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西門•彼得跟著耶穌,還有一個門徒跟著。那門徒是大祭司所認識的,他就同耶穌進了大祭司的院子。 16 彼得卻站在門外。大祭司所認識的那個門徒出來,和看門的使女說了一聲,就領彼得進去。 17 那看門的使女對彼得說:「你不也是這人的門徒嗎?」他說:「我不是。」 18 僕人和差役因為天冷,就生了炭火,站在那裡烤火;彼得也同他們站著烤火。 19 大祭司就以耶穌的門徒和他的教訓盤問他。 20 耶穌回答說:「我從來是明明地對世人說話。我常在會堂和殿裡,就是猶太人聚集的地方教訓人;我在暗地裡並沒有說甚麼。 21 你為甚麼問我呢?可以問那聽見的人,我對他們說的是甚麼;我所說的,他們都知道。」 22 耶穌說了這話,旁邊站著的一個差役用手掌打他,說:「你這樣回答大祭司嗎?」 23 耶穌說:「我若說的不是,你可以指證那不是;我若說的是,你為甚麼打我呢?」 24 亞那就把耶穌解到大祭司該亞法那裡,仍是捆著解去的。 25 西門•彼得正站著烤火,有人對他說:「你不也是他的門徒嗎?」彼得不承認,說:「我不是。」 26 有大祭司的一個僕人,是彼得削掉耳朵那人的親屬,說:「我不是看見你同他在園子裡嗎?」 27 彼得又不承認。立時雞就叫了。 28 眾人將耶穌從該亞法那裡往衙門內解去,那時天還早。他們自己卻不進衙門,恐怕染了污穢,不能吃逾越節的筵席。(約翰福音十八章15-28節)
彼得三次不認主(麥安迪)
四本福音書都告訴我們這個故事,所以聖經要我們注意彼得不認主。大部分的宗教,第一代的宗師好像都是完美的人,聖經就是要我們知道第一代的門徒們不是完美的人,所以向我們講這個故事。這是我跟孩子們問的問題:到底可以學到什麼?我說可以學很多,我們不要學彼得的糟糕,彼得實在的有他的敗壞、軟弱點,但是我們說彼得很糟糕,我們要先想:你比他好嗎?我們不知不覺感覺:我不會這樣子做,我比他好。但是彼得自己是像你一樣的,他還沒有面對試探的時候,他也說:我絕對不會否認你,因為我愛你,但是面對試探的時候他跌倒了。聖經就是這樣子說: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我們從這個故事不是要知道彼得是特別弱的,我們要學的是彼得是偉大的,但是偉大的人也是有他們的軟弱。在這段經文中有十個東西我們可以學習。
第一個我們要學:聖經講的事情,就是講事實。聖經是神的話語,所以它不會講假的。人都講假的,世人都說:你好,我好,我們都好,特別我、我的家庭、我的朋友、我的親戚,好像都是好的,雖然心裡知道不是完全如此的。世人會想有衝突的時候,是我的對手有問題,所以這個社會充滿了吵架,因為我想你們不對,你想我不對,人就開始吵了。但是聖經就是講事實的,人都有他們的軟弱。我們認識人,知道作牧師最困難的地方嗎?許多的基督徒認為你應該完美,因為你是牧師。甚至有的人誇口:他們的領袖,我們的牧師多麼好、多麼偉大。這是人的作法,但是聖經沒有這樣子跟我們講,聖經是講事實。

所以第二個事情我們要學的是:最好的基督徒依然可能會跌倒的。彼得就是門徒們的領袖,為什麼他很偉大?因為他深深愛主,他愛一切主所說的、所做的,他的心裡很渴望他能夠跟隨祂,能夠作忠心的人。在彼得前書第一章8節,他談到一些別的基督徒,形容他們。他怎麼形容當時土耳其的基督徒?
「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得前書一章8節)
這是彼得形容別的人,因為他自己也經驗到了,他愛主,有說不出來的大喜樂,因為他能夠被揀選,能夠跟隨和認識主耶穌基督。他是一個愛主的人。會幫助我們瞭解這個故事的是路加福音第二十二章31~34節:
「主又說: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彼得說: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監,同你受死,也是甘心!耶穌說:彼得,我告訴你,今日雞還沒有叫,你要三次說不認得我。」(路加福音二十二章31-34節)
從這個經文我們看到,為什麼彼得跌倒了?因為是撒但要求可以考驗他,上帝容許牠。他也面對一個他自己以為可以面對的事,但是卻跌倒了。我們可以說彼得跌倒,是因為他是門徒們的領袖,因為他是領袖,所以另外十一個門徒沒有面對彼得所面對的,是彼得面對,之後跌倒了。彼得跌倒了,我們不要想他是最弱的門徒,他是門徒的帶領者,而這個故事是告訴我們,最好的門徒若被撒但試煉、考驗,可能會跌倒。

第三個我們學到一個推理是:所有的基督徒都可能會跌倒。要瞭解這一點,這包括你。看這個故事,不要看別的人,就是看我們自己。
第四個我們要學:試探有很大的力量。彼得沒有實在地面對試探,他想我都可以站穩,但是面對它的時候,他發現他站立不穩。他在那邊看到人會抓他,事實上他被抓了,可能自己會殉道,一定會受了苦。他面對耶穌基督所面對的同一個壓力。你還沒有面對試探和感覺它的時候,你可能想你可以站立得穩,但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試探的力量有它的巨大。

從第五個我們學到:我們應該知道每一天上帝在保護祂的教會。耶穌基督就是求神保守他們在你的名下,中文說:用你的名字保護他們,或你可以說,耶穌為我們禱告:神能夠保護我們在祂的名下。我們要學到:我們還在這裡,還在跟隨主,不是從我們自己而來的,而是從神每一天的恩典。祂不容許我們面對我們不能夠面對的試探,我們應該感覺到這個世界有許多事情可以讓基督徒走錯的路、丟臉的路,需要神的保護。

這是第六個:我們有確據來到神的面前,不是因為我自己偉大。若我想我沒有問題,我繼續往下去,你就是像彼得還沒有跌倒一樣。我自己可以做的,我自己不會做丟臉的事,我自己不會得罪神。這是一種考驗自己?不,我們從這個故事要學到:我有這個能力。但是我確據在這裡:是耶穌基督為我們禱告,神說不容許撒但奪去我們的心,因為祂為我們禱告,我們有確據在神的面前,上帝是要幫助我們的。

第七個我們要學到:要認真地、迫切地祈求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為什麼主禱文最後一個祈求是這個?因為它是我們最重要的,我們就是需要。主禱文的結論是在認識人,我們從彼得要學習到,要這樣子為我們自己常常禱告。

第八個我們要學到:彼得是靠著十字架得救,而不是靠著自己的行為。我們要反省的是,彼得是否能夠來到神的面前說:我是彼得,你應該接納我,因為我愛主?可以這樣子禱告嗎?好像不是,因為他犯了小的錯誤:不認主三次。不是小的錯誤,是很大的,羞辱上帝和耶穌基督的名。所以我們從這裡學到,彼得不是靠著他的行為好在神的面前。他是我們一首歌說誇口這個老十字架,我們都要如此,彼得是如此,我們也是如此。

第九個我們要學:在教會裡,不要高舉任何人。人就是人,我們不要覺得自己的牧師完美,以後你會有很大的失望。你不要說某某牧師,我們都在跟隨他,他多麼偉大,多麼配得,都是我們的榜樣。以後他跌倒了,你自己信心會垮下去。聖經告訴我們彼得跌倒了,聖經說我們要以他為一個榜樣。彼得比任何我們認得的人偉大,歷史上偉大的一個人物,他會跌倒,所有我們認得的人。有的時候人變驕傲,神就是容許他,可以說沒有保護他,為了暫時使他學習他是軟弱的,使他謙卑下來。歷史就是這樣子,學習我們都不要榮耀人,一邊我們要靠著十字架。

最後,一邊是最重要的,我們要看,這個故事要給我們看一個對比:耶穌基督和彼得。你看彼得在那邊是什麼樣子的?發抖、否認、要保他的命。但是耶穌基督是面對更大的一個試探、更大的一個試煉,祂必定要被釘在十字架,祂知道,祂預備受苦,祂知道。聖經說在十字架上,祂不只受地上的苦,也受了永恆的苦,是為了信祂的人遇見、經驗到。聖經有這個概念:地獄的苦。耶穌基督在面對它,跟彼得完全不一樣,很安靜在大祭司的前面,接受神的旨意,願意為人受了苦。別的人在祂的旁邊都心裡不安,從故事你可以看得出來,祂就是很穩的,要做神的旨意。我認為這是為什麼約翰把耶穌基督的故事放在這兩段彼得跌倒的故事的中間。

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普通的人,我們看到神的兒子。我們可以說,撒但能夠打敗每一個人,打敗彼得有沒有?有。牠能夠打敗每一個人,但是牠沒有打敗我們主耶穌基督。牠用牠最大的力量、最大的試探、最大的危險,抓了祂,要控告祂,說你要面對一個巨大的痛苦,但是主就是說:我願意。從這個角度,我們從這個故事要看到,耶穌基督就是世界的救主,我們要敬畏祂。這是十個要學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