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啟示錄9(啟2:24-29):給推雅推喇的信息
基督呼召教會過得勝的生活
啟示錄記載基督寫信給亞細亞的七個教會,依序是:以弗所、士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這七個教會代表亞細亞七個地區,也代表教會歷史的七個時期,以及七種基督徒屬靈的生活,是主所認定、所鑒察、所知道的。在啟示錄第二章最後一段所記載的,主基督應許教會若持守,祂就要給予教會一些賞賜。教會一定有一些失敗的基督徒,也有一些得勝的基督徒,「至於你們中間其餘的人」(參:啟2:24),基督所指的「其餘的人」,是指不隨從假先知教訓的那些人,「就是一切不從那教訓、不曉得他們素常所說撒但深奧之理的人,我告訴你們,我不將別的擔子放在你們身上」(啟2:24)。
挑起責任 背起十架
我們活在世上有一些擔子,是我們生活必然會遇到的困難與當盡的責任。按照上帝的旨意挑起責任,是每個人的十字架。耶穌基督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16:24)我們不應用埋怨卸除責任,或因對上帝不滿而挑剔,照著上帝所給予的力量挑起應當擔的擔子。有一些擔子不是不需要擔的,不需要擔的擔子是出於個人過於喜愛肉體的慾望所帶來的困難。我們當盡的責任、當付的代價、當做的事情,是我們應當有的擔子。結婚的人,有家庭的責任;生孩子的人,有養育孩子的責任;有生活需要的人,有工作的責任。這些是每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是應當挑起的擔子。但那些跟隨假先知錯誤教訓的人,因為受了引誘、偏離真道所產生的煩惱,並不是十字架。
我們要分清楚當挑起的責任是什麼,這些當挑起的責任是我們的十字架,因為基督對門徒的吩咐,就是要門徒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捨己來跟隨主。如果一個人不肯捨己,不肯背十字架,這人不配跟隨耶穌。信耶穌、跟隨耶穌,不是逃避責任。信耶穌,是靠著信祂的能力,挑起我們的重擔、責任。但有一些沉重的苦擔,有一些因錯誤的思想所導致的痛苦,這不是十字架,而是應得的報應,因錯誤而導致的結果。總意就是,我們當盡的責任,我們應當勇於挑起,不可逃避。有家庭的人,有對家庭應盡的責任;有兒女的人,有對兒女應盡責任。當你在挑起這些責任的時候,可能有孩子生病或者孩子不盡如你意的事,這是我們一定要挑起來的責任,因為這是我們的家,是我們的孩子。在我們的工作上、生活上、家庭中、社會裡,每個人都有當盡的責任。
主不將別的擔子放在你們身上
主在此處說:「一切不從那教訓、不曉得他們素常所說撒但深奧之理的人,我告訴你們,我不將別的擔子放在你們身上」,藉此我們可以減少許多不需要擔的擔子,因為我們是跟隨上帝的教訓,上帝給我的擔子是輕省的。為此,我們一方面盡上做人的責任,一方面遵照上帝的旨意,遵從祂的教訓,我們的擔子不會過重,因為上帝必不把過重的擔子加在我們身上。上帝不會將你無法擔當的擔子給你,以致你感到無法挑起來。當你感到無法擔當的時候,上帝一定會加添你力量,使你能承當下去。基督徒雖然有責任、有苦難,但基督徒不應當有憂慮,也不應當有埋怨,因為主的軛是容易的,主的擔子是輕省的,主必加添我們力量,使我們能擔起來,因為主與我們同在。當我們把軛挑起來的時候,你會發現主在另外一邊也正在挑同樣的軛。
當一個軛放在兩隻牛的背上,兩隻牛同行的時候,責任就不會太重。主與我們同擔,祂必然為我們負責。一個人要與主同行,他才能過一個輕鬆、滿足、靠著主有喜樂、盡責的生活。這是聖經的教訓與其他的宗教不同的地方,因為唯有造人的上帝知道人的需要與重擔,祂賜與人所需的力量。我們要持守什麼?這與我們原有的與不應當有的,要分清楚:你應當有的,是信仰;你應當擔的,是責任;你應當背的,是十字架;你應當負的,是神給你的軛。這是我們分內所當做的。至於那些出於我們的錯誤所導致的苦難,因為跟隨假先知所遭遇的痛苦,聖經說:「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詩16:4),也就是說這些人要挑不需要挑的重擔。當我們不接受假先知所給予的擔子,主應允祂會給我們輕省,並且不把其他的擔子加在我們身上。
並行不悖的應許與責任
我們不能因為有困難就不負責任,而是應當持守我們當盡的責任。有的人以為信了上帝,什麼責任就不必當了,什麼責任都不必盡了,其實不是如此,上帝的原則是非常清楚的。上帝所給予的應許雖然現在尚未成就。應許,是上帝預先告訴你將要賜給你的;應許,是上帝透過立約所要賜給我們的恩典。應許,不是現在的;應許,是將來的。現在,是挑起責任,應當爭戰,應當消滅仇敵,應當努力得勝。上帝要以色列人進入流奶與蜜的應許之地迦南。既然上帝把應許賜下了,祂是否為我們打掃好了房子,全部弄清潔,然後把鑰匙交給我們,好使我們進去享受?完全不是。上帝應許的時候,祂是告訴你,祂的恩典夠你用,祂已經為你定的分,沒有人能奪去。但是,現在你的責任,就是進到迦南,與那些外邦人爭戰,你要趕逐他們。他們是誰呢?他們是比你更強、更大、更威武、更可怕的仇敵。這是基督教的信仰。
你的信仰不是逃避責任,你的信仰不是放棄你應當背的十字架,你的信仰是使你持守你應當有的,那麼主就與你同在。主也加給你力量,使你靠著上帝的力量得勝仇敵,你才能承受應許。不是你信了幾年,就能完全開脫責任,完全不必負軛,沒有重擔。無論你信了多久,你都要持守,直等到主來。你越深入思想上帝的話,對照舊約與新約,對照先知所說的與耶穌所應許的,現在你爭戰,你才知道基督教信仰,並不是放棄我們當盡的責任,丟下我們當背的十字架,一天到晚等上帝白白賜給我們。正像基督必須受害,然後進入榮耀,這受害是耶穌到世上來當盡的責任。當耶穌在天上的時候,沒有受人辱罵、毀謗,沒有受人嫉妒,沒有受到人給他的痛苦、逼迫與審判。當基督來到世界為要拯救我們,他就進到人的世界,擔當人的痛苦,有做人的責任,在人群之中受審判、受侮辱,被罪人陷害、出賣,然後受鞭打、受痛苦,然後才使我們的靈性得著醫治,他一定要受鞭打、受痛苦,才使我們的罪得赦免。
這鞭傷、審判、刑罰、咒詛、被釘在十字架,這是耶穌基督在地上當盡的責任。上帝把這個責任放在基督的身上,《以賽亞書》第五十三章特別說:「耶和華卻定意(或譯:喜悅)將他壓傷」(賽53:10 ),《加拉太書》第一章四節說:「基督照我們父神的旨意,為我們的罪捨己」(加1:4 ),基督的捨己就是我們生活與事奉的榜樣。基督為別人過一個痛苦的生活,就成為我們真正的安慰。一個人明白基督怎樣挑起責任,照上帝的旨意受苦,為別人而捨己的時候,這個人就懂得怎樣過一個基督徒的生活。這個奧祕不是那些普通、非常膚淺的宗教所能給我們的。
疫情對宗教的打擊
最近我們看見世界疫情更加嚴峻,特別是在印度。印度在宗教中過慣了不誠實生活,是可怕的宗教群體。十三億五千萬人口的印度,土地面積卻不如十四億人口的中國。原本在五年內,印度的人口總數將首次超越中國,這與此消彼長的生育率有關。就在這個時候,疫情來到,因著無知,疫情蔓延到難以收拾的地步,許多屍體來不及被帶到墳場,就在路上被燒掉。這幾天我思想一個問題:疫情對宗教的打擊,美國是有百分之六十多基督徒比例的國家,疫情之後,許多地方不能做禮拜,麥克阿瑟( John MacArthur)獨排眾議,要會友到教會做禮拜。這次疫情對很多宗教產生很大的打擊,許多教會停止實體崇拜,只透過線上崇拜,照這樣下去,據美國的統計,疫情結束之後,教會人數將大大減少。疫情對宗教的打擊與信徒的影響,是全球性不能避免的一件事情。等疫情過後一、兩年,我們就知道我們所受的影響是什麼。
印度教與基督教不一樣,基督教相信耶穌的血能洗淨人的罪,這兩句話所指的都是非物質的,罪不是物質的,罪的汙穢不是物質的肥皂可以洗淨的,但是印度人相信恆河的水可以洗淨人的罪。全世界最多群體聚集的宗教,不是基督教,不是回教,而是印度教。印度教是內聚力很強的宗教,印教的人口多的不得了。除了基督教與回教,最大的宗教是印度教。不同之處,基督教是萬邦萬國、不同地區的人敬拜耶穌基督為主;回教敬拜的是他們所說的獨一上帝,這阿拉不是耶華,也不是耶穌,他們相信阿拉超越耶穌、耶和華,是獨一的聖者,祂差派最大的先知,叫做穆罕默德;佛教不信神,印度教信神,印度教的神有三萬萬六千萬這麼多,看牛、老鼠、象、蛇是神,看山、海、樹,什麼都當作神。印度有大約十二億的人信印度教,上千萬的人信回教,一千八百萬人信基督教,不到九百萬人信佛教。
如今,疫情基督教的影響,在於間接促使不做禮拜的人比做禮拜的人還多;對回教的影響,在於群聚禮拜造成嚴重的交叉感染;印度教慶祝大壺節(Kumbh Mela),數千萬印度教徒離鄉背井到恆何沐浴,想要以物質的河水解決非物質的罪,使印度的疫情瞬間爆發到難以收拾的地步。加上工廠廢水倒入印度的河,到河中沐浴的百姓很容易得皮膚病。這都是因為錯誤的教導所導致的危害。七年前的SARS,全球死亡的人數不到八百人;但這次的新冠疫情,至今已有一億五千三百五十萬人感染,三百二十萬人死亡;普世性的災難越來越明顯。當人不聽上帝的警告,未來死亡的人數達到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也是可能的。上帝不需用強兵大砲,僅用小小的病毒,就能使舉國上下沒有平安。
你今天跟隨誰走?
我們在世上的災難、困難、責任無法停止,直到耶穌基督再來,我們才結束我們當盡的責任,才結束世上的患難所加給我們的重擔。基督要我們持守過得勝的生活,主要賜我們鐵杖管理萬國。到那日,父要把審判全世界的權柄交在耶穌手裡,《啟示錄》第五章十二節說:「大聲說: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的」。推雅推喇的教會很敗壞,有邪淫、假先知,用奧祕的道欺騙人,不走這條路,忠心於主,過得勝生活的,主就使得勝者與主一同審判。教會有兩種人,一種與世界一同犯罪抵擋主,另一種與主一同得勝世界、審判世界。你到底是跟世界走,來反對基督的?或者你是跟基督走,以後審判世界呢?
當一個基督徒真正過聖潔的生活,真正遵行主的道的時候,他要與主同死,與主同活,與主一同以公義施行審判。基督要用鐵杖管理萬國,也要把他們如同窯器摔破在地。耶穌最後一句話說:「我要把晨星賜給他們」,耶穌要把自己的生命賜給那些得勝的人,耶穌要把自己的榮耀賜給那些跟隨他的人。這些人得的恩典、福氣太大了。求主幫助我們站在基督這邊,對付邪惡、罪惡、世界的敗壞,做得勝的基督徒。求主幫助我們不要跟隨耶洗別錯誤的教訓,過邪惡淫亂的生活抵擋上帝。你今天跟誰走?你今天是過得勝的生活,或是失敗的生活?願主的愛充滿我們,願主的能力裝備我們,成為蒙上帝悅納、得勝的基督徒。
下週我們要講第五個教會—撒狄的教會。
內文:編錄自印尼歸正福音教會主日信息20210502,未經講員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