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眼新見:神的愛比「無條件」更好(大衛.鮑力生)
第9章 神的愛比「無條件」更好
四個基於聖經的改進
「耶和華啊,祢的慈愛上及諸天;祢的信實達到穹蒼。祢的公義好像高山;祢的判斷如同深淵。耶和華啊,人民、牲畜,祢都救護。神啊,祢的慈愛何其寶貴!世人投靠在祢翅膀的蔭下。他們必因祢殿裡的肥甘得以飽足;祢也必叫他們喝祢樂河的水。因為,在祢那裡有生命的源頭;在祢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願祢常施慈愛給認識祢的人,常以公義待心裡正直的人。」(詩三十六5-10)
首先,我們有更合乎聖經的詞彙,以活潑的方式來描繪前面所講的四個真理。(神的愛是無條件的、神的愛是忍耐的、珍愛是神的禮物、神按著我們的本相接納我們)
- 「操縱」的反面不是對別人不動情和無所求。真愛的仁慈裡交織著熱情、捨己和希望你改變的要求(賽四十九 15;帖前二7~12)。
- 要求你在掙扎中無論如何都堅持下去的愛,可以簡單地用「愛是恆久忍耐」和「要向眾人忍耐」描述之(林前十三4;帖前五 14)。
- 「恩典」和「恩賜」都足以形容神愛的特性是白白的和不可能賺得的,而且不像「無條件」那麼合糊籠統(林後九15;羅六23;弗二4~10)。
- 神接納罪人這件事的背後另有一段故事,就是「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提前一15上)「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了自己」(弗五2)。福音是一個有行動的故事,不僅僅是一種接納的態度。
當聖經給了我們更活潑而明確辭彙、比喻和故事,來描述神的愛究竟是什麼樣子時,我們就不需要用一個像「無條件的」這樣含糊、抽象的字彙。

其次,我們可以清楚看見,嚴格來說,白白的恩典不是「無條件」的。神愛你不在於你做了什麼,卻在於基督為你做了什麼。這樣說來,神的愛是大有條件的,索價就是耶穌自己的性命。
事實上,聖經所描寫的神之愛要有兩個條件才能完成:完全順服和代替罪人。耶穌因為完全順服神的旨意,所以祂示範和贏得了「公義」的判語,因為祂滿足了神的條件,祂的義歸到你身上,所以你可以在神面前稱義。
在耶穌順服的另一面,祂為罪受死。代罪的羔羊除去我們的死刑,為我們帶來自由和生命。在我們白白得到神的愛時,它已包含了這兩個「已經滿足了的條件」。神的羔羊和僕人用生命和死亡所做的工作,都包含在神的愛中。這是不是「無條件」的愛?不是,是比「無條件」更好,代價更大、更困難,也更慷慨。

第三,在另一方面,神的恩典超過「無條件」,它要改變那些接受它的人。你是個有問題的人!從神的觀點,你不但需要有人為你死,使你得到赦免,你更需要被改變,以至祂可以和你同住。「無條件」一詞可能適合形容神對你的接納,但它不能表達神的目的:一個徹底的和終生的重建過程,以致你了解「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來十二14下)
一般人使用「無條件」一詞來表達一句認可的話:「你還算好。」這樣講是奪去了神(或牧師、父母)愛你的目的。你需要「回轉」才能接受神的愛。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就能收到「一視同仁、無分善惡」的愛,但是它也不能為你做什麼。

第四,「無條件」的愛有很多文化包袱。從前述探討中,你可以看見「無條件」一詞常常和「寛容、接納、認可、還好」相提並論。這是說,愛是不把價值觀、期望或信念加諸別人身上。
我可以用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一句術語來講:「無條件的敬重」。當一般人想到「無條件」的愛時,他們往往想到這樣一個觀念:「在你內心深處,你還可以(OK);神是照著你的本相來接納你。雖然你沒有照著神的心意行事,神仍然對你微笑頷首;你本來就非常有價值,神接納你的一切,包括你的缺點。你可以放心去享受祂的笑臉,然後讓那個良善的真我活出來。」這樣的人生哲學和神的真愛大相逕庭。p.182-184

點我購買《新眼新見》
簡要介紹:
以聖經真理為根基的輔導
在各種學派林立的心理輔導界,基督徒輔導員該採取怎樣的立場,才不致於將聖經經文穿鑿附會在似是而非的世俗心理學中;輔導員又該如何辨識眾學說中的錯謬,像是人文主義、自我至上,進而將被輔導者帶入真正屬神的真理,讓聖靈藉著福音將神的愛帶進人心裡,帶來被輔導者生命的真實改變。
作者大衛‧鮑力生博士以多年的輔導經驗,寫出這本以聖經真理為根基的輔導書籍,全書涵蓋聖經的觀點,幫助基督徒輔導員建立合乎聖經的輔導方式。
牧者推介
- 鮑力生教授在這本書中寫出許多世俗心理學的謬誤,他愛那些信耶穌的同行心理學家,與他們展開理性溫和的對話,期待神使他們回轉過來,有「新眼新見」,使更多信徒及廣大非信徒都能蒙神恩典而改變生命,不再於心理幽谷中掙扎,也不再百憂不得其解。真生命輔導傳道會會長 李台鶯
- 「新眼」是開明的眼睛,透過信靠耶穌基督而得到啓蒙,並以完備的聖經來詮釋生命的問題與關係,以致屬靈的視力得到恢復。《新眼新見》以神學和學術的層面擁護聖經輔導模式。聖經輔導乃是透過聖經來認識神、認識人,以神的眼光面對人的問題和提供答案。美國密西根州安城華人基督教會主任牧師 張順


大衛.鮑力生(David Powlison)(1949-2019)
《聖經輔導期刊》(Journal of Biblical Counseling)的編輯,也是位於賓州的「基督教輔導與教育協會」(Christian Counseling and Educational Foundation,簡稱CCEF)的教授及輔導員之一,同時也任教於西敏寺神學院。鮑力生在夏威夷長大,畢業於哈佛大學,擁有費城西敏神學院道學碩士,賓州大學碩士及博士學位。他曾編輯寫作多本輔導著作及文章,也曾經寫過許多《改變生命資源系列》的小冊子(中文版已收錄在真生命輔導傳道會出版的《走出心理幽谷》與《破除人生百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