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受難週 - 2 - 第二日:禮拜一
展開中文逐字稿
今天是聖週的第二天
(復活節的前一週)
禮拜一
主後33年的三月30日
耶穌與門徒在伯大尼住了一晚
他們要繼續往東行,進入耶路撒冷
在此我們看見耶穌兩件非常不尋常的動作
第一件是,在進入耶穌撒冷之前
他看見一棵沒果子的無花果樹
他立即咒詛那棵樹
當耶穌進入聖殿的時候
他推倒桌子
趕出兌換銀錢之輩
把朝聖者嚇得四處亂逃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為什麼耶穌要咒詛一棵無辜的樹?
就因為它不提供果實?
我們又能從聖殿在猶太人的生活中代表什麼?
耶穌是如何對門徒講解的?
在耶穌走往各各他的路上
這一切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
耶穌的最後一週
禮拜一
三月30日主後33年
對新約讀者而言
「耶穌咒詛無花果樹」最難理解的經文之一
但答案其實就在經文中
首先我們在馬可福音中看到
我們看到一種敘述手法
就是多數學者稱為「馬可三明治」
「馬可三明治」就是:這裡有第一片
中間再加一片,然後
第三片跟第一片相似
所以是兩片麵包,中間一片肉
我們從此知道這樣文學敘述
是馬可福音中慣用的敘述方式
這兩片麵包與中間的那塊肉是有關連的
他們互相詮釋
所以,我們能明白
「咒詛無花果樹」與「潔淨聖殿」有關係
我們從聖經中學習到的是
⎯⎯ 特別是在舊約中
無花果樹與以色列有密切關係
當我們把這些放在一起解讀
當我們看到耶穌進入聖殿中
「潔淨」代表他對以色列的審判
就在不久之前祂咒詛了無花果樹
所以就是,當他咒詛無花果樹的時候
他正在用寓意的方式審判以色列
意思是:你們沒有為上帝結果子
結果就是:你們必須受咒詛
聖殿不僅僅是宗教中心
聖殿是上帝真實的同在
是上帝榮耀真實的臨在在祂的百姓中
所以每當耶穌進入聖殿教導時
特別是在這朝聖期間
當猶太人從不同地區歸回,如羅馬
來自於巴比倫,亞歷山大
來自於世界各地
耶穌是在把這些猶太人帶回家
來上帝的家中聽上帝的話語
當耶穌在某處傳道時,那地方就成為會堂
猶太會堂原本的設立是為了上帝的臨在
特別是在被擄時期⎯⎯聖殿被摧毀的時期
會堂就是猶太人在世界各地的聖殿
當拉比進入會堂時
人們常常會要求他們講道
當時的狀況是比較非正式的
不像今日每個主日都有牧師負責講道
但這拉比字常用來表示正統猶太教教師
所以基督被看為拉比⎯⎯教師
但在同時,猶太領袖極力反對他
因為耶穌的教導與他們的教導正好相反
這就是為何,百姓認為耶穌是拉比⎯⎯教師
但猶太領袖卻排斥他