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傳道人不只要真誠、忠心,也要有能力勝任。這種要求,並非現代社會的創新發明。十九世紀著名的英國浸信會牧師司布真 (Charles Spurgeon),就會經指出,所求於傳道人的,並不只有忠心:
我見到一些善良弟兄,顯然有滿腔熱情和熱忱,但也顯然才智不足──他們可以滔滔不絕講個沒完沒了,言談內容卻空無一物一可以把整本聖經翻過來、倒過去,查考不停,卻毫無所見;殷勤懇切、不畏艱苦地做工,卻毫無成果……因為這個緣故,我通常會拒絕他們的申請。
請注意,司布真顯然對這些人很有感情,他並非挖苦、嘲諷他們。他說他們很忠心,並對事工有深切委身,只是「毫無成果」:他們教導,學生學不到東西;他們傳福音,沒什麼人信主。因此,他婉拒這些人到他的神學院就讀。簡言之,「只要有忠心就夠了」,這麼說,實在把事情太過簡化。不,要評估我們是否善盡職事,除了忠心之外,還需要其他一些東西。p013
這個時代並不缺乏討論教會的書,但是過往相關作品若不是偏向系統神學的教會論類型,就是強調特定成功教會經驗的事工與增長模式,少有成功整合兩者的著作。偏偏,眼前的世界,又是個越走越極端的世界,不只是氣候走偏鋒,政治上的動盪、貧富間的差距,再再激化了人跟人之間的對立。只有結合神學反思與事工實踐,教會作為基督在這世上的代表,才有可能提出足夠的解方,讓世人看見神國度的大能。
提摩太‧凱勒這本《21世紀教會成長學》,正是嘗試在紛亂與極端的時代,為教會指出下一個階段成長與前進方向。他發現,社會上走極端的傾向,也同樣侵蝕了教會,今天的教會,不是太抗拒文化,就是被文化牽著跑;不是太宗教,就是太世俗;不是過度僵化,就是太有彈性而沒有原則。這種極端的教會觀點,雖然可能帶來一時的復興,時日一久卻會發現,當中的問題依然層出不窮,復興難以持續。
為了擺脫極端,步上正軌,凱勒牧師提出了「中心教會」的神學異象,他以「福音.城市.運動」作為三個支點,分別回應「宗教vs世俗」、「抗拒文化vs被文化同化」、「體制僵化vs彈性失序」這三個困擾著二十一世紀信徒的大問題。成效如何?從凱勒牧師能夠在紐約這個全世界最世俗化的地方,成功開拓出每週都有數千人來聚會的「救贖主長老教會」,以及透過「救贖主城市宣教網」,協助全球各地城市建立了數百間以福音為中心的教會,我們可以知道,「中心教會」的神學異象確實是今日普世教會需要的幫助。
在這個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永續經營」的年代,《21世紀教會成長學》無疑為過去數十年全球教會發展提出了一個嶄新的願景,透過神學反思與敏銳的文化詮釋,本書將幫助每一個關心基督教會的肢體,錘鍊出合乎自身處境的獨特事工,忠心又有智慧地服事神所託付他們的城市與群體,讓教會的復興之火,不再只是暫時的,而是可以不斷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