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寶訓:要愛你的仇敵(太五43-48)唐崇榮牧師

你站在哪邊?

  基督徒是全世界最蒙恩的人。基督教對於人蒙恩的觀念與所有宗教不同,其他的宗教以各樣的禮物討好所拜的神明,認為這樣就可以得著他們的神明賜予他們的福分。但耶穌基督所講的福氣,遠遠超過這種觀念,遠遠越過這種關係,蒙福的關係,不但是自己與上帝之間的關係,耶穌也提到自己與自己、自己與別人之間的關係。耶穌基督在登山寶訓所提的九種福氣與基督徒的品格大有關係,與世人自私的宗教動機形成極強烈的對比。上帝的兒女在世上要過一個屬天的生活。要從虛心開始,到為義受逼迫,完全不是以自我為中心。

  登山寶訓的每句話都把《聖經》的總意表達出來。人被造時,是處於上帝與撒但之間。上帝要求人站在上帝這一邊,抵擋邪惡,而不是站在撒但那一邊,抵擋真理。人只有兩種選擇:是以上帝為中心,站在上帝這一邊,抵擋罪惡與黑暗,為真理、正義做見證;或是以自我為中心,效法撒但過一個與上帝的旨意相違背的生活。《聖經》認為罪是以自我為中心,透過情慾,產生罪惡,並迎來死亡。為此,當人以自我為中心的時候,他就是在過罪人的生活。自私是基督教的仇敵。一個反對基督教真理的人,一定是以自我為中心。
做完全的人

  單單這九種福氣的真理,就把基督教真正的精神發揮無遺。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光與鹽」,耶穌是告訴我們:「你們對自我要有所犧牲才能對別人有所貢獻」。接著,耶穌提到人際關係。耶穌在結束這一段講解的時候,提到怎樣做一個完全的人。完全的人是怎樣的人?完美的人生是怎樣的人生?《馬太福音》第五章最後一句說:「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5:48)

  世人觀念中的「完人之範」是什麼?孔子的思想經常出現「君子」這個詞,論到人怎樣透過修行,使他的人品與行為達到最高超的地步。孔子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聖經》並沒有說基督徒既然是靠上帝的恩典,所以不必善盡做人的責任。彼得年老的時候在他的書信講一句話,「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參:彼前2:12),我們有了信仰之後,我們要效法基督,以信仰的能力推行我們的倫理生活,這也是為什麼《馬太福音》第五章至第七章提到有信仰的生活表現是什麼。
當恨你的仇敵?

  耶穌說:「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太5:43-44)基督教倫理超然脫俗,與全世界不同最重要的表現,就是愛仇敵。沒有一個民族有這樣的教訓。耶穌的這句話打破歷史的紀錄,是創新時代的開始。「愛鄰舍」,是摩西的律法告訴我們的;但「恨仇敵」,摩西的律法沒有講。這樣的對比使我們醒悟,我們在街上聽的,在課堂領受的,在傳統所了解的,有多少跟上帝的話完全不同的觀念,要非常謹慎地分辨出來,免得我們魚目混珠,用世界的道理代替上帝的真道。

  愛鄰舍是總結律法得出來的結論。那麼,舊約的律法有沒有提到「你們要恨仇敵」?幾乎沒有。「恨」是常情,「恨」是每個時代、每個民族、每一個人都會產生出來的感情。把「恨」當作命令,不是上帝的道。但是,上帝的律法單單提到愛嗎?上帝提到有關愛的真理,是你應當聽的道理,「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上帝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上帝。其次也相仿,你要愛你的鄰舍,你要愛人如己」(參:申6:4-5,利19:18,太22:39)。在《申命記》的六章四節與《利未記》的十九章十八節,不是把整個律法分成五百十多條,是歸納成為兩條,愛神、愛人,所以猶太人知道,除了愛上帝以外,還要愛鄰舍。

  耶穌在這不是引用律法,而是引用古人的話:「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猶太人說:「這個我知道,我讀過誡命,我讀過摩西的律法。愛神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人,愛人如己,我知道」。耶穌引用一句古人傳下來的話「恨你的仇敵」,這句話並不是《聖經》所講的,耶穌接著說:「你們以為自己已經懂得這些真理了,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參:太5:44)。這些聽耶穌講道的人乍聽之下,心情有如晴天霹靂,完全不明白耶穌所說的是什麼,「哪裡有人要愛仇敵?仇敵跟我有什麼關係?仇敵這麼壞,逼迫我、迫害我,還要我愛仇敵?難不成我頭腦有毛病嗎?」

耶穌論愛仇敵的背景

  耶穌講這句話的時候,是當猶太人受羅馬人逼迫的時候。這以前,猶太人有幾大仇敵,其一是亞述帝國,其二是巴比倫帝國,還有其他仇敵。希臘帝國沒有奴役他們。當亞歷山大大帝經過猶太的地方,他是很尊重宗教的人,他訪問聖殿的人,有個大祭司見到他,對他說:「我知道你是亞歷山大大帝,你打敗了波斯,現在你經過這裡,我要告訴你,你的事情在我們的《聖經》都已經記載下來了」。亞歷山大嚇了一跳,「真的嗎?」亞歷山大到各地去,東征西討,到處征戰,但是他沒有輕看過宗教,他有一顆憐憫的心與偉大的胸懷。

  亞歷山大打贏勝仗後,他並沒有蹂躪戰敗國,即使他是戰勝的一方,他也沒有強逼戰敗者做奴隸。他戰勝了波斯帝國以後,他沒有殺波斯王,波斯王是波斯王的將軍把他殺死的。波斯王被殺以後,殺死波斯王的將軍來到亞歷山大的面前討功勞,「我已經把你的仇敵殺死了,現在,你勝利了」,言下之意:「是我幫助你,使你完全得勝了」。你知道亞歷山大怎麼回答嗎?「你從前曾經發誓忠於你的王嗎?」那個人點頭。「你已經發誓對他盡忠,你怎麼可以殺死他?」那個人不知該怎麼回答。亞歷山大對他說:「沒有人可以殺死君王,只有別的君王才有權柄殺死反對他的另外一位君王。曾對王誓死忠心的將領,怎麼可以違背自己的誓言,殺死自己的王呢?」

  我相信亞歷山大有許多偉大的人格,因為他是亞里士多德教出來的學生。亞歷山大被生的時候,是耶穌誕生以前三百多年。亞歷山大不認識基督教,但是他有一些個性與基督教的信仰有雷同的地方。他不知道耶和華上帝,不知道耶穌基督,因為耶穌是在他以後三百多年才生出來的。所以他到了波斯,他尊重波斯的信仰;他到了埃及,他尊重埃及的信仰。今天的埃及有一個大廟,大得不得了,裡面有一間神殿是用來祭祀亞歷山大大帝。(編按:路克索神殿,Temple of Luxor,總共有 151 根圓柱,高 23 公尺,氣勢宏偉。路克索神殿在被拖勒密將軍摧毀以前,一直被做為祭神的廟宇。在最裡面有一間聖殿是用來祭祀亞歷山大大帝,聖殿牆壁上有許多浮雕,其中有一幅是亞歷山大大帝向阿冕神供奉祭品的畫面。)亞歷山大征討各地,沒有輕看信仰。這是一個很特別的人,而且他尊重王是人不可以隨便殺死。今天全世界很多人很尊重亞歷山大,特別回教徒。回教徒認為亞歷山大是上帝差到世上眾多先知裡的一個,但我們今天不是這樣相信。

  律法說:「第一,愛你的上帝;第二,愛你的鄰舍」,律法裡沒有加上「要恨你的仇敵」。人感到這應該的,有愛、有恨,所愛的,是我的鄰舍,所恨的,一定是我的仇敵。耶穌說:「不對,你不單愛鄰舍,你要愛你的仇敵,為逼迫你們的禱告。」希臘帝國過後一百多年,羅馬人打敗了希臘人,也打敗了猶太人,耶路撒冷落在羅馬人的手裡,猶太人恨惡羅馬人,因為羅馬人是逼迫猶太人的,當羅馬人強行把他們的神像放在聖殿,猶太人抗爭到底,抵死不從,他們絕對不可能向逼迫他們的羅馬人妥協。為此,羅馬人感到統治猶太人實在太困難,於是發明了一國兩制。但是,羅馬帝國在耶穌基督出現以後,不再行一國兩制,「猶太人信的上帝是我看不見的,基督徒信的耶穌是我看得見的。除了凱撒,怎麼可以還有一個叫做耶穌的人做你們的王?」為此,彼拉多問耶穌:「你是猶太人的王嗎?」(太27:11,可15:2,路23:3,約18:33)耶穌是最誠實的,「是!但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18:36)。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愛鄰舍嗎?」「是,因為摩西的律法如此吩咐。」「你們恨仇敵嗎?」他們說:「當然,仇敵逼迫我們。」「不,要愛你的仇敵,為逼迫你的人禱告。」「做不到。他逼迫我,要我愛他,怎麼可能?這是不可能的事。還要我為他禱告?」猶太人的禱告,是求上帝賜福猶太人,「上帝啊,拯救我們脫離羅馬人的手」。耶穌說:「不,你要為羅馬人禱告。」他們不能接受。要愛仇敵,這實在太難做到了。下禮拜我們要更清楚地解釋這一段的聖經。


Photo:Paolo Veronese – The Family of Darius before Alexander.
此圖畫要表達的是亞歷山大恩待戰敗的波斯王的家人。


原文授權:印尼歸正福音教會 – 中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