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操練敬虔(呂沛淵) - 基督教要義(第2集)
約翰加爾文和基督教要義
當我們認識到加爾文
他悔改的過程經歷
更幫助我們明白
他為什麼要寫作這部名著
—基督教要義
除了從他1557年所寫的
詩篇註釋的序言裡
他略略提到他悔改的經歷之外
還有另外一份很重要的文獻資料
那就是在1539年9月間
加爾文所寫的叫做
回答紅衣主教Sadoleto書
原因是我們知道
加爾文在1536-1538年
先在日內瓦 由法勒爾帶領他
強迫他留下來
一起來帶領日內瓦的改教運動
但經過這三年之後呢
日內瓦政府決定驅逐他們兩位出境
所以加爾文最後到了斯特拉斯堡
成為斯特拉斯堡法國難民教會的牧師
然而當加爾文離開了日內瓦之後
日內瓦陷入群龍無首
沒有真正好的領導者的狀態
所以當時天主教非常有名的紅衣主教
叫做 Sadoleto
就趁機寫一封情詞並茂的書
達日內瓦市民書
勸他們悔改歸回天主教母親的懷抱
這封書信裡面
由於Sadoleto是有名的神學家與作家
所以學問也淵博
很會寫這些煽動性的用詞
想要藉著這個空檔時期
把日內瓦召回天主教的懷抱
天主教這樣子的公開的信
日內瓦必須要回答
日內瓦當然他們不會願意
回到改教陣營之外的天主教裡面去
他們知道改教是一定要繼續進行的
雖然他們不是完全因為福音的關係
認為他們不願意再受
以前天主教的主教的壓迫啦
這些徵收稅啦
他們認為天主教就是在壓榨他們
他們看清楚這一點
但是如何回答呢
人有公開的發信 你也要公開的回應
沒有人願意
或者沒有人有能力能夠回答這封
抵擋這封書信
但他們最後想到只有加爾文有辦法
所以就請求加爾文替他們回信
寫一封公開的答辯
問題在這兒
你想 如果你被一個教會趕走了
那個教會有難 請你幫忙寫封信
你會願意幫忙那個教會寫信嗎
你會不會說
看啊 是你們自找苦吃把我趕走
這種下場
所以我才不理你們呢
不是的
加爾文知道
因為關鍵在於
還不是日內瓦城市的未來
而是在於整個改教陣營
需要提出為福音真理作辯護
因為Sadoleto用他的文學技巧
欺騙的手段
來抹黑改教家
他和法勒爾
而且甚至污辱改教信仰
他覺得這個使命重大
他也很願意
所以他就答應了替日內瓦來寫了這封
長篇的回答紅衣主教Sadoleto的書
從他這本書信裡面
就是這本小書裡面的內容
加爾文也提到自己某些方面
他說到他經歷到自己的罪惡深重
遭到良心嚴厲譴責
對於自己的罪認識
在他悔改中必然扮演重要的角色
所以從這封書信裡面我們看得出來
加爾文當然不只是根據福音來回答
只揭穿紅衣主教的欺騙的法術
他也論到自己悔改的經歷
Sadoleto用的文體是一種很厲害的文體
就是先講一段序之後
然後開始禱告
禱告完之後再寫一段 再禱告
加爾文也一樣的
就是用這種文體來回答
先寫一段直接敘述
駁斥對方講的錯誤以及誣賴
然後他也開始禱告
所以我們知道當一個人禱告的時候
是他內心真正更是清楚的
在神面前傾心吐意
所以從他的禱告裡面看出
他承認他的罪孽深重
承認完全靠耶穌的福音拯救他
承認唯獨信耶穌基督稱義
從這裡面他的禱告 他的用詞裡面
看得出來他已經經歷到
認識自己是一個罪惡深重的罪人
全然敗壞
唯有耶穌基督的福音才能拯救他
不可能靠自己的功德得救
這一些就是從這些禱告詞裡面
我們看得出來加爾文一定是
那個突然間的悔改歸正包含了
他深刻認識他自己是一個敗壞的罪人
需要耶穌基督唯一的救恩
唯一的拯救
另外 加爾文悔改歸正的關鍵
到底權威是什麼
我怎麼知道什麼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我依靠哪一個權柄來作判斷呢
以前在天主教裡面 你要完全依靠教皇
天主教的權柄
教父的註釋 教會傳統的解釋
甚至教會按照所謂以前判案的案例
來決定什麼是對的
所以 加爾文在這個背景長大
然而現在他清楚知道
聖經是神的話
也唯獨聖經是神的話
所以正如路德以及其他的改教家所說的
那就是 唯獨聖經是上帝的話語
是我們信仰生活的最高標準
所以加爾文在他的詩篇註釋的序言裡面
和回答紅衣主教Sadoleto的答辯書裡面
顯示出他已經看見很清楚 那就是
教會的權柄
所宣稱的教會的權柄
和聖經的權威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他長期以來的觀點
以前在天主教裡面就是說
教會仍然是最高的權威
只是教會有些方面犯錯 需要改革罷了
現在似乎他來到一個轉捩點
他看清楚了
聖經清楚教導
唯獨聖經是最高權威
教會教皇講的
不合聖經的話就沒有權威
他看清楚了
所以他不再接受天主教這種
迷惑人的謬論
天主教所講的是在中世紀
所謂的雙重權威論
聖經不錯 是上帝的話寫成文字的
但是歷世歷代需要新的啟示
所以教皇或教會傳統
教皇所發的諭令
這是新的啟示
也是教皇嘴巴講出來的叫作
口傳的權威
所以天主教會說
有文字的權威是聖經
但也有當時教皇在他的
全世界最大主教的寶座上
基督代理人說話
他也是一樣
所以教皇的話是具有神的話的權威的
他們這樣講 所以兩重權威
表面上尊敬聖經
但是其實是淘空了聖經
架空了聖經
為什麼呢
因為當他說兩個權威的時候
事實上又不准人讀聖經
又說人民讀不懂
又不准把拉丁文武加大譯本
翻譯成各國語言讓人們讀
所以只有讀拉丁文的人才能讀聖經
而這些學者專家 包括神父
如果學了拉丁文他們要讀的話
還必須順服教皇的解釋
你不能私自解釋 即使你懂拉丁文
所以換句話說
教皇帶領紅衣主教
主宰了對聖經的解釋
因此事實上
當他們說雙重權威的時候
事實上其實否定了聖經權威
為什麼
聖經不能說話了
變成教皇來說聖經說什麼了
因此他們仍然是獨裁的權威
是教皇的權威 教會的權威
加爾文看清楚了
只有上帝的話是真正的權威
神的話是聖經
因此改教家一致講到唯獨聖經
這也幫助加爾文清楚明白
唯有聖經才是上帝的話
教會跟教皇講的話
如果合乎聖經 是可以被尊重的
但如果是和聖經相反的話
那當然教會是錯的
只有聖經是神的話是絕對真理
好 接下來
悔改歸正之後
我們簡單地說明一下
到他出版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第一版
也就是說 從1533年左右
到1536年之間
這三年、五年
我們說過加爾文悔改的時間
真正悔改歸正的時間大約是
在1533年的時候
他的好朋友
巴黎大學的皇家學院的教授
叫作Nicolas Cop 中文叫科普
被任命為巴黎大學校長
發表校長就職演說呼籲
科普在演說當中清楚呼籲
天主教需要悔改 改革歸正
他這樣講之後
得罪了守舊派教授 稱他為異端
他被迫就必須要躲藏起來
後來逃到瑞士巴賽爾去避難
加爾文是他親密的朋友
也被牽連在內
有人說他的大學校長就任講稿
是加爾文替他寫的
這個我們不能確認
但至少知道一定是跟加爾文討論過
加爾文有參與其中
所以後來加爾文也在那一年之內
必須到處躲躲藏藏
被當局捉拿追捕
所以在這段時間
科普逃到了瑞士巴賽爾
加爾文還在法國
他主要逃到什麼地方呢
大概是在
在法國的當時來說
比較南邊有一塊小小的封地
是法王法蘭西斯的妹妹
叫Magaret的封地
那塊地是他的妹妹的
所以等於說它是一個小的王國一樣
在這裡因為Magaret
她是擁護改教信仰的
又是國王的妹妹
別人也奈何不了她
所以呢
很多改教人士逃到Angouleme這個地方
躲藏起來
被國王的妹妹Magaret保護
加爾文在那邊有一段時間
所以國王開始對付這些改教家們
他稱這些改教人士為路德派
就是追隨馬丁路德的信仰
所以我們說過
加爾文逃到Angouleme這個地方
他的朋友的住處
他這時候深知他絕對必須要離開天主教
不能再有任何的盼望說
還留在天主教裡面從事改革
所以到了1534年的5月
他就回到諾陽
正式向教會提出 辭去他佔了肥缺的聖奉
他也寫了一本小冊子只有51頁
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他
引用聖經的可以說第一本小書
他批評了當時流行的錯誤
靈魂睡眠論
就是人死了之後身體埋在墳墓裡
靈魂就睡覺了
他講出這是不對的
聖經清楚告訴我們 基督徒死了之後
身體埋在墳墓裡 靈魂到天上與神同在
好得無比
在天上耶路撒冷敬拜上帝
怎麼可能在睡覺呢
加爾文從聖經 只有短短51頁這本小書
駁斥靈魂睡眠論的錯誤
引用了277處的聖經
顯示他很熟悉聖經
還有他也引用了早期教父的著作
大顯才華
是很有學問的神學家
也能夠護教
我們說1533年11月1號萬聖節
科普發表大學校長就任的演說
引起了這個騷動
當局開始注意這批改教人士
一些研讀路德 或傳講路德所說的
接下來不到一年
另外一件更可怕的事情
就是在法王認為更需要注意的事情發生
發生所謂大字報事件
全國各地這些改教信仰人士
有意志的行動
張貼教會需要悔改歸正的廣告
叫大字報
連國王法蘭西一世的
皇宮臥室的外面也貼了一張
那表示說他的宮廷已經有滲透到改教人士
可以張貼到海報
國王大怒說:竟然跑到我家裡面來了
所以開始嚴厲地追捕改教領袖
這時候許多領導人士就立刻要逃離逼迫
這些領導人立刻要逃離法國
加爾文是其中之一
所以加爾文在1535年的1月
他最後來到了巴賽爾
這段時間他其實也曾經
到義大利Ferrara地區避難
當時公爵夫人Renée
是法國來的 嫁給義大利公爵
她也是改教信仰的
做了幾個月的公爵夫人秘書 接受保護
後來他又偷偷地回到法國的巴黎
短期居住
處理他的家庭有關的事情
他也知道不能久留
所以到最後1535年的1月
他就來到了瑞士的巴賽爾
我們說過巴賽爾是德國話的地區
是德語區
巴賽爾是瑞士德語區
從德國萊茵河注入瑞士的第一個城市
河流從城市當中經過
所以巴賽爾是人文薈萃的地方
文藝復興的重鎮
因為那裡有很多的出版商
印刷書籍出版
他在那裡就只能講拉丁文了
因為那裡不是講法文的地區
他只能跟懂拉丁文的這些知識分子來往
他的朋友科普在那裡
他在這裡希望能夠專心寫作
他在避難到Angouleme的時候
就已經開始寫作這本名著叫基督教要義
所以他大概在1534年就開始寫
寫到1535年的8月
他終於寫完了
在巴賽爾寫完
加爾文在這本書前面的序言說到
他寫完的時間是1535年8月完稿
後來在第二年他出版
在1535年8月完稿的基督教要義這本書
名字叫作
The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Institutes 就是教訓 教導
Christian 講到基督信仰
Religion 這個字強調敬虔生活
所以中文翻譯為基督教要義
是比較簡稱
如果按照原文直譯的話
應該是「基督信仰敬虔生活的要義指南」
如果要全譯的話 大概是這個意思
第一版1536年出版
一共有六章 是一本小書
是簡單扼要介紹
基督信仰生活的小冊 手冊
可以算是今天叫作 pocket-size
可以放在口袋裡那樣的小書
一共有六章
第一章講 律法 十誡
講到什麼是福音 認識自己的罪和救恩
第二章講到什麼是信仰 什麼是信心
使徒信經的內容
唯獨因信稱義
第三章講禱告 主禱文
信徒如何與神交通
第四章講到什麼是真正的聖禮
就是洗禮和聖餐
解釋聖經說到只有這兩個
是主耶穌親自設立的才是真正的聖禮
洗禮和聖餐
第五章講到虛假的聖禮
就是天主教另外加上五個錯誤的禮儀
告解禮 悔罪告解禮
堅信禮
就是小孩受過嬰兒洗
長大再重新信仰告白 叫作堅信禮
然後婚禮
按立聖職禮
臨終抹膏油禮
另外這五個沒有任何聖經根據是聖禮
最多只能當作是個禮儀
天主教說 這個就是聖禮
跟洗禮、聖餐一樣有效力
這是天主教的錯誤
加爾文解釋為什麼這是錯誤的
是中世紀發展出來的錯誤的教義
第六章講的是基督徒的自由
講基督徒生活中的自由
教會的權柄 政府的權柄
都必須以聖經教導為依歸
所以文字簡潔 是拉丁文出版
但是內容豐富
他就是從在 Angouleme
就開始在寫
我們說過 從1534年
可能更早就開始寫了
他寫的目的是要
說明我們這些改教人士信仰
根據聖經 唯獨聖經
說這些福音真理是什麼
而這些福音真理在天主教裡面
是聽不到 是被壓迫的
法國國王法蘭西一世
繼續血腥鎮壓改教人士
然而他需要德國路德宗對他的幫助
為什麼呢
因為當時皇帝查理五世
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他本來是西班牙的國王
又擁有荷蘭、比利時的領土
以及奧地利領土
換句話說
包括德國
就是所謂神聖羅馬帝國的所在地
歐洲幾乎全部在他版圖之下
只剩下法國不在
所以法國國王前後腹背受敵
他力圖振作
他要來抗拒
與這個查理五世抗爭
所以他需要藉助其他勢力
他寧可聯合次要敵人 打擊主要敵人統戰
所以他就要聯絡德國路德宗作為幫助
甚至他還願意跟土耳其回教徒合作
能夠扯查理皇帝的後腿
他任何人都可以合作 只要對他有幫助
他要解釋
因為你要得到路德宗的幫助
你逼迫改教信仰又認同路德信仰
這怎麼合理呢
為什麼我們要幫助你呢
他說明了
他為什麼逼迫在法國的改教人士
他說 這些人是重洗派
製造社會動亂的反動派
所以是故意抹黑改教人士
加爾文的這些好友 改教同伴們
許多被殺殉道
現在又被抹黑
他大感悲痛
所以他在出版基督教要義的時候
將這本書獻給法國國王
一方面是要講解改教信仰 真正的福音
一方面也說明我們不是被你抹黑的
這種反動派 重洗派的論點
所以他要為這些
殉道的改教人士說明真相
不容抹黑
並且勸阻國王停止
在法國境內逼迫改教人士
這是他把這本書提獻給法國國王的目的
這本書在1536年的3月
正式在巴賽爾的出版商出版
前面寫了一篇長篇的序文
上疏國王
內容勇敢地直言
不亢不卑
是法國改教人士第一本清楚又有禮貌
強有力化解謠言
直接陳述福音真理的著作
這時候加爾文只有26歲
已經因著這本書出版
儼然成為法國改教運動的領袖
領導人 發聲筒
這是讓我們看見
加爾文基督教要義
在1536年3月正式出版
拉丁文的著作小書 只有六章
可是卻帶來很大的影響
使得不只法國的改教人士得到振奮
因為這本書已經公開上書法國國王
至於他看不看 我們不知道
但至少已經是有力地
為改教信仰辨明的好書
把福音信仰講得一清二楚
同時其他各地的改教家人士
讀到這本書也得到很大的幫助
特別示法勒爾在日內瓦
從事改教運動遭到很多挫折
他讀到這本書
知道這個是我們所需要的
這就是為什麼當1536年的
夏天、秋天的時候
當加爾文經過日內瓦的時候
他就抓住加爾文
強迫他留下來幫助他
因為他讀了這本書 他知道
我們需要加爾文這樣的人幫助我
來從事改教運動
所以加爾文基督教要義
是第一本在改教時期1536年出版的
清楚扼要完整地 又簡明地敘述
改教信仰和福音
從那時候起這本書
就成為影響改教運動
影響當時世界直到今天的名著
此系列由呂沛淵牧師主講,特為介紹「操練敬虔-基督教要義」。總共八集。
加爾文的名著《基督教要義》,被歷史學家公認為「改變人類歷史的十本書」之一,是講明改教信仰、講解聖經、辯明福音的最佳著作,完整而全備地介紹「基督教信仰與生活」。本書重新編譯此經典巨著,以「每日靈修」的方式幫助讀者,一日讀一篇,循序以進;並精選聖經經文列於每日頁首,先行閱讀默想,然後再研讀每日內文。每日篇章加上標題,以利讀者掌握要點,操練敬虔。
基督徒常在歲末的回顧中,一方面感動於神對我們的信實與慈愛,另一方面卻不免嘆息,常因諸多的理由,犧牲了自己最寶貴、最寧靜、最豐富的靈修時間;即便有按日讀經,卻又受限於自己的理解度,而流於趕進度式的浮面閱讀,無法進入「內室」的交通。
呂沛淵牧師的《操練敬虔》,正是為了克服以上的問題而設計的。他把不容易閱讀的《基督教要義》譯文,轉為平易的靈修材料,且精心斟酌份量,不多不少,逐日分糧,讓讀者不但有飽足感,也能在30分鐘內,咀嚼出真理的香氣。

製作:改革宗電視台 RTV Taiwan
授權:呂沛淵牧師 / 聖經歸正教會 www.biblerc.org
購買連結《操練敬虔》
-呂沛淵-書封面-214x30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