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聖經看待自我價值(台南改革宗教會) - QA - 【QA】如何從聖經看待自我價值
逐字稿
黎瀚林弟兄:我想回應一下老師我自己的經驗,我覺得有幾個就是對於價值觀的轉化,我自己的經驗我覺得主要是三個。第一個我覺得是信心,也就是說畢竟比如說老闆、同事、朋友、同學、父母是在我面前直接面對我,當他們的…或者甚至冤枉我在我面前的時候,這是看得見的,上帝的話講了是講,但是現在至少看得見的,那我覺得困難就在於說那上帝所說的話是不是可靠,我覺得是一個信心的掙扎。第二個困難我會覺得是一個降服的功課,也就是說如果我得到了今天可能我的老闆給我認同,那對我來說是一個馬上的獎賞,但如果說我要追求上帝給我真正的獎賞的話,那會是一個延緩滿足。在行為治療裡面,或者說我的價值,比如說為什麼朋友、老師、老闆、父母對我們影響那麼大,那我自己個人覺得是因為我也認同,我認同他們做的是對的,我也這樣看,所以很多時候我覺得是自我認同感讓我很不舒服、很沮喪,其實我們自己不認可我們自己的心,也就是說上帝認不認同對我當下好像不準,我認不認同──自己講這個牽扯到我覺得是個降服,到底是我的判斷說了算還是上帝說了算?這是第二個我覺得困難的地方,到底是上帝說了算還是我說了算?第三個我覺得困難的是,我覺得是一種被聖靈感動而受吸引的一種感動,也就是我們是否在聖經當中看到上帝的應許時候,將來有沒有盼望的時候,我是否因著上帝的話而受到聖靈的感動?我憑信心、我被吸引,將來那個現在看不見的榮耀對我來說現在都很吸引我。所以摩西也好、保羅也好,他們會說摩西視埃及看得見的榮華富貴不重要,將來會比較好,問題是他現在沒有看見,但是他有覺得那比較好,這個我覺得很奧秘,你憑什麼這樣講,我覺得是聖靈的光照。
焦老師:這三個問題我完全認同,我相信各位弟兄姊妹你們也深有同感,的確就是我們活在這個現實世界,我們就是每天跟這些看得見的東西、看得見的人事物打交道,然後就像剛剛瀚林講的,這個東西是立即性的,他給你的獎勵也好,給你的懲罰也好,都是立即的,所以剛剛瀚林講的也沒有錯,這裡牽涉到一個信靠順服的功課,第一你相不相信,第二你願不願意降服。那我自己我也同意價值觀的翻轉不是我們自己可以做成的,就我的經歷也是,這個是聖靈的工作。就我的經驗也是,其實我不是信二代,我不是基督徒家庭長大的,而且我是到大學才信主的,雖然我小的時候有被同學邀過去教會拿什麼卡片啊,心裡面有一點福音的種子,但我真正認真思考信仰,而且最後決定相信是在我大學的時候。我自己完全知道,而且我信主之後慢慢價值觀翻轉,這完全是聖靈的工作,所以我的同學就覺得「焦如品妳這種人怎麼會信主?」他就覺得很不可思議…他覺得其中幾個不太可能會信主,因為我是新聞系的,我們都是一些強勢的、好辯的,不管男生女生,女生也是都是一個個將來打算準備要做女強人,反正就是,而且就是個個很自大驕傲、自滿,覺得妳怎麼會信主呢?妳這種人,我自己也說不出來,我覺得這就是上帝聖靈的工作。當然我也必須承認,這前面我自己的發現,從我自己跟很多弟兄姊妹他們被改變的經歷,上帝前面大概會有讓我們摔一些跤,就是有看見自己的不足,或者是看見世界…我們對世界失望,就發現你追求到那些東西又怎麼樣?就是有看破一些這種東西,然後讓我們知道今生其實沒有辦法給我們真正的滿足,然後才及早回頭是岸。當然是聖靈的工作,也讓我們真的能夠看見,就像這樣,雖然沒有得到,但是那個信心就像我們改革宗,就是也是像聖經講的,信心就是上帝給的!這是神的恩賜,這是聖靈的感動,所以這的確需要聖靈在我們心裡面工作。但是我也必須承認,這個是我們在每天的挑戰,在我們每天現實生活當中,我們看到、聽到人家怎麼說我們,或看到周圍的人,我們要不要去跟別人這樣比較,要不要加入這樣子的競爭?當然我不是說我們基督徒都不要去追求,就一定不能夠追求,我們不要說成功,我們就說「做得好」,我們要有「好表現」。我不覺得我們基督徒不可以(追求),我們可以為主,我叫做追求「卓越」,但是那個目的是什麼?目的應該啦,不是為了「榮耀我自己」,而是為了「榮耀神」。但當然這個中間會很複雜、混雜,但是求主幫助我們,就是常常提醒自己,幫助我們能夠把動機更純、更淨化一點。那我也必須承認,這一個成聖的過程,這條路真的是一個成聖的路,你不是一信主之後就變成這樣的,但我會覺得你從知道開始,就像你們大概很多道理都知道,然後慢慢開始以那個做目標,就像保羅講的「向著標竿直跑」,然後慢慢求上帝一點一點幫助我改變,所以我自己覺得這是一個整個蛻變的過程,不是一蹴可幾的。還有沒有其他人?謝謝瀚林很好的回應。
汪曉芸姊妹:我想問老師剛剛就有提到一個有關動機的問題,就是我覺得我的心真的很詭詐,它就是常常在欺騙,那比如說我在一些事情裡頭要做判斷,其實我就很難判定我的動機到底是不是榮耀神還是榮耀我自己,可能是這件事情的結果是可以歸榮耀給上帝,然而我可能我的出發點其實我還是榮耀我自己。雖然說我們不論心理治療、心理諮商告訴我們說,我們裡面的罪性是囂張,然後上帝也會用我們所做的所有事情,但是我就是很難,我覺得有時候真的會有點被癱瘓,我雖然說結果是榮耀上帝,但是我的出發點其實是我自己自我形象的缺失,我是為了討人的喜悅,為了討上帝的喜悅,我就很難辨別,那我要怎麼樣就是像保羅這樣就完全交付給上帝嗎?還是我就是說如果這件事情不是犯罪的,那我就去做吧,是怎樣去做這樣的判斷?
焦老師:我自己是覺得,當然今天比如說一件事情是好事情,然後我要幫助別人,但我覺得我幫助的時候好像我有一些在邀功或炫耀,覺得我自己是大好人那樣子,那所以想因為我會有這樣子的試探,那就算了…我還是不要幫助別人,當然不是這樣嘛!所以呢?當然最重要的是,這件事情是我該做的嗎?合上帝喜悅的嗎?討上帝喜悅的嗎?是神要我做的嗎?如果是,就去做,那做的時候如果發現在這當中我可能會有些不良動機或參雜的動機,就禱告求主幫助我拿掉這些驕傲、虛榮。所以我自己覺得,我覺得我們的人,我們這些罪人在世上的時候,我自己這樣看,可能有,但是我覺得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大概不會百分之百動機純正,我覺得我們甚至有時候我們多少參雜,多少其實你說不出來的,所以我會覺得有時候不要想太多,那但是呢?每天還是有一點給自己安靜在神面前認罪悔改的時間,或者上帝很明顯光照你了,就趕快認罪悔改。那因為如果你要等自己動機完全純正才去做任何事,你大概就每天就癱瘓,你就什麼都不做,所以也不是這樣的。那我也剛剛提一下這位弟兄剛剛講的,我不知道就是那個什麼,但我自己會提醒各位,就是說沒錯,很多時候魔鬼會藉著一些讓我們受傷、灰心,然後讓我們就不再繼續行善,或者是不再繼續服事神,其實都會的,你們服事當中我先跟你保證一定會遇到這樣的狀況,你的服事不會永遠一帆風順,不會永遠受人肯定,或者是感覺好像上帝很保守,你一定會遇到挫折、困難的,那我覺得這也是上帝給我們的考驗,也是幫助我們成長。那我自己也要提醒,就是說我們也要小心不要把我們自己放在一個容易受傷的位置,就是比如說我鼓勵,就是我覺得很好,就是我們上網去跟人家傳福音,我覺得也要小心,有的時候不要跟一些人進入一個辯論,所以也要小心保護自己,我覺得要有智慧啦,我們傳福音也要有智慧,要不然有時候我覺得我們就是人,我們受傷太多我們就會灰心,所以也要小心保護自己。
吳岱鴻傳道:謝謝楊師母,我想要先分享一個蠻有收獲的心得,就是剛剛楊師母有講到一句話,就是我們在世上難免就還是會遇到這種價值觀、自我價值,不管是高還是低,但是我們認識上帝的話、認識祂之後,我們會從一個禮拜的痛苦慢慢變成五天,變三天,我真的是超級認同,那這就是一個常常會遇到的過程。面臨這種困難就像瀚林講的,就是說這種過程應該是正視它,就是信心的問題,逐漸地去發展。我想另外一個問題是,因為我不會覺得說好像有機會,確實是我們把價值觀是放在上帝的身上,因為我們價值會從神而來的認同感,可是我想問的問題是說,因為罪已經入了世界,人會犯罪,那會不會有人這樣?因為我自己罪的緣故而導致一些錯誤的時候被責備,然後我覺得我很受傷,那他應該要去面對他罪的問題,我不知道該怎麼講…
焦老師:我想岱鴻傳道可能要講的就是說,有的時候我們受到人的責備或者是一些攻擊,是因為我們…說不好聽話──「咎由自取」。我們自己做錯了,當然即使在這種咎由自取的狀況下,你受到攻擊你會不會受傷,還是會嘛對不對?當然看人,有些人就比較,應該說比較誠實一點,就會大膽承認,對,其實就是我自己的問題,然後雖然還是很沮喪或什麼,但是會來到上帝面前,求上帝赦免,然後求上帝給力量繼續前進。但有些人呢?可能沒有那麼清楚看見其實是自己的問題,然後會變得有苦毒,會變得怨天尤人,覺得這個是你們都讓我很受傷等等,所以我自己覺得,這裡就是我這邊講的,我們要依靠神來誠實面對自己的問題,我覺得這個非常重要。我覺得基督徒啊,我們不但是對上帝要有信心,我們要順服,我自己覺得對基督徒越來越重要的,你要能夠成長,而且你要成長成一個健康的基督徒,心理也健康的基督徒,我覺得你要,我們叫做「自我覺察」,就是你要夠認識自己。就加爾文講的,你越靠近上帝你應該認識自己,越認識上帝神會光照你,我自己覺得這非常重要。我認識很多基督徒,他們很敬虔,神學很熟,然後什麼都知道,但問題我發現他們不太認識自己,他們不太認識自己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大,怎麼會你很認識上帝,不認識自己呢?然後眼睛都盯在別人身上,看別人哪裡有問題,然後造成別人很多傷害,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大。所以各位,我自己越來越覺得,我們認識神應該會幫助我們更多認識自己,神學一定不應該,而且也絕對不是只是知識,神學一定是活出來的,神學一定是會改變你生命的,會讓你成為一個更有愛心、更有愛、友善的,但是又更聖潔公義的人,就是這兩面,神的聖潔公義跟慈愛,這一定都同時會在你身上出現的,你一定會越來越有耶穌的樣式,結出聖靈的果子。
但是我覺得要做到這個,就是你要夠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過程很多時候要靠聖靈──神的話,像雅各書說對著鏡子觀看,你看見自己的問題時候要調整。相信聖靈也是會光照我們,讓我們看見自己的問題。我自己覺得需要除了謙卑,你要能夠面對自己的問題和軟弱,第二我覺得你要誠實──夠誠實,你真的要能夠誠實、大膽的,也要勇敢,因為有時候面對自己一些黑暗面是一件非常不好受的事情,你就像打開一個很臭很臭的垃圾桶,或者是糞坑池,很臭!裡面什麼蟲子、蛆什麼噁心的東西都在裡面。但神很憐憫我們,神沒有在我們一信主的時候就把我們整個糞坑池開給我們看,太恐怖了!我們大概會昏倒,然後我們就活不下去了,上帝是一次給我們看一點點…然後慢慢…讓我們越來越…但是你信主越久,你應該越看見你自己是何等一無是處,何等敗壞、軟弱的罪人,但是很奇妙的就是你又不會因為這樣子你癱瘓,不會!你反而會,你會知道我就是這樣,但是不是那種「好!那我就這樣你怎樣?」不是那種!而是…「是的主!我知道我就是這麼軟弱,但是祢居然還愛我」,然後因為你就越來越看見自己這麼軟弱,神還愛我,那你就越看到上帝的恩典,就越來越發現,是的,我就是靠著祂的恩典才能活,我每一分鐘每一秒我就靠祂恩典而活的,就不是靠我自己。
楊敦興牧師:我其實只是想分享,因為剛才在吃飯的時候有些經驗分享,我們也需要一個健康的教會,剛才焦老師講的這些,是我們很多時候如果我們去的教會從來不教導這些,都告訴你 It’s alright(沒有關係),那我們永遠只活在 It’s ok,就是覺得無所謂的那種,很可憐的,我們就永遠…所以說我們要認識「福音」,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剛才有分享到很多時候我們心中的動機,這點也是為什麼?楊牧師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我知道自己的口才,在預備的時候,你覺得很多的亮光,你很興奮,然後我明天要分享一段經文,我們覺得自己預備得不錯,開始懷疑自己動機,當你懷疑自己動機的時候,「我明天要講道是不是我動機不好就不能講道?」不行!那變成接受了謙卑,在神面前求神自己拿掉自己不好的動機。那更重要的就是很多時候神也很憐憫我們,憐憫我們意思說不是要等我們到完完全全完美的時候才使用我們,這是我們的動機說不定我們自己不知道,但是我們「被用」的時候,上帝卻提醒我們,「你以為你動機是很好,但是最後抱歉你還是有些動機不對」,那就是這樣不斷…就是在修剪我們。謝謝。謝謝,是的,上帝願意使用我們這些軟弱敗壞的罪人來服事祂,我覺得這真的是一件還是說「驚訝」的事情。
杜宗翰台長:師母謝謝,有這麼珍貴的機會,我就問一下長久以來的困擾跟最近的困擾,就是你知道在所謂的「改革宗圈子」裡面,就是充滿妳剛剛說的,就像加爾文說,我們到底認識神比較重要?認識自己比較重要?那剛才妳又說到一個很好的原因,就是在改革宗圈子裡面,很多人是「認識教義」,或者是所謂是關於神的這些事情,但是他們跟人相處的時候幾乎是白癡,幾乎是毀滅性的,跟人家相處直接是破壞關係,這個是一個真正正在發生的問題。那我當然是說通常都是「半桶水」的所謂比較喜歡改革宗的人才會發生的,因為真正認識改革宗的人,或者是秉著這信念在事奉的人,他們都很忙的,他們都忙著在為彼此付出,那我就說這個現象你是否有什麼,就是有智慧的一些珍貴的話可以給我們,謝謝?有智慧的話,等會讓楊牧師來補充,因為他對改革宗圈子這種問題應該比我更了解。我覺得怎麼說呢?因為如果一個人把神學當成是教義知識來研究,甚至也因為自己有這些知識開始去審判別人,而且去攻擊別人,高舉自己的時候,我覺得他就會看不見自己,而且看不見自己的問題跟盲點。
焦老師:我自己覺得,這個人到底他有沒有真的認識?我們不要說「改革宗」好了,我們說…改革宗其實我們相信我們在傳講聖經的真理,他到底有沒有真的認識聖經的真理?而且有沒有真的…因為如果你認識聖經的真理,你知道這些東西,上帝給我們這些是要我們活出來的。保羅寫不管羅馬書或任何書信,他不是在「建立神學」,雖然他也是在釐清教義,但是他更重要他到後面都一定是有「應用」,他書信一定都有應用,因為最重要的是要你怎麼「活出來」。所以我自己還是覺得,因為耶穌說最大的誡命就是愛神跟愛人,那你愛了神之後怎麼可能不愛人?你怎麼可能是跟…你說你偶爾跟一個人兩個人關係不好,如果你跟每個人關係都不好,就是你要自己檢討吧?那就一定是你「愛人」的那邊一定出了問題。所以我自己會覺得,應該就是他沒有徹底的真正明白,就是抓住神的心意,因為我自己覺得,你真的很明白神的心意的人,你跟神真的很親近的人,我會覺得神一定會光照你啊,你一定會看見你這樣傷害了弟兄姊妹的心,或者怎麼樣?神一定會讓你悔改,然後調整的,我還一直繼續這樣下去,我就會…我不知道他到底跟神夠不夠親近,因為他到底在神面前有沒有去做…因為改革宗其實很強調的是「悔改」,改革宗的教會裡面,就是牧者的禱告裡面,一定會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悔改」的部分,我們每個月聖餐很重要的前面也是讓我們先省察自己,所以我會覺得,一個改革宗信徒,或者我們就說一個「愛主的信徒」,應該是常常活在一個「悔改」裡面,但不是一直在「自我批判」,那是不一樣的啦!但是會一直用上帝的話來光照自己,或是檢視自己。楊牧師有什麼話要補充的?
楊敦興牧師:其實不想補充,但是很想分享自己的最近…最近我也在講道中講很多…有一位…我就不講名字了,那就是說…因為當初我對他說,你還不認識福音。為什麼我們要回到福音裡面?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講「改革宗的神學」,我是改革宗神學院的老師,這樣說我很愛改革宗神學,但是如果只是「神學」的話,那只是高舉神學,卻忘記說我們的神學都是盡在聖經,或者圍繞福音裡面來應用,如果沒有的話,那很容易我們高舉我們的神學。所以說,有一句話我覺得我們「常常要被福音更新」,而不是…你看改革宗的神學它有一句話我很喜歡 Reformed and Reforming(改革與持續改革),不斷地被更新是「福音」的更新。沒錯,我們的福音建立在改革宗的框架底下,但是我們卻常常圍繞在福音的提醒、福音的框架底下,才會看到自己的問題,要不然都是別人的問題,這就是我們改革宗要被提醒的,很多時候都是看到別人的問題,不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焦老師:是的,我覺得我們不要太愛批評別人,看到他們錯的時候,是要去幫助他們調整,但是我自己覺得我們不要整天在批評東批評西,真的要小心。
吳岱鴻傳道:再一次謝謝楊師母為我們這麼精彩的分享,也回答我們所有問題。最後我們一起來禱告作為結束:
我們在天上的父,謝謝祢讓我們可以一起來聆聽這麼重要的訊息,因為我們從前不認識祢,我們以自己的標準,以世界的眼光看待自己,也看待別人。主啊!無論我們有沒有界線,無論是什麼樣的情況,我們也常常是落在一種悲觀看待自己,或者是過於樂觀的驕傲在我們的裡面。但如今我們要在祢面前確實地認罪悔改。
是的!主,我們既然認識祢,我們也還是常常是按照自己的標準來看待自己,但如今今天被提醒,我們就知道要仰望祢,因為唯有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救主,在祂裡面已經成為新造的人,而如同保羅說的,我們如今活著不再是我,而是基督在我們面活著,並且我如今活著是因信神兒子的活,祂是愛我,為我捨己。主啊!求祢將這樣的真理放在我們的心裡,而不是腦袋而已。
主啊!讓我們的生命,我們的心跟我們的知識是能夠連結在一起的。主啊!願祢憐憫我們,讓我們仰望祢,願祢的憐憫繼續在我們當中運行。這樣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你是否曾懷疑自己的價值?在這個強調成就與外貌的社會,我們該如何認識「我是誰」?
講座主題:如何從聖經看待自我價值
講員:焦如品老師
時間:2025年5月18日(主日)下午2:00–3:30

焦如品老師
現任
中華福音神學院專任教牧輔導助理教授
台灣諮商心理師
著作:
《台灣宣教士子女的就學與相關問題》
《心理學理論在基督教輔導的運用》
《同一個身子上的不同肢體: 整合取向的基督徒輔導和聖經輔導的比較》
《“罪”的議題在基督教整合輔導裡的處理

台南改革宗教會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