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的偉大教義:人有神的形象(鍾馬田)

《聖經的偉大教義》 卷一 聖父,聖子

第15章 人有神的形象

什麼是人被造之初所具有的神的形象呢?神的樣式又是什麼呢?首先,這明顯是指魂或靈——我們屬靈的本質,我們的靈性。或者我們可以用這個詞——我們看不見的部分。我們看對方時,從某個角度上來說,我們是看到對方,但從另外的角度來說,我們並沒有看到對方我們中間沒有人可以看到另一個人本質的「己」,甚至我們自己本質的「己」。你從來沒有真實地看到過你自己。我想知道你是否曾經想過這點?試著想一想你自己,你看起來像什麼?你並不能真正做到這點。那是因為我們的本質,我們的人性是不可見的。當你看另一個人的時候,你正在看那個人的某些彰顯,但你並沒有真的看到那個人。

在那種意義上,人——讓我們懷著崇敬之心來說——是像神的。神是不可見的——「從來沒有人見過神」(約一18)。你記得,在思考關於神的教義時,我們講到的一點就是祂是不可見的。從某個角度來說,那對我們也是真實的;我們的魂或靈是不可見的。在同一點上,我們也必須提到我們的不朽。正如起初被造的亞當和夏娃,並不是屈從於死亡的。你同樣記得,根據聖經的教導,那對於神也是真實的。

但接下來第二,我們將要思考心理的(psychical)力量和功能,或魂的力量和功能。你留意到,我是說「心理的」,而不是「精神的」(psychic)。我對於精神現象不感興趣,但非常關注心理現象。它意指所有關於魂或屬乎魂的,一般都同意,它們都是神的形象的一部分。我的意思是:我們是有理性和道德性的;我們有智力,我們能思考;我們有意志,也有欲望;並且智力和意志有其能力和傾向。我們推理、思想、分析、默想的能力,是在永恆的神裡同樣事物的反映。這是人類獨一無二所具有的,你在其它地方是找不到的。

我們也有自我意識。我們可以意識到我們自己。同樣,我們已經表明,神也是那樣的。我們的自我意識,我們的自我瞭解,我們在擺脫自己上的無能,所有這些都是神的形象的一部分。在這點上,也許值得特別強調自我省察和分析的能力;那一定是屬人類的特質。人可以省察自己,他也檢查自己並分析自己。這是令人驚奇的能力,我們有時一定希望自己沒有這個能力,但沒有這點,你就不能成為一個人,並且這是墮落帶給我們的一部分咒詛,即我們無法擺脫自己,我們無法停止省察和分析自己。甚至在墮落的情況下,我們也是通過這個特別的能力,向我們自己宣告我們原初的偉大。

我們將這樣描述神的形象的第三個特徵:它是智力上和道德上的純全正直,並且在知識、公義和聖潔中揭示了自己(再次使用以弗所書和歌羅西書經文的用詞)。人以這樣的方式被造,而具有智慧和道德並有種純全正直,沒有什麼是假的,沒有什麼是不完美的,沒有什麼是錯的。有直率、有正直。有真理。他的本性是一致的;有完美的平衡;那就是神所要的:有道德和智力的純全正直,以「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四24)表達自己。

接下來是第四點,就是有關身體的問題,而這一點並不一定總能獲得認同。身體也在某種方式上有分於神的形象嗎?對我自己而言,我準備說是的。這麼說,我並不是指創造身體的材料本質,而是說身體是適合靈魂的器官,靈魂的工具,靈魂和個性藉此表達自己,因此最終,藉著這個工具,我們對低等被造物——特別是動物——實施主權。這當然是最困難的一面,並且如我所說,我們不能確定,但在聖經中有許多暗示:在某種程度上我們被造是像神的,甚至在身體方面。

有人會說:「但是,我想你教導我們神是靈,並且你也強調過祂的不可見性。」

是的,但你記得,保羅告訴我們,主在成了肉身之前是有神的形象(腓二6)。一天,主在向猶太人講道時告訴他們,他們從來沒有聽到神的聲音,並且繼續說:「也沒有看見祂的形象」(約五 37)。這裡暗示這種神的形象,儘管祂是個靈,這裡卻說到祂的某種形象。

此外,腓立比書第三章告訴我們,我們等候基督從天上降臨,使徒保羅說:那時,祂會「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和祂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腓三21)——這是屬靈的身體。我們的主現在在那種屬靈的身體中,並且顯然——因為祂在榮耀中,也因為當我們的身體被改變和被榮耀時,我們也將在榮耀中——在這點上是有形狀的。然而,我們並不知道我們將會成為什麼樣子,約翰說,但我們知道一點,就是當我們看到祂時,「我們必要像祂」(約壹三 2)。我想說,這個相似將包括身體——榮耀的身體,是真的——但這使我想說,起初人的身體也曾具有這樣的東西。因此,我想說,這個形象也有部分在我們肉體的存有中表達和表明了自己。

接下來是第五個,也是神的形象的最後一個特徵,我想這樣來強調:神的形象也表明在人對全地的主權。根本毫無疑問,那是神的形象的一部分。在此,人部分地反映了神對萬物的統管和主權。你注意到,創世記一26 節有對此的暗示:「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那時,就提到了形象的那個功能,因此可以肯定地說,運用這個主權是神的形象在人裡面的一部分。關於這點,也可以思想一下詩篇第八篇:「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將你的榮耀彰顯於天。你因敵人的緣故,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接著時人繼續說:「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具有這樣的主權、這樣的掌管、這種對被造物的管理,是榮耀和榮譽的一部分。神掌管整個宇宙,祂也使人掌管受造界。

因此在詳細思考過這個主題之後,讓我以這樣的方式總結一下。在形象中的本質元素是人不能丟失的,沒有這些就不能成為人,這些元素是人的靈魂一直保留的品質和能力。但有其它的元素,被稱為「非本質屬性的」(accidental)元素,是人可能失去的部分,而且人失去了它們之後仍然是人。換句話說,當人犯罪並墮落後,他並沒有丟掉整個形象,他仍保留那些本質的元素,但他失去了「非本質屬性的」元素。對此,我們一定要非常清楚。當人墮落後,他並沒有停止是一個人。他本質的人性仍保留著,並且保留了起初被造時神的形象的那部分。

因此,我們強調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人具有神的形象;我們絕不要把這觀念僅僅限制在人原初的義和聖潔上。人們經常這樣做,這使他們陷入與其它教義相關的巨大困境中。他們說,人有神的形象,意思僅僅是他原初的義和聖潔;因此,當人墮落後,他就失去了全部。但並非如此。我們必須強調神的形象中的天然成分,因為正如聖經所教導我們的,在墮落後,它仍然存留。在創世記第五章有描述;在第九章也有,並且在雅各書的第三章也有描述。人,甚至在罪中,仍然保留了神的形象中的這些元素和方面;而這些是人本性的基本部分。假如人失去這些,他將不再是一個人了。

那麼,我們可以這樣說:靈魂的本質被賦予了認知和意志的能力——在神的本性和人的本性之間有一般性的一致與相似——以及人對創造界的主權,這主權甚至在墮落後仍繼續保留了下來,但在人犯罪之後,他在道德上與神的一致性就失去了。在我們繼續思考墮落的教義時,我們將會看到這點。pp191-194

點我購買《聖經的偉大教義(鍾馬田)》

聖經的偉大教義(鍾馬田)
鍾馬田

鍾馬田(Dr. Martyn Lloyd-Jones)(1899-1981)

作者介紹

鍾馬田 D. Martyn Lloyd-Jones 於1899年生於英國南威爾斯,二十二歲那年,自聖巴多羅買醫學院畢業,得到內科與外科醫學的雙重榮譽獎。不久之後,考入皇家醫師協會為會員,擔任皇室御醫之一。正當他在醫學界的聲譽如日中天之際,他卻開始考慮出來傳道的可能性。1927年,他毅然決然辭去了高薪的醫職,投入威爾斯一間教會的全時間傳道工作十年之久。1939年,他正式接受倫敦威斯敏斯特教會(Westminster Chapel)的邀請,擔任坎伯•摩根(G. Campbell Morgan)的副牧。五年之後摩根退休,他成為該堂的唯一牧師。他一共在該教會牧養了三十年之久,每主日早晚講道一次。每周五晚上的查經也吸引了無數渴慕真道的人。

鍾馬田的許多講章後來整理成書,譯成多國文字,從此世界各地的信徒均得蒙造就。除本書外,麥種已經翻譯並出版了《講道與講道的人》《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聖經的偉大教義》《真正的快樂》,也正在翻譯他十四冊的羅馬書解經講章。

神學家巴刻( J. I. Packer)稱本書的作者為「我所認識最偉大的人」,論及他的講道,巴刻說:「我從未聽過這樣的講道。……帶著電擊的力量。」

聖經學者布魯斯(F. F. Bruce)形容他是「一個徹頭徹尾謙卑的人。他是一個禱告的人,大有能力的傳福音使者,素質罕見的解經講道家,是最名副其實的神話語的僕人。」

 「今天太少有偉大的講道了。我們大多數人都太過一心在意出色的交流,而無法成為出色的講道者。我們都太精明,太風趣。因此,能一再從鍾馬田的講道受到質問與安慰,是何等大的恩賜呀!我認為講道的人需要聆聽這種講道,作為今日老是在瑣碎事物打轉之講道的部分解毒劑。」 

—— 派博(John Piper)渴慕神(Desiring God)機構創辦人兼教師

「鍾馬田醫生是二十世紀英語世界最偉大的講道者之一。在某些方面,他是個異議分子:他不在意遵守演講術的規則和正確的政治。他大有能力、逐章逐章地講解聖經,使聽眾感受到他所關注的每個主題的巨大分量。此外,他擁有罕見的恩膏——古清教徒的用詞,是我們需要恢復的詞彙——你就知道何以他的影響力無遠弗屆。我每次聆聽他的講道,都非常清楚地意識到,我與永生神相遇了。」

—— 卡森(D. A. Carson)博士,前三一福音神學院(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新約研究教授

「鍾馬田醫生的講道是基於深入的閱讀與學術,卻是人人都容易理解的。它們是嚴謹的、增長見聞的解經,卻撥動人的情感,改變他們的內心。⋯⋯我相信,『醫生』的講道事奉是過去一百年英語世界中獨一無二的。」

—— 凱勒(Timothy Keller),前紐約救贖主長老會(Redeemer Presbyterian Church)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