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M第三千禧年-人算什麼 - (01:18:29) - 第二集 上帝的形象

42 views

影片下載

  1. 介紹……………………………………………………………………………………………………… 1
  2. 職分……………………………………………………………………………………………………… 1
    1. 假神的形象                                                              2
      1. 偶像                                                                        2
      1. 君王                                                                        4
    1. 真上帝的形象                                                           5
      1. 詞匯                                                             5
      1. 耶穌                                                                        7
      1. 權柄                                                             9
  3. 屬性……………………………………………………………………………………………………… 11       
    1. 道德                                                                       11
    1. 理性                                                                       14
    1. 屬靈                                                                       16
  4. 關係……………………………………………………………………………………………………… 17
    1. 上帝                                                                         17
      1. 反映上帝的品格                                                18
      1. 促進聖潔的敬拜                                                19
      1. 建立上帝的國度                                                    20
    1. 其他人                                                               21
      1. 尊嚴                                                             21
      1. 公義                                                                        22
    1. 創造界                                                                     23
  5. 結論 ……………………………………………………………………………………………………. 25

介紹

  你有沒有見過小孩子為他們爸爸媽媽畫的畫像?這些畫像通常看起來不會太像他們的父母,但父母們仍舊會珍惜這些圖畫。對父母而言,這些圖畫的價值並不是在於藝術質量,而在於孩子們對他們的感情。無論這些圖像畫得怎樣糟糕,它們都代表著父母。描繪現代人與此是十分類似的。我們並不是上帝完美的畫像,但我們仍舊是祂的形象。這賦予我們尊嚴、榮耀和權柄,以及在這世界上非常崇高的呼召。

    這是我們人算什麼?這系 列的第二課,我們給這一課定的標題是“上帝的形象”,因為我們要來查看,人按上帝的形象受造究竟是什麼意思。

我們在上一課看了,作上帝的形象,就是像上帝的雕像或畫像。在古近東,君王的形象會佈滿在王國統治的地域上,提醒國民王的良善和偉大,鼓勵人們遵守王的命令,表明王與他的百姓同在。類似地,人類受造,本有上帝的樣式。正如我們在創世記1章27節看到的:

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的形象造男造女。127

    人類是上帝物質性的彰顯,讓整個創造界想起上帝的大能、權柄和良善。上帝通過我們顯示出他對這世界,對這世界一切受造物的治理。

    我們在這一課要思想人類作為“上帝的形象”這角色的三個方面。首先,我們要探索上帝的形象是我們擁有的一種職分或地位。第二,我們要聚焦我們作為上帝形象擁有的屬性。第三,我們要描述我們作為上帝的形象具有的各種關係的性質。讓我們首先來看我們的職分。

职分

     “上帝的形象”的職分是紮根在上帝委派給人類的權柄之上。正如我們在前一課看到的,上帝指定人類代表祂治理祂的創造界。請聽創世記1章27和28節是怎樣說的:

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的形象造男造女。上帝就,又們說:“要生眾多,遍滿地面,治理地;也要管理海裡的、空中的,和地上各的活物。”127-28

    就在介紹我們人類是上帝的形象之後,聖經說我們要治理創造界。所以,作上帝形象至少在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我們擁有受委派的統治者的職分。用神學術語來說,我們是上帝的“副攝政”,是祂的治理代表,或用古近東的說法,是祂的奴僕君王或“附庸”君王。

    我們首先來看在聖經的時期,假神的形象是怎樣發揮作用,以此探索我們的職分。第二,我們要看這些形象如何光照我們認識我們作為真上帝的形象的角色。讓我們首先來看假神的形象。

假神的形象

    為了達到我們在這一課的目的,我們要聚焦在古近東盛行的兩類假神形象:偶像和君王。讓我們首先來看偶像 。

偶像

在我們對古近宗教的研究調查中,我知道拜偶像是非常普遍。人拜偶像,認為偶像是力量和多祝福的一個源。上帝禁止的百姓製造偶像,或畫的畫像,做的雕像。主要的原因就是,上帝是靈,不能用任何物身體和形象加以確定。上帝的大能和威不容我其他有形的事物來敬拜

— 埃德·卡司斯博士

    通常來說,偶像是人手做的形象,但它們不僅是要有形體地表現出眾神。當人雕刻一個偶像,人就認為它代表的那神的靈就裡住在或存於這偶像裡面。這就是古代宗教懼怕它們偶像的原因。他們相信這些形象是眾神使用的載體,以此與他們的百姓同在。偶像以這種方式成了這些眾神他們自己的代表,甚至替代他們。

這種信念的早期歷史證據記錄在一塊埃及石碑stela (STĒ-lah)上,大約是主前3000年金字塔時期。它解釋了普塔(Ptah)神是如何創造偶像,讓其他眾神居住在他們裡面。請聽1912年發表,詹姆斯·亨利·布裡斯特的著作,《古代埃及宗教和思想發展》中對這碑文的翻譯:

普塔造出與他身體相像的,心得滿足。然後眾神入由各、各和各金屬造的他的身體。

    先知哈巴谷在哈巴谷書2章18和19節批評了這種信念,他寫道:

雕刻的偶像,人將它刻出來,有什呢?……木偶,醒起!對啞巴石像,起來!那人有了!能教?看哪!是包裹金的,其中毫無氣息。(哈巴谷218-19

    哈巴穀批評的假宗教相信,有一種屬神祗的液體或氣息駐留在他們的偶像裡面,意味著他們的眾神可以通過這些偶像聽人說話,也許可以回應人。但是,哈巴穀強調說,在偶像裡面內沒有這種神祗的臨在。

    類似,在以賽亞書44章,上帝譏笑人使用偶像的做法,指出一位木匠可以利用他用來生火煮飯的同一塊木頭雕刻一個偶像。人本應明顯看到,這偶像沒有任何特別的地方,但拜偶像的人如此受欺騙,以至於甚至無法認出他們對自己說的謊言。我們在以賽亞書44章13到20節看到

木匠……砍伐香柏,又取柞和橡……這樹,人可用以火,他自己取些烤火,著烤,而且作神像跪拜,作雕刻的偶像向它叩拜……心裡也不醒悟,也沒有知,沒有明,能:“……可向木墩子叩拜呢?……我右手中不是有虛謊嗎?”(以賽亞書4413-20

    古代拜偶像的人相信,他們向偶像獻上食物,或用油塗抹它們,或用其他方式尊榮它們的時候,他們的眾神就從這種關注得到榮耀和好處。但實際上偶像沒有能力,沒有任何假神的靈住在它們裡面。聖經教導說,一些假神實際上是鬼魔,我們可以從申命記32章17節,詩篇106篇37節,以及哥林多前書10章20節看到這一點。其他假神完全是想像出來的。在所有情形裡,偶像是沒有價值,沒有能力。

    聖經並不否認偶像是眾神的形象,只是強調它們代表的眾神是假神,這些形象沒有能力。雖然這些假宗教是錯誤的,但仍有助我們理解古人是如何理解“上帝的形象”這說法。它們讓我們看到,對古代受眾而言,一個神的形象是神聖的事,形象代表眾神,它們表明和促進對眾神的相信,傳遞眾神的聲望。它們被人認為是眾神用來與它們的百姓同在,祝福他們的工具。

    看了偶像如何作為假神的形象發揮作用之後,讓我們轉過來看人類的君王。

君王

    在古近東許多文化當中,君王被稱為他們服侍之神的“形象”,這部分是因為,類似於人認為眾神可以如何存在於偶像之內,人認為這些君王可以進入神特別的同在。還有部分是因為君王反映出,或體現出眾神的意志。人認為君王應當明白眾神的旨意和智慧,然後在他們舉國上下都貫徹這旨意。

    例如,在大約主前1550年開始的埃及新國度時期,人開始提到法老是不同眾神的形象。這種做法一直持續到舊約聖經時期。我們知道阿摩西斯一世這位法老是在主前16世紀統治,他被稱為太陽神“瑞的形象”。阿蒙諾菲斯三世在主前14世紀統治,人說神阿蒙稱他是“我活的形象”。神阿蒙-瑞對阿蒙諾菲斯三世說,“你是我的愛子……我的形象……我已經讓你統治地球,得享和平。”正如我們在這些說法中看到的,法老被人看作是眾神的形象,因為他們統治眾神在地上的王國。人認為這些眾神向他們表明特別的眷顧,保持與他們密切的溝通,期望君王行出他們的旨意。

我們在如亞述這樣的米索不達米王國裡看到類似的情況,雖然這種做法在那裡沒有如此普遍。人提到不同的君王,說他們是太陽神 沙瑪什,治理亞述神殿的神馬杜克,以及貝爾, 意思是主,又名馬杜克的神的形象。有時候人很簡單看他們是一位神的形象,沒有具體列出神的名字。例如亞述國家檔案,10卷10章有祭司阿達-蘇姆-烏撒寫給以撒哈頓王的一封信。阿達-蘇姆-烏撒在介乎主前681年和669年之間寫道:

人是一位神的影子……但王是一位神的形象。

    阿達-蘇姆-烏撒在之前一封信中曾經說過,以撒哈頓王和他的父親,亞述王西拿基立都是貝爾的形象。因此他要說明的要點,並不是具體來說以撒哈頓是一位神的形象。阿達-蘇姆-烏撒而是說,君王與神有一種更密切的關係,超過其他人與神的關係。因此君王比任何其他人更像眾神。

    用阿達-蘇姆-烏撒的話說,“人是一位神的影子”,這可能暗示古近東認識到有不同程度的形象。他們可能相信君王是眾神最真實的形象,但低層的人也是某種神的形象,是一位神的影子,而不是實際的形象。

    無論如何,“上帝的形象”這術語的用法有助我們理解,摩西的原初受眾是如何領受他在創世記的教導。這些用法表明,古代受眾可能看君王是他們眾神首要的形象,因為君王反映出眾神的權柄和意志。結果就是,當他們聽到摩西把“上帝的形象”用在人身上時,他們可能很容易認定,這講的是君王的職分。

    現在我們已經看了假神的形象在聖經的時期如何發揮作用,以此思想“上帝的形象”的職分,就讓我們來看聖經如何描寫人類是真上帝的形象。

真上帝的形象

創世記1章告訴我們,上帝在創造周期間塑造整個世界,使之井然有序。在這七日的第六日,即最後一個工作日,作為上帝最後的創造作為,他造了人類。請聽創世記1章26節:

上帝:“我要照著我的形象,按著我式造人,使他管理海裡的、空中的、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126

    聖經講到人類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們是上帝的形象和樣式。這是上帝看待人類的主要方式之一。

所以當聖經講到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和式受造,實際這說法本上就在,人所是的一件事,人所做的一件事,都反映出上帝的形象。兩個術語彼此限定明。所以,我是上帝的形象這術語進了什是形象。我並不是一份一模一的抄本,我並不是上帝一模一的抄本。我是按照上帝的式,因此是上帝一種動態的呈,而不是靜的抄本。我所是的一件事,都反映出上帝的形象。我不能看不到,就是基本的念是,人,當上帝要造一個生命代表候,上帝就造了人

— 瑞克·羅德海沃博士

    我們要分三部分討論人類是真上帝的形象。首先,我們要探索聖經關於形象和樣式的詞匯。第二,我們要思想耶穌是上帝完美的形象。第三,我們要描述我們作為上帝形象具有的權柄。讓我們首先來看形象和樣式的詞匯。

詞匯

     “形象”,希伯來文tselem (TSEH-lehm) ~l,c,,以及“樣式”,希伯來文dĕmuth (duh-MOOT) tWmD>這兩個詞的意思並不相同。但它們在許多方面確實重疊。形象可以是雕刻或塑造的偶像,如民數記33章52節,列王紀下11章18節,以及以西結書7章20節,16章17節所說的那樣。它可以是一個模型,如撒母耳記上6章5節和11節講的那與約櫃一同送回來的金老鼠。它也可以是一種倒影或影子,如詩篇39篇6節,詩篇73篇20節說的那樣。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樣式”這詞從來沒有用來指偶像,但它確實用來指雕像,就像歷代志下4章4節的銅牛。在列王紀下16章10節,它也用來指定祭壇的繪圖或樣式。貫穿舊約聖經先知書,這詞描寫了一件事情與另一件事情相比的外表或聲音。例如,在以賽亞書13章4節,山上的大聲音好像大群人發出的響聲。先知以西結在以西結書1章和10章用樣式 這詞解釋上帝像車一樣寶座的外貌,在那裡有一些看起來像不同動物的活物,像寶石放光。在但以理書10章16節,先知描寫一位天使的使者,有人的形狀或“像”人。

    雖然形象和樣式這兩個詞並不相同,但意思重疊,因為這兩個詞都是描述一個更大現實的模型或素描。類似地,人類是上帝的形象和樣式,因為我們作為模型反映出上帝的能力、權柄和良善。毫無疑問,我們的能力、權柄和良善與祂的相比是非常微小,但它們依然是指向祂。

    在這裡,許多神學家相信當形象和樣式一起使用時,它們合在一起的意思要比這種重疊更加廣泛。具體來說,他們論證說,雖然“形象”一詞指出我們與上帝類似,“樣式”一詞則把上帝與人類分別開來,好使我們不會錯誤地自以為是,認定我們是完全地像祂。

    除了創世記1章26節,舊約聖經另外唯一一處“形象”和“樣式”一起使用的地方就是創世記5章3節。這裡說塞特是他父親亞當的形象和樣式。當然,作一位地上父親的形象和樣式,這與作上帝的形象與樣式很不一樣,亞當和塞特都是人,但唯獨上帝是上帝。  正如保羅在羅馬書3章30節寫到的:

上帝既然只有一位。(羅馬書330

我們在哥林多前書8章6節,雅各書2章19節看到類似的陳述。

    聖經非常清楚表明,我們並不是小小的眾神,我們也不會在將來成為什麼神。即使當我們在新天新地得榮耀的時候,我們仍然只不過是受造的人而已,上帝仍然要比我們無限偉大得多。雖然如此,亞當和塞特之間的相似之處,應當促使我們看自己不僅僅只是反映出上帝的品格而已。

當我思想人是按上帝的形象受造,有很多方面我與上帝相似,也有一些方面我與上帝不同。我們說是按上帝的形象受造住,並不意味著我是小的神。言之,我能以似方式像做某些事。具體來,我造。我不能從無到有造,但無麼時候,我看人是有力的能者,是反映出上帝的形象。我也是道德方面的能者。我能做出自願的選擇,我選擇們認為是正確的,而不選擇錯誤的事,即我有能力作道德能者的事本身,也是上帝形象的反映。我能按上帝的心意追想上帝所想的,默想上帝,些事都是我的不同方面。

— 肯·克思禮博士

    神學家從聖經講到形象和樣式時,使用的詞匯推論出相關不同的教義。一些人聚焦在我們擁有在上帝創造界之上的權柄,其他人講到我們做的實際工作。還有人強調這事實,就是我們能分享許多上帝的屬性,因此這使得我們與動物有所分別。所有這些觀點都是正確的。我們是上帝的形象和樣式,因為我們是作為上帝的奴僕君王治理地球,被賦予了必要的素質和能力,履行我們的本分。

    從關於形象和樣式的詞匯這角度,思想我們的職分是作為真上帝的形象之後,讓我們轉來看耶穌是我們完美的榜樣。

  •  

耶穌

  •  

    作為道成肉身的上帝,耶穌是在這世界上曾經生活過的唯一完全的人。祂完全無罪,在祂所有人的屬性方面徹底完美。而且,作為彌賽亞或基督,他也是統管上帝國度的人類君王。當然,在他裡面有上帝特別的同在,遠超任何其他人,因為祂自己就是上帝。所以,不管我們如何想像上帝的形象,我們都必須看耶穌,祂是這形象當有的完美楷模。

    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後書4章4到5節寫道:

此等不信之人……不叫基督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基督本是上帝的象。我原不是自己,乃是基督耶穌為主,並且自己因耶作你的僕人。(哥林多後44-5

    保羅在這一段以一種方式指出耶穌是上帝的形象,把祂與任何其他人分別開來。首先,保羅把上帝的形象與耶穌作為上帝而有的上帝的榮耀聯繫起來。第二,他凸顯了耶穌身為人是主或君王的職分。

耶穌作為上帝完全的形象,用一種僅僅是受造之人無法做到的方式彰顯出上帝的榮耀。保羅在歌羅西書2章9節教導說,上帝完完全全地住在基督裡,沒有任何保留,以至於在基督裡上帝每一樣屬性都存在和彰顯出來。結果就是,當耶穌顯出祂的榮耀——這通常被看為是大光——祂是有形呈現出我們這位三位一體的上帝。但祂榮耀的彰顯要比這深入得多。上帝的榮耀也包括像祂固有的價值,祂的名望,以及祂接受讚美這樣的事。所有這一切也適用於在基督裡的上帝。正如希伯來書作者在希伯來書1章3節所說:

是上帝耀所的光,是上帝本體的真像。(希伯來13

正如耶穌在約翰福音14章9節親自說的那樣:

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翰福音149節)

保羅也說因為耶穌是主,所以祂是上帝理想的形象。“主”這詞指的是這事實,就是耶穌是王,完全行使上帝在創造界之上的統治。在創世記1章26到28節,全人類作為上帝的副攝政或附庸王,都被賦予這任務。但耶穌作為在蒙救贖的人類之上掌權的君王,作為毫無瑕疵遵守上帝律法的那一位,祂是完美履行了這職分。請聽保羅在歌羅西書1章13到18節是如何描寫耶穌作為上帝的形象擁有的榮耀和王權:

祂父……把我們遷到祂愛子的國裡……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上帝的象,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因為萬有都是靠祂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借著祂造的,又是為祂造的……祂也是教會全體之首;祂是元始,是從死裡首先複生的,使祂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歌羅西書113-18節)

    耶穌是上帝的形象,因祂在每一個領域都至高無上。祂是祂自己國度的君王,祂是首生的,在創造界之上,這就是說,祂對創造界有完全的繼承權。祂是所有其他權柄的創造者,這意味著祂自己的權柄比他們的都要大。祂是教會的元首或治理者,祂有作為首先從死裡復活得榮耀之人的榮耀。在所有這些方面,耶穌是完美呈現出上帝的大能和榮耀,是上帝的王權和權柄通過一個人表明出來,該具有怎樣的完美榜樣。

耶穌是上帝完美的形象。耶穌是第二個亞當,我們在哥林多前書1545節看到祂是那“末後的亞當”,就是上帝的大能。上帝異乎尋常的大能在耶穌的完全上彰顯,因祂成為人,卻沒有犯罪;祂成為一個人,不是從罪中生的。如果我們看馬太福音11920節,我們就看到耶穌的靈魂並不是來自約瑟或馬利亞。或出於亞當的譜系,而是來自聖靈。因此祂的生命是從裡到外完全的生命,祂的聖潔是從裡面到外的聖潔,即使祂披戴人的肉血之體也是如此。耶穌是上帝完美的形象,因祂沒有墮落犯罪,儘管祂身為人感受到軟弱——希伯來書415節——但祂並沒有犯罪。祂並沒有用思想犯罪,沒有用言語犯罪,沒有用行為犯罪。貫穿一生,直到祂完成了作為主的人在這世上的任務,祂並沒有犯罪。這是上帝完全的形象,這是耶穌基督作出的完全生命的榜樣。

— 耀韓尼·普瑞普圖華沙博士

沒有其他人能像耶穌那樣完美地代表上帝。即使如此,我們仍是上帝完整的形象,不像亞述人相信的僅僅是影子。我們仍代表祂治理、行使祂的旨意、反映出祂的榮耀。我們做這些事,不如耶穌做得好。雖然如此,我們仍在做這些事。這就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1章7節能這樣說的原因:

男人是上帝的形象和榮耀。(哥林多前書117節)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討論了表達形象和樣式的詞匯,聚焦耶穌是上帝最完美的形象,以此討論了我們作為真上帝的形象的職分。現在,讓我們來看我們的權柄。

權柄

    聖經指出人類是上帝的形象時,是把我們形象的角色與我們被授予在這地之上的權柄聯繫起來。這完全與古近東的觀念一致,就是因為君王代表眾神治理,就是他們眾神卓越的形象。但是,聖經把這權柄和職分擴展給其他人,不僅僅只是君王才有。所有人類——男女老少,君王和平民——都是上帝的副攝政或奴僕君王,他們的任務就是確保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這就是上帝創造人類的原因,這就是我們一旦受造,祂就賦予我們的角色。 請再來聽創世記1章27和28節是怎樣說的:

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象造男造女。上帝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世記127-28節)

    這段經文表明,我們從上帝領受的權柄至少有三方面:我們得到授權,要用上帝的形象充滿全地,管理全地的受造物,並且治服地球本身。

    我們加增人數充滿這地,因此我們在全世界複製祂活的形象。這意味著我們能夠、也應該在世界全部地方生活,我們去到哪裡,都帶著上帝代表的同在,建立人類的文化。我們用不同方法管理全地的受造物,包括馴服它們,管理它們的棲息地,保護它們免受虐待。我們通過像農業,以及有智慧作地球自然資源管家的工作,把地球從曠野變成一座美麗、支持生命的園子,以此治服地球本身。事實上,我們在創世記1章和2章看到的總體觀念,就是人類要擴展伊甸園的邊界,直到整個星球都變成一個適合上帝居住的所在。最終的目標就是讓上帝特別的同在充滿全地,正如這同在在一開始時完全充滿伊甸園那樣。

    我們作為上帝形象的角色或職分,把全人類提升到君王的地位。上帝已經安排我們去完成在全地實施祂統治的任務,這職分賦予我們極大的尊嚴。我們都是君王和王后,我們應當按著合宜的尊重和喜愛彼此對待。

創世記第1章清楚表明,亞當和夏娃——就是人類,是按上帝的形象,按祂的樣式受造。雖然當中的意思是多方面的,但這觀念肯定是牢牢印在創世記第1章,在創世記第5章也多少加以闡述,就是對亞當和夏娃而言,按上帝的形象受造,部分的意思就是,他們受造是作祂的兒女。人類與上帝有特別的關係,是祂的兒女,這是異乎尋常的特權,這高於其他受造界的崇高身份極其尊貴。我們是上帝皇家的王子與公主,這既是何等的責任,也是何等極大和非比尋常尊貴和特權的地位。

— 比爾·布恩斯牧師

    在認識到我們作為上帝的奴僕君王得到尊貴榮耀的同時,我們需要記住上帝仍是在我們之上擁有偉大權柄。我們仍然需要在一切事上向祂交帳。祂是創造主,我們是祂創造的人。祂是上帝,我們不是。我們擁有權柄,這只是因為祂把這權柄賦予我們。所以,我們應當以極大的敬畏和謙卑行使委派給我們的權柄。

很重要的,就是我們要認識到按上帝的形象受造是什麼意思。按上帝的形象受造,實際上就是我們是按上帝的樣式受造,我們有權柄,除了這權柄,我們也是代表上帝。我們是要負責任的代理人,我們不光與上帝有關係,同時也與我們的鄰舍有關係。我們需要服從上帝的統治,就是我們應當努力按照上帝計劃的旨意生活。但是,我們已經犯罪得罪了上帝,我們需要重建這種破裂的關係。所以,順服上帝的統治,這意味著這樣做的時候,我們將能在社會中反映出上帝。

— 佳能·薩拔赫尼博士

    我們治理這地,這總要服從我們偉大上帝和君王的旨意。因此作為祂的形象,按我們的職分,我們絕不可企圖把我們自己的意志強加在當中。我們而是應當努力工作,確保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應當如此工作,以至於把一切的榮耀都歸給祂。

    我們已經思想了人類是上帝的形象,探索了我們擁有的職分或地位,現在來看上帝賦予我們的屬性,使我們有能力按這角色發揮作用。

  •  
  •  

属性

  •  

    系統神學傳統上教導說,上帝的形象可以通過一系列祂與我們共有的屬性體現在人類身上。我們已經看到,我們的職份與上帝的職分類似,祂是至高的君王,我們是奴僕君王,祂任命我們代表祂治理創造界。但我們也有許多屬性,是與祂的屬性相似。例如我們能思考、推理和做計劃。我們做出道德判斷,並且我們有不滅的靈魂。當然,上帝的屬性比我們的屬性要無限的超越,無限的完美。無論怎樣,作為上帝的形象,我們仍然在這些方面與祂相似。

    我們要聚焦人類與上帝共享的三類屬性。首先,我們要看我們的道德品質。第二,我們要思想我們的理性能力。第三,我們要察看我們的屬靈特質。讓我們首先來看我們的道德方面。

道德

     “道德”這說法指的是我們有能力分辨對錯善惡。在聖經的情形裡,“對”和“善”指的是上帝贊同和祝福的那些觀念、行為和情感。“錯”和“惡”是上帝禁止和懲罰的觀念、行為和情感。因為我們是按上帝的形象受造,我們就已經有了洞察力,可以認識上帝在這些問題上的看法。確實,我們的道德判斷已經因人類墮落犯罪受到破壞,但並沒有完全被摧毀。而且對相信的人而言,這道德判斷是在恢復的過程當中。

    請思想在伊甸園中的亞當和夏娃的道德屬性。當上帝把人類安置在伊甸園的時候,他們明白他們應當按上帝在創世記2章15節所說那樣,修理看守這園子,並且他們認識到這些義務在道德方面是好的。但他們也明白,他們不應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因為上帝已經在創世記2章17節禁止他們吃。有時基督徒會錯誤地以為亞當和夏娃在吃那樹上果子之前並不知道對錯。但很清楚這種觀念是錯誤的。畢竟在創世記3章2和3節,夏娃能夠告訴那條蛇說,上帝允許她做什麼,禁止她做什麼。

    亞當和夏娃在吃了禁果之後確實獲得了認知,但聖經並沒有從道德判斷的角度描述這件事。正如我們在創世記3章7節看到的:

他們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創世記37節)

赤身露體這詞在這裡不僅意味著裸體,也表明羞恥和容易受傷。這同一個詞用在以賽亞書47章3節,在那裡上帝說:

你的下體必被露出,你的醜陋必被看見。我要報仇,誰也不寬容。(以賽亞書473節)

吃禁果,暴露了亞當和夏娃的軟弱,從而增加了他們的認知。當他們順服,在上帝美好的眷顧中穩妥時,沒有什麼能威脅傷害他們。但他們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成功和安全完全在於上帝的供應,是出於祂眷顧他們的緣故。所以,他們也沒有認識到,他們犯罪時會失去上帝的供應和保護。然而,一旦他們吃了這果子,這些現實就變得很清楚了。對於如何分辨善惡,他們沒有認識到更多,但他們對這兩樣的經歷和後果確實有了更多認識。事實上,就人類的道德能力而言,我們墮落犯罪,這實際上削弱了我們的道德判斷。正如保羅在提多書1章15節說的:

在潔淨的人,凡物都潔淨;在污穢不信的人,什麼都不潔淨,連心地和天良也都污穢了。(提多書115節)

因為我們的思想良心敗壞了,墮落的人類就不能正確評估善惡。在這方面我們已經成為上帝破碎的形象。但是壞消息並不就此為止。我們也失去了在道德的方面行事能力——做討上帝喜悅之事的能力。 正如保羅在提多書1章16節繼續講到不信的人那樣:

他們說是認識上帝,行事卻和祂相背;本是可憎惡的,是悖逆的,在各樣善事上是可廢棄的。(提多書116節)

他在羅馬書8章7到8節補充說:

原來體貼肉體的,就是與上帝為仇;因為不服上帝的律法,也是不能服。而且屬肉體的人不能得上帝的喜歡。(羅馬書87-8節)

    我們能在整本聖經中看到類似觀念,經文包括路加福音6章43到45節,約翰福音15章4到5節,以及希伯來書11章6節。

人類墮落犯罪,對於我們今天這些人類的道德能力產生了深遠影響。你在創世記第3章這故事本身已經可以看到這影響的一個重要方面。亞當和夏娃犯罪之後,他們做了什麼?他們向上帝隱藏起來。他們企圖逃避責任。在那裡你已經看到罪的結果。你繼續看到創世記第4章,馬上就看到該隱和亞伯的故事,我們看到該隱殺了他的弟弟,看到罪的毀滅性。 看到從這而來的該隱後代的故事,以及成為人類特點的那種驕傲和傲慢。所以實際上,我們只要看創世記的敘述,這就向我們表明,亞當的罪有何等深遠的影響。然後我們繼續看聖經,也看到在這問題上的一些神學反思。當你思想詩篇51篇,大衛著名的認罪詩,他說他從他母親懷胎有他的時候就有了罪。你看到,在那裡大衛把我們的罪性一直追溯回到我們自身存在的一開始,這並不是我們後來在生活中,通過敗壞的文化影響或其他事情學會的,這是已經深深紮根在我們裡面的。最後,我們看到新約聖經對此最成熟和最全面的教導。例如,我們看到保羅教導說,沒有聖靈的人不能理解上帝聖靈的事,那是在林多前書2章。羅馬書8章講到那些屬肉體的人,就是那些在基督以外的人,是如何無能做討上帝喜悅的事。沒有 上帝使人重生的恩典,我們是那樣地完全無能無力,無法轉離我們的罪,做在上帝眼中討祂喜悅的事。

  — 大衛·范鑄尼博士 

    某些神學傳統認為,我們失去我們的道德能力,連同失去我們原初的義和聖潔,這種損失是如此重大,以至於我們完全失去了上帝的形象和樣式。但是,聖經提到有罪的人類仍舊是上帝的形象和樣式。例如,創世記9章6節定殺人為有罪,因為人類仍然是上帝的形象。雅各書3章9節定咒詛人為有罪,因為我們都是按上帝的樣式受造。所以,大多數神學傳統已經得出結論,在人類身上的上帝形象和樣式受到破壞,但沒有被全然毀掉。

無論如何,所有福音派人士都認同,人類墮落犯罪破壞了我們的道德品質。然而,對相信的人來說,好消息就是在我們相信基督的時候,上帝開始在我們身上更新和恢復這個方面祂的形象。正如保羅在以弗所書4章24節所寫的那樣,相信的人應當:

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上帝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以弗所書424節)

保羅描寫的這“新人”涉及我們生命的方方面面,包括我們的道德判斷,我們做討上帝喜悅事情的能力。我們的知識,我們的仁義,我們的聖潔都在基督裡得到恢復。這恢復使我們更有“上帝的形象”,讓我們成為祂更清晰的形象。

    認識到我們的道德 屬性之後,讓我們來看我們的理性能力。

理性

人是上帝形象的這個教義,常常是與人的理性聯繫在一起的,這其中有幾個原因。但是,我們要指出的第一件事就是,雖然隨著人的墮落,上帝的形象受到嚴重破壞,但卻沒有被完全摧毀,因此甚至直到今天,我們身上仍然存留有上帝的形象,是我們生命帶有的特質。或許我們認識這一點的其中一個最好辦法,就是認識到我們是如何思想,如何能有理性地行事為人。換言之,雖然人類墮落了,但仍有能力根據一致的思維做決定,有一定的能力來分辨是非和對錯。這很清楚指出一個事實,就是我們受造中帶有上帝的律法;對上帝律法的認識已經灌注進到我們生命的特質中,進入我們的思想和良心。為此,使徒保羅講到這一點,就是儘管外邦人並不像猶太人那樣有上帝頒佈給他們的律法,但他們憑著自己的本性——我們都憑著自己的本性——具有對上帝的認識,這認識是灌注在我們良心裡,因此,我們能做出理性的決定。

— 傑伊·海利博士

    在教會歷史開始的時候,基督徒已經認識到,人類身上的上帝形象包括我們有理性思維,處理複雜情感的能力。我們可以在創世記2章19和20節,看到在伊甸園中人類理性能力的重要性。在這些經文中,亞當使用他作為上帝形象的權柄,給動物起恰當的名字,衡量它們是否適合幫助他充滿和治服全地。

    我們墮落犯罪的時候,失去了這種理性能力的一部分,許多聖經經文,例如傳道書9章3節,耶利米書17章9節證明了這一點,講到人類變得不理性,甚至有時變得瘋狂。其他經文講到,我們就連明白上帝讓我們看到的事,對我們講論的話的能力也失去了。例如,我們在申命記29章2到3節看到這一點,以色列人的理性不能明白上帝為他們所行神跡的意義。在約翰福音8章43到47節,耶穌解釋說,不信的人是魔鬼的兒子,魔鬼是說謊之人的父,結果他們相信謊言,反而不能接受真理。請聽保羅在以弗所書4章17和18節所說的:

你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行事;他們心地昏昧,與上帝所賜的生命隔絕了,都因自己無知,心裡剛硬。(以弗所書417-18節)

    我們墮落犯罪,這破壞了我們用上帝的眼光來思想和認識的能力,但是,並沒有完全摧毀這種能力。我們仍有理性和感性方面的能力,即使這些能力不像從前正常運作,我們仍有這些能力。例如,我們從羅馬書1章19和 20節認識到,就連不信的人也有理性能力知道上帝的存在,認識到他不可見的屬性和神性的某些方面。

    生活在1509年到1564年間的約翰·加爾文, 在他的著作《基督教要義》第2卷,第2章,15段辯護說,墮落不信的人類有理性思維的能力:

我們要讓上帝在他們身上所彰顯可畏的真理之光教導我們,儘管人心已墮落和完全扭曲,卻仍然披戴和裝飾著上帝卓越的賞賜。若我們視聖靈為真理唯一的源頭,我們就不會拒絕真理本身,或在任何彰顯他之處藐視他。

相信的人甚至有更好的消息。正如保羅在哥林多前書2章11到16節教導那樣,上帝已經把聖靈和基督的心賜給我們,使我們可以再次像上帝一樣,從祂的視角,來理解現實。除此以外,保羅對歌羅西人說,我們理性的能力得以恢復,是我們身上的上帝形象得到更新的一個方面。正如我們在歌羅西書3章10節看到那樣:

穿上了新人;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象。(歌羅西書310節)

    上帝的形象原本包括純潔和沒有受到玷污的知識。但正如我們說過的,我們的知識因人類墮落犯罪受損。當我們相信基督時,上帝開始恢復我們身上祂形象的這方面。結果就是我們能更準確思想和認識,使我們的思想和理性與祂的更加一致。

關於拯救當中聖靈工作其中一樣最異乎尋常的事,就是聖靈恢復、再次修補之前受損、在罪中墮落、被罪污染之人的理性能力。聖靈作為上帝的靈做工,刺激、修補那能力,再次使這能力完全。因此,每當在宣告十字架和基督,上帝的恩典臨到一個人的生命中時,這人就能再次正確回應,做決定接受耶穌作主和救主。在這之後,聖靈仍然繼續做工,祂是認識的靈,幫助人類思想、吸收每一件事,思想每一件事,衡量每一件事,按照上帝在真理中的旨意行事為人。

— 阿古斯·塞提普查牧師

    在看了我們作為上帝形象的方面,就是我們道德和理性的屬性之後,我們準備來關注我們的屬靈屬性。

屬靈

    因為上帝沒有一個物質的身體,神學家常常說祂是“個靈”。當然,這不意味著祂和受造之人的靈一樣受局限。這而是指祂的存在是超越自然界,在自然界之上,祂存在于超然界,祂沒有物質的身體。

    這就是威斯敏斯特小要理問答在它的問答4講的意思。在問了“上帝是怎樣的上帝”之後,小要理問答的回答一開始就說:

上帝是個靈。

我們從約翰福音4章24節這樣的經文可以清楚看出這種信念的原因。這節經文清楚地說:

上帝是靈。(約翰福音424節)

    上帝的靈性在舊約聖經經文中也有很明顯的教導,那裡講到上帝的靈。例如,創世記1章2節講到上帝的靈在創造時運行在水面上。出埃及記31章3節記載說,上帝的靈給工匠比撒列加能力,造帳幕和帳幕的裝飾。在像這樣的舊約聖經經文中,“上帝的靈”指的是上帝祂自己,祂就是個靈。

    正如我們在上一課看到的,人類也有一種屬靈的構成。上帝造我們,使我們有物質的身體和非物質的靈魂或靈。所以,我們不滅的靈魂存在是上帝與我們分享的另一個屬性。我們可以在創世記2章7節特別看到這一點,在那裡上帝在亞當裡造了一個靈魂,把祂自己的氣吹進亞當的身體裡。

    我們也應當指出,上帝創造亞當,使人類有別於上帝其他的創造物。像創世記1章30節,7章15節這樣的經文,也使用了希伯來文“靈魂”和“靈”這樣的詞來指動物的生命,但是,聖經記載只有亞當因著上帝直接把靈魂吹進他裡面而領受了他的靈魂。而且,在上帝所有的受造物中,經上說只有人類在身體死後還有一種屬靈的存在,正如我們在約翰福音5章28和29節看到的,只有人類要在末日復活。啟示錄10章11到21章5節讓我們看到,只有人類,要麼是在地獄裡受永遠的懲罰,要麼就是在新天新地得永遠的賞賜。

    在之前幾個世紀時間裡,系統神學家常常教導說,可傳遞的屬性——或是我們與上帝同有的屬性——是祂在我們身上形象的首要方面。但是,更近期的聖經神學研究已經揭示出,我們首要是從我們持有的職分這方面作祂的形象。即使如此,上帝與我們共有的屬性仍然是祂形象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們擁有的屬性已經因著我們墮入罪中受損,但是並沒有遭到全然毀滅,讓我們不再是祂的形象了。我們仍然持有在創造界之上祂奴僕君王的職份。靠著祂的恩典和幫助,我們仍能在這地上執行祂的旨意。

    到目前為止,我們在這一課已經探索了上帝的形象,看到這是人類持有的一種職分或地位,和這是我們擁有的一套屬性。現在,我們準備來看我們最後一個主要話題:作為上帝的形象,我們擁有的關係。

关系

    當上帝任命人類擔任祂形象的職份,祂創造了各種不同的關係。上帝成為那位偉大的宗主或帝王,人類開始作為祂的附庸或奴僕君王服侍祂。人類開始與彼此建立關係,看彼此是一同統治的人。其餘的創造界成為人類統治下的臣民。

    我們要分三部分來查看我們作為上帝形象的關係。首先,我們要思想我們與上帝的關係。第二,我們要考查我們與其他人的關係。第三,我們要聚焦我們與創造界的關係。讓我們首先來看我們與上帝的關係。

上帝

    正如我們在上一課看到的,上帝造人類的時候,祂與我們進入一種聖約的關係。這約與古近東一位大君王或宗主——在這情形是上帝——和一位附庸或奴僕君王——在這情形裡是人類——的條約相似。具體來說,上帝與人類的聖約彰顯出三個特點,是在古近東的條約中常見的:宗主對他附庸的恩慈,宗主要求附庸的忠誠,以及因著附庸的忠誠或不忠誠而帶來的後果。正如古近東的條約是貫穿曆世歷代,同樣上帝與人類的聖約也繼續貫穿我們的各個世代。

    我們要凸顯出我們與上帝立約關係的三方面,這三方面具體與我們作為祂形象的角色有關。首先,我們有義務反映上帝的品格。第二,我們有本分促進聖潔的敬拜。第三,我們有責任建立上帝的國度。讓我們首先來看我們蒙呼召要反映上帝的品格。

反映上帝的品格

就像古近東的假神和君王的雕像一樣,真上帝的形象是要在這些祂的形象出現的地方反映出祂的品格。上帝的品格是完全純潔、聖潔和公義的。結果就是,祂要求作為祂形象的人也要完全純潔、聖潔和公義。彼得在彼得前書1章15和16節寫道:

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因為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彼得前書115-16節)

希伯來書作者在希伯來書12章14節說:

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並要追求聖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希伯來書1214節)

    當然,墮落的人類靠著我們自己的功德絕不能做到完全聖潔。我們全然依靠基督完全的聖潔,使我們可以站在上帝面前。雖然如此,上帝仍要求我們通過這樣的方法,例如,遵守祂的誡命,在我們的生命當中追求聖潔。

我要說,就本質而言,上帝的道德律,就是十條誡命,實際上反映出上帝的品格。它們告訴我們上帝是怎樣的上帝,這樣,它們就不是在上帝之外的死板規條。這不像是上帝在討論,我應當告訴他們要謀殺人還是不要謀殺人?不是的,上帝在第六條誡命說不可謀殺人,因為上帝在根本上不是謀殺人的上帝。你可以積極地說:律法說不可殺人,但我們可以說,盡你所能尊重無辜之人的生命,這是上帝所做的,這就是上帝的樣式,或者命令我們不可犯姦淫的那條命令。你可以積極地說,要忠實於與你親密的人。為什麼?因為上帝就是那樣。就這樣,因為上帝的律法實際上傳遞了祂是誰,祂是怎樣的,因為我們是生活在上帝的世界裡,我們承載著上帝的形象,受造的就是要像祂,發揮功能像祂,你可以這樣說。這就是具有上帝形象的部分結果。因此,我們可以說,如果我們在講論上帝的道德律,那麼上帝的律法不可能不與我們有關,不可能不應用在我們身上。

— 大衛·瓊斯博士

    讓人難過的是,不管我們如何努力遵守上帝的命令,遵守祂聖約的命令——不管我們付出多大努力對祂忠心——我們總是有虧欠。聖經在像傳道書7章20節,羅馬書7章18和19節,8章3節,以及加拉太書5章17節這樣的地方清楚表明了這一點。正如使徒約翰在約翰一書1章8和10節寫的那樣:

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裡了……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犯過罪,便是以上帝為說謊的,祂的道也不在我們心裡了。(約翰一書1810節)

威斯敏斯特大要理問答 149問的回答概括說,我們這種無能是徹底的:

不管是靠自己,還是靠今生所領受的任何恩典,均無人能全守上帝的誡命;反倒天天在心思、言語和行為上違背上帝的誡命。

儘管存在著這事實,就是除基督以外,沒有一個有上帝形象的人能在今生完全反映出祂的品格,我們卻都有義務全人追求聖潔和公義。靠著上帝的恩典,通過這過程,我們成為祂越來越清晰的形象。這就是保羅能在哥林多後書3章18節這樣說的原因:

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哥林多後書318節)

    在從我們有義務反映出上帝的品格這方面,看了我們與上帝的關係之後,讓我們來思想我們還有本分促進聖潔的敬拜。

促進聖潔的敬拜

人類是上帝真實的形象,這事實意味著,偶像和其他非人類對上帝的代表都是虛假的形象,雖然我們墮落的直覺可能認為,通過雕刻的形象敬拜上帝是尊榮祂,聖經卻拒絕這種觀念。這可能是亞倫在出埃及記32章犯的罪,當時他造了一隻金牛犢,供以色列用來敬拜耶和華。在出埃及記20章3節,上帝禁止雕刻的像,這很清楚是禁止人通過用有形的代表來敬拜祂。摩西在申命記4章15和16節很有可能是在講這禁止使用形象的問題。他寫道:

所以你們要分外謹慎,因為耶和華在何烈山,從火中對你們說話的那日,你們沒有看見什麼形象。惟恐你們敗壞自己,雕刻偶像,仿佛什麼男像、女像。(申命記415-16節)

    摩西提醒聽眾,上帝並沒有以一種物質的形式啟示祂自己,這是因為他要保護他們敬拜的純潔。他要保守以色列與上帝的關係純潔,不摻雜周圍民族拜偶像的神學和做法。他不讓他們以為上帝可以在靈裡與任何一種物件捆綁在一起,或這樣的物件可以用來榮耀上帝,得到上帝的贊許或幫助。上帝是真上帝,人不可像周邊民族對待假神那樣來待祂。

我認為上帝不要我們像其他任何古近東文化那樣來敬拜祂,因這些文化要我們敬拜具體的形象。上帝不是一個形象;他是有位格的。確實,我們漸進啟示讓我們認識到他是有三個位格:聖父、聖子和聖靈。但雖這麼說,人一旦開始敬拜一個形象,歷史上發生的事,就是我們開始把我們認為是我們自己最好的特質轉移到那形象上。結果,我們漸漸就會通過那形象來敬拜我們自己。

— 馬太·弗瑞德曼博士

    我們到目前為止已經看到,我們與上帝聖約的關係要求祂的形象反映上帝的品格,促進聖潔的敬拜。現在,讓我們看我們建立上帝的國度的義務。

建立上帝的國度

    上帝在創世記1章28節命令人類要“充滿全地”,就是指示我們把祂自己的形象放在全世界每一處。我們已經看到,古代的君王要把他們的雕像放在他們國家的每一處地方,提醒這些君王的良善和偉大,鼓勵人順服君王,表明君王與祂的百姓同在。類似地,當人類遍滿全世界的時候,他們在他們所到的每一處彰顯上帝作王統治。但這彰顯不僅是象徵性的。因為人類也是上帝的副攝政或奴僕君王,我們無論去到哪裡,都把祂的統治與我們一道帶到那裡。所以,無論我們在哪裡按創世記1章28節的命令“治理這地”,我們就是在做祂指定的這工作。

在這裡我們需要認識到,上帝的國度並不是這世界上唯一的國。對上帝主要的敵對來自于撒旦的國。所有墮落的人類生來就進入這敵國。在我們相信基督之前,不論我們是否知道,我們都是在許多方面不斷反抗上帝的國。 正如保羅在以弗所書2章1到2節所說:

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祂叫你們活過來。那時,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以弗所書21-2節)

雖然如此,全人類都領受了這任務,要建立上帝的國度。建造上帝仇敵國度的人,都犯了叛國罪。

    思想我們作為上帝的形象,所具有的與上帝的關係之後,讓我們來關注我們與 其他人的關係。

其他人

    我們是按上帝的形象受造,這在許多方面衝擊著我們與其他人的關係。但為了達到我們這一課的目的,我們只提兩個方面:我們用尊嚴待人的義務,以及持守公義的重要性。我們首先思考人類的尊嚴。

  •  

尊嚴

  •  

    想像一下,剛作父母的爸爸媽媽給他們的新生孩拍照,把照片送給家庭成員。一些家庭成員很喜歡這嬰孩,所以把這些照片擺在家裡。其他人把這些照片放在他們錢包錢袋裡,要給他們的朋友看,或者把照片放在相冊裡保護好、展現出。但有一些家庭成員不尊重這嬰孩,撕毀這些照片,把照片扔進垃圾堆裡。你可以想像,這些表現出對他們嬰孩照片如此不敬的人,會怎樣的得罪這對父母。上帝在人類身上的形象也十分類似。每一個人對上帝而言都是有價值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是承載著上帝的形象。這意味著每一個人類都配得用尊嚴和尊重加以對待。

    創世記1章27節和28節,5章1到3節教導說,每一個人都承載著上帝的形象。無論我們的性別、年齡、種族、財富、社會地位、健康、能力、外貌或任何別的事情,是如何把我們與彼此分開,我們依然是上帝的形象。是的,我們的屬性可以在不同程度反映出上帝。但是每一個人都承載有上帝的形象,這已足夠要我們用尊嚴和尊重來對待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以某種方式代表上帝,虐待上帝的代表,就是羞辱上帝祂自己。

按照創世記第1章,關於我們人類身份其中一個根基性的事實,就是上帝按祂自己的形象創造了我們。那麼在某種意義上,所有人受造都是要反映上帝,在這世界上代表祂。對於全人類情況都是如此,這對我們如何對待我們接觸的任何其他人有極深邃的倫理牽涉影響。事實上,如果所有人類都代表上帝,那麼我們對待其他人類的方式,就很能說明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按我們尊重其他人的程度,我們也是在尊重造他們的上帝。按照我們不尊重、傷害、虐待其他人的程度,我們也是在不尊重上帝。所以,例如在創世記96節,死刑這最大的懲罰是加在殺人罪上的,因為人類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這樣,謀殺的受害人是承載上帝形象的人,如果你攻擊一個承載上帝形象的人,你就是在攻擊上帝。我們在雅各書39節得知,不要彼此譭謗,這裡講的不是一種身體的攻擊,而是語言的攻擊,但理由是因為人類是按照上帝的樣式造的。箴言1431節不是用一模一樣的說法,但我們能看到:

欺壓貧寒的,是辱沒造他的主;憐憫窮乏的,乃是尊敬主。(箴言1431節)

因此這裡講的是經濟剝削的問題。無論是身體、語言或經濟方面,原則都是很清楚的:我們如何對待承載上帝形象的人,這與我們對上帝祂自己的態度和回應有直接關係。在這些經文中要留意的關鍵問題,就是這些經文對人類的說法是最大程度泛指的說法。這並不僅僅局限於上帝的約民,而是指身為人類的人類。所以不管是怎樣的種族,不管是什麼性別,不管有怎樣的社會經濟等級,不管這人是有宗教還是沒有宗教,不管是道德還是不講道德,每一個人都是承載上帝形象的人,所以他們配得尊重和尊敬,我們對待他們的方式,極大表現出我們對上帝的態度。

— 司提反·羅伊博士

    除了認識到全人類都有尊嚴之外,我們很重要的也是要維持公義。

公義

    聖經直接命令我們要為所有承載上帝形象的人維持公義。創世記9章6節禁止殺人,根據就是全人類都是按上帝形象造的;雅各書3章9節禁止咒詛其他人,原因也是如此。我們也可以看上帝的國度,認識到維持公義的重要。上帝派人類建立祂國度的時候,祂命令我們要遵守祂聖約的律法,公平公正執行這律法。

    我們作為上帝奴僕君王的角色,要求我們有義務維持公義,認識這一點的其中一個最好辦法,就是看聖經對良善的君王是怎樣說的。例如在歷代志下9章8節,示巴女王向所羅門發出這稱讚:

耶和華你的上帝是應當稱頌的!祂喜悅你,使你坐祂的國位,為耶和華你的上帝作王;因為你的上帝愛以色列人,要永遠堅立他們,所以立你作他們的王,使你秉公行義。(歷代志下98節)

    示巴女王說得對,良善的君王是為耶和華作王,也就是說,他們行使祂賦予他們的權柄。他們使用這權柄秉公行義。

    因為全人類都有與所羅門類似的角色,我們也有責任為我們的同胞維持公義。

我們在以賽亞對那將要來到的彌賽亞或基督的描述中,看到關於公義的同樣說法。彌賽亞或基督,就是那位終極的君王,治理上帝在地上的國度,我們現在知道祂就是耶穌。按照以賽亞書42章1到4節:

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他憑真實將公理傳開。他不灰心,也不喪膽,直到他在地上設立公理;海島都等候他的訓誨。(以賽亞書421-4節)

正如所羅門和耶穌的榜樣讓我們看到的,為所有的人維持公義,是我們作為上帝形象角色的一個重要部分。

    現在我們已經探索了我們與上帝,我們與其他人的關係,現在讓我們聚焦其餘的創造界。

創造界

    創世記1章27到28節描寫了我們與創造界的關係。請再次來聽這些熟悉的經文:

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象造男造女。上帝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世記127-28節)

    人類作為上帝的形象,負責管理創造界。我們的任務就是充滿和治服這地,治理這地的創造物。神學家通常把這任務說成是文化使命,因為這要求我們耕耘這世界,把它從曠野變成一座園子,在每一片土地上建立人類文化和社會。但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我讀創世記第1和第2章,思想上帝賦予我們人類的責任時,這些責任一般分成兩類。一方面,上帝對我們說:“生養眾多,遍滿這地。”這是一條奇妙的命令,把更多人帶進上帝已經創造的創造界之內,在上帝之下的作二級創造者。第二條命令,或者上帝賦予我們的第二樣工作,就是看顧創造界,作它的管家,榮耀上帝——創世記這些章節告訴我們的,是要“治理”這地。所以,上帝不僅要我們繁育,不僅要生養眾多,而且我們人類成長的時候,要看顧上帝造的創造界。我們要讓創造界持續井然有序,要在創造界之內結果子,要耕種和保護土地。我們應當使用上帝放在我們這些祂所造的形象裡面,從祂而來的創造性衝動,在祂賦予我們的這世界上繼續從有到有的創造。

— 約翰·耶茨博士

    我們在創世記2章8節得知,上帝在伊甸造了一座園子,但聖經從來沒有告訴我們其餘的世界看起來是怎樣的。我們知道貫穿創世記1章,上帝稱這世界是好的。聖經學者傾向認同,在這情形裡我們翻譯為“好的”希伯來文towb (TŌV) bAj,意思是“討上帝喜悅”和“物質上的美好”。雖然如此,人類領受了任務要治服全地這事實暗示,人類仍有工作要做。

    創世記3章8節說上帝在伊甸園中行走,所以這是適合祂住在其中的地方。正如我們在上一課看到的,祂讓亞當和夏娃在園中做祭司的工作,所以這園子也就是祂的聖所或聖殿。

    但是,這些事實暗示著其餘的世界有所不同。上帝通過文化使命期望人類擴散越過這園子的邊界,進入其餘的世界,他們去的時候治服全世界,把它變為上帝的園子和聖所。

    除了耕耘這世界,上帝也賦予人類治理動物的任務。我們可以看後來上帝的律法規定如何人道地對待動物,以此瞭解這是什麼意思。對於馴養的動物,出埃及記20章10節規定給它們每週安息日的安息,申命記22章10節禁止不同動物同負一軛,很有可能這是因為這會給動物帶來身體方面的壓力,申命記25章4節允許牛在場上踹穀的時候吃穀子。對於野生動物:出埃及記23章11節允許它們吃休耕田地上的出產,申命記22章6和7節禁止獵殺或捕捉孵卵的野鳥。

    我們對這地球和它受造物的責任,表明這世界存在,並不只是供我們使用。相反,它存在主要是供上帝用途。所以作為上帝的形象,我們的工作就是守衛管理上帝稱為是“好的”這些事,耕耘它們,改善它們而不是傷害它們。

    我們是上帝的形象,這對我們與上帝,以及我們身邊的世界建立關係涉及到許多隱含的意義。作為上帝在地上的代表,我們的思想、行為和情感是在反映祂。祂要我們發揮我們的角色,成就祂的旨意,使祂的創造界和受造物得益,把榮耀歸給祂,在這些方面要承擔自己個別的責任。

结论

    我們在這一課思想了人類是“上帝的形象”的角色。我們探索了我們的職份,把它與假神的形象與真上帝的形象作了比較。我們描述了作為上帝的形象,我們擁有的道德、理性和屬靈的屬性。我們思想了我們與上帝,與其他人,以及與其餘創造界的關係。

    許多現代哲學是完全以人為中心,他們相信聚焦在上帝身上,以上帝作為終極權威,就會把人淪落成為奴隸;為此, 他們要脫離上帝聚焦人類,標榜人的自我價值和自信。但這完全是背道而馳。作為上帝在地上的形象,我們實際上擁有更多的價值和意義,遠超過單憑自己擁有的。上帝已經把祂的形象放在我們身上,立我們為君王。我們有責任代表祂的統治,行使祂分派的權柄,表現出祂的品格,行出祂的旨意。還有什麼能比這些給人類帶來更大的價值和確信呢?

繁體字幕影片下載

更多資訊請上:
IIIM(第三千禧年)神學教育資源中心

Tags: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