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章 更多神蹟
二、乃幔的沐浴
神早已指定以色列作外邦人的光。祂告訴亞伯拉罕,地上萬族要因他的後裔得福(參創十二3,十八18,二十二8)。在以利沙與乃幔的相遇中,我們看見神的恩典擴及至外邦人,甚至是以色列的敵人。這肯定讓以利沙感到棘手。這個信息對耶穌時代的猶太人來說也是不受歡迎的。在耶穌走遍外邦人的加利利、並在那裡行神蹟之後,他返回家鄉拿撒勒,進入會堂;百姓希望祂也為他們行相同的神蹟,就像祂為外邦人所行的那樣。耶穌以此解釋祂的行動,說道:「先知以利沙的時候,以色列有許多長大痲瘋的,但內中除了敘利亞國的乃幔,沒有一個得潔淨的。」(路四27)群眾一聽,就想要殺耶穌(第28-30節),「不要告訴我們,神的恩典也給我們的敵人。」
乃幔不想進入約旦河裡;一次都不要,更別說七次了,這一點並不令人意外。相較於黑門山融雪形成的亞罷拿河和法珥法河,湍急、洶湧和沁涼,約且河毫無吸引力可言(參王下五12)。約且河幾乎終年不冷不熱、平淡無奇。

但乃幔的怒氣(王下五12)其實不在於選擇哪一條河流,乃幔根本不想謙卑下來。畢竟,任何人都可以在河裡沐浴;對於像乃幔這樣的人,需要有更高、更適合他身分的挑戰。就連乃幔的僕人也能看穿真正的問題(王下五13)。如果以利沙說,「回去籌措兩倍的錢來」。這對乃幔這樣的人來說,才是合理的要求。在完成這任務後,乃幔就可以為他賺得醫治而誇口。
這裡的癥結是,白白賜下恩典的神也恨惡驕傲。為了經歷祂的恩典,我們必須謙卑,認識自己的無能,並在我們的軟弱中仰望祂,好叫我們看見祂的能力。神一視同仁:不論你是敘利亞將軍、富裕的美國人、還是貧窮的農夫或痲瘋病人,要認識神的恩典,就必須放棄我們的驕傲和偽裝。施行拯救的是神,而不是我們自己。

「在約旦河裡沐浴就能醫治痲瘋病。」多麼可笑的想法啊!沒有比這更荒謬的事了!是的,或許還有一件更荒謬的事:要信靠、相信一個約在兩千年前在十架上被處決的人,就能讓你獲得新生、罪得赦免、死裡復活以及永生;這簡直是荒謬絕倫!
神要求我們以信心來領受祂的應許。這些應許往往看起來很愚拙、行不通、難以置信、不像是真的、不可能;但神看似愚拙的命令,當人相信並遵行時,就成為神的大能—對乃幔和我們都是如此。

在聖經中,水往往象徵死亡(參拿二3-5;詩六十九1-2)。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乃幔浸在約旦河裡意味著他舊生命的死亡,以及重生,有像小孩子那樣的新生命(參王下五14)。p.139-141


「舊約傳講福音」以利亞和以利沙——面對背道的時代 (狄拉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