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的基督徒想要耶穌進入我們的生命,是為要祂照著我們的意思做事,這正是加略人猶大的精神。(傅格森)

三十塊銀子是一個奴隸的價格(傅格森)

當我們看約翰福音的時候,我們會看到這兩件事之間的聯繫,我認為這裡要注意的是,耶穌心裡憂愁是因為那個要賣祂的人就在這個房間裡,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家庭聚會、社交聚會或鄰舍聚會,或是在教堂團契的時候,在場有某一個人,而這個人會破壞整個聚會的氛圍,有時我會這樣想:以前我們從機場走出室外,是為了呼吸新鮮空氣,但現在你走到室外還得多走幾米遠,才能呼吸到新鮮空氣,為什麼呢?因為現在大多數公共場所,比如機場,已經禁煙了,人們只能在室外吸煙。如果你是一個不吸煙的人,你就會覺得周圍的空氣,都被污染了,但如果你常常抽菸,那你就很習慣了,大樓裡的電梯間也是一樣,對吧。有人從三樓進來,你馬上就會注意到,由於他們的呼吸,電梯裡的空氣發生了變化,這表示,他們剛才在外面抽了幾根菸,不用許多人,只要一個人的呼吸,就足以污染整個氛圍了。所以對耶穌來說,這個房間的氛圍,實際上已經非常緊張了。

…即便我們是有罪的、無知的,靈性也是不敏銳的,我們有時仍然能敏感地覺察到,某個人有什麼地方不太對勁。而耶穌不是懷疑而已,祂的辨別能力是完美的,可以完全理解那些不起眼的徵兆,加略人猶大的生活軌跡,已經暗示了他就是那個背叛耶穌的人。其實有四個徵兆指明了這一點,第一:背叛主耶穌的人,或者用希伯來書的話說:踐踏神的兒子,輕視祂立約之血的人,所具有的其中一個記號就是,當他們在耶穌身上看到恩典時,他們會經歷我稱之為「反恩典」的過程。他們在耶穌身上看到恩典,卻對這種恩典感到厭惡,這比我們想的還更常見,對吧。有一個普世性的假設:當人們看到主耶穌基督的恩典時,應該會很想要這恩典,但事實並非如此。這對你們有些人而言是親身經歷,你曾在別人的生命中,或在福音教導中,看到了基督的恩典,卻憎恨這個恩典,當時你逃避這恩典,試圖保護自己免受它的影響,因此救贖的恩典,有時候起到一種試金石的作用,指出我們的心真正渴慕什麼。很奇怪的是,比起恩典來,人們的天性往往更喜歡律法,這豈不很奇怪嗎?卻也十分真實,為什麼?因為你可以嘗試踐行律法,但是在恩典面前 你能做的,就只有攤平空空的雙手去接受。有一位牧師朋友曾跟我分享過,一位在痛苦中的醫師打電話給他,他們就相約一起喝咖啡,醫生告訴牧師她的遭遇後,牧師對這位醫生說:妳有沒有試過請求赦罪?那位醫師非常生氣,她拿起錢包衝出咖啡館,為什麼?因為她希望別人告訴她,她可以做什麼,以便得救。而他卻告訴她說,她需要接受一樣東西:在耶穌基督裡得到赦免的恩典。而她內心對此是有敵意的。

有時,如果我們的罪被耶穌揭露,這種背叛的性情同樣也會顯露出來。這通常是私下的。我們試圖偽裝而不是認罪。與此相對應的是,另一個門徒說:主啊!是我要出賣你嗎?但加略人猶大卻硬著心,抵擋主耶穌。這裡更重要的是,這段對話發生的順序。這件事發生在主耶穌跪在猶大面前並為他洗腳之後,耶穌蘸餅,可能意味著不同的事情,但耶穌跪在加略人猶大面前為他洗腳,無疑顯示出了最驚人的恩典。我想我可以說,每個人多少都有點這樣的特質。我遇到過很多基督徒,當我說起耶穌給猶大洗腳的時候,他們會說:祂不可能會這麼做的,祂不可能這樣做的,換作是你也不會這麼做的。我怎麼知道呢?因為我想,我可以很容易地推測說,你認為有些人的髒腳,是不值得你跪下來去洗的。但這裡有個人,耶穌知道他會背叛祂但耶穌還是服事他。當耶穌抬頭直視猶大雙眼的時候,你認為祂看到了什麼?我想祂在那雙眼睛裡看到的是:祢怎麼敢?袮怎麼敢如此親切地觸摸我的髒腳?有這種想法的原因是很簡單的:他們把耶穌視為他們的僕人,而不是願意成為祂的僕人。因此,耶穌被賣的價格是三十塊銀子。我們知道這是一個奴隸的價格。

我想這對於二十一世紀的基督徒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我們常被鼓勵說,耶穌是我們的僕人,甚至在公眾的教導中也是如此,我們想要耶穌進入我們的生命,只不過是為了要祂照著我們的意思做事。親愛的朋友們,這正是加略人猶大的精神,而不是主耶穌的精神。


一窺主的內心世界

儘管我們都知道耶穌從未犯罪,但我們很難接受祂會煩亂不安的事實。不過,在知道自己將被出賣、也知道誰將出賣自己的時候,祂確實心裡愁煩、深感不安,卻不感到意外。祂知道自己的命運,是祂,而不是猶大或其他任何人在主宰著祂的命運。在本課中,傅格森博士揭示了我們救主的心思和意念,我們的主熟知人類所有的痛苦經歷。主的背叛者與祂共處一室,當時整個氛圍都被此污染,這卻再次提醒我們,耶穌的苦難不是通往失敗的路,而是通往勝利的入口。

這是傅格森博士在《與主共度的奇妙五小時》系列中第3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