫的理解有其道理,但可能並不正確。相同的表達也用於以利沙臨死時(參王下十三14),但沒有戰車馬兵來接他離開。在列王紀下十三章14節中,「以色列的戰車馬兵」是歸給先知本人的稱號,這可能也是對列王紀下二章12節的正確理解。在古代以色列的戰爭中,擁有先知就是擁有神的軍隊(參王下三14-19,六8-12、17)。
教會也蒙召去爭戰。耶穌不僅是最偉大、最後的先知,也是耶和華軍隊的元帥(參啟十九11-16)。祂在我們的戰場為我們爭戰。祂勝過任何數量的戰車馬兵(參詩二十7)。當然,我們的爭戰有別於古代以色列的戰場。
我們的兵器是屬靈的——它們是聖靈的寶劍和神的道。我們的兵器經常是神的話語、準則和論點,為要攻破一切抵擋神的自高之事(參林後十4-5)。我們穿戴獨特的軍裝投入屬靈爭戰(參弗六)。天上萬軍的統帥、我們的元首和救主、耶穌,與我們同赴戰場。p.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