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 耶和華苗裔和新錫安
耶路撒冷必是耶和華苗裔的居所(華德凱瑟)
2 到那日,耶和華發生的苗必華美尊榮,地的出產必為以色列逃脫的人顯為榮華茂盛。 3-4 主以公義的靈和焚燒的靈,將錫安女子的污穢洗去,又將耶路撒冷中殺人的血除淨。那時,剩在錫安、留在耶路撒冷的,就是一切住耶路撒冷、在生命冊上記名的,必稱為聖。 5 耶和華也必在錫安全山,並各會眾以上,使白日有煙雲,黑夜有火焰的光。因為在全榮耀之上必有遮蔽。 6 必有亭子,白日可以得蔭避暑,也可以作為藏身之處,躲避狂風暴雨。(以賽亞書四章2到6節)
以賽亞書二章2~5 節和以賽亞書四章2~6節,就像書檔一樣,構成首尾呼應(inclusio),似乎神拯救的應許才是神的最終心意,而非夾在中間的以賽亞書二章6節~四章1節那段審判之經文。因此,這段封底經文與封面經文是一樣的,就是好消息,主會解救「以色列逃脫的人」,以賽亞書經常提到的一群人(例如,在四2,大13,七3)。
同樣,經文背景是「那日」(2a 節),如同以賽亞書二章 2 節的「未後的日子」(參:賽二 12、17,三7。18,四1)。這是一段彌賽亞時代,主第二次降臨時期的許多事件將於此時發生。不信神及悖逆神的以色列和列國遭審判之後,這時代才會臨到。

「耶和華的苗裔」是舊約聖經先知使用的專有名詞,指那位將再回來的彌賽亞(也用賽十一1和五十三 2的「嫩芽」,或「枝條」等平行名詞)。「苗裔」這個名詞的特出之處,在於舊約聖經三本不同的先知書,用此名詞揭示了彌賽亞的四個不同層面。人若想留名千古而找人像畫家作畫,那位畫家不會把一個人的所有不同身分,都結合在一幅畫中,同理,聖經用三本不同的先知書,畫出四張彌賽亞畫像,好表明彌賽亞四種不同的特性。
在耶利米書二十三章5~6節(耶三十三15重複)中,彌賽亞被稱為「大衛,公義的苗裔」。這個名號強調彌賽亞的君王身分,和大衛王的後裔。在撒迦利亞書三章8節,祂是「僕人的苗裔」。這個名號強調彌賽亞來,不是要被服事,而是要服事人,並以祂的生命作為多人的贖價。在撒迦利亞書六章 12~13 節,彌賽亞被稱為「那名稱為⋯⋯苗裔的」,這個名號強調祂是完全的人,也是完全的神。最後,以賽亞書四章 2節中「耶和華的苗裔」,強調彌賽亞也是神。

早期教會先賢們早就採取四個「苗裔」名號所描繪的主,對應於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在四本福音書中所描繪的。馬太描繪彌賽亞來自大衛王室直系,福音書開始的族譜可見一斑。馬可福音十章45節敘述苗裔的人生目標,以及馬可福音的目的,即「人子〔彌賽亞的另一個稱讚〕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因此,耶穌是「僕人的苗裔」。路加強調彌賽亞是一位完全的人,正如「那名稱為人的苗裔」所描述的。最後,約翰福音經常談到主的神性,正如「耶和華的苗裔」所重視的。在約翰福音二十章31節,約翰總結他寫書目的之重點:「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
許多註釋家指出,這節經文中一個表達彌賽亞稱號的意思很難確定。彌賽亞在以賽亞書四章2節被形容成「地出產的果實」(《呂振中譯本》),註釋家認為這點與彌賽亞無關。但這個意見的份量不夠。例如,我們可以理解「果實」為神在彌賽亞時代賜給猶大地的新活力,或者採用比喻說法,指彌賽亞來自人也來自神。雖然祂在馬利亞的子宮裡待了九個月,但是祂有權柄赦免人的罪孽,顯示祂是從神而來。

以賽亞書四章 3~4 節所指的時間,是以色列再次回歸故土之時。不止如此,以色列將被洗淨除罪(四4)。神純潔的眼睛不能容忍罪惡,因此,以色列與主耶和華再結婚約之前,神必須洗淨並除去以色列民一切的污穢。
第4~5 節的經文,與以色列的曠野經驗相輝映,那時有雲柱和火柱日夜引導保護他們(出十三 20~21)。「白日有煙雲,黑夜有火燄的光」(5b 節)再次明確地顯明,以色列中間有神的同在,神的榮耀(5b 節)。事實上,第5c節應允「在全〔或「超越一切」〕榮耀之上必有遮蔽」。「遮蔽」這個詞的希伯來字是 huppah,意指「婚禮的華蓋」,直到今日,每一個猶太婚禮都在其下鄭重舉行。
因此,這裡代表神要再迎娶以色列。儘管以賽亞書二章6節~四章1 節中的話很刺耳,乍看之下,似乎神可能要永遠放棄祂與以色列的古老盟約,這裡則大膽地宣佈一個再娶將要發生。

所以「〔主的〕榮耀」是一個「亭子,白日可以得蔭避暑」(賽四6),讓人聯想到白日有煙雲,黑夜有火燄。在那日「耶和華的苗裔」必然是「華美尊榮」(四2)。
結論
- 1. 雖然以色列和猶大都失敗了,神必收納他們,再結婚約。
- 2. 在千禧年國度,世上萬民將每年來到錫安,耶路撒冷城,接受主的教導,並敬拜主。
- 3. 主是統管萬國的最高法官,在那日,祂必解決一切爭端。
- 4. 不再需要軍事裝備,所有的武器將改造成農具。
- 5. 不再需要學習戰事,因為和平將是那日的社會秩序。
- 6. 彌賽亞,耶和華的苗裔,必潔淨一切相信祂的人,並除去他們所有的罪孽。pp109-112
點我購買《從聖經傳講末世論(華德.凱瑟)》

「舊約末世論的中心議題之一,是主耶穌的第二次降臨,引入歷史進程的高潮和永恆,另一個中心議題,就是那無與倫比的盼望,實現在錫安,新耶路撒冷。」
書籍簡介
- 本書由六個部分組成——涵蓋與末世有關的不同層面。每一個部分都選區舊約聖經的兩三處經文,並且如此劃分:
- 論題的討論。
- 所選用之經文的解經與講章輔助,包括:經文、講題、焦點、講道關鍵詞、查考問句、講道目標。
- 該段經文的講解大綱。
- 該段經文的解經討論。
- 基於該段經文詳細的解經做出的實行結論。
推薦文
- 傑出的舊約聖經學者華德.凱瑟認為,舊約聖經不僅在教導和宣講方面被忽視,在闡述基督徒對未來的盼望方面,更受到忽略。他堅信,舊約聖經為聖經末世論和基督徒的生活提供重要的見解,因此,他詮釋十五段關鍵的舊約聖經末世經文,來指導講道者、教師、和聖經學生。每一章針對一段經文。凱瑟介紹主題,探討議題,整理對解答有貢獻的內容,並指出如何為所要詮釋的經文的解經講道作好準備。
- 「舊約聖經是一套以『神的應許—計劃』為中心的書卷,在這些書卷中,神設定歷史的走向和事件,包括以色列、萬國、個人、和永恆的「命定時刻」。自有歷史以來,不分男女,人類都一直竭力想要窺知自己的命運,國家、文化、和子孫的前途,以及到底什麼是永恆。好消息是,美好的未來將要到來,神要帶給這個世界至少三方面的變化。祂要賜下一個新心和新靈來改變人(結三十六25~27);祂要恢復以色列的國土來改變社會(結三十六24~31);祂要改變大自然,使地出產豐富,永遠驅除飢餓(結三十六30~35)。」
- 「這本書很適合作為神學院講道課的補充教材⋯⋯。凱瑟所選擇的十五個經文段落,每一個都有講道提示和指導大綱,以及六、七頁的簡要註釋。我發現這些註釋趣味盎然〔且〕極有幫助。學術資訊遍布全書⋯⋯。時間緊迫的牧師或感興趣的平信徒會得到這些額外有益的導覽。」◆肖恩•利奇(Shawn Leach),《恩典福音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
【期間限定】2025麥種秋季神學月優惠中(9/15至11/15),點我進入官網選購

華德.凱瑟(Walter C. Kaiser Jr.)(1933-)
華德.凱瑟(Walter C. Kaiser Jr.)博士曾獲布蘭戴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地中海研究碩士及博士學位,是哥登——康威爾神學院(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傑出舊約教授(Colman M. Mockle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及名譽院長。他於1997-2006年間任該校院長。之前,凱瑟博士曾在惠頓學院(Wheaton College)教授聖經和考古學;在三一福音神學院(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教授舊約聖經課程,也曾任該校教務主任及資深教學副校長。凱瑟博士有許多著作,包括《從舊約傳講末世論》(麥種)。他還曾參與許多期刊的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