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青宣講座
身份迷失者的明燈(錢慕恆)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聚焦在《西敏小要理問答》第一問。也許有人聽過,也有人還不太熟悉。《小要理問答》是十七世紀英國清教徒在1646到1648年間,開了幾年的會議後所留下來的重要文件之一。那次會議產出了幾份影響深遠的信仰標準:像《西敏信條》、為成人設計的《大要理問答》,以及專門給孩子和家庭、主日學使用的《小要理問答》。目的是希望從小就幫助孩子,在家裡或在教會,都能學習聖經真理,清楚知道基督教信仰的核心。
我覺得這些牧者的心意真的很有智慧。他們深知,聖約的兒女應該從小就認識上帝。所以在孩子最容易被塑造的階段,就把最寶貴的屬靈智慧和真理放進他們心裡。從這角度來看,我們就會明白,也會更加珍惜,為什麼《小要理問答》的第一問會這麼直接、簡單又清楚。

想像如果你是個小朋友,老師帶著你翻開第一問,他馬上就問你:你這一生,不管將來要讀什麼書、做什麼工作、娶誰為妻,你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人生存在的最終目的到底是什麼?然後答案一點都不含糊:《小要理問答》第一問說:人活著的目的是要榮耀神,以祂為樂,直到永遠(Man’s chief end is to glorify God, and to enjoy Him forever)。
這樣清楚的定位,就是要幫助我們,不管年紀大小,都知道上帝為我們安排的人生方向和目標是什麼。雖然這是一份十七世紀的文件,但放到今天這個充滿迷惘的世代,依然非常實用。我們生活在各種選擇充斥的環境裡,常常不知道該怎麼抉擇,甚至會焦慮擔心。但在《小要理問答》裡,我們看見聖經對基督徒的呼召:我們該怎麼在這個世界上生活。

所以我常把這世代想像成一片風雨交加的大海,而我們就像在海上航行的船隻。對一個水手來說,燈塔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小要理問答》就像那盞穩定的燈光,讓我們在漫長的人生旅程中,不會失去方向。特別是在二十一世紀這麼混亂的時代,它更像是一個引航的光,提醒我們:人生不只是漂流,而是要往榮耀神、以祂為樂的方向前進。

三個重點(起點/方向/終點)
起點:我是誰,不是我自己定義
- 現代最大的迷思之一,是以為「人可以為自己定義身份」。但聖經從來沒有給我們這樣的自由。
- 起點在於創造:上帝照著祂的形像樣式造人(創1:26),人的身份首先是「神的形像」。
- 因此,人生終極目的不是「成就我自己」,而是《小要理問答》第一問所說:榮耀神、以祂為樂,直到永遠。這是信仰與人生的出發點。

方向:定睛在上帝與祂的榮耀
- 我們常迷路,是因為追的多半是短暫、不穩定、最後會消失的東西。
- 只有上帝、祂的榮耀與旨意是永不改變的—這就像航海時穩定不動的參照點與燈塔。
- 不管人生怎麼走,方向就是單單朝向上帝、為祂的榮耀而活,讓這成為我們一路前行的準繩。

終點:以神為樂,直到永遠
第一問未必替我們解決所有現實選擇(讀哪科、做哪職、與誰結婚),但它把「終極點」定準了,讓我們做選擇時更清楚、更踏實。
不變的上帝與祂的旨意,才是真正能帶來永恆滿足與喜樂的終點。
旅程中仍會有風浪、計畫落差,但只要專心為主而活,最終會抵達那個「以神為樂」的終站。
2025年10月18日中午12點首播完整版:《身份迷失者的明燈——對當今青年基督徒的勉勵(錢慕恆)》

錢慕恆牧師(Rev. Moh-Herng Chee)—主授神學、實踐神學(每年教授2門或以上的課程)
- 美國北卡坎貝爾大學工學士2005(商業與電腦科系)
- 台灣台北改革宗神學院道學碩士2012
- 美國肯塔基州美南浸信會神學院神學碩士2015(主修基督教哲學與護教學)
- 美國密西根州清教徒改革宗神學院哲學博士撰寫論文中(主修歷史神學)
- 2012-2016 馬來西亞檳城佳音浸信教會傳道
- 2015-2016 馬來西亞浸信會神學院全職講師
- 2017- 改革宗神學院專任教師
- 2018- 按牧加入台灣改革宗長老會
文章:
- The Reception of Mystical Contemplation in Early Modern Puritan Faith and Experience Ph.D. diss., Puritan Reformed Theological Seminary.(博士論文完成中);
- There is a Meaning in the Text M.Div. diss., China Reformed Theological Seminary, 2012.(道碩畢業論文)。
- 生命季刊2015:這時代需要聖經輔導嗎?
- 改革宗神學院訊2016-2018:清教徒的良知與智慧、聖經之火,可以燎原—改革宗信仰與二十一世紀華人教會的契機。LOGOS中文部落格2019-2021:路德之前,你的教會在哪裡?、哪個中文聖經版本比較好?(上)&(下)、回歸研經的初心:評威爾斯比BE系列聖經註釋叢書、何謂一所好的華人神學院(上)&(下)、十個你應該讀聖經的理由—從詩篇一一九看不讀經的「不方便」、基督徒的屬靈敬虔(上)、基督徒的屬靈敬虔(下)、從巴文克學習做神學的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