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福音聯盟全國大會:已託付給我們的福音(提摩太後書) - 01 - 偶像崇拜:辨識偶像,揭發偶像,摧毀偶像(提摩太凱勒)
辨識偶像,揭發偶像,摧毀偶像(提摩太凱勒)
徒十九23-41
等下換我介紹卡森 Don Carson
上帝說:伸冤在我
應該這次也不例外
拜託 別斷章取義
這會傳到網路上
我們現在要講福音事工
大部分講道是關於
提摩太後書的連續講台
關於要如何服事
如何傳講福音
但現在我要做的
由我開始 由唐卡森結束
我們用兩本書
講解福音事奉的本質
在我的部分 我們要講一個
記載在提摩太後書的事件
對福音事工很重要的一件事
這在提摩太後書沒有詳述
但在使徒行傳有詳細的解說
我要讀使徒行傳十九章
這在保羅的事奉生涯中是
一件非常有趣又生動的事
在使徒行傳是
少數沒有記載的事件
沒有記載使徒的信息
只有在中間記載一些摘要
使徒行傳十九章
從23節開始
那時
因為這道起的擾亂不小
有一個銀匠名叫底米丟是製造
亞底米神銀龕的 生意發達
他聚集他們
和同行的工人 說
眾位
你們知道
我們是倚靠這生意發財
這保羅
不但在以弗所也在亞西亞
引誘迷惑許多人 說:
人手所做的 不是神
這是你們所看見所聽見的
這樣 不獨我們這事業被人藐視
就是大女神亞底米廟也要被輕忽
連亞西亞全地和普天下所敬拜的
大女神之威榮 也要消滅了
眾人聽見 就怒氣填胸 喊著說:
大哉 以弗所人的亞底米啊!
滿城都轟動起來
眾人拿住
與保羅同行的馬其頓人
該猶和亞里達古
齊心擁進戲園裡去
保羅想要進去 到百姓那裡
門徒卻不許他去
還有亞西亞幾位首領
是保羅的朋友
打發人來勸他
不要冒險到戲園裡去
聚集的人紛紛亂亂
有喊叫這個的 有喊叫那個的
大半不知道是為什麼聚集
有人把亞力山大從眾人中帶出來
猶太人推他往前
亞力山大就擺手 請大家安靜
要向百姓分訴
只因認出他是猶太人
就同聲喊著說:
大哉!以弗所人的亞底米啊
約兩小時
那城裡的書記安撫了眾人
就說:以弗所人哪
誰不知道以弗所人的城是看守
偉大亞底米的廟
和從丟斯那裡落下來的像呢?
這事既是駁不倒的
你們就當安靜 不可造次
你們把這些人帶來
他們並沒有偷竊
廟中之物
也沒有謗讟我們的女神
若是底米丟和他同行的人
有控告人的事
自有放告的日子
或作:自有公堂
也有方伯可以彼此對告
你們若問別的事
就可以照常例聚集斷定
今日的擾亂本是無緣無故
我們難免被查問
論到這樣聚眾
我們也說不出所以然來
說了這話 便叫眾人散去
以上恭讀上帝的話語
我主要跟你們分享的是
保羅在講福音時 永遠會挖掘
並挑戰文化中的偶像
人心中的偶像
你若不效法保羅
辨識揭發挑戰偶像
你就不可能傳講出
改變人生命的福音
我在這裡要教導的就是
如何辨識偶像
如何揭發偶像
最後如何摧毀偶像
如何辨識它們 如何揭發它們
最後如何摧毀它們
第一 如何辨識偶像?
你要知道保羅的講道
是如此的強烈
甚至改變了會眾的生命
當他直搗宗教偶像
直搗人心中的偶像時
當人歸信
就帶來生活上的變化
甚至改變了文化
我想在今日
有很多人宣稱自己有重生的經歷
決定要信主
宣稱基督是我的救主
但活得
跟當下文化沒兩樣
這就是今日教會
最大的醜聞之一
我想這是因為
偶像面臨福音的挑戰
保羅勇於挑戰
文化中的偶像
導致生活的改變
甚至影響經濟層面
他是怎麼辦到的?
正如我之前講的
使徒行傳十九章
沒有紀錄保羅講道
這是件非常不尋常的事
只記載一些摘要
我慢一點 你才聽得清楚
底米丟其實為保羅
歸納重點 他說
保羅說人手所做的不是神
完全不是
他辨識又揭發 他在講偶像
他不放過偶像
在這段經文中
我們沒有更多的資訊
若你要更深入瞭解這內容
你回溯使徒行傳前面就行了
你可以在使徒行傳十四章看到
保羅面對路司得城的偶像
或者在使徒行傳十六章
的腓立比城
但最為人所知的是
使徒行傳十七章
就是他在雅典的講道
你若回溯那個事件
我們不會講很久
因為我們要繼續講解這經文
你會看到保羅針對這些偶像的
講道有三個重點
第一 當他進入雅典時
十七章16節說
他看見滿城都是偶像
他看見偶像
他辨識偶像
分辨它們
就像我剛剛說的
你若不能分辨你城市中的偶像
你就不可能有效的傳福音
你要找出偶像
你要知道
每個性別都有它的偶像
每個文化都有它的偶像
每個階層和種族都有它的偶像
每個人都有他的偶像
而保羅知道
他們的偶像是什麼
二 當他到那裡 他就進入Agora
市場的希臘文 挑戰偶像
再次 我無意詳細解釋
使徒行傳十七章
當你我看到Agora這個字
每次都翻成市場
保羅去市上講道
現代文化的我們總誤以為是那種
有很多店面的廣場 人來人往
所以當你跟我聽到保羅去Agora
在市場中挑戰偶像的時候
你會立即聯想到個人佈道
找一些人
對他們佈道
當然他也曾經這樣做
但你必須了解Agora是什麼
那就是文化聚集成形的地方
這是在有印刷之前
在有報紙之前的事
基本上那時候的溝通
都是面對面的
Agora市場
不只是經濟文化重地
很重要的地方
因為那是買賣之處
但那也是劇院之地
公共大廳之處
是公開辯論的地方
那裡也有法院 議會廳 等
換句話說
保羅在市場挑戰偶像
就好像我們去好萊塢
哈佛 紐約時報一樣
不是到街頭 街上有人
但無法從那裡進入文化
文化已經不在那裡了
保羅把福音傳到
那時代的好萊塢
哈佛等大學 和紐約時報
這就是他所做的
他用講道挑戰偶像
偶像在哪裡
在每個市場上
在雅典跟以弗所
市場上總是會有
神社 寺廟 神像
就是偶像
偶像的陰影覆蓋市場
因為所有文化的基礎
都是偶像
生活 社會 文化
若不在上帝榮耀與恩典下
那一定就會在某受造物下
取代上帝
每個人 社群 文化
總是仰望某種可以解救
拯救他們
寄託希望 賦予意義
這就是為何
當你看這些神祉的時候
美 是件好事
但你若把它神化
把它升高至神明的地位
就只有這個最重要
遠比其他重要
成為最終極的價值
那就變成阿芙羅狄忒
Aphrodite愛情女神
超過美的範圍
人的理性是好的
你若把它高舉到
拯救我們的地步
人以科學
理性決定一切是非
那就是雅典娜
Athena智慧女神
或者金錢 有錢很有用
賺錢可以很有趣
你可以好好賺
也可以促成許多好事
賺錢是件好事
問題是
若這成為最終極目的
成為最重要的事
對文化或個人來說
那就是亞底米
Artemis眾生之母
等下我們會回到這點
這些神祉的陰影籠罩市場
不只是純粹在建築上的
而是每個文化
都是有偶像在掌權
除非是由上帝榮耀
與恩典掌權
保羅所做的是
當他去到市場時
所到之處 他辨識偶像
他就開始處理它們
我們也必須效法保羅
在此
我必須先提及一種異議
大致上是
喔 是阿
保羅總是挑戰偶像
你在跟我們說
我們必須挑戰偶像
傳福音
生命才會被改變
才能塑造文化
但現在我們已經沒有偶像了
現代的西方文化
現在又沒人在拜那些小神像
所以
那我們要怎麼挑戰偶像呢?
回答當然就是
按聖經來講
別那麼無知幼稚好嗎?
還有 你若想深入研究我所講的
有一個比我講得更好的版本
你應該要看一本
古老卻值得看 清教徒
大衛克拉森
1622-86 寫的書
作品集共三冊
由真理之旗
很久以前所出版的
已絕版
在第二冊 克拉森
寫了一篇精闢講道
很經典的清教徒書名
屬靈偶像使人跟上帝隔絕
他指出經文的重點
我舉一些例子
他認為
用身體跪拜可見的肖像
與他稱為屬靈的淫亂之罪
並沒大差別 卻更為常見
即跪拜你內心不可見的事物
換句話說
你可以把任何事物變成偶像
任何事情都可以
不一定是神像 通常也不是
聖經根據?
最近我再重讀舊約
有關偶像的經典經文
以西結書十七章
耶利米書二章三章
何西阿書
這包含了三種偶像崇拜的比喻
第一種比喻是屬靈上的淫亂
我們愛著我們的假神
所以就跟它們犯屬靈的姦淫
另外一種比喻 不是婚約比喻
而是政治立約:
我們服事偶像
它們成為屬靈的主人
當然第三種比喻
就是宗教比喻
我們渴望神祇的拯救
又對它們獻祭
特別在耶利米跟以西結
這兩本
他們論到偶像
其中有個重點是
當你尋求政治庇護
比如埃及或敘利亞
尋求政治庇護
你就是在跪拜偶像
當然我讀了好幾年
但我一直都沒有發現這點
當先知們說
這就是偶像崇拜
指尋求埃及
敘利亞的政治庇護
以色列的長官一定會反駁說
我們才沒有跪拜敘利亞神祇
沒有跪拜埃及神祇
你們在胡說什麼?
先知們是說
這些政治庇護基本上是
你要貢獻錢
高稅金政策
你要犧牲自主權
成為政治奴隸
這樣 偉大的埃及
還是偉大敘利亞就會保護我們
先知們要說的是
你若在受造物中尋找
只有上帝能給你的東西
那就是拜偶像
他們又沒有跪拜
但你若用任何東西
代替只有上帝能給你的事
那是拜偶像
我們要在這部分做結尾
這樣才能繼續講下去
偶像是什麼
偶像可能是任何事物
成為你生命的中心
你若失去它
生命就失去意義
拜偶像就是對內心說
如果我擁有這個
那我的生命就有價值
生命就有意義
我若失去這個
我就不知道怎麼活下去
你要知道
什麼東西都可以成為偶像
家庭跟孩子也能成為偶像
可以是事業 賺錢 成功
讚賞 地位 愛情
可以是自信 能力 身體曲線
你自己或你的伴侶
可以是政治交際
甚至是你清高的道德
等一下我們會講到這點
可以是宗教敬虔
跟你的宗教活動
甚至宗教中成功的事奉
這些都可以成為偶像
原因在
當你失去這些事物時
對你來講
若只是失去蠻不錯的事
那你只會難過
但你若失去這事物
成為你根本的事物
不僅只是好事
而是最終極的事
你就會想跳河
你馬上就知道
那到底是不是偶像
因為你沒有了它
就活不下去
人有很多種
美國有一堆人說信上帝
甚至說 我有去教會
但他們卻那麼投入事業
一旦失敗
那麼投入某段愛情
一旦破裂
或者那麼渴望有成功的事奉
一旦失敗 你就會想自殺
這顯明你是委身偶像
投入偶像的懷抱
當你把有限的
相對事物絕對化
你若把美好的事物
當成最重要的事
你就造了偶像
又委身其中
這就是為何外邦人
瘋狂的敬拜性愛神祇
工作 娛樂 自然
護國神祇
每個領域都有神祇 為什麼?
因為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神祇
每個東西 每種東西
任何事物 關係 追求
物質都可以
特別是好的事物
成為你生命中的神祇
或者文化中的神祇
我因為保羅看見
我也期望你看見
看見到處都是偶像
他立即成為很有效的傳道人
這帶我們轉向第二點
保羅不但能夠辨識偶像
希望我們也能
你不要以為
這裡沒有神龕神社了
這不是事實
我們有神龕神社
波士頓人會問你教育程度
紐約人會問你從事哪行
費城人會問你的出身
這些就是偶像 明白嗎?
文化有它的偶像
卓越的學術才重要
或是賺錢才重要
有趣的是
不同地區的人會唾棄其他人
說:那裡的人只顧賺錢
有趣的是 在商場上
偶像是獲利
在文藝界
偶像是自我表達
在商界 他們會說
不錯啊 表達你自己
但不要賠錢就好
在文藝界 你表達自己因此賺錢
這就成為侮辱
你被標價了
不要像那些金融界的傢伙
你看到他們的偶像
因錢而被出賣
但你出賣了你的自我表達
自我表達有什麼了不起?
是偶像
你在你的專業領域中
看到偶像了嗎?
你看見城市中的偶像嗎?
你看到偶像了嗎?
現在你看到了
如果你看得到
第二
接下來你就必須揭發它們
這裡有一個小摘要
因為保羅不是說
這裡有很多
人手所做的偶像而已
他還說
人手所做的不是上帝
保羅知道如何揭發這些偶像
這段經文記錄下來的可能是
註解者看到十九章並問
保羅經歷許多事
很多發生的史實
但少數記載在聖經中
路加到底為什麼
要記載這段經文?
特別是這裡並沒有講道
多數的註解家說
我也認為正確
你觀察一下正在發生的事件
這正在為讀者呈現
當拜偶像的人說
我們的文化正在崩潰
我們的社會次序陷入威脅
因為這些基督徒傳福音
最後城裡的書記反駁說
以社會次序來講
你們比基督徒危險
因為偶像不會插手解決問題
當偶像受威脅時就會產生混亂
看到了嗎?
會有困惑 會有暴力
當人拜偶像時
外表看來敬虔又體面
但你一旦威脅到那偶像
他就要你死
這裡的意義就是
這事件揭發偶像
揭發了偶像的罩門
揭發偶像無法
為社會帶來應有的次序
他們嚴重控告基督徒說
他們威脅到社會次序
因為他們說
只有一位真神
那些偶像根本就不是上帝
這事件呈現
不
威脅社會次序是偶像自己
我們再深入一點
我舉一些案例
我們再講實際事奉
你若要傳福音
就必須揭發三種偶像
你們有些是傳道
有些不是
等一下我解釋
你若要對人傳福音
就必須知道
他的偶像是什麼
因為福音就是 你因恩典得救
但偶像就是 你因其他事物而得救
你會說 我們因信得救
不因行為稱義
但你能分辨行為
有多少種形態嗎?
你能夠分辨有多少種
因行為稱義的型態存在嗎?
若不曉得有多少因行為稱義的型態
你要怎麼對他們傳福音?
你必須揭發三種偶像
個人偶像
宗教偶像
跟文化偶像
OK?
我們可能會花很多時間
在這上面 應該會
個人偶像
我舉三種例子
每一個人
就是指所有的人
無論是不是基督徒
因為我們是罪人
所以不願意相信
人可以因恩典而稱義
不願意信靠上帝
信靠基督得救
我們會試圖倚靠其他東西
生命若不是建立在
上帝的榮耀恩典上
那就必然建立在
某樣被神格化的東西
就建立在把某樣東西
轉變成假拯救
認為它可以拯救你
是你的上帝
你以為你掌控你的生命
但並沒有
羅馬書一章說 這就是罪作主的形態
總是拜偶像
羅馬書一章有詳細描述
講到罪的普遍
涵蓋全人類 基本上
他說偶像 就是一切罪的本質
我舉三種個人偶像的例子
一個是我們在這裡看到的 金錢
歌羅西書
順便一提
亞底米到最後變成財富之神
因為亞底米是
月神 狩獵 豐盛的神
跟地產豐盛有關
最終帶來經濟豐盛
在此基礎上
城裡的書記說
有顆隕石掉到地球
掉在以弗所附近
這顆隕石看起來很像
亞底米的神像
雖然很多人
不這樣認為 但他們不在乎
嘿!我們有她的神像
不得了
她把自己的形象送來了
徒十九35
所以他們就建造亞底米神廟
或做黛安娜神廟
比帕德嫩神廟 大七倍
古代奇景之一 大家都來看
看這建築物多麼宏偉
就變成古代的迪士尼樂園
熱門旅遊景點
因商業交易熱絡
這神廟超級有錢
以弗所也成為貿易中心
金融中心
亞底米就搖身一變
成為商業之神
你若要賺大錢
就要向她獻祭
要事奉她 要榮耀她!
他們害怕的是
人若不再榮耀亞底米
整個經濟都會垮掉
字面上意思是說
人們不會再買我們的雕像了
不只這樣 可能也說
人若不榮耀她
經濟就會垮掉 徒十九27
糟糕的是
還經常用嬰兒獻祭
聽好
我所住的以弗所叫做紐約
我解釋一下
這樣講 你會大吃一驚
但你必須知道整個紐約
都在獻兒童為祭
因為紐約的神就是經濟
你若想進入金融界賺大錢
就必須犧牲你的家庭
工作 世界 塑造你成為那樣
你必須犧牲你的家庭
你無法成為好父親
好母親 不可能
這就是你會做的
你若要得到金錢 權力
就必須把這一切
獻祭給這些神祇
身為基督徒
這是我們在紐約必須面對的
你若是基督徒 你會說
好吧 基督徒
全部退出金融界就對了?
我想我們不需要這麼講
這不是好主意
世界的每一個部分
都是耶穌的世界
賺錢在本質上並非不好
賺錢可以是好事
但基督徒走進被這種神
這種偶像所掌控的地方
要求兒童獻祭的地方
是件異常困難的事情
你要如何做好你的工作
而不要
我可以這樣做嗎?
敲敲木沒發生過
如何做好你的工作
而不跪拜偶像
如何賺錢 知道那只是錢
不偶像化?
不能為你的亞底米
你的神
不把這神格化
不成為你的身份
不成為你的價值
你的救恩
而就只是錢而已
你要怎麼辦到?
只有福音可以 等一下會講
第二個個人偶像類型
那就是愛情 愛情
如果你愛一個人
與某人陷入愛河中
這是件非常有威力的事
要釐清界線是件非常困難的事
如果你看待這個人
遠超過人際關係
特別是婚姻 若超過這範圍
如果只有這個人能讓你覺得被尊重
如果只有這個人能讓你覺得有價值
如果這個人不愛你
那你就什麼都不是
這當作歌名很不錯
如果你內心感受是這樣
第一 你的關係會沒有界線
你會落入情慾關係中
你知道你不能發生性關係
但你照做不誤
你不應該嫁娶非基督徒
但你照做
為什麼?
因為沒有界線 聽好
你知道奴隸 主人
跟老闆的差別在哪?
老闆不能對你為所欲為
他能做的有限
但奴隸 主人愛對你怎麼樣
就怎麼樣
他能打你 強暴你 殺死你
奴隸 主人沒有界線
你要如何知道這愛的關係
只限於愛的關係?
還是已成為阿芙羅狄忒
昇華為愛慾之神了?
已經根深地固的神格化了
你不設界線
你的偶像對你為所欲為
你感受不好 但你照做
因為你不能失去你的對象
你說謊 你作弊
因為你要掩蓋你的外遇
個人偶像
再一個個人偶像範例
金錢 浪漫的愛情
以及 孩子
在福音派圈子裡
我們不會認為孩子是偶像
我告訴你
有一堆基督徒父母這樣想
他們內心想
如果我的孩子幸福
如果孩子成為信徒
如果孩子愛我
如果孩子成功
那我就值得了
如果你是這樣看待孩子
不當作好事
而是當作最終極的事
基本上
你就是以小孩為目標而活
孩子可能留在你身邊
生命被你壓碎
因為會被你的期待壓碎
要不然孩子會遠遠地逃離你
能多遠就多遠
也因為你把孩子化為偶像
這就無止境地傷害你
無法逃脫
你會對上帝生氣說
你怎敢對我這樣?
我無法再相信上帝了
但永無止盡的傷害
卻是你自找的
除非你了解個人偶像是什麼
否則你的輔導 牧養 講道
都會非常膚淺
無法挑戰人們的想法跟觀念
無法觸及他們
例如馬丁路德的大信仰問答
對十誡的教導
那麼的關鍵 你要知道第一誡
在我之外不可有其他的上帝
接下來是其他的誡命
馬丁路德說
不可拜偶像是第一誡並非偶然
我愈思想我就愈是認為
你不可能
跳過第一誡來干犯二至十誡
在之下的罪都是因為拜偶像
舉例:你若說謊 你就干犯
十誡中的一誡 對不對?
你說謊了
但在某種狀況下
你為什麼說謊?
你若說
我說謊是因為我怕沒面子
因為在那當下對你來說
人對你的評價
遠比耶穌重要
這就是偶像
你說謊
是因你不信靠基督救恩和公義
在這點上
你不是真的相信福音
你說你相信救恩是出於恩典
但基本上你想藉著行為得救
明白嗎?
你若不懂姦淫
就不會懂道德敗壞
你若不明白偶像
你也無法明白心理問題
幾年前我是個年輕的牧者
在我教會中
同時有兩個女人
對丈夫埋怨很深
婚姻快要四分五裂
狀況是 她們的丈夫都未信主
為什麼埋怨?
因為她們各有一個兒子
未成年的孩子
因為父親不像父親
兒子行為偏差
開始製造問題
當時第一個想到的是
身為牧者 我必須幫助
她們原諒丈夫
妳們最好原諒妳們的丈夫
如此的忿怒 誰想要溝通?
如此的苦毒
妳們要跟誰溝通?
我對她們說
妳指出他的錯誤 這是正確的
但妳表達的方式
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沒有人願意跟這種大聲量
忿怒 苦毒的人溝通
當時我覺得很奇怪的是
那時我是個青年牧者
其中一個女人
是比較不成熟的基督徒
她的丈夫是兩個裡面中
比較糟糕的
她原諒了她的丈夫
而另一個女人
是比較有經歷的基督徒
比較好的丈夫
但還是沒有辦法原諒他
不管她怎麼嘗試
都沒有辦法
幾年後我回想這件事
我想差別是
兩個都很愛她們的兒子
但無法原諒的婦女
基本上是把孩子當作偶像
基本上
部分是因為她跟丈夫的關係冷淡
年復一年 愛的對象轉向孩子
孩子愛我嗎?
一切都很好 我就信上帝
但我的兒子若不愛我
我活都不想活
所以她沒有辦法原諒
每當有人告訴我
喔 我知道上帝原諒我
但我就是沒有辦法原諒我自己
聽過嗎?
有聽過嗎?
在牧會中常常都會遇到的問題
我知道上帝原諒我 但
我就是沒辦法原諒我自己
你說:那我也不知該說什麼
我告訴你要說什麼
他們是在說 在他們生命中
有一個比上帝更高的上帝
他們無法得到某樣東西
比如說
很多人渴望達到父母的期望
如果無法達到這期望
他們就痛恨自己 打自己
我知道上帝原諒我
但我就是沒有辦法原諒我自己
這其實是在說
你真正的上帝
是你父母親的期望
這咒詛你
因為它成為你的神
精神上的主人
因為這些神祇永遠兇暴
沒有憐憫
除非你悔改你拜偶像
並承認你以為信靠耶穌基督
但以功能來講 祂不是你的救主
你的父母親才是
聖經充滿這真理
金錢可以成為偶像
貪婪與拜偶像一樣
歌羅西書三章5節
以弗所書五章5節
政治可以成為偶像
把埃及和敘利亞偶像化
你必須揭發它們的本質
它們戕害你
它們不會釋放你
不能帶來救恩
它們無法帶來
所應許的社會秩序
無法帶來喜樂
你要揭發它們
好的 第二
你無法成為一位好福音使者
除非你真的認識宗教偶像
宗教偶像?
是的
就如拜金錢的人
他們自認為勤勞
就如拜孩子的人
他們自認為愛小孩
就如拜宗教偶像的人
他們自認為敬虔
但並非如此
你再次回想一下偶像是什麼?
偶像就是
你在上帝之外尋求救恩
把好事當作比上帝更有價值
更安全 更能信任
更有生命意義的東西
忙碌宗教人士
會做的三樣事情
以廣義來講
在教會中非常忙碌的人
非常忙碌的福音派牧者同工
他們有三種偶像
你若仔細觀察
他們用這三種來取代上帝:
真理 恩賜 道德
我會小心地講 但我還是要講
第一 我為什麼提到真理?
因為我們可能會說
我得救是因我信仰正確
而不是
因為耶穌基督為我而死
你會不會以為有正確的教義
就等於得到救恩?
有可能
在箴言
有很多關於愚昧人的經節
有一種愚昧人出現17次
叫做譏笑人的 新譯本
有不同翻譯 有做譏笑人的
褻慢人的 嘲笑人的
這種譏笑人的有兩個記號
第一個記號是
教條化跟封閉的態度
他永遠不會承認有錯
他永遠是對的
恩 這有可能 他信真理
又不脫離真理範圍
但第二點是
褻慢 嘲笑人的永遠不尊重人
總是貶低人 只會譏笑人
都在鄙視人
所以他們被稱為褻慢人的
嘲笑人的
但你們要知道
諷刺跟言詞犀利有時是必要的
你在以利亞身上看的到
他也諷刺
甚至譏笑巴力祭司
記載在列王記上
在保羅身上也看的到
當他在哥林多後書
十到十三章跟對手周旋時
但若在預設模式
或者我應該說
當你永遠鄙視
那些跟你意見不同的人
你若總是這樣
永遠嘲笑 譏笑 諷刺
按箴言 你就是愚昧的
你成為愚昧人的原因
順便一提
這是愚昧中最沒有盼望的那個
因為基本上只有教條化的法利賽人
才會永遠鄙視人
嘲笑所有跟你意見不同的人
這就是為何我自認為我對
你不對
那些福音所消滅的優越感
與褻慢人的
嘲笑人的是歸為同一類的
令人害怕的是
不止箴言說
這是愚昧人中的愚昧人
在網路 你若常常簡短的諷刺人
你網誌流量就會爆增 不是嗎?
我若錯了 你告訴我
這也說明 真理偶像化的可能性
第二 恩賜也能成為偶像
約拿但愛德華茲在
仁愛與仁愛的果效講道中
在一或二集
有對今日福音派錯誤的壓倒性批判
其中之一就是把屬靈恩賜
跟屬靈果子混為一談
我們把屬靈恩賜
誤認為屬靈果子
屬靈恩賜是:領導 傳道
教導 佈道 成功的事工
而屬靈果子是:就是仁愛
喜樂 和平 溫柔 節制 加五22
愛德華茲指出
當你有口才
音樂恩賜 領導恩賜 等
所以你的事工很成功
很多人來 又成長
你以為你信因恩典稱義
但其實你是信
因成功事工稱義
這會讓你感覺上帝與我同在
自認為我是對的
因為你看上帝藉著我
成就何等事
當然 你若是牧師
會眾願意做共犯認同你
在每個傳統中都不同
在改革宗或歸正系統中
我在年輕人身上看到
在改革宗系統中
偶像是成為偉大的傳道人
我知道一堆傢伙
一心一意想成為偉大的傳道
把傳道恩賜偶像化
要人們湧向他那派
因為他是偉大的傳道人
結果就是他無心牧養
無心聆聽 無心佈道
他們只想研鑽自己的講道
渴望這個遠遠超過一切
這是偶像
我知道有一堆傢伙
若不能成為偉大的傳道人
他們就不想事奉
你心裡有個事工理想典範
而那全都基於你錯把
屬靈恩賜當作屬靈果子
你有可能把真理偶像化
你可以把恩賜偶像化
接下來
我會花30秒
我剛寫了有關浪子的書
就是在講這議題
基督徒常會落入律法主義
基督徒常認為
上帝愛我
是因為我常親近主
我去教會 我做筆記
因為我禱告又會靈修
對所有不好的事說不
盡量遵守十誡
所以上帝必定會賜福我
祂必定回應我的禱告
這是律法道德主義
這就是把個人道德
道德是好事
道德公義是很棒的事
聖潔是很了不起的事
但你若把這些偶像化
你信靠這些 而不信靠上帝
信靠真理 而不信靠上帝
信靠成功的事工
而不信靠上帝
我告訴你
除非你知道要如何處理這些偶像
當你傳福音的時候
你就無法改變會眾的生命
因為這就是世俗的形態
當你進入世界
每個人都認為他們是正確的
互相背書
把一切偶像化
這叫做意識形態Ideology
就是把一個理念偶像化
是思想系統
成功 恩賜 天賦
你一進入
就會發現每個人都是這樣想
因為我們在教會中把真理偶像化
恩賜偶像化
把我們道德行為偶像化
這就是為什麼教會裡面的人
跟外面的人沒有什麼兩樣
所以社會風氣也不會被改變
有一堆人說自己重生了
你要知道 那是夠多的人了
我懷疑以弗所人口
有超過1/3的基督教人口
我想不大可能
然而這些人的生活方式
是如此不同
甚至改變了經濟
如果有1/3人口說
嘿 我是重生的福音派基督徒
我們生活方式與眾不同
我們改變了文化
事實並非如此
其中的原因之一是
當我們傳福音的時候
我們不談到偶像是什麼
最後
最後一點 抱歉
還沒有 我會講到那裡
我只講到第二點的最後一點
因為我們要回歸到清教徒傳統
我想先講一下文化偶像
有時候福音派喜歡談到文化偶像
這很公平 就像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是什麼?
就是把人的理性
是把好的事
提高成最終極性的事 不是嗎?
當我們高舉人的理性
我的理性
若無法理解聖經某部分
所以我就切割聖經
使他支離破碎 只接受一小部分
真是災難
另一個把理性偶像化方式
也成為災難
近百年來 文化中的菁英相信
某程度上來講 依然是這樣
他們相信科學 科技 教育
可以使我們脫離貧窮
消滅種族歧視
以為理性可以
結果行不通
結果慘不忍睹
慘不忍睹
我有一堆描述
我只說一個就好
在1920赫伯特威爾斯
H. G. Wells
在他的著作 世界史綱中的讚美
相信人類的進步 說
只要我們破除宗教迷信
以科學作為一切的基礎
就不會再有貧窮 戰爭
種族歧視
那是1920年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當時國家的自私自利
令他心寒
他的理念不被推廣
也令他心寒
他說:理性知識份子
的唯一的盼望
就是要掌握所有的政府權力
並確保執行
和平 公義 平等 之義務教育
他寫了一本書叫做黔驢計窮
這是引言 智人
他愛稱呼自己智人
你知道智人意思嗎?
就是指有智慧的人
聰明人
智人已經走頭無路了
有位評論家說:怎麼辦?
他把一切的盼望 造偶像
成為意識形態
他把一切的盼望都放在
人類能夠用
科學跟理性來決問題的能力
然後呢?以下引述
原罪的事實
迫使他成為一個不明白
上帝的恩典跟能力的人
所以他走頭無路
看到了嗎
這些神祇是會讓你失望
這就是重點
這些神祇所帶來的
不是你想像的
它們無法帶來社會次序
事實上
你若將自己交給這些神祇
它們一定會破壞社會次序
這也會是廣泛的文化偶像
我意思是
很多人或其父母
有傳統的文化背景
在傳統的文化
家庭成為偶像
個人主義失去地位
家庭成為偶像 順便一提
有人會說
我們痛恨西方個人主義
非常糟糕!
的確也是這樣
我等一下會講到
但你知道嗎?
有另外一個極端
那就是家庭成為偶像
有些文化 家庭才是偶像
最重要的就是家庭
所做所為全都是為了家
結果就是像名譽殺人事件
殺死使家蒙羞的女人
就算是你的女兒
哼
維護家譽而殺人
把女人當作貨物
同性戀會被毆打殺害
這是傳統文化
另一面是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是
個人跟自我感覺是絕對的
在今日 個人文化中
絕對不可以對別人說
他是錯的
絕對不可以指責
別人信仰是錯的
更不能冒犯別人
你若講了會冒犯別人的話
那就是不對
但事實上
絕對不可以指責
別人所信的神是錯誤的觀念
正是他所信的神
他是被欺騙
絕對不可以指責
別人所信的神是錯誤的觀念
就是相信神的本質
這是欺騙
所以後現代相對主義
跟所有的偶像崇拜一樣
其核心思想是暴力的
而這一切正在崩潰中
你知道高等批判理論?
就是後現代主義的代表
他們試圖拆毀一切
現在在學術界已走到盡頭
就是我剛剛跟你講的
可以看到它們的不一致性
這些神祇永遠會令人失望
我再分享一個小案例
我們的政治潮流
是偶像崇拜
我老到有記憶
我告訴你 我記得什麼
我記得在70年代
人們互相殘殺
種族滅絕 他們是共產黨
無神論者
恐怖分子
殺了百萬人
他們是共產黨
腐敗
最高的道德腐敗是政府
你看水門案事件
所以我們選擇了什麼?
企業自由 市場自由
雷根總統 柴契爾夫人
世俗人文主義者是壞人
因無神論者殺害人
政府又是腐敗的
所以我們要解放市場
讓他們競爭 降低稅率
歸回傳統價值
所以雷根帶起保守派運動
在80年代初 柴契爾也是
現在呢?是誰在殺人?
基要派宗教
喔 壞蛋是宗教人士
是的
誰敗壞?喔 是生意人
所以稅金要大漲
把錢轉到國家手中
咻 咻!
我記得紐約時報有篇文章
寫有關伯納德馬多夫
對沖避險基金投資騙局
有一個發言人說
他在掩蓋什麼
這在紐約是重大事件
大家都知道他
有人說
人類本來就是自私的
貪婪的
不然天誅地滅
當然是這樣
所以我們需要政府來管制
政府是什麼?
政府不就是人嗎?
不 我說真的 這是偶像
保守黨的想法 政府是壞蛋
私有企業是好的
這能滿足一切的需求
自由黨認為
私有化企業 資金是欺壓
只有政府能滿足
我們一切的需要
搖擺不定 都是欺騙
這是意識形態
是偶像
就是這麼一回事
你明白 你
認識偶像了嗎?
你有辦法揭露它們嗎?
接下來會怎麼樣?
會崩潰
當每次我們說問題在這裡
我們避得遠遠的
把這些人惡魔化
把另一邊偶像化
接下來就崩潰 為什麼?
因為人就是人
所以政府才會腐敗
週而復始
我希望那時我已經死了
週期大概是30-40年
我可能不在了
接下來的一點是最短的
某方面來講也許是最棒的
你實際上可以做點什麼?
不只是揭露偶像
而是如何摧毀它們
恩 你看
這記載在這聖經中
就在這裡 徒十九30-31
保羅想要進去
到百姓那裡 門徒卻不許他去
還有亞西亞幾位首領
是保羅的朋友
打發人來勸他
不要冒險到戲園裡去
現在 重點是
當偶像受威脅的時候
是很危險的
我再重複 偶像是暴力的
聖經在這點上是很矛盾的
這樣講有點怪
但我是在講偶像在聖經中
好像是很重要 又不重要
在一方面
偶像是虛空 一點價值都沒有
你信了一個東西
但他卻沒有能力
給你你所想要的
瞭解嗎?
是你自己造的
但另一方面
它們對你有巨大的操控能力
那位把兒子偶像化的女人
她永遠無法原諒她的先生
我告訴你什麼蹂躪著她
她忿怒 暴力傾向
婚姻破裂 家庭破碎
每個人都很悲慘
孩子們一團糟
原因就是
偶像本身什麼都不是
但黑暗的勢力
藉著這些偶像控制我們
這就是為什麼在一方面
偶像什麼都不是
另一方面
偶像不可思議地有威力
你若挑戰它們
你就把自己置身於死地
置身於死地
但關鍵是在
保羅把自己生命置於死地
為了挑戰黑暗的權勢
但更精彩的是
耶穌付出了生命
耶穌被會眾包圍
他們叫著
釘祂十架!釘祂十架!
他們也這樣做了
為什麼要死?
為要挑戰黑暗權勢
保羅把自己置身於死地
為要挑戰黑暗權勢
耶穌付出了生命
這就是祂所做的
歌羅西書二章15節
既將一切執政的
掌權的擄來
明顯給眾人看
就仗著十字架誇勝
這就是說
當毀滅身體的魔鬼 太十28
黑暗權勢
把一切忿怒傾倒在
上帝兒子身上
祂低下頭 約十九30
承受這一切 死了
那是風暴 吞噬了祂
祂被擊沈了
但我們知道
當祂這樣行的時候
祂消滅了它們 約一3:8
祂徹底消滅偶像
徹底消滅黑暗權勢
怎麼做到的?
祂客觀地
又主觀地消滅它們
聽我講
首先祂客觀地消滅它們
你若真的想要深入研究偶像
要認真的研究
那你必須讀一本
兩個猶太哲學家寫的書
寫於1992年
哈佛大學出版社
書名叫做偶像崇拜
作者是哈別大跟馬加利特
Halbertal, Margalit
看到兩位猶太哲學家
研討何西阿書
以西結書
耶利米書重要議題
偶像就是屬靈的淫亂
聖經的比喻
有一個難題
因為在這些經文中
如以西結書十六章
耶利米書二章 何西阿書 等
因為偶像崇拜
是首要的罪行
拜偶像是死刑
在這比喻下
上帝身為丈夫
告訴祂的妻子她必須死
順便一提 按律法
她也真的必須死
但上帝這位丈夫
依然希望和好
這兩位猶太哲學家
在這議題上非常的掙扎
因為這比喻
真的非常矛盾
因為一方面拜偶像的罪
是如此嚴重
是需要判死刑的
但另一方面
被愛人背叛的那位
就是被背叛的上帝
依然要你回轉
怎麼有可能?
他們問
上帝怎麼能夠一方面嚴懲
拜偶像的人 也必須嚴懲
因為祂是公義的
一方面又要與拜偶像的人和好
恢復幸福的婚姻
你知道他們的看法嗎?
他們說:此矛盾無法解決
這大概是這比喻的限制
他們大錯特錯
因為耶穌基督
我們的真新郎
祂承擔我們這些屬靈淫亂的人
應當受的嚴懲
所以祂是義者
又是稱信的人為義的那位
所以祂可以一方面嚴懲
又再次接納我們為真新娘
這是客觀地面對黑暗權勢
但主觀來講
我必須結束 主觀來講
什麼可以真正幫助我?
我知道耶穌為我的罪死了
但要如何清除這些
阻礙我愛耶穌的東西?
我必須看到
祂為我做了些什麼?
我必須知道祂
為我做了些什麼?
這就是我歌頌的原因
這就是我傳講的原因
這就是我也要聽
別人講道的原因
因為當這事實懾服了我
我就會立即改變
能救我脫離偶像 消滅黑暗權勢
那就是祂客觀地
在十字架上所消滅的
現在主觀地
這勝利轉移到我的生命
你要知道 你必須要記住
你若為事業而活
你的事業不能為你的罪死
事實上
你若只為事業而活
事業就會永遠懲罰你
我最愛的人
就是我太太凱西
我跟她都深知
我們的偶像很可能就是對方
你的婚姻若很順利
你很難不落入偶像崇拜
所以我必須不斷的告訴自己
要愛耶穌遠超我的妻子
當我越是敬拜 禱告
越在心中深深的思想福音
越是如此
當我愛我妻子
耶穌才是我的第一愛的對象
是我的王 我的救主
我看見祂為我所做的一切
將我的心交托給祂
當我這樣做
我不會愛妻子少一點
相反 我會更愛她
你們要知道
我們其中一個人
會看到對方入棺木
如果我們的救主在棺木中
我們心碎時
誰來拯救我們?
只有一位救主
能夠拯救你脫離心碎之地
扶持你 甚至面對死亡
現在你知道要如何用福音
來挑戰偶像嗎?
你若真的知道要怎麼做
就可以顛覆世界 徒十七6
一起禱告
父阿 感謝您
所賜給我們的旅程
明白這重要的聖經議題
求你幫助我們深入理解
能實際運用
但我們必須從自己開始
我們生命中有偶像
我們必須看見
你客觀性的拯救了我們
也主觀性的
深深轉移到我們的生命中
所以我們生命能脫離
這些假神的黑暗權勢
使我們能傳揚福音
生命被改變
世界被顛覆
禱告奉靠我主耶穌基督的名
阿們
福音聯盟
The Gospel Coalition
提摩太凱勒是紐約市曼哈頓區救贖主長老教會(PCA)的主任牧師。他跟DA卡森是The Gospel Coalition福音聯盟的共同創始人。
翻譯:Martin Tu
校稿一:Teresa Chen
校稿二:Samuel Koeh
校稿三:Diane Hwang
Used by permission @The Gospel Coalition
The Gospel Coalition 2009 National Conference.
The Grand Demythologizer: (The Gospel and Idola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