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M第三千禧年-我們相信耶穌 - (01:47:57) - 第三集 先知
影片下載
目錄
- 介紹 1
- 舊約背景 2
- 資格 2
- 蒙上帝呼召 3
- 上帝給予的話語 4
- 忠於上帝 5
- 成就而應驗 5
- 功能 7
- 權柄 7
- 職責 8
- 方式 9
- 期望 9
- 歷史發展 10
- 特別預言 12
- 資格 2
- 在耶穌裡完全實現 14
- 資格 14
- 蒙上帝呼召 14
- 上帝給予的話語 16
- 忠於上帝 17
- 成就而應驗 17
- 功能 19
- 權柄 19
- 職責 20
- 方式 22
- 期盼 22
- 主的傳報先驅 23
- 像摩西的最後先知 23
- 預言的復興 25
- 資格 14
- 現今應用 26
- 啟示的範圍 27
- 啟示包含的內容 29
- 解釋聖經 29
- 遵從聖經 30
- 總結 33
介紹
當人們碰到問題或是面臨重大抉擇時,他們常會去請教別人。如果只是普通尋常的小問題,他們可能是詢問家人或是鄰舍該怎麼辦,但如果是有長遠影響的重大問題,人們通常會去找個專家,就是某個可以信賴,能夠給予權威性和真正指導的人,告訴他們應該怎麼處理。整個聖經歷史裡,上帝常常透過先知們提供這樣確切可靠的指引。這些先知們帶著權柄,將上帝的聖約應用於上帝的子民所面對的各種不同狀況裡。
這是我們相信耶穌這個系列課程的第三課,我們把這一課的題目訂為先知。在這一課裡,我們要探討耶穌如何履行先知的職份,帶著權柄,將上帝的聖約應用于我們人生裡。
如同我們在前一課提到的,在舊約裡,上帝設定了三個職份,以此治理祂的國度,那就是先知、祭司和君王。在上帝國度的最後階段,也就是我們通稱為新約的時代,這三個職份至終落實於基督身上。為了這個緣故,研究這些職份在整個歷史裡的重要性和其作用,可以幫助我們清楚理解耶穌在上帝國度裡現今的治理,和祂忠信的跟隨者能得到的祝福和當盡的義務。
當人們聽到“先知”這個名詞時,他們多半是想到一個能預卜未來的人;就連大多數的基督徒也會如此認為。聖經裡的先知有時固然是可以預告未來,然而這卻不是他們事奉的主要中心。最根本的是,上帝的先知乃是祂的大使。他們的職責是解釋上帝的聖約,鼓勵上帝的子民要忠於上帝,而這也是耶穌先知工作的重心。
本著這個對先知職責的認知,我們對先知的定義是:
上帝聖約的大使,宣告並且應用上帝的話語,特別是關乎對罪審判的警告,以及鼓勵人們對上帝忠心的事奉,並因此領受上帝的祝福。
我們在這一課裡有三個主題要探討,是關乎耶穌的先知身份,首先我們要查看耶穌先知職份的舊約背景;其次我們要探討新約就此職份在耶穌裡得到全然實現的教導;第三,我們要思考耶穌的先知工作在現今應用。讓我們先來看耶穌先知職份的舊約背景。
舊約背景
每當基督徒想到耶穌是我們的先知時,要緊的是記得,他並不是歷史上第一位事奉上帝,在祂聖約中作先知的人。在整個聖經歷史裡,有數百位的先知,他們在權柄和能力上當然不能與耶穌相提並論,但是他們對上帝的事奉,預表了耶穌要如何履行這個國度的職份。因此我們若是要明白耶穌的先知職責,探討那些在他之前的先知的作為,可以有助於我們對此的理解。
我們對耶穌先知職份的舊約背景的討論可以分為三個部份,首先我們要談到先知職份的資格;其次我們要看先知的功能,第三,我們要思考舊約設立這個職份時的期望。讓我們先來看先知職份的資格。
資格
如同我們先前提到的,舊約的先知乃是上帝聖約的大使或是使節。在祂的聖約裡,上帝啟示祂自己是祂子民的大君王,而祂的先知則是祂的使節,或是屬乎祂天堂王室的特派使者,他們把上帝的話語帶給以色列和其他國家的百姓,勸勉他們要向上帝他們的君王效忠。當然,以色列周圍的許多國家也有他們自己的先知,那些人在表面上是類似上帝的真先知;可是這些假先知利用玄虛、迷信和鬼魔的力量表現他們的假神。
在聖經時期,無論是在以色列還是鄰邦國家,假先知的做事、說話和表現,的確很像真先知。不過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當你看查聖經裡像列王紀、歷代志和其他的先知書,舊約先知就是顯明自己為真先知,因為他們奉耶和華的名說話,而正因為他們奉耶和華自己的名講話,他們不違背上帝在祂話語已經說過的,他們也不違背其他真先知所說的;如此他們就把自己分別出來了。不過我認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舊約先知是經常反對當時流行的思想;很不幸的,那個時候有先知受雇出來說話的,特別是在北國以色列更是如此。在阿摩司書第七章,當他說“我原不是先知,也不是先知的門徒”, 他的意思是告訴北國的大祭司亞瑪謝自己並不吃國王或大祭司的俸祿。 “我原不是先知”的意思就是阿摩司不是專業先知,“也不是先知的門徒”意思就是阿摩司也不是屬於某個先知學校,所以亞瑪謝不能叫阿摩司做什麼。阿摩司會這樣對亞瑪謝說話,因為亞瑪謝叫他回家,別再管北國的事,回到南方去。阿摩司回答說不行,我是奉了上帝的命令。我們也發現像耶利米、彌迦等先知也直接與這些吃國王俸祿的假先知發生衝突。有關真先知的社會地位,我們能夠下這樣一個結論:他們不吃王的俸祿,也不吃祭司的俸祿。他們為上帝作見證,反對那些濫用權利、犯法、以及作惡的人, 就是國王和祭司也不例外。
- 理查·伯瑞特博士
身處於假先知充斥的地方,如何從其中把屬上帝的真先知分別出來,這對以色列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為此緣故,舊約對於上帝的真先知設定了一些資格。
這些必備的資格是記載于申命記18章17到22節,在那裡,摩西這麼寫著:
“耶和華……說:……。我必在他們弟兄中間給他們興起一位先知像你。我要將當說的話傳給他;他要將我一切所吩咐的都傳給他們……若有先知擅敢托我的名說我所未曾吩咐他說的話,或是奉別神的名說話,那先知就必治死……。先知托耶和華的名說話,所說的若不成就,也無效驗,這就是耶和華所未曾吩咐的……”(申命記18章17-22節)
在這段經文裡,我們至少看到屬乎上帝的真先知應該具備的四個資格。如同摩西在此的教導,真先知要蒙上帝呼召;把上帝託付的話語傳講給上帝的子民;他們要奉祂的名,按祂所命定的傳講,以此表顯對上帝的忠心;而資訊的成就則驗證他們的事奉與職份。
我們對於舊約先知資格的探討要著重於摩西所提到的四項必備條件:第一,真先知必須蒙上帝呼召;第二,他們必須傳講上帝給予的話語;第三,他們要忠於上帝,照祂所命定的傳講;第四,他們的事奉是借著資訊的成就而驗證。我們會對這幾個資歷的每一項仔細探討,讓我們先來看真先知必須蒙上帝呼召。
蒙上帝呼召
在舊約裡,上帝呼召許多人成為祂的先知。這個呼召不是一個邀請,而是神聖的召喚,乃是上帝這位聖君王命定祂的特定百姓成為祂的使節。舊約裡,每一次先知蒙召的記載,都讓我們看到這樣神聖的召喚。
例如在以西結書2章1和2節,關於先知以西結的蒙召:
他對我說:“人子啊,你站起來,我要和你說話。”他對我說話的時候,靈就進入我裡面,使我站起來,我便聽見那位對我說話的聲音。(以西結書2章1-2節)
在此我們看到上帝吩咐以西結站起來,聽候委任,上帝也差遣祂的靈,以確保以西結會遵行其旨令。先知的蒙召乃是上帝這位天上的君王對其子民行使其權柄性的選擇。
上帝經常直接向先知發出這些先知性的呼籲,通常是耳可以聽見的。撒母耳記上3章,上帝直接呼召撒母耳;以賽亞書6章,呼召以賽亞;阿摩司書7章,呼召阿摩司;還有耶利米書1章,呼召耶利米。
不過在其它時候,上帝也間接性的委任先知,乃是指引一個先知去呼召另一個。例如列王記上19章16節,上帝命令先知以利亞去任命以利沙為他的繼任者。列王記上20章和列王記下2章,對先知們的同伴或是先知後嗣的記述,也顯明這樣的委派,那些段落記載著一群先知環繞著一個已經蒙上帝呼召的先知。但不管上帝直接呼召,或是透過上帝命定的僕人召喚,先知的蒙召至終是源自上帝的心意,不論一個人意願多麼好,非常委身于上帝,或是非常知悉上帝的話語,但若沒有上帝超自然的呼召,無人可以成為一個先知。
除了蒙上帝呼召,舊約的先知們也必須傳講上帝給予的話語。
上帝給予的話語
聖靈感動先知們要傳講上帝命定他們要說的話,因此,真先知傳講時只能宣告上帝的話;但我們若是比較聖經裡不同先知們說話的方式,還是會看到聖靈的感動並不意味著先知們無法控制他們的話語;反而是聖靈使用先知們不同的性情和觀點,透過他們無誤的將預言的資訊表達出來;因此,預言和聖經的其它部份都是出自同一聖靈的感動。
彼得後書1章20和21節,彼得如此說道先知們領受的聖靈感動:
經上所有的預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上帝的話來。(彼得後書1章20-21節)
我們在此看到,在舊約裡,聖靈督導著真先知所說的話語,以此確保他們的話語帶著權柄,沒有錯誤。
聖靈使用他默示的特定先知的個性和看問題出發點來動工。我想在神學方面認識這個問題的傳統框架,就是“有機的默示”,就是上帝透過他的僕人動工,使用他們的個性,使用他們特定的觀點,使用他們的教育,或者他們所沒有的教育來達成他的旨意。我想人也可以使用成聖的教義,思想上帝是怎樣借著人的、地上的、有形有體的事物,把它們分別為聖,達致他自己的目的,使用這些作為他自己的手段,從這個角度思想默示的問題,上帝也是這樣使用先知。雖然這樣說,但我想先知文學中有一些例子,你會看到上帝實際上是向先知口授,你知道的有,“你要去對百姓說這樣的話,”以賽亞、或者耶利米或者以西結,他們就去,他們就說這樣的話。所以在先知文學裡面的一些地方,上帝是向他的先知口述說話,但與此同時,上帝按他們原來的個性使用他們,在帶出他對古代以色列和教會的先知性的話語時,並沒有推翻先知的個性。
- 馬可·伽格尼廉特博士
舊約先知的第三個資格是他們必須忠於上帝,照祂的律令傳講預言。
忠於上帝
雖然先知們不是按著上帝的聽寫逐字說出,但聖靈也沒有許可他們隨心所欲的傳講。他們不但要傳達上帝命定的資訊,而且也要確保他們的預言與上帝已經啟示的資訊一致,特別是那些已經記載在聖經裡的。
申命記13章1到4節,摩西這麼說道:
若有先知……向你顯個神跡奇事,對你說:我們去隨從……別神,事奉他吧……你也不可聽那先知或是那做夢之人的話;……你們要順從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敬畏他,謹守他的誡命,聽從他的話,事奉他,專靠他。(申命記13章1-4節)
摩西在此教導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即使一個先知可以行神跡和預卜未來,但若是他的教導與上帝的誡命相違逆,人們就要拒絕抵制他。
耶利米哀歌2章13和14節,也強調同樣的原則。那段經文記載耶利米憂傷,因為以色列境內的假先知們把國家帶入歧途,耶利米說到這些先知沒有去“顯露……百姓的罪孽”,也就是說他們允許百姓違逆上帝的誡命。假先知非但沒有要百姓遵從上帝的聖約,還鼓勵他們違抗,也因此他們顯明出假先知的身份。
最後,舊約先知的第四個資格是他們的預言必須成就而應驗,也就是他們所預告的必須實現。
成就而應驗
申命記18章22節,摩西這麼說道:
先知托耶和華的名說話,所說的若不成就,也無效驗,這就是耶和華所未曾吩咐的,是那先知擅自說的,你不要怕他。(申命記18章22節)
上帝的先知們說的話能被信賴,乃是因著他們正確的傳講上帝的話語,而上帝的性情和聖約的應許是非常值得信靠的。真的預言不會落空,因為上帝有能力和權柄,使那些預言按祂的意願得以應驗,而且上帝也致力信守祂的話語。
有時,預言會很快的得到應驗,例如列王記上17章1節,先知以利亞宣告,除非他禱告,否則雨露不降。我們在列王記上18章讀到,在上帝最後降雨之前,這樣的乾旱延續了三年。還有在列王記下7章17到20節,我們看到以利沙預言王的軍長會死,果然也很快就應驗了。
但有些時候,預言的實現卻沒有那麼快。例如在主前930年左右,有個真先知預言約西亞的誕生,他是大衛家忠於上帝的後裔,這個預言記載在列王記上13章2節。但所預告的孩子約西亞卻是直到主前630年才出生,那是記載在列王記下22章1節,幾乎是預言之後的三百年才實現;還有關乎耶穌降生的一些預言甚至要更長的時間之後才應驗。
在此,我們還要先提到,有時即使是真先知的話,也不是全然照著他們所說的那樣應驗。然而就摩西所教導的,怎麼有這樣的可能﹖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瞭解,當我們在讀舊約的預言時,有時對於那些預言會有錯誤的印象。雖然許多人認為先知們對未來的預告應該是有其絕對性,然而就真實情況而言,卻很少如此。
絕大多數時候,先知們會警告,如果人們繼續犯罪,就會遭受咒詛;如果信靠上帝而行事,就會得到祝福。這些預言的目的是要激發人們為罪悔改,並且持續信靠上帝和忠於祂的聖約。唯有當真先知指明,上帝已經起誓要作某些事情的時候,那些預言才是絕對的。
因此,就預言會應驗的一個合理看法是,當人們改變他們的行為時,就因此會影響到預言的結果。在這些情況下,即使他們的警告沒有像所說的那樣實現,預言實際上也的確是應驗了。
聖經裡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但其基本原則是記載在耶利米書18章7到10節,在那裡我們讀到這樣的話語:
我何時論到一邦或一國說,要拔出、拆毀、毀壞;我所說的那一邦,若是轉意離開他們的惡,我就必後悔,不將我想要施行的災禍降與他們。我何時論到一邦或一國說,要建立、栽植;他們若行我眼中看為惡的事,不聽從我的話,我就必後悔,不將我所說的福氣賜給他們。(耶利米書18章7-10節)
在耶利米書18章,上帝向我們宣告一個原則,他實際是在說,“如果我威脅要審判一群國民或一群人,他們若悔改,我就不向他們發出我原來打算要對他們施行的審判。” 反過來也可以說,“如果我向一群人、一位君王或一群國民應許祝福,他們不再遵守我的命令,那麼我從前應許祝福,現在就要帶來審判。”這樣,這種原則作用的方式看來就是,這個條件在這裡明確闡述出來,然後看起來在別的經文裡以隱含的方式實現,在上帝威脅要審判、或應許要祝福的處境中特別是這樣,也許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約拿書中,上帝差遣約拿向尼尼微人宣告審判,約拿這樣做了,尼尼微人悔改,實現了人悔改這種條件,這看來是上帝一開始就以此在他們心裡動工要激發起來的。
- 羅伯特·李斯特博士
無論如何,真先知的話語總是會應驗,有時是照著所說的實現,另些時候,人們對預言的回應則是帶來不同的結果。總而言之,真預言的結果總是與上帝的聖約和性情是一致的,並且也使得上帝真先知的事奉得到驗證。
摩西對於先知職份資格的描述,使得上帝的百姓能認識那些先知是真實的為上帝說話。他這樣作,為的是讓人們得以分辨、並且遵行真先知的資訊,而且忠實於上帝的聖約。我們也要記得這些先知的資格,因為耶穌在新約時代擔任上帝的先知時候,他是完全符合這些資格的。
我們已經探討過先知的資格,現在來看這個職份的功能。
功能
我們要談到先知功能的三個層面,首先,我們要談到他們的權柄;其次,我們要說到他們的職責;第三,我們要講到他們用來履行職責的方式。讓我們先來看他們的權柄。
權柄
我們在本課開始時曾提到,先知乃是:
神聖約的大使,宣告並且應用上帝的話語,特別是關乎對罪審判的警告,以及鼓勵人們對上帝忠心的事奉,並因此領受上帝的祝福。
在舊約裡,上帝是如同大君王,透過聖約治理祂的百姓;祂的先知們乃是這些聖約的大使,他們負責解釋上帝在天庭給予他們的啟示。
在古代近東地方,有強權的皇帝或是宗主常統治離京城有段距離的一些弱小藩國或是附庸國。這些宗主們通常會對附庸國施加一個條約,其中言明他們之間的關係。聖經通常把這樣的條約稱為 盟約。
為了管理並執行這些盟約,宗主們會任命一些大使,代表他們去發言,使用被授予的權柄。這些使節們的任務是提醒附庸國那些條約裡的款項,警告他們如果沒有遵行那些條款,他們會受到的咒詛;也鼓勵他們如果順服遵行那些條款,就能得到條約裡的祝福。
瞭解這個古代近東的歷史極為重要,因為在舊約裡,上帝常用宗藩盟約的方式描述祂和百姓之間的關係。身為宗主,祂任命先知為祂授權的大使,去提醒附庸的子民祂聖約的條款。
因為先知乃是上帝的大使,他們所說的話就被當成如同上帝親自的發言。聖靈也感動先知們,使得他們能夠對以色列的百姓正確的宣講上帝的意念和意願。以這樣的方式,上帝確保祂的先知們在代表祂的時候,總是能夠帶著權柄無誤的宣講祂的資訊。
為什麼對待真先知的話語非常重要,因為真的先知是替上帝說話,所以如果我們不願意聽,那就是聖經所講的,“心與耳末受割禮”,我們的心還沒有改變,我們其實就是背叛上帝。所以不聽先知的話就是不願意聽上帝的話,也就是在背叛上帝,所以是非常嚴肅地事情。
- 周功和博士
瞭解了先知的權柄以後,我們來看上帝分派給那些先知的職責。
職責
要瞭解先知的職責,我們要再來看古代近東的宗藩盟約。當古代近東的宗主把盟約加諸於附庸的藩國時,這些聖約裡清楚列明他們之間的一些協定,裡面包括:宗主過往的恩慈良善,就是宗主對附庸國過去所作的一切美善的事情;附庸國對宗主應該要有的忠心順服,其中包含許多附庸國需要遵守的條約律令;還有附庸國遵守或違逆這些條款之後導致的各種後果,就是附庸國遵守之後他們會得到的祝福,或是違逆之後他們會遭遇的懲罰或咒詛。
上帝和祂聖約子民的互動也類似如此;因此身為上帝聖約的使者,先知們的任務就是要提醒上帝的百姓們祂的聖約裡的細節,警告他們不遵守協定可能遭到的懲罰,也鼓勵百姓們遵守那些協定,以能得到祝福。
當以色列人誠心侍立在上帝的面前時,先知們提醒他們各樣行為的後果,鼓勵他們要繼續持守忠心。例如在耶利米書7章5到7節,21章12節,還有22章4到5節,我們都讀到這樣的例子。
可是當以色列人因著嚴重的叛逆或長久不信守聖約的條款,而無法忠誠的立在上帝面前時,先知們會指控斥責他們的叛逆和不忠。他們細數以色列人的罪,提醒他們因著不遵守聖約會帶來的咒詛,為的是讓他們能夠悔改。我們在耶利米書8章,阿摩司書4章1到3節看到這樣的例子。還有在許多時候,假如以色列人願意順服而悔改,先知們甚至給予他們祝福,我們在約珥書2章12到27節,還有聖經其它多處地方看到這樣的例子。
我們已經探討了聖經裡先知的權柄和職責,現在要簡單的談到他們用來完成任務的方式。
方式
無疑的,先知們用來成就任務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宣講。先知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將上帝的話語宣告給祂的百姓。他們指控百姓的罪,命令他們要順服,鼓勵他們要持守上帝的道,警告他們要受到的審判,還有給予他們祝福。他們講述比喻,預告未來,他們也禱告,甚至為上帝的百姓代求。我們在聖經裡多處看到這樣的記載,還有,許多先知也寫下他們所講的話,這也是為什麼聖經裡有這麼多卷先知的書信。
但是除了口語傳講以外,先知們也使用其它特別的作為傳遞資訊。例如,聖靈給予一些先知能力去行神跡奇事,這些大有能力的神跡證實先知們的確是上帝的大使,也顯明上帝支持先知提出的警告,並且同意履行先知所宣講的後果。
例如先知摩西對以色列人和埃及人宣告上帝的旨意,隨後有許多的神跡奇事印證他的話,例如降在埃及的十災,紅海的分開,還有記載於出埃及記、利未記、和民數記裡的許多奇事。這些聖靈大能的工作見證摩西是個真先知,也以此警示以色列人和埃及人要聽從他所說的話。
我們從列王記上17章到列王記下13章,看到以利亞和以利沙的先知事工裡也包含了許多的神跡奇事。先知撒母耳也行過神跡,例如撒母耳記上12章,他呼求上帝打雷降雨;還有列王記上13章那位不知名的先知給予一個預兆,讓耶羅波安王的手枯乾。
除了神跡外,許多先知們也會作象徵性的舉動,來印證他們的資訊。他們甚至進入屬靈爭戰,以此勸勉上帝的子民要遵從聖約的條款。
明白先知乃是上帝聖約的使者,幫助我們瞭解到聖經裡咒詛的警告和祝福的應許都是根據上帝和祂百姓之間的聖約關係。上帝對待祂的百姓不是反復無常的,祂的作為也不是無法預測的。相反的,祂極力要執行祂聖約的條款,而且那些條款也不是秘密的。祂恩慈寬容的給予我們律令,差派祂的使者們向我們顯示要如何把那些條例應用在我們生活中不斷變化的情況裡。上帝讓祂的百姓容易明白祂的要求,因為祂要我們存著信心行在祂的面前,經歷祂的祝福,成就祂國度的目標。
我們已經探討了先知職份的資格和功能,現在讓我們來看舊約對於未來先知職份的期望。
期望
舊約對於未來先知職份有兩個基本的期望。從一方面而言,有些期望是因著先知職份的歷史發展性質而形成的;另一方面,有些期望則是來自關乎未來先知的一些特別預言。我們要探討這兩種期望,讓我們先來看根據先知職份的歷史發展而產生的期望。
歷史發展
因著上帝與人的關係是由聖約而定,所以總是需要先知來提醒人那些聖約的條款。曆世歷代以來,這樣的角色有時會有變化,上帝的國度隨著歷史演進而改變,先知的角色也要調整以應付需求的改變。
我們要從歷史的四個階段來看先知的不同角色,首先是以色列在還沒有王之前的漫長時期,我們稱之為前君王時期。這段時期等同于上帝與亞當、挪亞、亞伯拉罕和摩西的聖約時期。
前君王時期. 在前君王時期開始時,上帝的國度還沒有從世界其它地方區分別出來,成為一個特別的國家。即使這個民族在亞伯拉罕時代已分別出來,它也還沒有君王。這個時候,先知擔任一些不同的職責,也有一些不同的稱呼。通常我們可以說他們是與上帝交談,領受異象,幫助人們遵守上帝的聖約。
例如當上帝起初創造世界時,祂與亞當和夏娃直接對話,他們與上帝同行,談話,領受祂的啟示,就如我們在創世記2,3章所讀到的。他們借著教導孩子們關乎上帝和祂的聖約來履行其先知的角色。他們的一些後裔也與上帝有類似的關係,例如創世記5章24節提到的以諾。
在挪亞的時代,上帝也與挪亞直接談話,就如我們在創世記6到9章讀到的。但是祂也要挪亞對人們預告,因著人們嚴重的得罪上帝,按著聖約,世界所要面臨的審判,如同彼得在彼得後書2章5節所教導的。除此之外,挪亞也行了一個公開的預示作為,就是造了一艘方舟,裡面載滿動物,以此證實他的資訊。
上帝也對亞伯拉罕直接講話,啟示他關乎未來的計畫。借著與上帝交談,並且把上帝話語告訴其他的人,亞伯拉罕行使了其先知的職責,這是記載在創世記20章7節等經文裡。亞伯拉罕的後代,以撒、雅各、約瑟等也擔任先知的角色,他們從上帝領受異夢和異象,還有天使的造訪。這幾個先知都把上帝的話語對人們傳講,要求人們遵守上帝的聖約,勸勉他們對上帝忠心。
在摩西時代,我們發現前君王期另一個重要的先知作為。根據民數記12章6節,摩西是在這個時代屬於上帝的卓越先知,在歷史的這個時候,上帝給祂百姓頒佈書寫的聖約,就是出埃及記20到23章記載的十誡和約書。那也成為摩西的責任,要向百姓解釋上帝的律法,引導他們遵守那些條款,勸勉他們對上帝忠心,以得著聖約裡的祝福,而不是咒詛。其他與摩西同期或是接續的先知們也是繼續履行這樣的職責,只是他們所行的,無人能超越摩西的影響和範圍。
君王時期. 儘管先知的職份在前君王時期是相當的廣泛,到了君王時期卻是變得非常正式,那時以色列人定居在應許之地,由君王統治。這個君王期始于掃羅,他是以色列第一個君王。但是先知的職份與掃羅的繼任者大衛和他的後代關係更為緊密。
在君王時期,先知職份集中於權力的中央領域,特別是宮廷和耶路撒冷城,而且先知的人數也增加了。君王乃是臣屬於上帝的子民生活的軸心,而先知的工作則是提醒人們遵行上帝聖約的條款,因此這樣的工作通常是借著與君王的直接接觸而完成。
在這段時期,先知們的主要角色是提醒君王和他們的大臣們要忠於上帝,以此為全國所當遵行的責任。例如列王記上下,還有歷代志下,記載了許多先知們和以色列與猶大君王們的對話和接觸。即使如此,先知們還是繼續對普通的百姓說話,提醒他們要遵守上帝的律令,以及他們行為的後果。先知們也勸誡與以色列鄰近的國家要與以色列和猶大和平相處。
聖經把以色列和猶大說成是兩個不同的國的原因,當然就是它們一開始是一個國,但是後來在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執政之下,這國分裂。那是在大約西元前920年或在此前後的事,北國有10個支派,南國有2個支派。北國被稱為以色列,當中最大的支派是以法蓮支派,但10個支派整體上被稱為以色列。南國被稱為猶大,那是國中最大的支派,當然南國的首都就是耶路撒冷。
- 弗蘭克·巴克爾博士
在所羅門時代之後,北國和南國發生分裂。北國被稱為以色列,他們也有自己敬拜的中心地點,然後南國被稱作猶大。在國分裂之後,你們經常看到先知去到不同的地方,他們這樣去事奉,你們看到何西阿是向以色列作先知,以賽亞向猶大作先知,所以事奉有各自的領域,與分裂的北國和南國相關。
- 馬可·伽格尼廉特博士
可悲的是,以色列和猶大的一些君王和百姓並不聽從先知的教訓,也因此他們至終要承受聖約裡命定的咒詛,離開應許之地,被擄流亡到他國。
流亡. 北國以色列在主前723或722年流亡,被擄到亞述;而南國猶大則是在主前587或586年被擄到巴比倫。
先知的職份持續要對著統治上帝百姓的君王們傳講上帝的心意,即使在流亡被擄時期仍然如此。但在歷史的這個階段,因為沒有君王,因此重點是屬上帝百姓的國度和王權的恢復。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先知們鼓勵上帝的百姓要為罪悔改,恢復遵行聖約,使得他們領受上帝在聖約裡的祝福。先知們也宣告如果百姓回歸向上帝,祂會加力量於他們,使他們能夠遵行聖約,而不至於再度落入聖約的咒詛裡。我們讀耶利米書31章33和34節,那裡提到上帝甚至使得他們無法再違約,而是認真的按著律法而活。透過這樣的事奉,先知們盼望在大衛公義的子孫統治下,上帝就願意復興在應許之地的國度。
最後,這個被擄階段到了終結的部份,恢復重建時期。
恢復重建. 這個回歸或是恢復期是始於主前539或538年。猶大或是以色列仍然沒有君王,但耶路撒冷和聖殿已經重建,許多家庭也回到應許之地居住。
這時仍然有少數先知存在,忠心的先知例如哈該和撒迦利亞,他們繼續為領袖們和一般的百姓守望,鼓勵他們要忠於上帝;他們勸勉通國的人在這恢復的階段要繼續忠心,使得上帝能看顧他們直到重建完成。不幸的是百姓們依舊不聽從先知的警告,導致恢復重建的努力最後失敗。
在恢復重建的時期,人們對國度的期盼是上帝至終會履行祂對大衛的應許,讓他的一個後裔坐在以色列和猶大的王位上。我們在撒迦利亞書12和13章讀到這樣的期盼。剛開始,他們盼望因著百姓的順服,能感動上帝而祝福他們;但恢復重建失敗以後,他們轉而盼望,儘管他們有罪,但上帝至終會憐憫祂的百姓,而按祂名的緣故使國度得到恢復。
借著回溯先知職份的歷史發展,我們看到先知們始終是上帝授權的大使,他們的職責是要上帝的百姓遵從聖約,由這一貫性也衍生出對未來先知事奉的特別期盼,具體而言,就是屬上帝的未來先知都是祂授權的大使,他們的職責是提醒百姓認知上帝對他們的恩慈良善,也勸勉他們要對上帝忠心順服,由此而承受聖約祝福或咒詛的後果。
不過先知職份因著歷史而有的改變也帶出來另一些期盼。剛開始,上帝的先知與君王並沒有那麼密切接觸;然而一旦以色列有了君王,我們看到先知的角色與君王的職份有了密切關聯,每一次君王的職份有重大改變,先知的職份也受到影響,這顯出在新約時期,對先知職份的期盼主要是來自舊約歷史的最後階段,就是回歸的重建恢復期,那時上帝的子民仍在期待大衛的後裔回到王位;因此特別期望未來的先知乃是傳報,並且伴隨彌賽亞君王來到,開創出一個對上帝聖約忠心順服的新時代。
除了舊約裡根據這個職份的歷史發展所衍生的對先知的期盼,還有因著特別預言而產生的對未來先知的一些期盼。
特別預言
舊約裡有很多關乎對於未來先知的預言,為了這一課的主題,我們的討論只限於其中的三個,第一,我們要談到人們期望上帝至終要達成流亡被擄時期的預言,就是有個特別的先知要成為主的傳報先驅。
根據以賽亞書40章3到5節,有個特別的先知要宣告主即將來到,他會征服所有的仇敵,並且復興大衛的王朝。一旦這個傳報者出現,復興重整就即將臨到。
其次,人們仍然在等候那像摩西的最後先知,他要興起,帶領上帝的子民趨向公義,如同摩西在前君王時期所作的那樣。
我們再次來看申命記18章18節,上帝對摩西所說的話:
我必在他們弟兄中間給他們興起一位先知像你。我要將當說的話傳給他;他要將我一切所吩咐的都傳給他們。(申命記18章18節)
我們在舊約聖經中看到,有對我們主耶穌到來發出的預言,關係到他的工作,他作為先知、祭司和君王的工作。申命記18章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段經文,講到將來有一位像摩西一樣的先知要來。按照舊約聖經的上下文,像摩西一樣的人,就是像他那樣與上帝面對面,獨特地領受上帝啟示的人。實際上,摩西可謂是所有先知的頂峰。你看舊約聖經,特別是在申命記34章結束的地方,那裡宣告再也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這就為將要到來,像摩西一樣,但比他更偉大,要講上帝的話語,要把上帝的真理帶給我們,面對面地認識上帝的那一位元作了鋪墊預備,而這確實就在我們主耶穌基督身上達到高峰。約翰福音1章重拾這線索。我們的主從亙古就認識聖父,把聖父顯明出來。使徒行傳3章也講到這一點,說明對此的應驗,就是耶穌是帶來上帝國度的那一位,他成就上帝的啟示,他是成就摩西角色的那一位,卻是以更偉大的方式成就。希伯來書1章特別強調,上帝借著包括摩西在內的眾先知說話,在末世透過他兒子耶穌基督的說話達到了頂峰,耶穌基督使那啟示得以成就。
- 司提反·威樂姆博士
在某個層面上,上帝的百姓總是在期待他們的主能差派這個像摩西的先知來到。令人歎息的是,舊約裡沒有一個先知能夠彰顯出像摩西所擁有的那些大能的屬靈恩賜,或是帶出來上帝聖約裡全備的祝福。但是在恢復重整的時期,人們重新期盼著上帝最後會差遣這位先知,來復興整個王國。
第三,人們期盼,當王國全然復興重整以後,也將有預言的復興,假先知要從全地被滅除,真先知的人數會加增。
如同恢復期的先知撒迦利亞在他的書卷13章2節提到的:
萬軍之耶和華說:那日,我必從地上除滅偶像的名,不再被人紀念;也必使這地不再有假先知與污穢的靈。(撒迦利亞書13章2節)
除此以外,人們也依然期盼著約珥的預言能夠成就,就是上帝的真先知要加增,成就上帝聖約裡全備的祝福。
約珥書2章28和29節,約珥這麼預言著:
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老年人要做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約珥書2章28-29節)
這些將來的日子,就是約珥所說的以後,指的就是末後的世代,或是末後的日子;那時,上帝會使祂的國度擴及全地,祂也會把最終的祝福傾倒給祂的子民。也就是到那個時候,在上帝信實的子民中,說預言會變得非常普遍,這些預言全是高舉上帝的聖約,鼓勵百姓要敬拜尊崇上帝。
舊約結束時,以色列民陷於混亂無序的狀態,王國即將復興的希望甚是渺茫。即使如此,以色列中忠於上帝的子民依然對上帝存著信心,相信上帝至終會成就舊約關乎祂國度的所有應許,而且這將由先知職份來成就。我們因此可以看到,這的確是耶穌的事奉所作成的。
我們已經查考了舊約背景裡,上帝給予先知的職責和事奉,現在要來看本課的第二個主題,就是在耶穌裡,先知職份的全然實現。
在耶穌裡全然實現
新約清楚講明耶穌是上帝最重要的先知,祂具備完全的資格,得以擔任上帝所授權的聖約大使,也全然履行這個職份的功能。在他身上,所有舊約裡關乎先知的期盼都得已實現。
關於耶穌如何履行祂的先知職份,我們的討論還是著重於先前所講到的舊約先知的職份和他們的工作;特別是這個職份的資格、功能,以及期盼。讓我們先來看耶穌在那些方面符合先知的資格。
資格
就如我們先前看到的,以色列的真先知必須符合四項資格:他們必須蒙上帝呼召;他們要對民眾宣講上帝給予的話;他們必須忠於上帝,只宣講上帝要他們說的;還有,他們的資訊必須成就而應驗。我們看到耶穌的確符合這些資格。首先耶穌是蒙上帝呼召。
蒙上帝呼召
耶穌乃是蒙上帝特別呼召成為先知,我們從他的出生、受洗和變象等重要事件可以清楚看到這點。
首先我們來聽路加福音2章30到35節,西面就耶穌的誕生所說的話:
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這孩子被立……又要作譭謗的話柄,叫許多人心裡的意念顯露出來。(路加福音2章30-35節)
西面啟示出,自從耶穌誕生開始,我們的主就已蒙召要成為先知所預示的,為萬民所預備的一個兆頭。
除此以外,在耶穌受洗時,聖父和聖靈共同顯示耶穌已經蒙召作為先知。在馬太福音3和4章,馬可福音1章,還有路加福音3和4章,聖父開聲說話,聖靈也如鴿子顯現,印證耶穌是上帝的兒子,受命要承擔一個特別的使命。這幾章的記載顯明,耶穌的受洗是他公開事奉的開始,他開始宣講悔改的資訊和上帝國度的來到。
但是,最顯明耶穌先知身份的事件莫過於他的登山變象,那是記載于馬太福音17章2和3節。
[耶穌]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有摩西、以利亞……同耶穌說話。(馬太福音17章2-3節)
耶穌與舊約裡最偉大的先知一起出現,摩西頒定上帝的律法,也是對百姓宣講上帝話語的先知典範,而以利亞則是行使許多神跡奇事,宣召大衛家違約的子民要悔改。單單是與這兩位先知在一起,就顯明耶穌也是一位偉大的先知。
然而,請注意在馬太福音17章4和5節,接下去的記載:
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裡搭三座棚,……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馬太福音17章4-5節)
上帝並不是命令彼得和其他的門徒們要均等地聽從這三位先知,乃是單單要聽從耶穌。他們要注重他的話,過於摩西和以利亞所說的。上帝以此來顯明耶穌乃是曆世歷代以來最重要的先知。
很有意思的是,在登山變像的敘述中,上帝命令門徒,或者敦促門徒要聽耶穌。我想很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他不是指示他們放棄摩西或以利亞,而是要讓耶穌居首位。我想那一刻的整個要點,就是要確立耶穌基督是上帝啟示頂峰這個事實。猶太人的傳統,就是承認、尊重摩西是律法的化身,以利亞是眾先知中其中一位最著名的。不是說律法過時了,或者先知過時了。肯定的是,我們不要拋棄我們的舊約聖經,但這裡強調的,是在耶穌基督裡的啟示具有最完美、至高和超越的本質。而是好像希伯來書1章講的一樣,上帝在許多時候,以不同方式,通過他的先知向我們說話,但現在,我們來到那最純全最完全的,不是上帝派一位使者來,而是上帝親自在我們中間。我認為這就是登山變像裡這命令潛在的言外之意。
- 戈蘭·斯高靳博士
對於第二個資格,耶穌明確的表示他所說的,乃是上帝給予的話語。
上帝給予的話語
例如約翰福音14章24節,耶穌這麼說道:
你們所聽見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來之父的道。(約翰福音14章24節)
在約翰福音12章49節,還有14章10節,耶穌也作了類似的宣告;事實上,在約翰福音1章裡,耶穌的確被稱為是上帝的道。
約翰福音第1章使用的“道”這個詞,就是希臘文單詞“logos”。多年以來,神學家們對此有極多的討論,確定的是,希臘人對上帝觀念中關於他是理智,或者上帝是智慧的理解很有可能是有道理的,但很清楚的是,主的道,上帝的道,在舊約聖經中是一個非常突出的主題,約翰很有可能是採用我們在希臘哲學中使用的,但實際上也是把它用在耶穌身上,以他為上帝的道,啟示上帝的那一位,那一位上帝說“要有光,”他這樣說了,事情就這樣成了;也許約翰只是在說,當道成了肉身,他是帶著一切的權柄和傳遞的大能來到,貫穿整本舊約聖經,上帝也是在發揮這權柄和大能。
- 西門·沃伯特博士
首先我們能夠看到,上帝的道是有位格的一位,就是主耶穌基督,然後第二,是上帝說的話。但約翰稱他是“上帝的道”。他在這方面的用法,基本上是向我們傳遞出我們的主在向我們啟示聖父這件事上所起的作用。這位希伯來人作者可以說從來沒有人見過上帝,但顯然上帝懷中的耶穌,來把他向我們顯明。
- 萊瑞·庫克瑞爾牧師
約翰如果是在傳福音的話,他就是在說明同一點,即這就是上帝,你要面對這個問題。這是指向約翰福音20:28,在那裡約翰要我們看耶穌是上帝,向我們說上帝的話。因為他是上帝的道,所以我們信靠他說的是上帝的聖言。
- 約翰·麥靳父磊博士
第三,耶穌對上帝的忠心,符合先知的第三個資格。
對上帝的忠心
耶穌在他的事奉裡,不斷堅稱他乃是要成就父上帝的旨意,他所說所作的,都是照著父上帝所命定的。新約在多處有這樣的記載,例如約翰福音5章19和30節,還有8章的28節。
耶穌也明白表示他所有的話語和作為與他先前的眾先知們所行的是一致的。例如馬太福音11章9到14節,他贊許施洗約翰的事工;馬太福音12章38到45節,他肯定先知約拿的事奉;路加福音4章,他宣告自己開始的事奉乃是應驗以賽亞書61章所預告的,那位受膏先知的來到。事實上,耶穌屢次重申這個真理,肯定全本舊約經文持續的有效性。
馬太福音5章17節,耶穌這麼說道: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馬太福音5章17節)
在這些記載裡,耶穌顯示他所作所說的每件事,都表明他對上帝全然的忠心。
最後,耶穌也符合第四個資格,就是他的先知資訊得以成就應驗,以此印證他的身份。
成就應驗
福音書經常提到耶穌的預言得到應驗,以此證明他的真先知身份。有時他的話語很快就應驗,例如他成功的控制自然狀況,驅趕汙鬼,醫治病人以及讓死人復活等。在這些情況下,天氣、鬼魔,疾病、甚至死亡本身很快的就順服他帶著權柄的先知命令。而在其它時候,特別是他預示未來時,那些預言則是後來才成就。
例如約翰福音18章9節,約翰有這樣的評論:
這要應驗耶穌從前的話,說:你所賜給我的人,我沒有失落一個。(約翰福音18章9節)
在這裡,約翰引述的是約翰福音17章12節,耶穌以至高祭司身份禱告所說的話,約翰指出耶穌的話語在此得到應驗。
理所當然,耶穌關於他所要面臨的死亡和復活的話語也得到驗證,如同我們在馬太福音16章21節, 20章18和19節,還有約翰福音18章32節等處所看到的。借著這些預言的應驗,耶穌顯明他的確是上帝的真先知。
但是並非耶穌所有的預言都在他在世的時候得到應驗,他有許多的預言是關乎未來,而且是遙遠的未來。在某些情況下,這些預言的實現是記載在歷史的其它時候。
例如路加福音21章5和6節,耶穌這麼預言:
有人談論聖殿是用美石和供物妝飾的;耶穌就說:論到你們所看見的這一切,將來日子到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路加福音21章5-6節)
耶穌講到,因為猶太人拒絕為他們的罪悔改,猶太人的聖殿會遭到摧毀,但是耶穌死的時候,聖殿還是矗立在那裡。不過它在不久之後,就是主後70年,羅馬人劫掠耶路撒冷時的確被摧毀了。
顯然,我們還在等候耶穌的一些預言得到實現。例如,他還沒有回來,使上帝的國度達到完全。但他會再來的。事實上,我們能有也該有全然的信心,相信耶穌會實現這些預言。因為每一次,我們都能對照著聖經和歷史記錄來衡量他的預言,知道他所預言的話語總是應驗而實現。因為過去他的話語總是真實的成就,我們應該期待它們在將來也會同樣的成就。
我想我們對此有信心,這是因為如果我們回到舊約聖經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上帝怎樣在主耶穌基督第一次降臨的這件事上成就了他的應許。上帝一步一步通過他在創世記3章15節一開始的應許,通過我們看到的先知啟示,上帝一直在預告他的兒子彌賽亞要到來。這一切都發生了,這一切在兩千年前都已經成就了。當耶穌說鑒於他的到來和他已成就的大事,他還要再來時,這事就必然要發生。我們可以肯定,鑒於上帝在過往信守他的應許,他必在將來也要繼續如此。
- 司提反·威樂姆博士
出於幾個原因,我們可以肯定耶穌要實現他再來的預言。首先,他成就了在他來之前舊約聖經的預言,所以我們根據經驗可以知道,他已經應驗了一些關於他的預言。第二件事,就是在他受死、復活和升天之後,他至少有兩次確實再到跟從他的人的中間來,向他們啟示他自己。第一次,當然就是向大數的掃羅顯現,在前往大馬士革路上向使徒保羅啟示,另外一次是向在拔摩島上的約翰啟示。所以,我們有證據表明,耶穌活著,住在天上,確實向跟從他的人顯現。第三,就是根據我們作為信徒的經歷,當我們看到向我們所作的應許在我們的生活中彰顯成就,當我們把自己獻給他,他就改變我們,使我們成為他的兒女,他差遣聖靈進入我們的生命。你知道,這實際上發生在全世界各地,在許多彼此沒有聯繫的不同人身上實現了,而且這是在他們每一個人身上的全然改變,在數以百計的年間,在許多不同的地方,我們發現、我們看到這一點,這是人們繼續經歷到的,我們知道這裡是有一個目的。我們知道他要做成他已經應許要做的事,因為他已經在我們的生命中如此行,自從他第一次來,一直到現在都如此行。所以我認為,為此我們能知道,也能夠信靠他。
- 傑渃得·博瑞博士
查考了耶穌全然符合先知職份的資格以後,我們要來看他如何達成這個職份的功能。
功能
就如我們在這一課一直提到的,先知是上帝的聖約大使。他們向百姓解釋上帝的旨意,勸勉他們悔改,不再叛逆,還有鼓勵他們要忠心的事奉上帝。就他們的功能,我們要注意其中的三個部份:他們的權柄,他們的職責,以及他們的方式。
對於耶穌如何達成其先知的功能,我們的描述也如同舊約先知的功能。首先,我們要看耶穌也具有權柄,能夠代表上帝說話。其次,我們看到他的職責也類似舊約的先知們。第三,我們會顯示他履行職責時採用的方式也類似舊約的先知所作的。讓我們先來看耶穌具有為上帝說話的權柄。
權柄
新約聖經充份顯示出耶穌具有權柄,能夠代表他的父上帝說話。例如約翰福音7章16到19節,12章49和50節,還有14章24節等,在這些經文裡,耶穌都帶著權柄,講到他是被父上帝差派來的。
約翰福音7章16到19節,耶穌在耶路撒冷對群眾這麼說道:
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來者的……人憑著自己說,是求自己的榮耀;惟有求那差他來者的榮耀,這人是真的,在他心裡沒有不義。(約翰福音7章16-19節)
耶穌的權柄來自父上帝,這也顯現在他的教導裡,他講到凡接待他的,就是接待父;而棄絕他的就是棄絕父。有許多的經文都顯明這一點,例如馬太福音10章40節,馬可福音9章37節,路加福音9章48節,還有約翰福音13章20節,以及12章44節。
以其中一個為例,路加福音10章16節,耶穌這麼說道:
棄絕我的,就是棄絕那差我來的。(路加福音10章16節)
那些不理會從上帝而來帶著權柄的使者和其資訊的人,至終會發現那些資訊是真實的;可悲的是,到那時他們就沒有機會作出回應了。
約翰福音8章26到28節,耶穌這麼回應那些反對他的人:
我有許多事講論你們,判斷你們;但那差我來的是真的,我在他那裡所聽見的,我就傳給世人。他們不明白耶穌是指著父說的。所以耶穌說:你們舉起人子以後,必知道我是基督,並且知道我沒有一件事是憑著自己做的。我說這些話乃是照著父所教訓我的。(約翰福音8章26-28節)
我們瞭解耶穌的先知權柄以後,現在來探討耶穌被差派來,要完成的職責。
職責
就如我們先前所說的,因著先知是上帝聖約的大使,所以他們必須承負一些職責或任務,提醒上帝的子民聖約的細節,並且鼓勵他們遵守那些條款。而身為先知,這也是耶穌所領受的職責。特別是當耶穌宣揚福音,講到上帝國度的最後時期已經臨到時,我們清楚看到他的這份職責。
第一,在所有關於上帝國度的教導裡,他極力宣揚上帝為君王和其權柄的真理,以此肯定上帝與祂子民的聖約確實存在。我們在多處經文裡看到這點,包括馬太福音6章10節的主禱文,耶穌在那裡教導他的門徒,禱告上帝的國臨到世上,以及祂的旨意得以成就。
第二,耶穌肯定聖約的條款依然有其效用,但上帝的子民卻沒有遵行,因此他勸勉百姓們要認罪悔改,在馬太福音4章17節,和馬可福音1章15節,我們都看到這樣的勸誡。
第三,耶穌也肯定聖約的後果。例如在馬太福音23章,法利賽人的七禍裡,耶穌勸勉上帝的百姓要順服上帝,以避開祂的審判。還有馬太福音5章3到12節,登山寶訓裡論八福的教導,他鼓勵上帝的子民要祈求上帝的恩慈憐憫,為的是領受祂的祝福。
路加福音4章17到21節,耶穌開始他公開的事奉時,如此總結他的任務:
有人把先知以賽亞的書交給他,他就打開,找到一處寫著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耶穌對他們說: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路加福音4章17-21節)
耶穌在此特別聲明他自己就是上帝國度復興的傳報者,就如以賽亞書61章所預言的。
以賽亞教導說,當上帝來到,對祂的仇敵行最後的審判,並且將祂的國度從以色列延伸到全地時,祂是借著一個特別的先知來開始這樣的工作。那個先知要宣揚上帝國度終於臨到的好消息,而且在宣揚的過程中,這個先知也要提醒上帝的子民對聖約的遵行,勸勉他們為罪悔改,以避免聖約裡列出的咒詛,要他們堅守對上帝的信心,以得到上帝應許的祝福。因此按著耶穌自己的見證,我們的主的確就是那個特別的先知。
福音和神的國有什麼關係,在馬可福音耶穌所講的,記錄的第一句話就是“神的國近了,你們要悔改,信福音”,福音就是好消息,什麼好消息呢,就是神的國神的統治要臨到這個世界,那麼耶穌所行的神跡都是天國降臨的神跡,神的統治神的國度降臨的時候,罪得赦免,瞎眼的要看見,瘸腿的要行走,大麻瘋要被潔淨,鬼被趕出去,甚至死人復活,這個就是神的國降臨,這個就是福音的好消息,當然我們也知道福音包含耶穌的十字架,若不是耶穌的死和復活,耶穌替我們賺取救恩,賺取救贖,更替我們勝過死亡,神的國就不可能降在我們身上,因此福音就是最好的消息,神的國的降臨,神的國就是我們能夠享受的最大的福氣和最大喜樂。
- 周功和博士
新約聖經裡其中一個實在的問題,就是上帝的國和福音有什麼關係?如果我們開始時,把上帝的國理解為是上帝在男男女女心中作王治理和統帥,這作王治理和統帥要體現在他們生活觸及的每一個領域當中。他們進入這種由上帝治理和統帥的方式,是通過福音,euangelion,那好消息。那好消息就是基督已經在十字架上為他們的罪捨命。通過福音那改變生命的大能,然後他們被呼召去改變他們身邊的世界,把上帝的國度作為帶進他們生活的每一個領域。
- 傑夫·洛曼博士
我們已經談過耶穌先知的權柄和職責,現在來看他用來履行職責的方式。
方式
就如舊約的先知一樣,耶穌用來達成他先知任務的主要方式就是口頭述說;也就是說,他對群眾傳講上帝的話語,要他們信守上帝的誡命。他指控他們的罪,命令他們悔改,順服上帝啟示於經文的旨意;鼓勵他們要持守信心,警告他們將來的審判,並且對那些信靠上帝的人給予祝福。他述說比喻,預示未來,禱告,也為上帝的子民代禱。
發人深思的是,有一件事耶穌沒有作——聖經說,他沒有把他的教訓寫下來。正如舊約中上帝使用了那些先知,他也讓他的門徒們替他記錄那些資訊。新約聖經有四本福音書,就是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福音,這四本書記載耶穌先知事奉的話語信息。
不過就如舊約的先知,除了口頭述說,耶穌也使用其它許多方法來完成先知的事奉,那些方法需要一些特別的作為,其中最明顯的莫過於行使神跡。耶穌所行的神跡奇事遠多於歷史上其他任何先知所行的,他大能的事工也見證他的確是上帝的大使,那些神跡奇事顯明上帝強烈認同肯定耶穌所說的每件事。
約翰福音10章25節,耶穌這麼說道:
我奉我父之名所行的事可以為我作見證。(約翰福音10章25節)
正如舊約先知那樣,耶穌還作一些象徵性的舉動。例如,馬太福音3章15到17節記載他接受約翰的洗禮,以此表明他象徵性的舉動。此外,與舊約先知一樣,耶穌也參與屬靈爭戰。例如,在馬太福音4章1到11節,還有路加福音4章1到13節,記載他如何勝過魔鬼的試探誘惑;在馬可福音1章25到26節,以及5章13節,記載他如何趕出汙鬼。
觀看耶穌的先知權柄、職責和事奉的方法,我們可以看出他的確全然符合先知的職份;因此我們可以確切的說他預言的每件事都會成就應驗,耶穌的話是信實可靠的;也因此我有必要聆聽他所說的,而且要遵行。對於我們這些身為上帝聖約裡的成員,遵守耶穌的話語會帶來上帝在聖約裡命定的祝福,而我們的不順服則會帶來管教。對於那些還不屬上帝的人,如果他們繼續拒絕耶穌,他所預示的話必成為他們要面臨審判的警告;但對於認罪悔改,憑信心接納他的人,則成為賜生命的保證。
我們查考了耶穌符合先知的資格,也達成先知職份的功能,現在要來簡略的探討他在那些方面符合舊約對未來先知職份的期盼。
期盼
我們前面提到,在舊約的結尾,對於上帝國度末期的先知有三個期盼:有主的傳報先驅出現,那最後的先知是像摩西那樣,而且到那時會有預言的復興。我們看到這三個期盼都成就應驗在耶穌的位格和事奉裡。我們要闡釋這些期盼與耶穌的關係,我們先來看主的傳報先驅。
主的傳報先驅
以賽亞書40章3到5節,預告有這個要來的傳報使者,經文這麼寫著:
有人聲喊著說:在曠野預備耶和華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們上帝的道。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高高低低的要改為平坦,崎崎嶇嶇的必成為平原。耶和華的榮耀必然顯現;凡有血氣的必一同看見;因為這是耶和華親口說的。(以賽亞書40章3-5節)
在這裡,這個特別的先知要預示宣告主的到來,要征服所有的仇敵,並且恢復大衛的王朝。
事實上,耶穌不但是那位打敗眾仇敵的主,也是承繼大衛寶座的君王。借著耶穌,上帝達成關乎上帝國度末期的所有預言。但,誰是那個先來到的傳報者﹖這個關乎主的傳報者的預言如何應驗在耶穌身上﹖那個先驅的傳報者就是施洗約翰,他宣告耶穌的來到。
約翰福音1章23節,施洗約翰這麼說道:
約翰說:我就是那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賽亞所說的。(約翰福音1章23節)
施洗約翰擔負的職責就是宣告上帝的來到,要像一個勇士那樣來到,攻克所有的仇敵,並且祝福他的子民。約翰所傳報宣告的那一位就是耶穌。
請聽約翰福音1章32到34節這麼記載著:
[施洗]約翰又作見證說:我曾看見聖靈,仿佛鴿子從天降下,住在他[耶穌]的身上。我先前不認識他,只是那差我來用水施洗的、對我說:你看見聖靈降下來,住在誰的身上,誰就是用聖靈施洗的。我看見了,就證明這是上帝的兒子。(約翰福音1章32-34節)
約翰達成他先知性的宣告,指證耶穌是上帝的兒子,他借著打敗上帝的仇敵,恢復大衛家的寶座,讓上帝的國臨到。
耶穌符合舊約對於未來先知的第二個期盼,他的確是那位像摩西的最後先知。
像摩西的最後先知
申命記18章15節,摩西對以色列人講這些話:
耶和華─你的上帝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興起一位先知像我,你們要聽從他。(申命記18章15節)
使徒行傳3章22和23節,彼得清楚教導眾人,耶穌就是舊約所預示期盼的像摩西的那位先知。
耶穌所行的神跡奇事,其規模是自摩西以後人未曾見過的。他所預示的話語,其程度也是自摩西以後無人能有的。他像摩西一樣,與上帝面對面談話;而且耶穌也保證,人若是憑著信心,回應他先知資訊的教導,就被認為是上帝誡命的持守者,得以承受上帝聖約國度的全備祝福。
希伯來書3章5到6節這麼寫著:
摩西為僕人,在上帝的全家誠然盡忠,為要證明將來必傳說的事。但基督為兒子,治理上帝的家;我們若將可誇的盼望和膽量堅持到底,便是他的家了。(希伯來書3章5-6節)
事實上,新約聖經教導說,耶穌不只是自摩西以來,最偉大的先知,也是曆世歷代以來最偉大的一位。希伯來書1章1到2節說到在耶穌之前,上帝的工作是透過先知們在長時間且用不同的方式來完成,但是到了復興上帝國度的末期,上帝是透過祂的兒子,這位最偉大的先知,給予我們更大的啟示。如同我們在約翰福音1章18節和14章9節所讀到的,耶穌是父上帝身份、旨意和救贖的最全然和最清晰的啟示與顯明。事實上,根據約翰福音1章14節,耶穌乃是上帝的道成為肉身。
耶穌的啟示超越所有在他來之前的其他先知的啟示,這表現在耶穌不僅宣告上帝的話語或道,他本來就是那道成肉身的上帝話語。他體現了上帝的話語。所有其他在他之前來的先知,雖然他們的事奉很了不起,他們卻只是上帝話語的代言人。耶穌來的時候,他肯定是上帝話語的代言人;他肯定是傳講上帝的國度;傳講悔改;他傳講上帝的命令,但他傳講的方式是,因著道成肉身,他也體現了上帝的身份。
- 羅伯特·李斯特博士
當耶穌作為先知降臨,當他作為先知、祭司和君王降臨,成就在以色列中所有這些角色,所有這些職分就都在基督身上應驗了。作為先知,他是摩西親自預言,說那一位要來,要像他一樣的那一位 ,這樣他就真正終止了所有其他預言。這是因為上帝已經通過他的兒子,要以一種終極的方式說話,這是因為其它所有的先知都不是上帝,沒有一位先知可以在他們裡面吸取上帝的完全啟示。但現在實際就是啟示上帝的那一位來到了,因著他是上帝,所以知道上帝是誰的那一位來到,他知道上帝一切的計畫,他知道上帝的聖潔,他完全知道要做什麼才能挽回上帝的忿怒。因此他自己擁有上帝關注的一切,他知道上帝喜好的一切,因為他就是上帝。就這樣,基督作為我們的先知,在他位格之內,用他的話語向我們顯明。除了基督他自己已經啟示的,我們無需再問其他的問題,因為他有足夠的智慧,知道他能啟示什麼,他不應該啟示什麼;祂完全有足夠的知識,在他所行的一切上賜給我們絕對的真理和絕對的榜樣。他是那位完全的先知。
- 湯瑪斯·耐托思博士
耶穌履行先知職份的重要性是無可比擬,他是上帝旨意和目標的最明確、最肯定的啟示,彰顯上帝為了復興國度而傳達的命令和應許。
耶穌符合舊約對於先知的第三個期盼乃是關乎預言的復興。
預言的復興
我們之前提到,舊約期待有那麼一天,所有的假先知會被滅絕,而真先知則是相當普遍的出現於上帝的子民當中。借著耶穌,這樣的期盼得以實現。就真先知人數的加增而言,這始於耶穌按立他許多的門徒,帶著大能到世界各處去宣講上帝的話語,這情況一直持續到五旬節,他將聖靈澆灌於教會,其結果是他們都開始用不同的語言說預言。
使徒行傳2章4節記載了這個事件,接著是使徒行傳2章14到18節,彼得對事件的解釋:
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彼得……高聲說:猶太人和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哪,……當側耳聽我的話……這正是先知約珥所說的:上帝說:在末後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少年人要見異象;老年人要做異夢。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他們就要說預言。(使徒行傳2章4節,14-18節)
在初代教會,耶穌差遣他的靈加給教會能力,得以說預言。雖然現今的教會經常爭論這種預言的情況是否繼續存在,但無可置疑的,那時預言的確是個有大能而普遍的事奉,是耶穌在國度的初期用來建立他的教會。
但是假預言要怎麼處理﹖舊約對於假預言終結的期待如何在耶穌身上得到應驗﹖因為新約多處經文都提到在教會裡,假預言一直是個存在的問題。馬太福音7章15節,還有24章11和24節,彼得後書2章1節,約翰一書4章1節,以及其它的經文都談到這點。
這問題的答案是雙重的,就某方面而言,在真先知人數加增以後,假預言就開始受到約束,因為真先知的職責就是要找出並且譴責虛假的預言。
哥林多前書14章29節,保羅對這個問題這麼教導:
至於作先知講道的,只好兩個人或是三個人,其餘的就當慎思明辨。(哥林多前書14章29節)
保羅清楚講明教會裡真先知的一個任務是明辨並且根除虛假的預言。
而在另一方面,顯然虛假的預言依然是個持續的問題,但至終耶穌會把假先知和他們不實的話語全然根除。當他回來施行審判,成全國度的時候,他最後會除滅所有的假先知;在那個時候之前,我們是懸心期待活在張力中間,知道耶穌已經開始他的國度,也開始限制假預言的傳佈,但他還沒有施行至終的審判,把假預言徹底的了結。
耶穌全然符合先知的職份,他忠實的履行了先知的功能和職務,實現了舊約對於先知的各種期盼。這是大好的資訊,因為在舊約裡,上帝已經應許祂的子民,有一天有個像摩西的先知會興起,帶領祂的百姓信守祂的聖約。而現今,耶穌道成肉身了,那個應許已經實現。為這個緣故,我們相信也尊崇耶穌是曆世歷代以來最偉大的先知。我們聆聽且相信他的話語,委身順服他的教導,也相信他的預言是真的,至終會引領我們永久的享有上帝聖約裡的諸般祝福。
我們已經查考了舊約和新約裡先知職份的實現,現在要來看本課的第三個主題,就是耶穌預言事工在現今的應用。
現今的應用
耶穌預言事工在現今要如何應用,一個合宜的探討方式是按韋斯敏斯德大要理問答第43條的回答,那裡這樣總結道:
基督執行先知的職份,是在歷史曆世中,借著祂的聖靈和聖道,採用各種不同方式,向教會啟示了上帝全備的旨意,特別是關乎對他們的造就和救贖的所有事宜。
在這個回答裡,要理問答以他對教會的啟示,來總結基督的先知事工。這個答覆裡提到,基督啟示性工作至少有兩個部份,首先它講到基督啟示的範圍,那是包括是在歷史曆世中,借著祂的聖靈和聖道,採用各種不同方式;其次,它提到基督啟示事工裡的內容,就是啟示了上帝的全部旨意,關乎對他們的造就和救贖的所有事情。
韋斯敏斯德大要理問答的總結是那麼清楚,因此關於耶穌先知事工在現今的應用,我們要引用它提供的模式。首先,我們要思考基督預言啟示涵蓋的範圍,以及它們對我們現今生活的意義。第二,我們要著重於基督預言啟示包含的內容,以及我們該承擔的責任。讓我們先來看我們從先知基督領受的啟示涵蓋的範圍。
啟示的範圍
大要理問答講到基督給予教會的啟示是在歷史曆世中,借著祂的聖靈和聖道,採用各種不同方式,它肯定聖經的真理,認為基督就是透過所有經文和真實的預言對我們說話的那一位。
耶穌本人說了許多先知性話語,但他也差派聖靈去感動他之前和之後的先知們,他們每個人以不同的方式完成他們的事奉。我們從這個過程可以匯出的最重要結論是,整本聖經,無論是新約還是舊約,都是基督對他的教會所講的先知性話語。
認為整本聖經都是基督的話語,這樣的說法好像有些古怪,畢竟耶穌並沒有寫下聖經的任何書卷,即使是福音書,裡面除了記錄他講的話以外,還寫了其它許多事情;然而這是教會歷代以來一貫持守的教導。
例如,初代教會的教父俄利根在第三世紀初寫的論首要原則的序文裡提到聖經乃是耶穌的先知事工,他這麼寫著:
借著基督的話語,這不只是包含他成為人的樣式時講的話……而是在那之前,基督,就是上帝的道,乃是存於摩西和眾先知裡面……除此以外,在他升天以後,他依舊借著他的門徒們說話。
俄利根所寫的,也是歷代教會所肯定的,指明聖經的每個部份都是基督先知性的話語,這樣的看法是完成符合聖經的。
就某方面而言,聖經教導耶穌的先知性事奉遠早于他道成肉身,在地上的工作,因為他在之前就一直激勵感動舊約的先知們。
彼得前書1章10到11節,使徒彼得這麼說道:
論到這救恩,那預先說你們要得恩典的眾先知早已詳細的尋求考察,就是考察在他們心裡基督的靈,預先證明基督受苦難,後來得榮耀,是指著什麼時候,並怎樣的時候。(彼得前書1章10-11節)
彼得教導說基督早就差遣他的聖靈去感動舊約的先知們,使他們思量考察上帝救贖的應許何時會實現。由此可見整本舊約聖經是基督的話語。
同樣的,既然耶穌先知性事奉早於他在地上的工作,那麼在他升天以後,這事工也依然持續著,因為耶穌也同樣差遣他的聖靈去感動新約的使徒們和其他人,完成他們的工作。
約翰福音16章13到15節,耶穌這麼說道:
真理的聖靈……,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所以我說,他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約翰福音16章13-15節)
整本聖經乃是基督對我們說的話,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它肯定聖經裡的每卷書都帶著權柄,也與現今的教會生活很有關聯。接受基督為我們的先知,就是要接受他對我們說的包含在舊約和新約裡的所有話語,認定那是關乎上帝國度和聖約的啟示。我們不能只聽從福音書或是新約裡耶穌講的話,以此為滿足。我們必須閱讀、理解並且遵從整本聖經的話語,因為那全是基督對我們說的話。
當然在此我們也要因著歷史的改變而作調整,例如新約,這後來的啟示,經常告訴我們要如何去理解和應用先前的啟示,就是舊約。但基本的原則是不變的,整本聖經都是基督對歷代教會說的話。
我們讀聖經的時候,我想我們所有人都會發現,我們有自己特別喜歡讀的地方,我們有在上帝話語中特別喜歡的部分,很多人理所當然,一開始就被福音和耶穌說的話吸引。但是情況就是,正如上帝的話語證實的,正如初期教會和第一代基督徒們一貫證實的那樣,聖經都是上帝默示的,所以是有益的,對於教導是有用的,對於糾正我們生活中的錯誤,向我們顯明真道,筆直平坦的道路,賜生命的道路來說,是大有好處的。所以,即使上帝允許我們有某些特別喜歡的部分,被具體的書卷和話語吸引,但聖經的總體見證很重要,因為我們是完整的人,我們與其他人建立關係時,這就用上帝的話語,以它作為中心,把我們都吸引在一起。
- 雅各·史密斯博士
正確認識耶穌是我們的先知,應驗了整個預言啟示的那一位,上帝所有的應許都成就在他身上,這就意味著舊約聖經的啟示也是他的話語。他在當中直接說話的福音資訊是他的道。也通過擴展,耶穌呼召使徒 —— 他們作為他的使者說話,他們作為得到聖靈的默示,賜給我們他的道,教導我們他是誰,他做了什麼。所以,無論是舊約聖經,無論是福音書,還是使徒的書信,整本聖經都是給我們的,為了教導我們。它是賜給我們的上帝聖言,如今在耶穌基督到來和祂已經為我們成就的一切工作的光照下,我們要完全順服聖經和聆聽它的全部。
- 司提反·威樂姆博士
理解了基督先知性啟示涵蓋的範圍之後,我們現在來看基督給予我們的啟示包含的內容,以及我們因此該承負的責任。
啟示包含的內容
韋斯敏斯德大教理問答總結聖經的內容,說那是基督預先啟示給教會的話語,啟示了上帝全部的旨意,特別是關乎對他們的造就和救贖的所有事宜。就某個層面而言,以此來肯定聖經的充分性,這個講法似乎非常籠統;但我們若是從基督身為先知職份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說法的確幫助我們瞭解整本聖經是基督這位上帝最主要的聖約大使傳給我們的,為的是教導我們知曉上帝的聖約,激勵我們遠離咒詛,求得因著信靠順服上帝而有的祝福。上帝的旨意,指的就是祂聖約的條款,和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造就指的是我們對於聖約的條款能有充份合宜的認識,而我們的救贖,則是包含聖約裡的諸般祝福。
整本聖經是上帝給祂子民的聖約話語。因為基督是上帝,整本聖經也就是祂的話語。例如,耶穌經常確認舊約聖經的永久有效性。在祂地上事奉的最後時期,祂應許要賜下聖靈給祂起初的使徒們,好使他們寫下並認可這部分的聖經,這就是我們今天擁有的新約聖經。耶穌也教導他的門徒們如何將上帝聖約的要求應用 在他們的時代中。祂激勵 他們順服上帝的旨意從而領受聖約的祝福,免去上帝的審判。正如保羅後來寫道的,整本聖經交給教會的目的,是裝備我們事奉和順服我們的主。
順著這些意念,關於聖經裡基督先知性的啟示,我們把焦點放在其中兩個部份。第一,我們要說明,為何正確的認識耶穌的先知職份,有助於我們解釋全本聖經,使得我們在關乎上帝的旨意上蒙受教導。第二,我們要說明為何認識基督的先知職份,會引導我們遵從聖經,從而領受救贖的聖約祝福。讓我們先來看基督身為先知這個觀點,如何影響我們解釋聖經。
解釋聖經
在古代的近東地區,人們清楚知道他們有義務要回應宗主國的君王透過大使傳達的資訊,他們忽視那些資訊的後果是很嚴重的。對於上帝的啟示也是如此,當上帝把祂的旨意啟示給人,祂期望我們會聆聽祂的話,明白祂的要求,並且順服的回應,以得著祂的救恩。從這個角度看,基督透過聖靈給予經上的話語,不只是某個人對某些事物的個人觀點,或為了說明真理。他們是偉大君王的聖約資訊,需要聽的人順服的回應。
希伯來書2章2到3節這麼寫著:
那借著天使所傳的話既是確定的;凡干犯悖逆的都受了該受的報應。我們若忽略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這救恩起先是主親自講的……(希伯來書2章2-3節)
那些拒絕耶穌話語的人註定要承受聖約裡永遠的咒詛,但那些憑信心聽從接納耶穌資訊的人,則是要領受救恩和永生的聖約祝福。
因為基督在經上所說的話,全是關係著上帝和祂子民的聖約,所以我們解釋聖經的最好方法就是按著聖約的結構。如同我們看到的,這個結構的基本要素就是上帝對我們的恩慈良善,祂要求我們對他的忠信順服,也因著順服而有的祝福和不順服而有的咒詛,而得到約中承諾的不同後果。
就如我們先前提到的,在耶穌出生之前的舊約裡充滿這些基本重點,而基督的門徒們在基督升天之後也常常寫到這些重點;除此之外,我們也看到基督在地上承擔先知事奉時,也常講到這些主題。例如馬太福音5章45節,6章26到33節,耶穌講到上帝的恩慈;而在馬太福音25章14到30節,他教導上帝期望人們忠誠;還有路加福音13章1到8節,12章35到38節,我們看到他強調人們的回應帶來的結果。
如果我們讀聖經時,記住這些聖約的結構,這會説明我們理解整本聖經的意義。不管我們是讀歷史敘述,或是詩歌,智慧文學,書信,或是預言,我們經常要問的問題是:這段經文如何顯示上帝對祂子民的恩慈良善﹖它如何啟示上帝要祂的子民忠信順服回應﹖對於那些拒絕信從上帝的人,它講到那些咒詛會臨到﹖對於聽從的人,又會有什麼祝福加給他們﹖聖經的話語全都關聯著上帝的恩慈,祂的喜悅和幫助,上帝期待我們忠誠,遵守律法,以及順服的祝福,和不順服的懲罰等等。
基督的跟隨者在現今世界裡面臨無數的問題和抉擇。每天,我們要為自己、為家人、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人際關係,我們的教會,甚至國家、政治作出許多決定,基督是我們的先知,他所給與我們的話語,都涉及到這些甚至更多的不同領域。上帝的聖約涵蓋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當我們理解基督頒佈給我們的話,為的是讓我們能在這個聖約裡順服上帝,我們對這聖言就有更深的認識,也能夠活出尊榮上帝的生活,引領我們承受上帝的福分。
我們已經瞭解基督的先知角色有助於我們解釋聖經,現在來看他這個職份也幫助我們遵從聖經,使得我們能夠領受救贖的聖約祝福。
遵從聖經
我們可以用許多方式扼要的講述我們應該要如何順服上帝在聖經裡所啟示的旨意,而在這個系列裡我們會提到好幾點。但在這一課裡,我們只是從基督的先知職份的角度來探討這些事項。
我們要專注先知通常強調的兩點:認罪悔改,以逃避聖約裡的咒詛;還有信靠上帝,以得著聖約裡的祝福。讓我們來看悔改。
你應該記得,舊約先知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疾呼聖約裡的咒詛,為的是驅使罪人悔改;而這也是耶穌在新約裡事奉的一部分。
馬太福音4章17節,馬太這麼概論耶穌的傳道:
從那時候,耶穌就傳起道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4章17節)
事實上,這個主題可以說是縱橫於舊約和新約,它是全本聖經裡最常出現的主題之一。因為聖經的每個部份都啟示上帝對我們的旨意,所以我們若是為沒有達成祂的旨意而悔改,這是一個非常合宜的生活應用。
我們知道,所謂的悔改,就是人從違逆上帝轉‘而順服祂的旨意。我們轉離罪,並且憑信心轉向上帝。起初的悔改是發生於人在得救的信心裡首次歸向基督,那是我們聽到福音的資訊,為我們的罪悔改;但是悔改也應該不斷出現於基督徒生活的各個層面。
改教家馬丁·路德在他寫於主後1517年,著名的95條裡,第一條就引用這個觀點,他這麼寫道:
當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說“你們應當悔改!”時,他是希望信徒們畢生致力於悔改。
路德知道墮落的人類會一直的犯罪,因此信徒在每天的生活中仍是需要不斷悔改。
激勵我們悔改的一個方法是跟從耶穌和舊約先知們的模式,那就是宣揚上帝聖約的話語。當我們把上帝的要求告訴不信的人時,我們能勸勉他們捨棄罪,為的是逃避上帝咒詛的審判;還有當信徒聽從上帝的話,發現他們自身的錯誤,我們也要為此悔改。當然真正的信徒無須憂慮他們會落入上帝永遠的咒詛裡,因為當耶穌為我們死在十字架的時候,他已經保證了這點;但上帝有時還是會管教我們。其方式也類似祂聖約的咒詛,就如同我們在希伯來書12章5到11節所讀到的。
在日常生活中鼓勵並且操練悔改,信徒以此來尊榮基督的先知性事奉,並且求得上帝聖約的祝福。但是當我們這麼作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認識到敬虔的悔改,不是對我們的罪感到絕望,雖然承認罪總是讓我們覺得傷痛,但那不是要讓我們絕望無助;反而是要幫助我們恢復與上帝的關係,以及在上帝裡面的喜樂。
我們讀到哥林多後書7章10節,這麼寫著:
因為依著上帝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哥林多後書7章10節)
我想每一個基督徒都得到上帝的呼召,要有一種經常悔改的生活方式,就是承認我們的罪,來到主面前得清潔。耶穌他自己說,我們需要天天背起我們的十字架,這肯定含義是我們不僅要預備受苦,還要走十字架的道路,就是向我們的罪死,尋求神的赦免,十字架就是關於這一切的事。確實,雖然我們都知道這個偉大的真理:就是當一個人第一次來到主面前,承認他們的罪,的確,他們就是一個新人了,已經被洗淨,這些是我們需要堅持的偉大真理。然而,坦誠地講,我們經常是天天讓我們的衣服變得污穢,如果我們要被洗白,就需要回來得潔淨,得更新。在舊約聖經中有經文清楚的說到,那悔改回轉歸向耶和華的得到極大祝福,祂不喜愛罪孽和心中隱藏罪孽的人,或者如大家知道的,詩篇32篇說,“耶和華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你在這篇詩篇中看到,真的得到赦免的人是有極大喜樂。這是基督徒能天天經歷到的,那罪得赦免的喜樂。所以當我們追求這操練,引向新生的悔改,我們就有不可思議的喜樂。
- 彼得·瓦爾科爾博士
理解了悔改的意思之後,我們再來看對上帝的信靠。
耶穌和其他聖經裡的先知們都鼓勵人們要持續信靠上帝,遵從祂的聖約,使得他們能夠領受上帝的祝福。這個原則也適用于現今的基督徒。如果我們希望,當祂的國度成全完備時,我們能夠得著救恩的祝福,我們就需要持守我們的信心,借著遵從上帝的聖約,以此表明我們的信心,這是非常重要的。新約多處經文都講到這個重要的真理,例如以弗所書2章8到10節,帖撒羅尼迦後書1章4到12節,希伯來書12章1到11節,以及雅各書2章14到18節。
例如約翰一書5章3到4節這麼說道:
我們遵守上帝的誡命,這就是愛他了,並且他的誡命不是難守的。因為凡從上帝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約翰一書5章3-4節)
如同約翰在這裡的教導,真基督徒的信心是得勝且持守的,表顯於對上帝的委身,和遵守上帝的誡命。
坦白的說,在我們等候上帝成全祂的應許時,要堅守信心,繼續順服是很困難的。每個時代,上帝的子民都面對過這樣的挑戰,從舊約時代,新約時代,到整個教會歷史,都經歷這樣的艱難。但是我們知道上帝的應許是真實的,而且基督至終也一定會回來,完成他所開始的工作。
使徒保羅在他的書信中,把我們向基督堅守信心的動機動力真是講得很清楚。就是要記住基督已經為我們做成的事,記住我們的救恩。這是最基本的動機。但是你知道,聖經也非常關注要讓我們知道有其它的動機與動力。首先,非常誠實面對這個事實,就是有一個審判的日子正在臨到,我們要為每一句閒話,做的每一件閒事交帳。這應該成為堅守信心的動機。我們也看到一個更大的畫面,就是我們要在最深的順服裡得到最大的喜樂。有誰不要那喜樂呢?我們為什麼要奪去那喜樂,豈不知我們的動機不是僅僅要避免上帝的懲罰和審判,還是要因著順服得到上帝賜給我們的祝福嗎?聖經也清楚地講到其他方面。我們活在察看我們的世人面前,我們基督徒見證的可信度,與世人是否看到我們活著向基督堅守信心是大有關係的。你知道,這樣說就是加大了責任,提醒我們,我們向基督堅守信心有著多重的動機和動力。
- 奧爾伯特·穆勒博士
有一天我們的信心會得著至終的證實,當耶穌回來時,我們會得著他所預告的全備祝福。悔改將成為過去,我們的信心會蒙受獎賞。到那時,我們要住在上帝在地上成全的國度裡,享受祂聖約裡所有的祝福。然而到那日來臨之前,因著與上帝的約定,我們的生活還是要不斷為罪悔改,並且持守信心。但是我們若持續對上帝忠心,我們現今承受的管教會輕微許多,而且我們將來的祝福也會加增。
總結
在這一課裡,我們探討了拿撒勒人耶穌如何承擔履行先知的職份。我們查考了先知職份的舊約背景,談到耶穌在那些方面符合先知的資格,如何履行這個職份的功能,以及滿足舊約對這個職份的期盼。此外我們也從經文裡基督先知啟示的範圍和內涵這樣的角度,探討現今的基督徒如何在生活中應用這些啟示。
瞭解基督先知的職份,對每個信徒都非常有益。這説明我們轉向上帝的國度和目標,引導我們聆聽和遵從聖經裡耶穌所有的教訓,也給我們一個架構去認識他所頒佈的啟示,更讓我們相信,上帝一定會實現耶穌所說的預言,他必將再來,我們必得著應許的永遠救贖。

全系列下載

更多資訊請上:
IIIM(第三千禧年)神學教育資源中心
4. 明白聖經(史普羅)
《明白聖經》使我們知道勤奮地研讀上帝的話語是每一位信徒的特權和義務。這提醒我們說我們有特權,同時也有責任要正確地解讀聖經。史普羅博士告訴我們,聖經的解讀就像其他科學一樣,是有規則存在的。他提到一些指導原則來幫助我們正確地明白、解讀並且應用聖經,並使用聖經中那些經過時間驗證的原則來說明該如何發掘出聖經內容的真正含義。本系列內容對於剛開始讀聖經的人、或是經驗豐富的人而言都是很好的研究工具。
以下是本台的VOD點播中文內嵌字幕版本,全球都可收看(含中國地區喔);適合用LINE、WhatsApp、WECHAT分享!使用手機時也支援Google Chromecast與Apple AirPlay電視投放功能喔!
4. 明白聖經(史普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