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操練敬虔(呂沛淵) - 基督教要義(第4集)
加爾文在1536年
第一版出版的基督教要義裡面
前面有長篇的提獻給法王法蘭西一世
列舉了七大理由
說明改教信仰的純正
反對者的抹黑造謠逼迫是虛假的
最後他在第八段裡面結論說
他奉勸國王不要根據這些錯誤的指控
來行動 來逼迫這些無辜的改教人士
改教人士在等候神的伸冤
因為神說:伸冤在我 我必報應
加爾文就仔細說
在這第八段結論裡面說
指控我們是煽動顛覆國家
是徹底的虛假抹黑錯謬
我們現在在放逐之地
加爾文還在巴賽爾
我們還在為陛下禱告
我們的言行有美好的見證
我們怎麼可能是要來顛覆煽動革命呢
或是來推翻你的政權呢
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在你的國中
有任何以福音為藉口任何謀反造亂之事
你有國法可以刑罰 來制止他們
現在你是以偏見聽信謠言
以憤怒來迫害我們
盼望這篇上訴文能夠改變你的態度
如果你繼續聽從惡人
那我們就只有等候萬王之王
來為我們伸冤
祂必定以大能拯救我們脫離苦難
懲罰惡人
最後他結論說
詩篇二十五篇第五節說
願萬王之王我們的主
以公義來堅立你的國位
就是奉勸法王法蘭西一世秉公行義
不要再抹黑 聽信謠言
故意逼迫這些改教人士
這是加爾文寫給法王的提獻說明
首先他說明這本書的目的
是要來傳講神真正純正的福音
幫助信徒能夠過
認識純正教義 過敬虔生活
第二 也為了當時法國境內
這樣子抹黑逼迫改教人士 血腥鎮壓
提出抗辯
勸法王不要繼續逼迫改教信仰
好 我們可以說
這個加爾文上訴文可以對照媲美
早期教會有這些所謂護教士Apologists
上書羅馬皇帝護教書
比方說像殉道者游斯丁 Justin Martyr
他上訴有護教書
第一 第二護教書都有
那麼他所寫的這個內容
顯然是比早期教會的護教士寫得更好
因為早期護教士所寫的護教書
主要是根據希臘哲學來辯證
當然也說到基督徒是奉公守法的良民
不應該被人抹黑逼迫這方面
這方面有相似性
加爾文的上訴文裡面
上訴法國國王法蘭西一世
你看他有幾個重點
第一個 他根據聖經
改教信仰的根據是唯獨聖經
對抗羅馬天主教的這種
教皇的權柄 使徒的寶座
當時羅馬天主教在中世紀
直到今天都是一樣
就是要求信徒接受
羅馬天主教教皇所說的一切教訓
他說 你雖然不明白或不懂
反正你就照著所聽的去信就對了
這種叫做Implicit faith
中文翻譯作暗信
就是反正你不明白也信
暗暗地信
或我們可以說是迷信
加爾文在第三卷論到
什麼是信 什麼是因信稱義的時候
仔細對照天主教說的這種信
是只要相信教會所說的
這種是錯的
必須根據聖經所說的
真實得救的信心
信靠聖經 信靠救主耶穌
信靠三一真神
所以那一句有名的故事
那一句笑話是這樣說的就是
有人和天主教徒談話
你們天主教信什麼啊?
我們信我們教會所教我們的
然後第二個問題:那你們教會信什麼?
我們教會信的就是我們所信的
最後第三個問題:
那到底你和你們教會信什麼?
我和我們的教會信的是一樣的
說了半天 天主教徒
根本不能說出他是在信什麼
因為他的
從中世紀到現在 天主教都是說
教會說什麼你就信什麼
不懂沒關係 就這樣信就對了
因為教皇說的話 就是聖旨上帝的話
就是金科玉律
所以這樣的方式 叫作暗信
就變成了迷信
或者叫間接的信
因為你不清楚不明白
只信了就是
暗暗就是 暗的信 間接的信
不是真正清楚明白信
加爾文說出我們信仰的根基是聖經
要清楚認識聖經真理
不是這種羅馬天主教的迷信
第二 他也引證教父所說的
如果早期教父正統信仰的教導
你要根據這個來討論的話
天主教說 我們是有
早期教會的教父所說的
你們改教家講的是新的
加爾文說 正好相反
如果你是要根據早期教會
正統信仰的教父的話
那麼勝利必是在改教家這一邊
因為改教家講的就是
早期教會正統信仰所說的
雖然教父也會犯錯
而且教父講的也只是次要權威
羅馬天主教想利用教父的權威
來反對改教的信仰
那這其實是大錯特錯
因為加爾文他非常熟悉教父的著作
你從基督教要義裡面就看得出
他引用成千上萬次的教父的著作
許多教父他都引用
他甚至指出某些教父所講的
不當的地方在哪裡
所以他是熟悉教會歷史的
他常常用教父們的著作
早期教會這些神學家的著作
教會的著作
教父是指早期教會的神學家
或教會的領袖
他用這些人的話來反駁羅馬天主教
所以有一個有趣的例子就是
真實的例子 在1536年10月
在洛桑會議的時候
就是所謂
通常在瑞士改教城市
他們聽到改教家在講的福音要改教
但城內天主教反對
好了 市議會政府就說
好 我們來開個公開辯論大會
看你們誰講得有道理
所以大家就公開辯論了
洛桑這次是1536年10所發生的
他–加爾文跟法勒爾 還有一個富瑞
(Pierre Viret, 1511-1571)
富瑞後來在瑞士日內瓦
和改教家他們一起同工
他們三個是代表
就和羅馬天主教人士在辯論了
羅馬天主教人士就說
抗羅宗輕視古教父傳統
加爾文當時立刻以過人的記憶指出
教父著作 包括章節
來支持改教信仰
奧古斯丁 誰…這樣說
他說得一清二楚
都能從記憶裡說出這個出處在哪裡
他說完之後
當時對方辯論的一個方濟會的修士
Jean Tandy
他立刻當庭說
我們錯了
我現在立刻悔改加入福音信仰
那就表明他被加爾文所引用的教父著作
才明白真相
原來教父講的是支持改教家信仰的
加爾文在回答紅衣主教Sadoleto
的書信裡面
他也引用教父的著作來回應
所以我們看到基督教要義裡面充滿
這些教會早期教父的這些引證
來作為證據 是很有幫助的
甚至加爾文也指出有些教父
所講的不當之處在哪裡
他是根據唯獨聖經
引用教會歷史教父所說的
所以我們今天也應該學習效法加爾文
好好學好教會歷史
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 竭力爭辯
瞭解基督身體正統信仰
從早期教會到今天 所得到的亮光
對我們是有幫助的
顯示出正統信仰的傳承
這個正統的真道
是不容天主教所抹殺的
所以他以唯獨聖經
也參考教父的著作
第三 也顯示他對教會的認識是根據聖經
說道:真教會是永恆存在的
教會的主是主耶穌基督
祂在天父右邊
復活的主在治理教會
藉著聖道與聖靈
是直到永遠的
地上的有形教會有時候會失真
像中世紀天主教
所以我們不能用外在的形式
外在可見的教堂形式
禮儀崇拜形式 來斷定這是不是真的教會
真教會的標誌我們剛剛說過
他已經在書中 在序言裡講了
在第四卷仔細地講解
第四卷論教會的時候他說了
聖道純正傳講 聖禮的按聖經施行
這是真教會的標誌
特別注意的是
加爾文在他的基督教要義裡面
以及他的註釋書裡面
根據統計資料
他引用的是325年-451年之間的西方教父
為什麼是325年呢?是尼西亞會議
這裡面包含了重要的這些教父 神學家
特別是奧古斯丁 耶柔米等等
那麼你就可以明白
他所有在要義中和註釋中的引用
引用這段時間
尼西亞到迦克敦正統的教父
佔60%他所全部引用的
因為他有時候指出那些錯誤的講法
所以正統教父他引用60%的篇幅
表示他認為這個時期
從尼西亞到迦克敦
是教會的信仰正統時期
中世紀羅馬天主教
從迦克敦會議之後
到中世紀 漸次偏離了正統信仰
然後我們看見
在他的長篇序言的回答裡面
他說明了改教運動如何看待重洗派
他指出羅馬天主教的錯誤之後
也回答那些
誣告改教人士是重洗派 引起動亂
改教信仰跟重洗派是不一樣的
改教運動起初獲得
比方瑞士政府的官員支持
但是也有這些極端的改革人士興起
在1525年
蘇黎世
就是慈運理所領導的改教城市
蘇黎世 Zürich
重洗派從這裡開始 1525年
蔓延了瑞士 德國 荷蘭各地
甚至有武裝暴力派在1533-1535年
奪下了德國西北部Munster這個城市
建立了所謂的新耶路撒冷神治團體
過著人民公社 多妻制度
亂搞一樣的情況
最後被路德宗和天主教的軍隊
聯合除滅了
加爾文 請注意
在寫基督教要義的時候
正是1535年
重洗派武裝暴力團體被消滅的時候
所以歐洲大家都知道
重洗派惡名昭彰
亂定之後
就是他寫作並出版基督教要義的時候
他認為重洗派這些武裝暴力份子
是撒但的工作
正像假鈔想要混亂真鈔一樣
想要混亂抹黑改教家的信仰
所以他在書中直接跟法王表明說
改教人士從來沒有推翻這個國家
並且還繼續為法王和法國禱告
請求法王不要聽信抹黑謠言
說要把改教人士當作是跟重洗派一樣
我們講完加爾文在全書
給法王法蘭西一世的提獻裡面
說明他寫了基督教要義整個宗旨和目的
第一個
說明什麼是純正的福音信仰
幫助信徒認識純正教義和敬虔的生活
第二 要辯明改教信仰是真正根據福音的
不是被抹黑成暴亂份子
或是創新的錯誤的理論
積極正面是為了教育信徒純正教義
產生敬虔的生活
消極方面是要指出
為自己信仰辯護
不是叛亂份子
不是造成社會攪亂不安的
正如那些抹黑謠言所說的
我們明白這兩個主要目的之後
我們先來看看
加爾文寫作基督教要義他所說的
我們知道基督教要義主要出版的目的是
後來一共出版了五版
第一版是1536年3月在巴賽爾出版的
他的主要目的正如序言所說的
提獻給法王的序言裡所說的
他是有護教性的
也是具有教導性 我們剛剛講過
教導神的子民
並且護教辯明福音真理 不容抹黑
那麼在詩篇註釋我們說過
加爾文在1557年
他晚年所寫的聖經註釋
出版的作者序言裡面他說了
當我避難躲藏在巴賽爾的時候
就是我們說到是1534
到應該說 特別是1535這一年
八月寫完
然後到次年三月正式出版了
他說:當我躲藏在巴賽爾的時候
只有少數人知道
而許多忠心的聖潔的改教人士
在法國被處死 處以火刑
罪名是什麼
重洗派 暴亂份子
所以加爾文非常心痛
他說:除非我盡全力
來反駁這些邪惡的指控
要不然我的沈默
必然證實我是個膽小怕事者
他的意思是說
我要盡全力來反駁指控
來證明我雖然在巴賽爾
可是我在寫書
我的沈默並非我膽小奸詐
讓我的同伴在那裡被火刑柱火燒
而我一個人苟且偷安
我因著這樣的考慮
—要為福音信仰作見證
我此刻知道神帶領我
要出版基督教要義
所以基督教要義的寫作
顯明加爾文不是偷生怕死之輩
他反而是要傳講寶貴的福音
在他避難到巴賽爾的時候
他說:我的目的第一是證明那些
加爾文自己講的
他說:我寫作基督教要義的目的
是第一要證明那些
毀謗報告是錯謬、是邪惡的
我為我的弟兄們辯護
其次呢
這個同樣的逼迫殘暴繼續發生
外國其他的國家的領袖
看了這個書之後
至少會動憐憫之心
想要來幫助和搭救
我當時出版的只是這一小本書
就是基督教要義第一版
內容包含了基督徒
敬虔生活基本的真理的總綱
出版的目的沒有別的
就是要使人們知道什麼是基本的信仰
也就是被邪惡的、卑劣抹黑的
這些忠貞的改革宗信仰人士所持守的
所以請特別注意
他所出版
當時出版書籍
像巴賽爾所出版的
當時各國出版的書籍
他們出版是這樣
在書的封面上
就把這本書的題目寫出來
而且寫得很詳細
原因何在呢
他不像今天可以打廣告
上電視、上網站
他沒有辦法打廣告
他只有把他所有這些要講的
這些吸引人的標題
全要放在這個封面上
所以讀者、出版商到書局 他一看
喔 這個書的封面
他就瞭解這本書全部主要的內容
所以大家都把版權頁
就是頭一頁 封面那一頁
寫得一清二楚
當時沒有推薦的廣告
也沒有什麼書套、封面、封底
加爾文這本書在1536年出版的時候
全名是這樣
我可以唸給你聽 很長
當時就是這樣
這是基本的教導
基督徒的信仰與敬虔生活
包含了一切有關
敬虔的生活所需要知道的在內
所有需要知道有關救恩真理都在內
這一部著作是非常值得任何有心
熱心追求真實敬虔的人都要讀的
這本書的題目這麼長
英文是說Basic instruction
in the Christian religion,
embracing just about
the whole sum of godliness
and all that needs to be known
in the doctrine of salvation
a work very well worth reading
by everyone zealous for godliness.
意思就是說
當然原文是拉丁文,英文是說
這本書是全備的
他特別用 summa pietatis
這是所謂的敬虔大全
這很明顯的讓我們看得出來
像經驗哲學的主要的領袖湯馬斯阿奎那
他所寫的叫作「神學大全」對不對
為了對抗外邦人的「神學大全」
加爾文寫了「敬虔生活大全」
這就說明加爾文基督教要義
的確是用來傳講純正教義操練敬虔
這就是為什麼我所編寫的基督教要義
名字叫作「操練敬虔」
因為這最能表達
加爾文寫基督教要義的原意就是
透過對救恩真理全面的清楚瞭解
帶來全面的敬虔生活
我們說過第一版有六章的內容
講到律法、十誡、福音
講到信心、信仰、使徒信經
講到禱告、主導文
所你看在這已經很重要的都講到了
也講到聖禮
所以等於幫助信徒明白
聖道傳講是講什麼
律法、福音、因信稱義、禱告生活
他又講到聖禮的按照聖經施行
什麼是真聖禮 什麼是假聖禮
講到基督徒的自由
他如何在教會和政府的權柄之下
但是以聖經的教導為依歸
這個是講到基督教要義第一版
六章的內容
到1539年的時候他出版第二版
這是他我們說過
他到斯特勞斯堡牧會的時候
他就開始需要
因為他第一版早就一下就賣光又再版
所以需要更進一步地擴充篇幅
到1539年第二版的時候
顯示出加爾文已經說明
他這本基督教要義
是要擴大來幫助所有信徒
更是包含神學生
預備作專心祈禱傳道的傳道人
他就說了 要預備這些
特別是傳講聖道施行聖禮的傳道人
他們要讀神的話語聖經
所需要知道的基本教義
因為他在1537年在日內瓦的時候
已經開始推行日內瓦的要理問答
來推行改教信仰
就已經開始慢慢要
篇幅內容就取代了
原來基督教要義第一版那個小書
所以當他寫第二版的時候
他想要幫助有心進修的信徒和神學生
更加預備你全職事奉的所需
打好一個基礎
目的使他們能夠很容易去明白聖經
而且避免走錯路 走歪路
所以從1539年開始
加爾文所說的
基督教要義它的目的就擴大成為
預備弟兄姊妹 特別還有傳道人
去讀整本聖經註釋的基要手冊
所以你就能明白為什麼他1539年出版
第二版擴編版的加爾文基督教要義之後
在第二年1540年他就出版第二本
他重要的註釋叫作羅馬書註釋
這是他的註釋書的第一本
因為他已經要把基督教要義
當作是一個根基
幫助人們去讀聖經的
基要真理的系統神學的幫助
所以這是為什麼擴充很多篇幅
後來他繼續寫他的羅馬書註釋
到後來他幾乎一年都寫一本註釋書出來
這樣的發展下去
這本在第二版的書名就換了
仍然是叫作基督教要義
可是它的題目比較長
比第一版縮短一點
叫作 關於基督信仰精神生活基本的教導
現在要來更仔細地真實地描述
裡面的仔細內容
這個書名已經這樣子介紹了
後來到1545年有第三版
繼續擴充篇幅
然後1554年第四版
到最後1559年最後一版
仍然是為了造就一般信徒
認識純正的教義還有敬虔的生活
到1560年法文版最後一版出版的時候
他說道:本書主題是要
從神得到更豐富的亮光的人
意思是他自己
或者說教會裡就有
從神得到豐富亮光的領袖
有責任幫助一般信徒
伸出支援之手來幫助他們來研讀聖經
所以可見基督教要義的寫作目的
從開始到最後一版
包括對一般信徒和神學生
都是要提供研讀聖經的根基
所以他說
我寫作的目的就是
給神的兒女有一把鑰匙能夠
好好開始正確並且認識聖經真理
所以他把所有有關
基督信仰的真理都仔細解釋了
所以這說明了
他為什麼要寫基督教要義
是幫助信徒能好好讀這本聖經
所以大家記住了
讀基督教要義的目的
不是只讀它而已
是讀了這個之後
幫助你瞭解聖經所有這些基要真理
打個底
使得你更加願意去讀整本聖經
這是他主要的目的
所以正如他在羅馬書註釋的序言
在1540年出版 他說
為什麼他的註釋書這麼簡明扼要呢
是因為重要的這些基要真理的長篇討論
都放在基督教要義裡面了
所以你讀熟了基督教要義
再去讀羅馬書註釋 就更容易上手了
所以這最後一版的書名叫作什麼呢
基督信仰精神生活的基本教訓
在四卷書中鮮明地展現出來
而且分成八十章
根據最合適的方法
如此的擴編是希望能夠幫助讀者
看這等於是一個新出版的書
是這樣完備的表達
這是他更仔細講解為什麼最後一版
是四大卷八十章了
可見我們可以作一個結論
基督教要義的終極目標就是:敬虔
根據聖經純正的教義 帶來生活的敬虔
而且是敬虔的大全
需要知道的都在裡面
正如第一版書的書名
我們看他最初的原意到最終
最後一版仍然是如此
就是 “基督教敬虔要義,
包含敬虔所需知道的全部綱要,
認識救恩教義的所有須知,
是所有熱心追求敬虔生活的信徒
最值得讀的書”
所以我們結論是說
讀基督教要義的目的是
要你繼續不斷地研讀聖經
以研讀聖經產生真實的敬虔
而這才是真實的敬虔
存感恩的心來學習愛神
順從祂明顯的旨意 就是聖經所啟示的
所以加爾文等於告訴我們說
真實的敬虔來自真實的教義
真實的教義來自聖經的啟示
感謝主
所以正如提摩太後書三章16,17節所說的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
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
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聖經裝備我們認識純正教義
過敬虔生活
感謝主
我們要好好讀這本基督教要義
目的是要好好讀神的話—這本寶貴的聖經
此系列由呂沛淵牧師主講,特為介紹「操練敬虔-基督教要義」。總共八集。
加爾文的名著《基督教要義》,被歷史學家公認為「改變人類歷史的十本書」之一,是講明改教信仰、講解聖經、辯明福音的最佳著作,完整而全備地介紹「基督教信仰與生活」。本書重新編譯此經典巨著,以「每日靈修」的方式幫助讀者,一日讀一篇,循序以進;並精選聖經經文列於每日頁首,先行閱讀默想,然後再研讀每日內文。每日篇章加上標題,以利讀者掌握要點,操練敬虔。
基督徒常在歲末的回顧中,一方面感動於神對我們的信實與慈愛,另一方面卻不免嘆息,常因諸多的理由,犧牲了自己最寶貴、最寧靜、最豐富的靈修時間;即便有按日讀經,卻又受限於自己的理解度,而流於趕進度式的浮面閱讀,無法進入「內室」的交通。
呂沛淵牧師的《操練敬虔》,正是為了克服以上的問題而設計的。他把不容易閱讀的《基督教要義》譯文,轉為平易的靈修材料,且精心斟酌份量,不多不少,逐日分糧,讓讀者不但有飽足感,也能在30分鐘內,咀嚼出真理的香氣。

製作:改革宗電視台 RTV Taiwan
授權:呂沛淵牧師 / 聖經歸正教會 www.biblerc.org
購買連結《操練敬虔》
-呂沛淵-書封面-214x30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