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瓊斯 - 27分鐘 - 路加福音:我們的罪孽,祂的恩典(馬克瓊斯)
很高興來到這裡(南非)
我們遠從溫哥華來,早上才到
時差很…
我總是說弱者才受時差影響
我就是弱者
時差應該是九小時
你年紀越大,時差越糟糕
我受邀請來講道
明天我會去開普敦參加一個會議
在 Hout Bay 過復活節
如果你剛好也在 Hout Bay
希望你來參加會議
免費的,免費食物,免費有書可拿
你可想像有很多人會去
因為都是免費的
今晚我們看的經文來自路加福音
第23章(中文合修版)
從39節讀到43節
路加福音,教會聖經的84頁
(23章)39節
「同釘的犯人中有一個譏笑他,說:
「你不是基督嗎?
救救你自己和我們吧!」
另一個就應聲責備他,說:
「你是一樣受刑的,還不怕上帝嗎?
我們是應得的,因為我們是自作自受
但這個人沒有做過一件不對的事。」
他對耶穌說:「耶穌啊
你進入你國的時候,求你記念我。」
耶穌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
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
讓我們禱告。我們的天父
求你賜給我們渴望
要與你的兒子
同在樂園裡
如此,祂尊貴之名的敬拜就可
成為我們需要品嚐的美味
我們就知道我們在基督裡的渴望
在祂裡面的生命
讓我們大有希望與盼望
一直到那天
將我們的目光保持在祂身上
為基督的緣故,阿門。
多年來
我有一個深刻的體會:
「處境」之重要,在每一件事上
「處境」「處境」「處境」
解釋所有事情的來龍去脈
有一次我在我的教會講道
在我們雙胞胎出生後
他們現在6歲。
六年前,有一次我早上講道
在我妻子進醫院之後
我講道時
就在想該如何解釋處境的重要
所以我說:
有一位我教會的年輕姊妹,名叫 Sheena
我對會眾說:
Sheena 昨晚在我床上過夜
你可想像:
他們並不知道我才從醫院回來
也不知到 Sheena 其實是我的鄰居
我妻子半夜需要去醫院;
我需要陪她去
我們不能把孩子們單獨留在家中睡覺
所以我打電話給鄰居 Sheena
她穿著睡衣來我們家睡我的床
了解那個處境
你會說
這事其實沒什麼大不了,正常的
沒有那個處境
牧師說那樣的話就很荒唐
這就凸顯 一切都取決於處境
又一次我從半場踢球得分(橄欖球)
我確定你們沒有人知道這件事
因為我沒有穿綠色球衣
當時不是1995年
在球場另一方的人也不是穿黑色球衣
得分後我沒有舉拳慶祝
得分前的比數也不是12比12
我也不是在大球場打球
(譯註:馬克瓊斯沒有參加1995年橄欖球世界盃冠軍賽)
如果當時我媽在場為我加油
就算我走運了
我踢球得分的處境
相較於你們都該熟悉的另一個處境
(譯註:1995橄欖球世界盃決賽,南非對紐西蘭)
是全然不同的。差別取決於處境
我們要來看一個罪犯的得救
我認為有一群不講究處境的人
多年來一直惡意地誤解這個罪犯
若不是故事有好結局
我真的要為他叫屈
我們好像以為這傢伙
就在他死之前,承認對基督的信心
所以你看,還沒死的人都有盼望
他們都可以成為基督徒
這罪犯被當成
最後一刻即時得救的最佳範例
我們忘了,這人擁有
在上帝話語中 最精緻的神學
我希望經文會印證 我不是隨便亂掰
我要你們想像兩個孩子
在塵土飛揚的耶路撒冷街頭玩耍
丟石頭,玩遊戲
回家找媽媽,吃東西
也許每個週六都例行地上會堂
你看,有兩個與耶穌釘十字架的罪犯
他們曾經是
兩個在耶路撒冷街頭玩耍的孩子
他們也許是好孩子
他們也許搞笑
你也許絕對想不到 這兩個男孩子
他們有一天會落入 他們所落入的景況
但多年之後
不論他們在生命中做了什麼決定
不論他們遭遇了什麼事
不論可能或實際發生了什麼事
導致他們走到生命中的這一步
讓他們在 永生上帝兒子的左右邊
他們兩個人
如果你要路加福音之外的上下文處境
你可去馬太福音27章。
你不需要翻到那裡
在那裡我們發現
一開始 這兩個罪犯都…
嘲諷羞辱耶穌
大祭司說:噢
救你自己吧,救別人吧!
他們那兩個人
一左一右,也一同嘲諷羞辱基督
我們都忘了這點。
我們都覺得有一個好的,一個壞的
好的得救,承認自己有問題。
壞的就是壞
但實際並非如此
這就是為何了解上下文處境非常重要
接下來我們注意:耶穌在十字架上
我知道這很明顯:祂並沒有行神蹟
這不是迦拿的婚宴,祂把水變成酒
而且是上好的酒
也不是拉撒路在墳墓裡
如喬治·懷特腓生動地形容:
他奇臭無比!
其實這是我從 Leigh 的講道聽來的
大家都很中意他說「奇臭無比」。
不知道為什麼
但是在當下的處境
祂並沒有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
祂沒有走在海浪上
也沒有餵飽五千人
在當時的處境:
祂是一個
可悲、可憐、被釘在十字架上
被公開判罪的褻瀆者
所以發生了什麼事?
最不可思議的事:
在上帝兒子兩邊謾駡祂的兩個人
其中一個榮耀地歸主
兩個謾罵祂的人,剩下一個
現在
讓我們從經文中觀察這人的神學
同釘的犯人中有一個譏笑他,說:
你不是基督嗎?救救你自己和我們吧
在我們討論得救的罪犯之前
在此你看到 地上世人共有的自然神學
只要人還某種程度 承認有上帝
什麼神學?簡單說就是:
我有一個問題
我找上帝來幫我解決那個問題。
那就是自然神學
就是在事情不順己意時 找上帝,說:
喔上帝
請你幫我渡過難關,我就信你!
以前我在足球比賽前
會向上帝禱告 求祂幫助我得分
我非常認真。
我說:我知道你是上帝
我知道你存在,我知道你掌權
我信主前就知道祂掌控一切
因為祂是上帝
我說:讓我得分,求求你!
那就是自然神學,說:
我要上帝按照我的條件
為我成就我要做的事
照著我的時間表。而我現在就要!
這個罪犯
與世上千千萬萬其他人沒有差別
他們都利用上帝達成自己目的
他說:Well,如果你真是上帝之子
救我們啊;解除我們的困境啊。
他不在乎自己的罪得赦免
他只想從那十字架上下來
那就是自然神學
路德說那是榮耀神學
不是十字架神學
這種神學說:上帝需要盡祂所能
按照我的條件 為我做事
然而,我們看到另外一個人
他在40節怎麼說?
他責備第一個罪犯說:
「你… 不怕上帝嗎?」
這是第一個關鍵點:他畏懼上帝
這不是屬血氣的、出自於本能的恐懼
這是敬虔的敬畏
這段經文豈不是很有趣
我們發現這位罪犯畏懼上帝
你知道,兩千多年來在教會裡
說一個男人或女人
「畏懼上帝」是讚美他的尊稱
那不是用來惡意損人的綽號
「畏懼上帝的人」
就是形容一位好基督徒
可是如果今天有人說你是
「畏懼上帝的人」
在這個教會也許會…
在我的教會就一定聽起來有點奇怪
我是「畏懼上帝的人」…
什麼?!?
「憑恩典得救」
「為基督火熱」~~這都很好
可別叫我「畏懼上帝的人」。
這就代表我一定很難相處
但在教會歷史中
那一直是個尊榮的標誌:
人畏懼上帝
你只要花一點心思讀聖經
你知道敬畏上帝就是…
就是敬虔的真諦
斯托德(John Stott) 畢哲思(Jerry Bridges) 巴刻(J.I. Packer)
等20世紀名人都提到對上帝的敬畏
畢哲思… 其實我在
Leigh 家裡見過他… 他說:
「委身的基督徒以前被稱為
『畏懼上帝的人』
這本是尊榮的標誌。
但曾幾何時我們把它丟棄了。
現在如果還有人講『敬畏上帝』
這個概念聽起來好似歷史遺跡。」
他畏懼上帝…你不畏懼上帝嗎?
這是非常棒的神學
但接下來他做的更好
除了畏懼上帝,注意在41節:
「我們是應得的
因為我們是自作自受」
這真是讓人驚奇
因為居然有一個罪犯承認說:
「我是一個罪犯」
你們都看過電視電影。入獄的人總是說「真的不是我幹的!」
又有人回答說:「對啦
這裡沒有人會承認幹了任何事。」
我們很難承認自己做錯事
如果我犯錯…你可以問我爸
小時候我捅婁子,我母親本能
反應總是說:「他是好孩子!」
有一次我在我們住的地方引起火災
我看到火燒田,就以為我也該放火
我把我妹妹帶出我們住的地方
放了一把火
我以為我在造福社區
然後「不是我做的」…
我媽不敢相信我居然會放火
因為「他是好孩子!」
然而在此,這人說:
「我們是應得的
因為我們是自作自受」
他沒有為自己辯護
他沒有怪罪自己不堪回首的童年
他沒有為自己脫罪
不只如此,他承認自己是一個罪人
而且他的神學更上一層樓:
他不只畏懼上帝,他不只承認
自己是罪人。他還說了什麼?
他的話 深刻地形容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這個人沒有做過一件不對的事。」
你好奇 他怎麼知道?
你好奇
他是否全然明白自己所講的話?
因為這不僅僅指祂沒有做錯;
這不只說一個人沒有犯案的無罪
這是說祂「沒有做過一件不對的事」… 從來沒有!
祂沒有做過一件不對的事
而我是個罪人
福音如何在我們的心中運作?
不正是 我們畏懼上帝
而在我們畏懼的這位上帝面前
我們明白兩件事:我們是罪人
以賽亞說:「禍哉!我滅亡了!」
「滅亡」這個希伯來字
原用來形容在喪禮上全然的肅靜
因為論到上帝的聖潔
相較於我們本身的罪性
我們對上帝實在無話可說
我們「滅亡了」!
這個罪犯滅亡了
他卻說:
「這個人沒有做過一件不對的事。」
如果他就此住口
這就只不過是個很悲劇的故事
但他沒有他就此住口
他繼續
在42節他確實展現了
極大的信心和極大的膽量
接著他說…
你仔細想:他知道要畏懼上帝
他知道他是個罪人
然後他居然厚顏膽敢在42節說:
「耶穌啊
你進入你國的時候,求你記念我。」
朋友們,我們太熟悉這段經文
已無法體會這句話是多麼的特別
正如一位神學家所說:
這是記載在新約中 最偉大的信心行動
因為耶穌並沒有變水成酒
也沒有眾人呼叫:
和散那歸於上帝之子
沒有人在十字架前喊:「看哪
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的!」
人們嘲笑祂,凌虐祂
戲弄祂,吐祂唾沫,用槍刺祂
而這個罪犯 看著在十字架上的耶穌
祂受上帝咒詛
因為凡在十字架上的就是受上帝咒詛
他卻說:「你進入你國的時候
求你記念我!」
有誰會對一個滿身是血、傷痕累累
垂死的人說:
「喔,你有一個國度。」
也許我們應該暫停一下
想想這個罪犯到底在說什麼
他要不就完全瘋了
他比耶穌基督
這完全癲狂的人還要瘋狂
或者,這所發生的事
無法用任何人的方法解釋
朋友們,這就是上帝恩典
上帝大能在罪人身上動工
垂死的基督 如何回應這個人?
耶穌回答他…
耶穌並非不知道他是誰
耶穌回答他:
「我實在告訴你
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
那天早上,那罪犯睜開眼面對的是
最絕望的景況
他知道自己被判死刑
而且他將經歷最可怕的方法死
他沒有最後一餐
也不會有即時的特赦
在那個時代,在世界的那一個角落
他面對最絕望的局面
不可能更糟糕了
你隨便問任何一個猶太母親:
你最不希望什麼事發生在你兒子身上?
她會回答:在耶路撒冷城外
公開的釘十字架
沒有人會要他們的兒子
他們的朋友釘十字架
他身處最絕望的景況
福音成就了什麼?上帝做了什麼?
祂在毫無盼望的景況中 提供盼望
注意基督怎麼說
因為這人說:
「你進入你國的時候,求你記念我。」
他不只是說:「噢,你知道…
我們要去更好的地方。」
因為說實在的
任何地方都好過各各他
如果你仔細想
最令人驚奇的東西…你看到喪禮
住在好萊塢、比佛利山的人
有人不幸過世。
他們就會說:「他去了更好的地方。」
就連活在所謂頂級地段的人
他們都以為人死後會去更好的地方
不只基督徒才認為
人離開這個世界之後會去更好的地方
但是那罪犯和耶穌 沒有給我們
某個含糊、籠統的
「更好的地方」的概念
聖經中
這段經文所指的「更好的地方」
不是什麼「更好的地方」
而是基督的王國
而基督回答一個具體的請求
祂說:「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
這就是基督徒與世人思維的不同
基督徒渴望與基督同在
同在榮耀裡,不是只在「更好的地方」
基督徒知道 天堂是基督的天堂
天堂並非只是
比這個世界更好的地方
天堂是基督作王的地方,以祂為中心
你現今活在世上
天堂卻是你理當也必然嚮往之處
為要與基督同在
就如保羅所說:
與基督同在… 是好得無比的!
天堂不籠統含糊
你注意,這其實是…
這段經文是基督的一個禱告得回應
也許你在想:我知道是那一個禱告
「父啊!赦免他們」(Luke 23:34)
父即刻動工,拯救了這個罪犯。
這也許沒錯
但其實還有另外一段經文
在約翰福音17章24節
這是基督的大祭司禱告
祂提出這個請求,祂說:
父啊,我願你…
「父啊,我在哪裏,願你所賜給我的人也同
我在哪裏,使他們看見你所賜給我的榮耀」
父怎麼做?
父 放在耶穌基督手裡
一個被定罪的罪犯
我們可說
他是第一個與基督同進榮耀的人
看哪!基督帶進天堂的是何等的人
他們是救恩的戰利品 !
天使看世人:有王,有王子
有美女,有帥哥,有錢有權
然而基督做什麼?祂登上在天的寶座
祂帶著一個被定罪的罪犯
這罪犯其實就代表 每一個上天堂的人
在上帝眼中有罪的罪犯
被耶穌基督拯救
你看基督的祈求:
我在哪裡,願他們也同我在哪裡
這就顛覆了我們怎麼看待
基督徒親友的過世
因為在基督裡的親友過世
首要意義並非只是他死了
反而,在基督裡(去世)的親友是…
他就是 父對基督祈求的回應
其實,我們該這麼說:
基督贏得的,遠超過我們所喪失的
「我願你所賜給我的人…」
罪犯、殺人犯、偷竊犯
黑人、白人
加拿大人、南非人、中國人
我願你所賜給我的人 與我同在
同在我的天堂
看見你所賜給我的榮耀
這個罪犯,如同我們每一個人
仰望主耶穌基督
我們可這樣結論:
人會死
但唯一重要的是
死了的人 渴望與耶穌同在
不論耶穌身旁的這個人有什麼過失
他可能有很多過失
至少他有這個優勢:
他知道他是個罪人
他知道需要畏懼上帝
他放棄一切的自義
他把信心放在自己以外
在另外一個人身上
他的祈求得垂聽
因為上帝總不丟棄任何人
讓我們禱告
我們的父,我們為你的話語感謝你
為盼望感謝你
我們為我們的救主感謝你
祂是真盼望的焦點
我們為福音感謝你
它告訴我們 沒有人邪惡到
以至於不能領受上帝的恩典
我們祈求你
接納我們每一個人進入你的國度
我們今世憑信心仰望救主
在來世要眼見祂
為了耶穌的緣故 我們禱告
阿門
翻譯:T.Kao/RTV Taiwan
延伸閱讀《耶穌是誰?簡明基督論》馬克瓊斯 http://www.pcstore.com.tw/olivebooks/…
Used by permission © Mark Jones, Banner of Tr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