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的選擇(傅格森)

終極的抉擇(傅格森)

終極的抉擇(傅格森)

在座各位有些人知道坎特伯雷大主教安瑟倫的中世紀神學巨著之一《為何上帝成為人?》。該書探討耶穌基督的事工具有什麼目的。安瑟倫在書中與他的一位元修士對話,那位修士名叫博索。博索有時發現自己很難跟上大主教的腳步。有一次,安瑟倫大主教對博索說:“博索,你的問題在於,你還沒有考慮到罪的重量有多重,你把起點搞錯了,所以你永遠無法看清事實。”只要你心裡想:“我知道我並不完美,但是有很多方法都可以治療我,只要時間足夠,我甚至還可能自我治癒。”那麼你就是處在這樣的情況裡。你還沒有考慮到你的罪有多麼重大,你所患的是一種瘟疫,而且是致命的瘟疫。但這種瘟疫有一種獨家解藥,就在耶穌基督為我們所做的事情中,祂就是解藥。上帝在祂的話語中向我們應許,祂能夠拯救那些因屬靈疾病而性命垂危的人,無論病情多嚴重,只要藉著祂來到上帝面前,就能得救。這使我們不得不說:“靠著上帝的恩典,我要接受那獨特的解藥,來潔淨我的罪。”這就是耶穌強調的重點,只有兩條路可選,其中只有一條路通往救恩,所以,我們面臨的審判與我們所做的選擇有關。

但在第15至23節中,你會注意到關於我們跟隨的教師和領袖所受的審判。在第15節中,耶穌說:“你們要防備假先知,他們到你們這裡來,外面披著羊皮。”說得可對了,不是嗎?沒有人會不打自招,對我們說:“我是假先知,要小心哦!”他們都是披著羊皮的,所以我們需要用分辨能力進行判斷,來決定究竟要聽從哪些教導。那麼我們怎麼分辨呢?這種人有時會出現在電視上,我有看過一些電視節目,節目中的講員用了整整23分鐘的時間在跟觀眾要錢,沒錯,要錢。會出現這種情形,肯定是因為那個人知道他的觀眾都很容易上當,他的觀眾大概都是一些天真的基督徒,坐在那邊想著:“我必須把錢捐出來。”那我怎麼知道該不該把錢捐給他們呢?耶穌在這裡給了我們一些原則,不是嗎?我們要判斷自己所跟隨的教師,我們如何看清他們的真面目?或者說,我們如何看透他們?耶穌給出這些測試是這樣的:“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壞樹不能結好果子,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所以祂在第20節說:“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這是什麼意思呢?首先,這個人是否讓我想起主耶穌基督的品格和言談?在聖經中,尤其是在新約聖經中,結出屬靈的果子首先就是在品格和言談方面與主耶穌相像。其實,這個簡單的測試往往可以讓你看穿屬靈的騙子。

shutterstock_1116333182-MUSTARD-FLOWER
shutterstock_1116333182-MUSTARD-FLOWER
WPX

在新約聖經中,結出屬靈的果子首先就是在品格和言談方面與主耶穌相像。這個簡單的測試往往可以讓你看穿屬靈的騙子。

完整影片:終極的抉擇

耶穌在登山寶訓的結尾啟示說祂是唯一的道路和我們的穩固根基。在這最後一堂課中,傅格森博士教導我們 “判斷”何以具有永恆的重要性,以及在我們決定人生方向、決定向誰學習,以及決定將生命建造在何種根基之上時, “判斷”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這是傅格森博士在《登山寶訓》系列中第十二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