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要義(第6集)

3 views

我們已經講到關於加爾文基督教要義是
先是拉丁文出版
然後有法文是主要的
嚴格來說不是翻譯的 是加爾文自己寫的
然後我們也說有義大利文版先
然後荷蘭文
然後有英文 在1961年開始有
然後英文版也不斷有翻譯
所以我們來介紹一下
我們華人教會
我們華人讀者現在讀的
這本中文翻譯版的來源跟原委
基督教要義的中文譯本
首先是在1955-1959年
香港的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所發行的歷代基督教名著
所謂的金陵神學院托事部
組成的翻譯團體作
所以在我那個年代讀的是這個1555年
一次出一本 一共三本
上中下三冊
它的問題是在於
是一個好的翻譯 流暢的翻譯
它是根據英文版在十九世紀
Henry Beveridge的版本所翻譯的
然而Henry Beveridge
雖然是當時一個好的譯本
也是根據以前的譯本不斷更新
所以加爾文的英譯本有好多
那麼最靠近現代時間的是
十九世紀有兩個譯本
兩個翻譯本
在十九世紀這兩個翻譯本
可以說都是不錯的翻譯本
那麼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我們說基文本基督教要義
它是主要用了Henry Beveridge的翻譯
也是參考了前面的John Allen的翻譯
但是問題是
因為Henry Beveridge的翻譯呢
不是最準確的
有些現在的神學院英語世界
比較採用的是另外在
這個是現在大家比較採取的主要譯本
主要原因是因為他翻譯是比較準確的
當然也應該是越來越翻譯得越好
Henry Beveridge的翻譯是流暢
但是有些部分不夠準確
是比較準確
可是比較冗長
他照著拉丁文這樣翻
意思是很全備 很準確
但是句子太長
讀起來英文有時候不太容易明白
不夠流暢
所以Henry Beveridge的
十九世紀的翻譯本
是簡明流暢
但是有些地方翻得不準確
Battles是二十世紀1960年
所出版的這個翻譯本
是準確
但是不夠那麼流暢
已經不錯了
中文翻譯本香港基文出版社翻的是
採用的是Henry Beveridge
表示說 第一個
它所根據的英文譯本不是最準確的
也沒有辦法 因為中文出版之後才有
二十世紀1960年代
才出版了Battles翻譯本
他們沒有辦法看到Battles翻譯的
因為還沒有出來
所以中文版先出來了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說
基文本的翻譯採取的是節譯本
就是說 它看到這一段
覺得不合適中國讀者的
其實沒有不合適
只是他們覺得大概不需要翻的
或者比較難 就把它略掉
甚至有時候一整章都沒有翻譯
因此讀起來只能算是一個節譯本
不是一個全譯本
因這緣故 它有兩個瑕疵
一個就是它是節譯本
一個就是它是按照Henry Beveridge
是翻得很簡明流暢 像英文版一樣
但是因為它所根據的
英文譯本不夠準確
到了2007年
台北的加爾文出版社
就出了根據1960年出版的
Battles現代翻譯本的全譯本
所以這是一個新的創舉
所以現在有全譯本出現了
三年之後在北京三聯書店
就從台北加爾文出版社取得版權
把它重新稍做調整
用簡體字出版
所以現在中國大陸
你可以買到三聯書局出的簡體字版
是根據全譯本
我們說台北版的全譯本
略加修訂
那麼問題就是說
就跟英譯本一樣
加爾文出版社台北的翻譯本
包括大陸簡體字的譯本
很冗長 句子很難讀
因為它所根據的英文譯本Battels
本來就是比較長
比較不容易像Henry Beveridge
十九世紀出版的這麼簡明流暢
所以你看變成是有兩端
一個是簡明流暢但是不夠準確
另外一端就是準確但是太冗長
中文讀起來坑坑卡卡的
有時候很多人說讀不懂它在講什麼
不但如此
包括基文這個簡明流暢的譯本
以及台北或者大陸這個全譯本
無論繁體簡體字 都有翻錯的地方
在我仔細重新編譯的時候發現
這裡面翻譯的有些錯誤的是很嚴重的
所以這還不是可靠的全譯本
雖然它所根據的Battles
是好的英文全譯本
準確的全譯本
可是因為中文譯者又是很多人的合作
難免是參差不齊的程度
所以有些地方翻得可以 有些地方翻得不行
總而言之基本上
還是可以表達加爾文的著作
因此我們要存感恩的心
在1950年代
有基文出版社出了這個節譯本
後來中國大陸出版的全譯本
雖然都有瑕疵
也都有缺陷
甚至有些錯譯
後來的比方說
簡體版要參照繁體版修正一些
還是有些重要部分沒有修正到
所以我們只能說
如果在還沒有出現最完整的全譯本
又準確流暢的全譯本之前
這些版本仍然是可以參考使用
一定是有幫助的
我們要存著感恩的心
來謝謝這些過去譯者的努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說
在2017年的一月份
又出現了麥種出版社所出的全譯本
然而遺憾的是
它沒有根據1960年
現在最好的英文譯本Battles譯本
它根據的還是十九世紀
Henry Beveridge的譯本
它根據的還是一個不夠準確的譯本
是1845年翻譯的
雖然它是全譯本
不像基文本是節譯本
這樣說來它可以取代了基文本
因為基文本是節譯本
它們都是翻譯Henry Beveridge為主的
那麼這個翻譯的內容
由於翻譯的作者本身
並不是專做神學翻譯的
所以他有一些翻得不錯
但是也有些地方仍然是不夠理想
總而言之
我們現在有這麼多譯本
有基文本
有台北的繁體字
大陸三聯的簡體字
加上麥種的譯本
可是我們還要等待
希望將來有完整的
準確又流暢的全譯本出現
總而言之在這之前
讀它們其中的譯本都是有幫助的
當然特別要講一下就是
在2016年的十二月
在2017年一月
麥種的翻譯本還沒有出版之前
在台北的歸正出版社
透過改革宗出版社的協助發行
出版了「操練敬虔」這本書
這是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的每日靈修版
這個是新的編譯本
所謂編譯是說
編者參考了前面這些
在2016年以前的這些譯本都參考
然後加以對照Battles英文譯本
仔細地校對 然後重新編寫
因為你沒辦法去改人家已經翻譯的
很困難
只有自己重新編寫
所以是重新的編譯
為什麼叫編譯呢
因為它不是完全的全直譯
全部的照著字面直譯
也不是全部都翻譯
是這樣 因為加爾文在討論
當時他所處理的早期教會
到宗教改革時期出現的這些
異端或天主教的錯誤
他有時候花很長的篇幅去駁斥一個異端
比方說他在論三位一體的時候
指出當時在日內瓦來搗蛋
叫作瑟維特(Servetus)的異端
他講了很多
我想靈修版不需要給異端做免費廣告
所以就把他講瑟維特的錯誤的
精華大綱講出來
不須仔細講他的細節內容
換句話說
加爾文論到這個異端的時候
我就把它縮寫成簡單扼要就夠了
精華都掌握住了
直接指出異端錯誤的這些
命中要害這些 我們絲毫沒有妥協
這個都沒有刪減
只是縮編了那些精華的內容
不要去繞太多 仔細講這個異端
比方說他在後來論到基督論的時候
在他講到門諾西門
(Menno Simons,1496-1561)
重洗派的領袖西門
他雖然沒有直呼其名
可是他知道當時主要重洗派
講基督耶穌是幻影
道成肉身幻影說的是門諾西門
也許門諾會弟兄姊妹不知道
但是門諾會這個創始人
他的確是講幻影說
有他寫的書為證
這樣說來 加爾文就解釋
這些幻影說講了什麼錯誤
我們也把它縮寫
不要講太多
這些讓人讀起來很痛苦
會得憂鬱症的這些段落
所以因這緣故
為了讀者靈修有益幫助
不要讀太多這些
我知道有的讀者反映說
搞了半天
怎麼讀了好多加爾文
去指出這些人錯在什麼地方
我們讀那麼多幹嘛
所以我們就加強正面的
所以對於駁斥異端的部分
我們就取其精華
縮寫 為了靈修的幫助
然後積極正面的教義教導
加爾文因為當時的情況他所寫的
有時候是講一句話
他以為當時的讀者明白
可是今天的讀者呢
靈命比較短淺
對這些教會的歷史上的這些神學家
認識也有限
所以不是能夠馬上抓住他所講的意思
所以有幾處 有些地方
加爾文講得太過精簡了
那編者就把它擴大
把它按照加爾文的原意
更是根據聖經來幫助讀者明白
加爾文到底在講什麼
免得讀了半天
加爾文這句話在講什麼不知道
就把它引伸含意 按照他的意思推衍出來
這樣的目的是為了靈修
原因何在呢
也許這些其他的出版
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的翻譯者
或者可以說你們這本「操練敬虔」
不是全譯本直譯本
的確不是完全每個字翻譯
也不是直譯
但是的確把它的節譯表達出來了
原因是因為加爾文自己說
這本書是敬虔生活大全
基督教敬虔學
所以如果我們讀了半天
讀起來不是靈修敬虔的話
那幫助不大了
所以我們是根據加爾文的原意
做一個靈修的方式來編寫
忠於他的原著
精華全部保留
任何積極正面的教導
都把它充實、發揚光大
那麼如果他論到異端
這些錯誤負面的東西
我們就把它縮減
免得讀起來讓讀者很難受
因為這個原因 叫作
加爾文基督教要義每日靈修版
另外一個作法就是
說到加爾文基督教要義
坦白說 我在神學院教書
神學生、傳道人
真正把它從頭到尾讀完一遍的人
鳳毛麟角
他翻一翻前面幾個
或老師指定閱讀的
真正從頭到尾把加爾文基督教要義
包括英語世界也是一樣
全部從頭到尾讀完的人非常少
所以既然這樣的情況
我們就發現
一般人 包括神學生、傳道人
要讀加爾文基督教要義
有兩方面的困難要克服
第一個
讀者需要有鍥而不捨的耐心
要連續讀完四大卷八十章
沒有過人的耐力是很困難的
第二
讀者們也需要有早期教會
到中世紀教會歷史背景
因為加爾文在書中引用這些
神學家、哲學家的思想
針對當時中世紀天主教的錯誤和迷信
以及十六世紀的異端等等
如果你沒有這個背景的話
就是沒有一點簡單的教會歷史
或是系統神學的一些基本觀念的話
你讀起來會不知道是什麼回事
怎麼說這個人那個人
這麼走馬看花
一大堆這些思想家、神學家、教父
你不知道他是誰
你也不知道當時異端危害的嚴重有多深
你就不能明白
為什麼加爾文這麼痛下針砭
大聲疾呼指出這些異端錯誤
你會認為他怎麼搞的
這麼嚴厲在說人家
所以我們說過
閱讀加爾文基督教要義
無論對中文或英文讀者
有兩大功能
第一個就是說
你需要有鍥而不捨的耐心
這樣把它讀下去這四大卷八十章
第二 你需要有一個簡單基本的
系統神學與教會歷史的背景
你才知道這些專有名詞是什麼意思
所以呢
你不能當作是一般的家庭的見證集
很容易就看的
這種書我也碰過一個讀者他說
讀了前面他覺得他讀不下去了
我想就是因為他比較沒有興趣
沒有這樣的背景
沒有看出這裡面何等重要的
講到教義真理和敬虔生活的密切關係
總而言之
如果這方面來說
對於教會歷史和神學這些用詞
比較瞭解有限的讀者們
我建議大家可以看一些
神學辭典或教會歷史辭典
或者讀我所寫作的
「生命之道–簡明系統神學」
以及「興起發光–二千年教會史」
就會有所幫助
關於背景的幫助這方面可以提供
但最大的困難還是在於
誰有耐心從頭到尾把它讀完一遍
還要讀得下去
這個就想用倚靠主恩典
用每日靈修
每天幫你讀一篇
你只要願意每天靈修
都替你安排好了 一天一篇
三年就可以把整本
四卷基督教要義讀完
有這麼好的事
感謝主恩典
我們用每日靈修版的進行
這樣的方式
所以這個寫作計劃就是
按照它的上下文區分
包括參考加爾文自己的分段、排列
所以 一月一號、一月二號
你每天只要照讀就好了
感謝主我知道有些讀者已經開始在讀
認真讀操練敬虔–每日靈修基督教要義
他們讀了這個很感動、很有幫助
我想這是很重要的
它不是一個很容易讀的
像一般讀小說、讀故事見證
但是它的確是對你的心說話
為這個緣故
我們也希望是靈修版的方式
所以加爾文他在書中論到一些問題
他會附註一些聖經經文
作為支持的證據
有些地方他沒有加上經文
編者就替他加上許多經文
幫助大家明白
另外有些地方就是
這一章分到這一天讀這一段
這一頁裡面他幾乎沒有引用任何經文
他可能在講異端
或講天主教錯誤的時候
那怎麼辦呢
編者就找出有關的經文來作為提醒
所以就把它放進去在裡面這樣幫助
然後 由於每日靈修不是加爾文掛帥
而是聖經掛帥 讀神的話
所以我們就在每一天上面
我們就是把加爾文分段 每一天有一篇
每一天的上面開始先列出
當天的靈修經文一處或兩處
你先讀了經文默想之後
然後你再去看加爾文講的內容的話
會對你有幫助
換句話說
我們是用經文來引導我們
不是用加爾文來引導我們
以這樣的方式編寫基督教要義
基督教要義每日靈修
操練敬虔的方式
已經出版了上冊和中冊
已經出版到加爾文基督教要義
第三卷的內容了
現在在繼續編寫加爾文第四卷教會論
盼望在今年年底可以出版
這是上冊
第一卷到第二卷的十八章
這是中冊
這是第二卷到第三卷
然後下冊
從第三卷的後面到第四卷全部
這是目前的出版計劃
請大家代禱
所以已經有上、中兩冊出版了
這是幫助讀者
每一天讀一篇這樣來讀完
我想這是非常有幫助的
適合個人靈修 家庭一起閱讀
或者是教會團契小組一起閱讀
還有需要注意就是說
有人讀到馬丁路德
或讀到加爾文的著作覺得
裡面的這些言詞犀利
批判異端有時候用詞是毫不留情
說的話非常地嚴厲
覺得有時候很難接受
比方說
路德或加爾文說
我現在討論的題目
跟那些異端
跟那些敵檔真道的那欄
豬圈裡面的豬是沒有關係的
那你這樣一想
這種話 用詞
說把這異端他們算是豬圈裡面的豬
這樣污穢敗壞
你覺得怎麼搞的
加爾文跟路德不是都很屬靈的人
怎麼會用這麼粗俗的用語呢
那你要曉得
在中世紀到改教當時
這些人寫文章駁斥異端
通通是這樣的
天主教也是用一樣的這種文體
所以路德加爾文用詞
加爾文還比路德稍微收斂一點
但還是有一些地方
在基督教要義裡面他用這樣強烈的
類似的用詞
那些大概不適合現在的讀者看
會引起反感
那編者就把這些用詞給它刪掉了
這種尖銳的駁斥指責人家
的這個用詞刪掉
但是他所尖銳駁斥異端的核心要害
這個沒有刪減 完全保留
換句話說 你讀到他講
指責對方異端的錯誤
這是嚴肅的 需要這樣強烈表達
但是不用那種容易引起現代讀者
不能接受的 諷刺的用詞
因這緣故 所以讀者
每一天都藉著禱告讀聖經
然後來讀的話 會很有幫助的
另外要解釋一下
加爾文有時候他在某一個篇章裡面
他講得很長
那麼你不可能一天讀完
我們可能要兩天、三天來讀
有的時候講一段又很短
所以這個短的一段跟下一段和在一起
所以變成必須按照一天的份量來調整
這是不太容易的
所以我們就在每一天上
都標上閱讀加爾文基督教要義
的標準讀法
就是現在一般讀者或學者
在討論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的時候
你要說第幾卷、第幾章、第幾節
比方說
第三段它很長
就把它切成a,b,c三段來看也可以
就加上a,b,c這些英文字
表明它是前、中、後
所以這樣的方式就使任何讀者
讀了當天的每日靈修要義之後
他覺得需要再仔細看
加爾文講的到底是什麼
這編者有沒有編得正確
他去查原文
讀英文的話去查英文
看看這個地方
他就可以讀得更仔細
看看靈修版的編譯是不是忠於原著
這是我們所要幫助讀者的
總而言之 這本書叫作「操練敬虔」
是因為基督徒的靈修生活
必須建立在至聖真道上
像猶大書20節所說的
你們需要在至聖真道上造就自己
所以必須要以純正的信仰作為根基
來操練敬虔生活
若是不根據聖經真理
那我們追求主觀的經歷
這種靈修就沒有幫助了
就變成是只有敬虔的外貌
卻違背了敬虔的實義
甚至常常學習 終久不能明白真道
感謝神
透過加爾文寫的基督教要義
讓我們今天中文讀者可以來讀
操練敬虔–基督教要義的每日靈修
做為我們的靈修的幫助
打造我們對系統真理 敬虔生活的根基
是何等地重要
也求主使用 請弟兄姊妹代禱
我們介紹這本操練敬虔就到這裡

此系列由呂沛淵牧師主講,特為介紹「操練敬虔-基督教要義」。總共八集。

加爾文的名著《基督教要義》,被歷史學家公認為「改變人類歷史的十本書」之一,是講明改教信仰、講解聖經、辯明福音的最佳著作,完整而全備地介紹「基督教信仰與生活」。本書重新編譯此經典巨著,以「每日靈修」的方式幫助讀者,一日讀一篇,循序以進;並精選聖經經文列於每日頁首,先行閱讀默想,然後再研讀每日內文。每日篇章加上標題,以利讀者掌握要點,操練敬虔。

基督徒常在歲末的回顧中,一方面感動於神對我們的信實與慈愛,另一方面卻不免嘆息,常因諸多的理由,犧牲了自己最寶貴、最寧靜、最豐富的靈修時間;即便有按日讀經,卻又受限於自己的理解度,而流於趕進度式的浮面閱讀,無法進入「內室」的交通。

呂沛淵牧師的《操練敬虔》,正是為了克服以上的問題而設計的。他把不容易閱讀的《基督教要義》譯文,轉為平易的靈修材料,且精心斟酌份量,不多不少,逐日分糧,讓讀者不但有飽足感,也能在30分鐘內,咀嚼出真理的香氣。



製作:改革宗電視台 RTV Taiwan
授權:呂沛淵牧師 / 聖經歸正教會 www.biblerc.org


購買連結《操練敬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