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福音聯盟全國大會:已託付給我們的福音(提摩太後書) - 07 - 專題討論:為福音火熱 ─ 21世紀以福音為核心的事工(研討)
專題討論:為福音火熱 ─ 21世紀以福音為核心的事工(研討)
弟兄姐妹
這種小組討論,常常是這類聚會的亮點
我在此只是要介紹主持人而已
Stephen Um(司提反·嚴)
他是坐在最邊邊
長得比較好看的那一位
你們猜是哪一邊
很簡單
是有頭髮的那位
他是波士頓新城市生活教會的牧師
這間教會正在迅速發展
他是個很棒的導師
他既講道也寫作
在很多方面帶給人們智慧
我們真的很開心
能邀請他來擔任我們的顧問
他是本聚會今晚的主持人
他會照他的方式來介紹講員
並問他們一些問題,有關21世紀的事工
你希望我開頭禱告嗎?
好極了
感謝你提醒我們有關於永恆的事實
這是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面對的
主啊,求你讓你的話語在我們心裡燃燒
也感謝你讓我們可以聽聽台上這些人
分享他們在不同地方
不同宗派、不同文化背景中的
實際事奉經歷
他們年復一年地傳講福音
他們有犯錯的時候,有講錯話的時候
也有奇妙地得勝的時候
有令人羞愧的事
也有令人滿懷感恩的事
經歷聖靈的大能
不斷重新聚焦在十字架上
看著人們信主,逐漸活出耶穌的形象
我們祈求你在接下來這一個小時中
讓這樣的經歷和其中的甘甜苦辣
能順利地傳達給下一代的傳道人
他們正在尋找可以學習與效法的榜樣
使徒也說過:
你們要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
奉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我很榮幸能主持這場討論
當我在想該如何介紹講員的時候
發現唯一需要被介紹的人就是我自己
因為其他四個人你們大多都已經
很熟悉了,但你們應該還不認識我
不過有件事我想特別提到
這四個人都是當地教會的牧師
你們都認識他們,他們的名字
與各式各樣的運動和事工都非常有關聯
但我認為他們應該都想以
當地教會牧師的身分來被介紹
首先是里根‧鄧肯,傑克遜
第一長老教會的資深牧師
還有約翰派博
伯利恆浸信會的資深牧師
提摩太‧凱勒
救贖主長老教會的資深牧師
克勞弗‧羅里茲,喬治亞州拉茲威市
聖經團契教會的資深牧師
這場討論會引人注意的地方在於
這四個人都是經驗豐富的牧師
多年來傳講上帝的道
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和社會地位
但他們都在各自的事奉中
倚靠福音的大能
所以我先前就在想,我要問哪些問題
如果你是我的話
你會想問這些人甚麼問題
我想你們多少都從一些文章或訪談中
聽過關於這些人的介紹
我想你們會想問這幾個問題
首先是有關福音事工的問題
再來是有關願景與策略的問題
最後是我們許多人都想知道的
就是有關個人的問題
讓我們了解一下這些人平常生活的一面
看看他們如何將福音的大能
應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事工的
每個層面中
提姆,我們就從你開始
請問,你對福音的認知,是如何塑造
與影響你的教會在紐約傳福音的過程呢
我覺得你規劃的大綱很棒,真的很棒
在福音的代贖犧牲中…
也就是說…我有點語無倫次了
我的意思是說
如果基督教的信息內容是:
耶穌是領導者
你要遵守祂的命令
然後上帝就會賜福給你
這是人們普遍對基督教的認知
這樣的基督徒試著
跟隨耶穌、得到上帝的賜福
他們總認為自己是對的
其他人都是錯的
這樣的基督徒
就不會以僕人的態度來對待別人了
只會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但如果你真的明白福音
是在講代贖、犧牲的話
那麼你對待鄰舍的方式
在別人眼中就會顯得似乎有些矛盾
你會以謙卑的態度講話
但同時卻勇敢地提到耶穌的獨一無二
在世人的眼中,這兩件事互不相容
而你要讓他們知道這兩者其實是相容的
要帶給他們震撼
要勇敢又謙卑地傳講聖經的真理
同時以無私的愛來關愛你的鄰舍
無論他們的宗教是甚麼
讓人們忍不住問說:
到底是甚麼樣的信仰,讓你的教會
可以如此勇敢卻又謙卑地服事人呢?
艾吉剛剛有提到這道理當中的邏輯了
你必須讓人們想了解這當中的邏輯
他已經講解過了
我很高興他講解過了
這樣我就可以直接引用他的話了
我先說一下
你們隨時都可以搭話或問問題
也可以做補充
里根,我想請問你
你的名字顯然與許多團體有關聯
例如福音派信條聯盟
為福音團結(T4G)
同時你也是改革宗神學院的副教授
你除了在教會有資深牧師的責任以外
同時也參與了許多事務
我想我和觀眾們都很想知道
是甚麼原因讓你想參與福音聯盟呢?
我的意思是,我們在事奉中
有沒有可能參與太多事務?
我們是否有需要多做一些取捨?
例如可能某個事工很重要
也深具策略意義
但我現在
卻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去投入
可以請你回答這個問題嗎?
沒問題
我們當然有可能參與太多事務
福音派這一百年來擴張地很快
各種事工團體不斷出現
因此有時會產生一種傾向
就是彼此競爭
我認為”為福音團結”
福音派信條聯盟 和 福音聯盟
一直都在盡力防止這種現象發生
我們視彼此為數個互相重疊的同心圓
為相同的目標而努力
為福音團結基本上是個友情濃厚的團體
狄馬克就像黏著劑一樣
這幾年來他把艾爾‧莫勒
CJ莫西尼和我給湊在一起
也把約翰‧派博、約翰‧麥克阿瑟
RC史普羅等8位好朋友給湊在一起
我們彼此相愛
因為我們同樣都致力於福音
都堅定地致力於傳揚真理
當我們對真理的認知不一致的時候
我們也願意用彼此相愛的方式
去面對與處理
我認為這是信條聯盟
和福音聯盟都同樣在做的事
福音派信條聯盟
是從一個有50年歷史的事工而來的
當時這事工主要是在支持
唐納德‧葛雷‧巴恩豪斯
在電視與電台等的傳道、教導工作
後來繼續支持
詹姆斯·蒙哥馬利·博伊士的事工
接著,在1990年代初期,詹姆斯
深信教會在神學上已變得貧弱不堪
教會不再重視上帝,福音也遭到腐蝕了
他呼籲教會悔改
因為教會拋棄了上帝與福音
後來他讀了大衛‧威爾斯的書:
《容不下真理》
這令他大受鼓勵
於是他不再專注於宣傳自己的講壇事工
他想要嘗試從各個宗派中
把福音派人士聚集在一起
一起努力來幫助福音派教會
找回上帝與福音
這樣我們才能向世人有力地見證福音
就我看來
福音聯盟是延續這個目標來更進一步
在事工網絡方面是如此
同時也嘗試將福音派神學
與福音派事工方法論結合在一起
然後把所得到的收穫
回饋給整個當地教會網絡
這些團體都相信上帝有個計劃
要將福音傳給世人
這個計畫就是教會,別無他法
我喜歡這些團體的信念
我們都很認真工作
我知道唐和提姆
都很努力試著不干擾到彼此
也許有一天他們會合併成一個團體
誰也說不準
我們總是會互相補充與加強彼此的信息
我很感激唐和提姆的領導
不曉得聯盟的人是否也有同感
約翰
謝謝你昨天傳講上帝的道給我們聽
你講的是提摩太後書第1章
在快結束時你特別強調說講道是一個媒介能傳遞上帝的恩典給祂的百姓
你提到保羅在開頭時寫說”願恩惠歸與你”在結尾時說”願恩惠常與你同在”
我們都很清楚地知道你所做的
一切事工和相關的團體
總是都十分強調要傳講上帝的道
我和許多人想問你一個問題
我們知道你很注重傳講上帝的道
那麼,要如何把這樣的精神
給實際應用在當地教會中除了
講道以外的各種事工與雜事呢?
在講道以外的事工中
你會如何強調講道的重要性呢?
過去29年來我一直強調的
就是要以教導來領導
也就是說
讓聖經成為各場會議中的主席
意思就是說,你要教導你的長老
教導你的執事,教導你的委員會
這樣你才能給每一場會議注入上帝的道
我們有34個長老,都來自不同的背景
但每當我們聚集開會的時候
都會一起讀經,一起禱告45分鐘到1小時
有許多我曾參加過的委員會
他們認為這樣做是極度浪費時間的
他們總說自己很忙,要趕快開始
所以你要給他們做好榜樣
新手牧師剛到一間教會的時候
教會很可能還沒有這種習慣
委員會裡充斥者商業的味道
大家都覺得禱告和讀經是浪費時間
所以你要找機會去主持禱告
你要找機會傳講上帝的道,也就是福音並且提及這與目前要做的事有何關聯
這背後的原則是:
既然耶穌是教會的主,是牧羊人
我們也在祂的牧養之下
那麼這要怎麼反映在權威結構上呢?
我們的指揮體系應該像甚麼樣子?
你們在我講道的時候都可以察覺到
我盡一切努力不去成為教會的權威
而是讓聖經作教會的權威
我對我的會眾說
如果我說的話不符合聖經
那麼你們就別理會了
但如果符合的話,你們就要非常注意了
也就是說
當我講道的時候,你要仔細讀經
傳道人,你講道的時候也要仔細讀經
要持續紮紮實實地照著經文講道
有太多講道是漂浮在經文上空了
你們大多數人
講的道都是浮在經文上空的
也就是說,你不斷地把會眾的
注意力吸引到你自己身上
不斷要會眾注意你的權威、你的故事
你的見解、你的心理學、你的數據分析
所以會眾注目的不是聖經
所以,無論是在講道或是在開會
你都要叫大家仔細讀經
像這樣:第一段經文是這樣開頭的
第二段經文是這樣開頭的
這個詞是這個意思,那個詞是那個意思
如果你在神學院的時候有人告訴你說
這樣會很無聊,我向你保證,這絕不無聊
如果你曾深受這種作法影響
你就知道這麼做絕不無聊
傳道人之所以不在開會或講道時這麼做
是因為他們不曾感受過這樣做的影響力
他們從彼此的書中得到許多鼓勵
比從聖經中得到的還多
所以他們講道的方式就是那樣
沒有人教他們要紮實地按著聖經講
所以你走進會議的時候
你該做的事就和你在講壇上該做的一樣
你要讓大家好好地讀經
要讓大家知道
聖經與這些事情是有關連的
你看我現在還活得好好的
所以你們也能做到的
多多少少吧
我想我們都很欣賞你的熱情
讓我接續這個話題來提問
你十分強調經文的重要性
你這麼做也是對的
不過,有兩個人曾帶給你巨大的影響
就是C.S.魯益師和約拿單‧愛德華茲
他們都有極具創意的想像力
他們本身也致力於研讀聖經
這對他們影響很大,所以他們能夠
前後連貫地使用比喻來講解經文
有些人聽完你剛才所說的
可能會以為說:
那我就不用比喻了,不用管甚麼
文化背景,也不用對經文多做解釋了
但你並不是這個意思
你能不能對此再做講解呢?
真希望我能把大家都聚在這裡好幾天
好好地講清楚
你之所以在我講完那段話之後
問我這個問題
這正顯出了
人們對這段話的誤解有多猖獗
這是個悲劇
仔細地研讀聖經
一句一句地查看每個寶貴的詞語
找出它對你的靈魂
對教會、和對整個世界有何意義
若有人認為這麼做
會讓人變得缺乏想像力
並且與世界脫節
那這種想法真是太荒謬了
這太荒謬了,這種想法是從哪來的呢?
我猜這種想法可能是來自於
一些無聊又與世界脫節的傳道人吧
對此你能說甚麼呢?
約拿單‧愛德華茲熟讀聖經
當他看到”火” “地獄裡的蟲不會死”
這些詞句的時候
他就真心相信地獄是很恐怖的
這些經文帶給他的恐懼感
使他內心生出一股急迫感
急切地要讓人體會到地獄的可怕
他納悶為什麼
大家對聖經的榮耀與可怕麻木不仁
聖經中大部分都是在呈現榮耀與可怕
所以我確實並不是在說都不用比喻
不理會文化背景
你不該閉著眼睛過生活
但我也不是說你只需要看看電視
上上網、讀讀小說就能了解這個世界了
我的意思是說
你要看看日出,聽聽救護車經過的聲音
當你早出或晚歸的時候
看看你孩子眼眶裡的淚水
打開眼睛看看這個世界吧
要真實地活著
魯益師在這方面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
可不是嗎?
有哪個人讀過魯益師的書
而眼界沒有被增廣的?
當然我也並不是說
你只需要讀聖經就好了
畢竟如果你沒讀過其他書的話
你根本連聖經也讀不了
我們學習識字的時候
都是從其他的書開始的
我也認為你們要了解這本書
這是希臘文新約聖經
那是哪來的?
克勞弗,你有想補充嗎?
你剛才那個問題問得很好
應該也讓其他人來回答一下
我想要補充一下約翰你剛才說的
有件讓我對這個世代的傳道人
感到非常憂心的事情
那就是我們可能會有難以察覺的驕傲
自認上帝沒有把話說清楚
這點你得小心
沒錯,我們確實需要搭配使用比喻
讓聽眾能聽懂
這是我們要做的,沒錯
但你必須小心你所呈現出來的訊息
講道的時候,手段並不是目的
講道是上帝在歷史中的
某個時刻對祂的百姓說話
當你使用這些小技巧的時候
會眾的注意力可能就變成是
聚焦在你身上,而非聖經
你受的膏抹和信息本是從聖經而來
你卻以高傲的角度來看待聖經
結果你變成是在操控聽眾
你變成是在交際,而不是傳道人
這兩者之間有極大的差異
一個是以聽眾為中心的
另一個是以上帝為中心的
我們失去了以上帝為中心的堅持
我們之所以不再解經講道
其中一個原因是這很辛苦
非常辛苦
而我們不做解經講道的第二個原因
就是我們對上帝與聖經缺乏信心
所以無法忠心地傳講
真希望
我現在能拍桌啜泣一下來強調這點
聖經告訴我們,當上帝的百姓聚集時
只要做到這兩件事
就能保證有聖靈的同在
那就是基督被高舉,並且祂的道被宣揚
這是真理之靈所說的,你必須相信
請原諒我現在對你們講道
但這是我心上的負擔
我們這一輩的人把你們害慘了
教了你們一堆講道的技術
但卻沒有賦予你們聖靈的能力
上帝的真理和真正需要的技巧來傳講聖經
我盡可能簡單地說
如果你自己都對講道感到無聊了
那你的會眾一定也會有同樣的感受
如果你準備講章的時候
只稍微想了一下大綱,做了點筆記
然後馬上就想說:接下來要做甚麼呢?
來讀點提摩太‧凱勒的書吧
來讀點約翰‧派博的書吧
那你不如就辭職好了
這並不好笑
要好好讀經
有耐心點
我覺得我們都太強調速成了
你必須自己花時間研讀經文
把經文給好好思考過一遍又一遍
我們常常一下就跑去看註釋書了
相信我,註釋書簡直是講道殺手
註釋書會破壞講道
因為註釋書並不是以火熱的心來編寫的
有哪一本現代註釋書的內容有用到
“噢”這個字呢?有看過的人請起立
註釋書居然沒有”噢!”
這怎麼行呢?
它們會破壞講道
因為它們不是在教你對聖經表達讚嘆
所以
你該如何培養出對聖經的讚嘆呢?
你要懇求主讓你能看見
聖經中各個字詞、句子
還有連接詞所呈現出來的奇妙
我要我的靈魂得到滿足
否則我絕不讓你走
我要因你的話語
而感到生氣、悲傷、喜樂等等
之後你才能走上講台
傳遞你從主所領受到的
你的會眾才能感受到
你有與上帝面對面相處過
阿們
如果你只讀那些註釋書的二手資訊
那麼你的會眾也無法明白更豐富的真理了
最後你的會眾和你自己都會感到無聊
你們年輕人能效法的榜樣真的不多
很少有人願意花時間研讀聖經
所以很少有人講道能有理想的效果
少數人有耐心地研讀聖經
因此他們講道的風格就會自然而然
不斷地將人指向聖經
而不是講道結束後
會眾都還不知道這些結論是從哪來的
會眾搞不清楚你講道結論的出處
只知道好像跟經文有一點關係而已
久而久之,聖經的權威就會遭到稀釋
久而久之,你可能也變得驕傲
也可能因為不善長這種講道方式
而變成在不同教會之間換來換去
所以我勸你們要花時間去研讀聖經
一直研讀到經文使你的靈魂火熱為止
讓經文的意義在你心中燃燒起來
在你的社交與人際生活中燃燒起來
讓你整個家庭觀念、宣教觀念
人際觀念、都因著經文而徹底改變
你要一段又一段地仔細研讀經文
在生活中各個方面都找出聖經的實用性
謝謝你,約翰
我很抱歉
沒事
我們都認同你說的,約翰
你說得很好
提姆,你有想問甚麼嗎?
沒有,你那個問題很棒
我只是問問題而已
克勞弗
我們先前談到有關門徒訓練的事
也談到你心中的負擔
你盼望能夠透過福音的大能
和基督所完成的工作來完整地培養門徒
請問,你對福音的了解,如何影響
你的教會從事門徒訓練的方式?
我們拉茲威市聖經團契的任務與願景
就是歌羅西書1:28-29
也就是要把各人
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引到上帝面前
我們的策略很簡單
就是認識基督、體會基督以及服事基督
在每一件事上高舉基督
我們努力抗拒的事物之一
就是要避免變成
是以過程與活動為導向的團體
令人驚訝的是,許多正在增長的教會
正受到各種複雜的事物吸引
這些教會深受各種方法與組織架構吸引
他們到處宣傳各種資訊
擁有各種活動
與各種小組能符合群眾需求
以為這樣就是在結果子與訓練門徒了
但唯一的標準是與基督的相像性
所以我們不斷底把人引向基督
我們每一個節目和活動
都是在教導人們如何活出基督裡的成熟
幫助人們學習如何在自己的教導
行為和各種小組中活出基督的特質
我們不斷地自問這個問題
這讓我們能把各種節目與活動
都聚焦在基督裡的成長與成熟
我強調一下約翰‧派博說的
我也認為另一個關鍵就是要在
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上凸顯出上帝的道
上帝的道就是耶穌
你是根據聖經來領導會眾的
在我們教會的每個事工當中
我們都會用7項標準來衡量一切事物
我不會每個都細講
第1項是與基督的相像性
你要根據聖經來領導
要很實際地這麼做
這就是我們做事的方法
一切的事工
說到底都是為了要使人轉變像基督的
所以我們衡量教會事工的標準
就是看人們有沒有來到基督面前
有沒有在基督裡成長,有沒有更像基督
謝謝你,克勞弗
昨天菲爾在講道中強調福音的交接
他談的不只是接收,也談傳遞、傳承
我們這次聚會的主題也是在講傳承
將福音傳承給下一個世代
將福音交託給忠心的人去傳講
提姆,透過各式各樣的網絡
事工與你當地教會的工作
目前你都是如何向下一代
提倡與發展福音的傳承工作呢?
目前我們教會和機構
主要是專注於培養能夠植堂的人
我們在這場會議中都聚焦在講道上
還沒有機會談到講道與福音傳承以外的事
我們教會所花費的心力
主要都是在尋找
願意透過傳講福音去開拓教會的人
我們找的不是那些
只願意在原有的教會裡講道的人
也因為這樣,我們可能沒有
花非常多的時間去討論講道
我曾在奧蘭多改革宗神學院
和艾德‧克勞尼
一起教了一門關於講道的課
教了3、4年
那段時間對我很重要
他是我的良師之一
我對這門課得到的反應感到驚訝
奧蘭多改革宗神學院將我們的課程
錄了下來,雖然錄音品質不是很好
他們去年把錄音放在iTunes上
收聽的人數多得令我震驚
這讓我想
或許我需要在這方面做得更多
現在我們已經學會了一些訓練植堂者
的好方法,講道是其中一部份
我們主要的重點
還是在訓練能夠植堂的人
里根,你有想要補充的嗎?
你常參與雙子湖團契的事務
最近也辦了一場講座
你最近做的是哪些事工呢?
我在福音聯盟、福音派信條聯盟
為福音團結這幾個團體中所參與的事務
主要都是在以各種方式
來裝備下一代的牧師
透過友誼來裝備他們
透過聯盟的資源來裝備他們
透過福音聯盟的資源來裝備他們
雙子湖團契主要是為牧師成立的
專門用來招募植堂工作的人
並且鼓勵從事牧養工作的人
並且讓牧師與植堂者
都注意到植堂的重要價值
所以我們在訓練與鼓勵他們的同時
也要求他們往外看
要他們去拓展上帝的國度
而不是只是保衛或管理而已
這能讓他們不再一直注意自己
也幫助會眾不是只在乎自己內部的事情
而是去注意上帝的國度,去注意福音
我們希望他們能把神學學得紮實
同時也希望他們深受福音驅動
以福音為導向
透過這些架構
我們希望能鼓舞下一代
來忠心地從事福音事工
有誰想要補充甚麼的嗎?
有件事我認為對
這裡每一位牧師都是適用的
我們大可以在這裡暢談
自己的組織架構故事
不過這樣只會讓人氣餒而已
你從25歲成長到63歲
我應該是這裡最老的了
你從年輕事奉到年老
靠的並不是甚麼宏偉的願景
而是每一天的忠心
在小事上忠心的人,在大事上也忠心
我是從兒童主日學開始教的
我真的是用盡全力去教
後來他們就把我派到
青少年主日學去教了
後來我又被派到
加利利主日學去教導年輕夫妻
後來威廉‧山弗‧羅撒
邀請我去當希臘文助教
接著我試著當好一位德文主日學老師
後來我在伯利恆浸信會教主日學
我都盡心盡力地好好去教
之後我才受呼召去當牧師
我完全沒有計畫自己今天會在這裡
所以如果你想要培養人來投入事奉
那你就得忠心地去做你希望他們做的事
並且要做得非常好
讓他們都想要向你學習
就是這樣,認真地把事情做好
不要想著去創辦甚麼學校或大機構
不要想著去創辦甚麼酷炫的組織
你就忠心地講道,忠心地愛你的會眾
忠心地接觸這個城市裡的人
如果你持續這樣好好地做
遲早會有人想圍在你旁邊學習的
過了5到10年
就會有一群人想要向你學習
這是大家都可以做到的
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要問你們
這個問題我仔細地想了很久
你們都曾帶給我很大的影響
包含在思考、事奉與講道上
在我們眼中
你們都十分傑出,資歷豐富
對我們在座的人和
整個福音派都具有深遠的影響
但我相信在你們的事奉以及個人生活中
都曾面對過似乎永無止盡的絕望與沮喪
你們是走麼走過來的?
在這過程中你們如何思想福音的大能?
如何看待自己所做的事?
如果可能的話
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回答
就從我開始吧
因為我認為我想說的內容
對於我們剛才的討論能有所補充
剛剛史帝芬問約翰‧派博那個問題
約翰‧派博說要忠心研讀上帝的道
那個問題問說,難道不需要處理文化
方面的問題嗎?難道不需要用比喻嗎?
難道不需要知道如何應用在生活中嗎?
昨天唐‧卡森比較了我和約翰‧派博
他說我通常都是
講完經文之後就開始講解如何應用
我猜他的意思是說
我比約翰‧派博還更常提到如何應用
也就是說
我通常都是把經文大概講好之後
就接著講”應用這段經文的五種方式”
而約翰‧派博則會花較多的時間
講解經文本身
其實有人曾針對這點來找我談話
如果你把這兩者視為互不相容的話
你就大錯特錯了
你不應該把對聖經的解釋
與按照聖經的應用給視為互不兩立
約翰‧派博說得沒錯
追根究柢你要做的就是好好地研讀經文
艾德‧克勞尼有句來自荷蘭的諺語
說:
別讓講壇驅使你去讀聖經
而是要讓聖經驅使你走上講壇
意思就是,不要說:我得硬從聖經
裡擠出些東西來當講道內容
如果你是用這種態度來預備講道的話
這樣的講道是死的,完全死的
你應當要沉浸在聖經裡
對上帝的話語從內心發出真實的讚嘆
這就是約翰剛剛說的
你仔細地研讀聖經,直到聖經使你
彷彿有燒著的火閉塞在你骨頭中
像耶利米說的那樣
你因此等不及想要把信息傳講出來
你自己本身對經文
就已經感到十足的驚訝了
這就是約翰‧派博所說的
“好的講道所該有的心態”
但事實是,當我20幾歲的時候
我有在使用麥琴讀經計畫
我都照著它的進度來讀經
有時會得到一些不錯的點子
我就用在講道當中
我現在也會這樣做
和以前相比,現在的我講道講得好多了
但我認為我在講道方面的進步
並不是因為我解經能力的進步而產生的
你之所以沒有在經文中看到許多細節
是因為你沒有真的吃過苦
你還沒有真的經歷過人生
你還沒有遭遇過重大的挫敗
使你明白你比自己想像的還更罪孽深重
你還沒有遭遇過重大疾病
總之你就是還沒有真的吃過苦
你不曾被破碎過
當你50歲的時候
雖然解經能力沒有改變
但對經文卻有各式各樣的洞見
你有時讀經會讀到心想
經文居然這麼說,我真是太訝異了!
你還會跑去查一下註釋書
確認自己沒有讀得太表面
你對經文感到驚奇,你帶著這份驚奇感
去講道,講得比30年前好太多了
這前後的差別,我不認為是解經能力
或神學知識造成的
因為某方面來說
你的解經能力和神學知識可能只比你
剛出神學院的時候還稍微好一點而已
你講道講得比以前更好的原因
是因為你有了人生的歷練
與各種人相處過,見識過生老病死
也去探訪過監獄,真的在社會上待過
老實說,如果你真的有在生活的話
自然就會注意講道在生活中的應用層面
你們才20歲,不管你們經歷過哪些事
其實都還說不上有甚麼人生歷練
總之,約翰‧派博說得沒錯
那才是關鍵
我不希望你們才20、30歲的時候
就一直想著要做這些事
一直想著要分析文化背景
弄清楚不同文化之間的區別
一直想著要這樣要那樣
你確實需要弄清楚這些
但你應當是要在真實的生活中
比較自然地去明白這些
因此我要說
我有鍾馬田醫生一段教導的錄音帶
內容是鍾馬田醫生教導倫敦的
基督徒醫療人員,當時是1953年
他講的經文是雅各與上帝摔跤那一段
創世記第32章
他說當他還是個年輕的牧師時
有次聽到4位威爾斯的老牧師在談話
他們說有一個年輕人講道講得非常好
大家都覺得他前途無量
我在別的講座中有講過這個故事
鍾馬田說,然後有一位
更老的威爾斯牧師說話了
那位老牧師說:
如果這個年輕人沒有被破碎過的話
那他講道講得再好
解經解得再好也沒有用
他必須先學會謙卑
否則他無法用經文觸動人們的心
我認為他說得沒錯
我經歷過的苦難都非常普通
我曾罹患甲狀腺癌
我太太的身體出現過許多毛病
還有教會變得比較有名之後
也會經歷許多令人痛心的事
有許多人令你失望,你也令許多人失望
這些再平凡不過的苦難
是讓你的講道活起來的最佳方法
你剛剛說的內容,是我經歷過
一段痛苦的教訓後才明白的事實
這事實就是:上帝不會長久地
使用一個沒有被破碎過的人
我不喜歡這樣,但這是真的
這令人崩潰、絕望
而且這是周而復始的
這些苦難是生命和事奉的滷汁
你可以直接把一隻雞丟到烤盤上
加點鹽巴和胡椒,這樣嘗起來很棒
你也可以把雞肉放在冰箱裡浸泡滷汁
雞肉就會鮮甜多汁
這些道理是我後來才明白的
它們是事奉中的瑰寶
換作是15、20年前的我,絕不會這麼說
失去女兒的痛苦
身為領導人的孤獨
讓我對此說一句話吧,聽好了
“領導”這個詞內含這個意思:
你獨自一人處在某處
“領導”這個詞本身就具有先知性的意義
你之所以能夠正直地作個領導人
原因之一是因為你知道經文說
“信靠主的人有福了”是甚麼意思
有時長老會議進行得不太順利
你獨自一人開車回家
甚麼都說不出來,只能默默啜泣
你的好友和你的導師都不在你身邊
你俯伏在上帝面前
有時你內心忐忑不安
但還是得上台講道
有時你的孩子做了不該做的事
你壓力很大
正是在這些時刻裡
你才體會到上帝信實又甜蜜的大能
體會到耶穌的同在是奇妙又真實的
祂將你浸泡在苦難的滷汁中
讓你吸收營養
這就是事奉的實際狀況
事奉並不是兒戲 ,而是真實的生活
你用生命服事
用生命講道
這就是成聖之路
大衛和所羅門之間的差別
或許所羅門注定就是會沉淪
因為他的道路不是像他父親那樣
大衛躲掃羅躲了16年
有時還躲在山洞裡
大衛知道被上帝管教的滋味如何
這讓他的生命具有一定的深度與豐富
有時候上帝會賦予你一些可信度
這並不是因為你的恩賜
其實我常常對年輕人說:
請不要把你的恩賜當作你這個人的定義
你的恩賜是上帝要使用的內容
並不代表你的身分
因此,恩賜最出眾的人
並不一定總是帶來最大效能的人
那些偉大的傳道人
並不一定總是最才華洋溢的傳道人
你是用生命去講道的
所以我已經學會了把苦難當作朋友
當作夥伴,當作寶藏
我可以列出一長串我的失敗清單
我有許多失算、羞愧的事情可以講
這些都是上帝之靈
用來使人增廣見聞的過程
你有甚麼想法嗎?
我好像有雙重人格
我感到很滿足
我熱愛我的工作
我傳講並教導上帝的話語
竟然還有薪水可以領,令我非常意外
就算沒薪水我也願意做
但請別告訴我的長老們
我患有末期的不安全感缺乏症
同時,我總是在默默地納悶
究竟我所做的事工對
天國有沒有永恆的結果與用處
我知道我在本地教會所作的服事
有許多都是在我有生之年看不到結果的
我在會眾之中的勞苦所將結出的果子
是在我之後的下一個人才會採收到的
正如我也受惠於在
我之前的人所付出的勞苦
在我進天堂之前
我是不會拿到成績單的
我認為每個傳道人都有這樣的掙扎
因為我們在地上的時候,都無法看見
並計算我們勞苦所帶來的效果
有時候我們在世上看見的好結果
可能到天上的時候才發現
那並不是真的好果子
有時候我們在世上看
為沒甚麼結果的事工
可能到天上的時候才發現
原來所結的果子多得令人訝異
我無法看到我所服事之人的內心狀況
因此我認為保羅在提摩太後書對提摩太
說的話,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都很重要
我們的目標不算完成
直到我們在最後那日見到榮耀的君王
這就是我們勞苦的目的
我們想要看到從各國、各族、各民
各方來的男女老少一同讚美主耶穌基督
這是我們活著的目的,沒有別的了
這是我所相信的
我想再說一件事
最近我們遇到了各種挑戰
我和我老婆40年來
每個禮拜一都會去約會
我們都會去艾丁頓餐館
我喜歡那邊的麵包棒,她喜歡那邊的湯
我們總是邊吃邊聊
在我們的第40個結婚紀念日那次
我突然被提醒
我們在約會的時候
我們一直都在分析我們孩子的問題
也分析我們的問題,分析大家的問題
我們真的很會分析各種
問題背後的原因究竟如何
但分析完後,我們感到很糟
這是約會耶,應該是好好休息的時候
但我們一直在討論這些問題
這讓我們感到很糟
我們在第40個結婚紀念日那天
讀詩篇第40篇
想說或許上帝會透過這段經文
教我們一些事
結果確實如此
我們讀到第5節
我們坐在北明尼蘇達的某張長椅上
上帝臨到,主要是針對我
因為男人是領導,要負起責任
第5節經文這樣說:
耶和華我的上帝啊!你所行的奇事
並你向我們所懷的意念很多
沒有人可以和你相比;
如果我要述說陳明,也多到不能勝數
我看著我老婆說:我真的很抱歉
我們在那些餐廳裡談話的時候
我都沒有述說陳明
我講道的時候
都會拼命講上帝所行的奇事
但我卻沒有向你述說
沒有向你述說福音
沒有對你說上帝掌控這一切
我都沒有引用經文來告訴你說:
祂可以的,我們會沒事的
孩子們會沒事的,他們的妻子也是
我們的孫子也是,我們會度過這一切的
然後述說福音
我是哪裡有毛病呀
為什麼我在講道的時候
不斷提到上帝所行的奇事
但在約會的時候卻都沒有提到呢?
所以我對她說:我們每年的這一天
就對彼此說這段經文吧
我要告訴教會的大家說我們將要這麼做
我會提醒你的
例如,早上鬧鐘一響,我跟她都起床了
然後我就說:
你所行的奇事
並你向我們所懷的意念甚多
不能向你陳明。
若要陳明,其事不可勝數
然後再說一些與基督有關的想法
上帝就在這裡,與我們同在
我在嘗試的,就是要持續對我的家人
更多地講論福音,講論應許和好消息
這能幫助你減少許多家庭問題
作丈夫的
你們要開始把福音給活出來、講出來
要活出恩典
要去愛人,像基督一樣對自己死
特別要注意親口對你孩子講福音
對你的妻子講福音
我在服事中
看過最令人沮喪的事情有兩種
第一種,就是看著認信的基督徒受苦
無論是丈夫還是妻子
還是父母跟孩子
成年的孩子與成年的父母
第二種就是我自己
在我的事奉中
我自己就是最令我沮喪的人了
因此,”漸進的成聖”
這個教義便是我的希望
如果我現在就已經達到聖潔的巔峰的話
那我現在就可以自我了結了
我是認真的
漸進的成聖使我更仰賴上帝的恩典
在我生命中動工,使事奉有果效
有個事實你必須習慣
這在我們家中是句諺語
一旦你成為父母
那麼在你接下來的一生中
你快樂的程度絕對無法超過
你那最不快樂的孩子
換句話說
你無法比你最不快樂的孩子還更快樂
因為你的心都繫在你的孩子身上
順帶一提,我有個孩子也在這裡
他一直都對我很好
但這是學習福音的一個管道
在你有孩子之前
你無法明白何謂上帝為你的罪受苦
祂必須為你的罪受苦,因為當
你有孩子的時候你就要為他們的罪受苦
你的心都繫在你的孩子身上
就像約翰‧派博剛剛說的
維持婚姻的關鍵,就是向彼此活出福音
你可以談些溝通技巧
有許多這方面的好書
但基本上你就是要學會
如何原諒,如何悔改
只有在福音裡
你才能真正學會原諒與悔改
不明白福音的人
根本無法了解原諒與悔改的意義
如果你們雙方都會原諒與悔改
那麼不管你們之間的差異
有多大都不重要
你們都會一起攜手同行的
兩個基督徒結了婚,無論他們有多不登對
只要會悔改與原諒,就不成問題了
所以基本上
如果你的婚姻和家庭令你失望
福音能使用這些挫折
來幫助你成為一位更好的傳道人
但就像約翰‧派博說的
這種無聲無息的受苦
是任何一個事奉都必須面對的
謝謝,這真的很有幫助
我們這些普通的牧師很需要幫助
在你軟弱的時候
你明白福音的大能足以供應你的需要
我們很需要聽到這些話
現在我想要請提姆來告訴我們
下一步是甚麼,以此做個結束
福音聯盟的下一步
你期望上帝對我們有甚麼樣的帶領
好,我簡短地說
我喜歡這個城市的地方
你應該是說這個組織網絡吧
喔對,我喜歡這個城市
但我要說的是這個組織
某方面來說
福音聯盟是促成許多運動的一個運動
最近有別的國家的人告訴我說:
你們福音聯盟的運動真的很多
這些運動的領導者都在福音聯盟聚集
原因之一是因為這些領導者們
跟彼此比較相處得來
而他們的副手都認為
只有自己的運動才能拯救世界
然後你來到福音聯盟這類的聚會
開始認識其他運動的人
你原本對那些運動心存質疑
但你發現他們比你花更多時間在禱告上
福音聯盟是個促成眾多運動的運動
我們想要將許多不同的運動整合在一起
這些運動雖然手段與重點有所不同
但都認同福音
為了合一的緣故
我們想要一起合作,共享資源
彼此以謙卑相待
這樣我們的運動
才不會變成自以為舉世皆濁我獨清
以為只有我們才看得清楚世局
我認為這已經開始發生了
我們將許多人聚集在一起
這令我感到興奮
福音聯盟強調的是中心而不是界線
這是唐‧卡森的方法
我們在編寫組織文件的時候
非常謹慎地定義何謂福音事工與福音
但我們不會到處張貼我們的立場宣言
我們希望能夠聚集
數千名相信這點的人在一起
希望能聚集許多不同地區的人
但我們福音聯盟
不會跑到其他國家去招募
因為我們不想要看到美國霸權
就像約翰‧派博說的
但我們希望大家能聚在一起
我認為這個城市很適合用來
將人聚集在一起一起來討論說:
福音該怎麼應用在這個方面
那個方面呢?我們來做點甚麼事吧
我知道我的點子中10個有1個是不錯的
差不多每個人都是這樣
所以如果有10000個人聚集在一起
一起來討論如何合作
如何接觸社會大眾
如何用新的方法來傳達福音
如何成為更好的解經傳道人
如果有10000個人聚集在一起做這件事
那我們就會得到1000個好點子
我們要的是草根性的自動自發
而不是說:我們有50、60名很棒的傳道人我們每年都辦講座來去聽他們講道
這不是福音聯盟
福音聯盟是一個很小的組織
想要促成許多很大的運動
福音聯盟希望能整合不同的運動,一起說雖然我們有不同的重點、恩賜和願景
但我們仍希望能盡可能地合作
如果你透過福音聯盟
讓30個人聚集在某個城市裡
他們會開始問說:我們該如何分析出
這個社會在敬拜的偶像?
有人這樣問過我
我們如何分析出一個城市裡的偶像
好讓我們可以更精準地講道?
大家會開始發想
然後會得到一些很棒的點子
要做到這件事
你必須要有許多的人參與
我在這裡看見了這幅景象的開始
福音聯盟不是被動的
我們不希望你只是來這裡聽我們講道
我們希望你能在這裡找到
與你同一個區域和相同職業的夥伴
一起討論該怎麼在那裡做些甚麼
我要再次引用艾吉說的話
他說:何不前往文化的新領域呢?
以前的新領域是在西部
以前的西部很危險
也有許多往那裡搬遷
以前美國的新領域就是西部
那裡很危險,但也有些人選擇去那裡事奉
而現在的新領域則是文化上的新領域
例如好萊塢、哈佛、紐約時報
製作電影,寫論文
透過講道來裝備人們前往那些領域
去到傳道人可能到不了的地方
我的確很喜歡被呼召
去服事電影製作人與作家
我常對他們說:現在你明白福音了
那就開始找些方式來讓
社會大眾更容易了解福音吧
我希望福音聯盟能讓許多年輕人
前往那些文化領域去展開工作
所以我們在此要鼓勵你們去這麼做
你們不應該只是來這裡做做筆記而已
我很期待看到福音聯盟的大家
繼續深化我們的友誼
繼續嘗試在不同議題上達成合一
激發彼此的愛心與善行
但真正讓我興奮的是
透過我們剛才展示過的城市網絡
來讓幾萬人一同參與
進而開始在基督徒大眾中
產生自發性的行動
將會有許多很棒的點子
如雨後春筍般紛紛誕生
都是來自於福音的啟發
這是我的想法
謝謝你們的敞開
也謝謝你們願意讓我們參與這場對話
我們一起謝謝他們
RTV/易漢倫
提摩太凱勒是紐約市曼哈頓區救贖主長老教會(PCA)的主任牧師。他跟DA卡森是The Gospel Coalition福音聯盟的共同創始人。
翻譯:Martin Tu
校稿一:Teresa Chen
校稿二:Samuel Koeh
校稿三:Diane Hwang
Used by permission @The Gospel Coalition
The Gospel Coalition 2009 National Conference.
The Grand Demythologizer: (The Gospel and Idola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